夾帶

夾帶

夾帶,指偷帶,考試時暗中攜帶的有關材料,中國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作弊方式。古代科舉考生將《四書》、《五經》等八股文考試用書變小,字壓縮,夾帶縫進衣服、鞋底、藏在頭髮裡邊等等帶入考場作弊,若作弊成功,考中的機率提高一半。與此同時,各朝政府對夾帶的嚴查也必不可少,還有殘酷的懲罰措施。不過,即使這樣,夾帶在考試中的作弊是屢禁不止的。

基本信息

釋義

基本解釋

1.[enter]∶夾雜.
2.[carrysecretly]∶偷帶,指藏入其他物品中或身上帶。
3.[notessmuggledintoanexaminationhall]考試時暗中攜帶的有關材料。
藏夾帶。

引證解釋

夾帶襪夾帶襪
1.將違禁之物藏在身上或混入他物中秘密攜帶。

《宋史·食貨志下四》:“崇寧元年,蔡京議更鹽法……許客用私船運致,仍嚴立輒逾疆至夾帶私鹽之禁。”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陳琳,那裡聽的你這巧言令色,則待我揭開盒兒看箇明白,果然沒有夾帶,我纔放你出去。”《東周列國志》第二回:“內監曰:‘別有夾帶否?’曰:‘沒有。’方欲放去,又有一人曰:‘不搜檢,何以知其有無乎?’”《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回:“其實四川的大員,無論到任卸任,出境入境,夾帶私貨是相沿成例的了。”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十二:“契約文字有如一顆顆算盤珠,一切都擺在眼皮子底下,絕無夾帶藏掖。”

2.考試時私帶與試題有關的資料。
湯顯祖牡丹亭·榜下》:“則這陳秀才夾帶一篇海賊文字,到中得快。”

嚴有禧《漱華隨筆·夾帶懷挾》:“臨場特派大臣監視,果搜出懷挾夾帶數十人。”

徐特立《法國國小狀況》:“小孩在考試時,多看此種夾帶書,與中國從前科舉之一寸寬兩寸長之小本同一個意義,和現在的學生抄夾帶,也是一個樣兒。”

3.猶夾雜。

《朱子語類》卷十六:“只是應物之時,不可夾帶私心。”

紅樓夢》第一回:“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就將此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議論聲夾帶著諧笑。”

歷史

自從考試誕生那天,也就有了作弊,而作弊最常見的方法便是夾帶。對科舉夾帶作弊,歷朝政府均嚴厲禁止。

科舉考試是古代的學子進入仕途的主要途徑,歷朝歷代的科舉考場上都存在著作弊的現象。其中最常見的作弊方法有三種,一個是賄賂主考官以獲得好的成績;第二個就是夾帶考試經文進入考場內作弊;第三是請人代考。

夾帶資料是一種歷史悠久而且使用普遍的作弊方法,幾乎每一個作弊的人都嘗試過這種方法。但是最簡單的方法往往又是最難的,就像武俠小說中說的能把太祖長拳打好的絕對是高手中的高手。中國古代人把夾帶這門功夫玩成了藝術,現在古董市場上科舉夾帶的拍賣價格年年見長。

由來

八股文章講究“起承轉合”,有一整套專門的格式和撰寫方式,如果不飽讀經書,熟記《四書》《五經》的每個章節,就無法通過科舉考試。朝廷為了防止考生夾帶作弊物,特地規定衣褂、袍褲乃至帽子、襪子都必須是單層的。可不久,考生又想到了新的“絕點子”:如果能將書變小,字壓縮,不就更方便帶進考場嗎?有需要,自有人為了生財而迎合這種需求,於是這種如火柴盒大小的《五經全注》問世了。它可以放在靴底、藏於袖中、匿於硯台底部攜帶入場。

這種作弊專用的微刻本,僅見於清朝中、後期,應該是中國古籍中字型最小、版面密度最高的私刻本之一。書以黃褐色紙為封面,內文為宣紙印刷,墨色精純,校勘精當,印刷精細,完全是手工抄錄後再印刷的,令人嘆為觀止。標榜為旅途便於攜帶的微型《五經全注》,實際上是為考生作弊提供方便。朝廷對搜出此書的處罰異常嚴厲,一旦發現,就要株連九族。

特點

夾帶夾帶,縮微印刷

抄寫夾帶本的書需要一些專門的工具,一般的毛筆是無法勝任的。抄寫者喜歡用老鼠尾巴上的硬毛做成的毛筆,因為老鼠的毛相對比較硬,彈性也比一般的羊毛或者兔毛好。因此可以寫很細小的字。當然也有部分人用黃鼠狼尾巴上的毛進行抄寫(事實上毛筆中所謂的狼毫筆並不是大灰狼的毛,而是黃鼠狼的毛),黃鼠狼的毛彈性和硬度都比較適合寫小字,但是成本高的多。除了筆之外,墨水也必須使用特製的。往往要使用油性的墨水,因為普通的墨寫在絹上會滲開,這樣就很難寫得很小。而且這種夾帶往往需要隨身攜帶,如果是水溶性的墨可能被汗水劃開。所以必須用印刷行業採用的油墨而不是寫毛筆字的水墨做夾帶。

除了手抄本之外,印刷本的夾帶後來也被發展了出來。中國雖然很早就發明活字印刷術,但是限於材料的問題,仍一直使用雕版印刷作為主要的印刷手段。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刻材料是木板,但是木板印刷印不出蠅頭小字,所以印刷夾帶的板材多半是石板或者銅板等硬度更高的板材,印出的夾帶本四書五經的價格在正式出版物的幾十倍以上。

除了夾帶本的書要夠小巧之外,夾帶還必須足夠隱蔽。當年的考生挖空心思改裝可能帶進考場的任何物件,把夾帶放進去。文房四寶是考生考試必備之物,因此空心的硯台、墨錠、毛等都是常見的夾帶物品。除此以外,把夾帶縫進衣服、鞋底、藏在頭髮裡邊等等都是古代考生常見的手段,甚至有藏在饅頭裡邊帶進考場的。

歷史

夾帶夾帶--科舉考試中的作弊方法

唐代的科舉考試已設有兵衛,以阻止夾帶作弊。宋朝起,考試在貢院內進行,貢院內考生之間是以牆壁隔開的,稱為號舍。考生不可以喧譁、離場,以防止傳卷或傳話。但是夾帶經文這作弊方法始終是屢禁不止,層出不窮。常見的方法有將經文藏在衣服鞋襪里,或索性密寫在衣物、身體上。其他各式隨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蠟燭等等都曾被用作夾帶。宋代發明了“謄錄”的方式,由專人抄錄考生的試卷後,再由考官對抄本的內容進行評級。明清的科舉保全措施更為嚴格,甚至對考生的穿戴、考場所用的各種工具都做出了極為嚴格的規定,以杜絕藏有夾帶。

明清的科舉保全十分嚴格,要求達到“片紙隻字皆不得帶入試場”的程度。除了在進場前由兵衛仔細搜查外,乾隆時更曾下詔詳細限定考生帶入場各式物品的規格。例如:硯台、木炭、糕點的大小厚度;水壺、燭台的用料;以至毛筆、籃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對檢舉夾帶者有賞格,被發現者除了取消資格外,更要帶枷示眾。但科場舞弊始終未曾徹底有效地受到打擊。

清代科場作弊之風日益猖獗,為防範科場夾帶作弊,清政府不僅對考生的衣著器具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還就如何嚴格搜撿頒布了一道道的旨令。所有參加考試的士子都遭到徹底的搜身檢查,就連考生頭上的辮子也要解開來查過,甚至還要察看肛門,可謂斯文掃地。為殺一儆百,清政府還在考場實施嚴打。一旦發現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個月示眾,杖一百,最後還要發往邊疆充軍。儘管如此,一旦高中,光宗耀祖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作弊之風屢禁不止。乾隆11年(公元1743年)順天府鄉試,由於動用了軍隊進行搜檢,不少考生趕緊拋棄身上所帶的夾帶。根據文獻記載,考場外居然發現上千份夾帶,堆積如山。有2800多考生臨場脫逃,點名不到。可見夾帶作弊已經普遍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存世文物

由於夾帶這種“袖珍書”要冒著很大的風險,所以數量不多,留傳下來的更是寥寥無幾,現在收藏界還時有發現印刷本的夾帶,一般是一寸見方40~60頁,印滿四書五經。目前發現的總共有七八本,繼開封之後,在南京江南貢院和浙江東陽相繼發現了微型版的《五經全注》。南京江南貢院歷史陳列館中的微型《五經全注》字極小,一粒米可蓋八個字,然而一筆一畫都十分清晰。此書採用的是一種叫油水分離法的特殊石印技術。該技術是鴉片戰爭前後從德國引進的,這種微印技術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失傳。

浙江東陽市的石印微刻《五經全注》孤本,比南京江南貢院的“袖珍書”體積更小,每個字不到1毫米,但看起來十分清晰。該書印於光緒己丑(1889年),書中還寫了行文的格式、避諱等考試常識。

細說考試

中國古代的考試科舉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發明。
科舉名銜稱謂:孝廉 | 舉主 | 門生 | 貢士 | 進士 | 舉人 | 秀才 | 狀元 | 榜眼 | 探花 | 解元 | 會元 | 貢生
聯考相關網路熱詞網路聯考| 孔廟祈福筆| 考神| 考試綜合症| 聯考移民|裸考| 聯考保姆| 洋聯考| 聯考房| 空巢畢業班| 聯考經濟| 粽狀元| 聯考狀元| 考霸| 嗜考症| 聯考特長生| 聯考熟語| 考前焦慮症| 後考試經濟| 聯考舞弊| 聯考心理| 聯考體檢| 聯考減壓法|聯考后綜合症| 後聯考心理| 聯考微作文| 陪考假| 見家長宴| 謝師宴| 聯考解放日| 求分咒語
考試術語無紙化考試| 診斷考試| 考試效應| 科舉考試制度| 考試誠信檔案| 考試經濟| 對口考試| 夾帶| 考試院| 對口考試| 掛了|替考|准考證| 文憑| 作弊| 錄取分數線| 聯考誠信檔案| 聯考志願| 春季聯考| 一本院校| 二本院校| 本科| 大專 | 聯考加分| 聯考加分政策|聯考加分俱樂部| 教育平等權|應試心理| 文理分科| 及時複習法| 多通道記憶| 過度學習法| 分散複習法| 考后綜合征
學歷考試普通聯考| 成人聯考| 研究生| 自學考試| 藝術考試| 大學英語等級考試| 研究生入學考試| 專升本考試| GMAT考試| GRE考試| AP考試| SAT考試| GCT考試
計算機考試類 等級考試| 微軟認證| 思科認證|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
外語考試 TOEFL| 四六級| 公共英語 |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雅思考試| 漢語水平考試| 韓國語能力考試| 方言等級考試| 國語等級考試| IELTS考試| TOEIC考試| BEC考試| PETS考試| HSK考試| 全國公共英語等級考試
職業資格 工程類 經貿類 財會類 醫藥類
廉政考試|助工考試|翻譯資格考試|AUTODESK認證考試|律師資格考試|醫師資格考試|經濟師考試|公務員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臨床技能考試|工人技術等級考試|質量工程師考試|Cisco認證考試|資格考試|單位招聘考試|全國職業資格等級考試|CIIA考試|會計考試|CMA考試|CIA考試|保險考試|CCIE考試|教師Nit考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