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太和鄉地處東經107°18′,北緯29°31′,鄉域面積45.62平方公里,距城區公路里程40公里,為混凝土砼路面直通城區。清代稱太和場,以該地寺廟太和殿得名。1931年分設太和鄉,1940年撤銷,1942年復置,1953年分設太和鄉、石乾鄉、靈勝鄉。1955年三鄉合併為太和鄉。1982年復置太和鄉。1992年6月撤區並鄉,太和鄉併入馬武鎮。1998年11月25日,復置太和鄉,駐太和場。現轄4個村,25個村民小組,共1706戶,6057人。太和鄉屬高山丘陵地帶,海拔在700—1200米之間,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年平均氣溫13.8℃,常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在1200小時左右。境內的土壤以灰棕紫色泥和暗紫色泥為主,大部分呈酸性。2006年末,全鄉有耕地面積8858畝,其中田4005畝,土4852畝,人均耕地1.687畝;現有各類水利工程146處;森林面積2643.3公頃,覆蓋46.65%,境內經濟林木,野生植物和野生中藥材具有很大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價值,境內無任何工業污染,適宜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境內土特產主要有山茱萸、野生蕨台菜(龍爪菜)、烤菸、青菜頭、野生黃連、獼猴桃等。境內自然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高,無工業企業污染,空氣清新,四季氣候分明,冬可賞雪、夏可避暑納涼,旅遊資源豐富,是避暑休閒度假的理想去所,轄區各景點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經濟發展
1998年復置太和鄉後,大力實施了“扶貧工程”,全鄉乾群團結奮戰,1999年實現了越溫達標。2006年全鄉生產部值2279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業生產總值實現2058萬元,比上年增加16.9%;財政收入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0元,比上年增加73元。2006年底,有工商戶167戶。1963年始通公路,1998年全鄉公路總里程僅24公里,全部為泥結石路面,1998年太和鄉復置以後,加快了道路交通建設步伐,至2006年全鄉公路總里程達到125公里,其中四級路24公里,混凝土砼路面7公里。1958年始通電話,2000年7月全鄉開通程控電話,2001年建成了移動通訊接收基站。2003年10月開通了黨政區域網路。2004年開通了對外網站。場鎮建設有較大程度改善。
全鄉現有1所中心校和1所衛生院承載全鄉教育衛生事業。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全鄉仍有五保戶29戶,建卡貧困戶83戶244人;建卡殘疾人160人;貧困戶353戶1132人,占全鄉總人口19%。去年全鄉遭受百年不遇乾旱,人畜飲水更加困難。至今仍有80%的民眾為飲水不安全人口(取水垂直距離在80米以上、水平距離在1公里以上、往返時間在1小時以上)。
旅遊景點
(一)太和麟龜竹海,位於太和場1公里處,有250畝茂密楠竹林場,林濤如海,涼爽清香,眺望四周,群山疊秀,是觀光休閒,消夏避暑佳地。(二)衛東水庫景區,距太和鄉政府駐地6公里,1970年動工修建,1978年竣工,總庫容1500萬立方米,水庫大壩高42.5米,長153米,壩頂寬6.5米,大壩內用泥土碾實,外面用條石,裡面用石塊水泥灌漿徹築而成,水庫四周山青秀麗,庫中水質純綠(待開發)。
(三)大梁子山景區,距鄉政府駐地2公里,景區與武隆縣交界,大梁子山頂峰焦岩,頂峰海拔1165米,為絕壁懸岩,懸岩中心有一古洞,洞內有觀音、土地、三王神像各一尊,景內植被豐茂,自然生態良好,林海如潮,頂峰可眺望涪陵城,腳下群山疊秀,美不勝收,是登山旅遊,觀景消夏避暑佳地(待開發)。
(四)古洞景觀,主要有林口村2組的觀音洞,此洞修建時間無法考證,據載民國二年,四鄰鄉親在此修建廟1座,供有高3米的觀音像1尊;其次有白果3組的6個古洞,洞口直徑各不相同,深度約有3公里,相傳明朝末年跑綴,太和所有的肖姓人氏在此洞避難,方才未被殺絕(待開發)。
河南省社旗縣太和鄉
社旗縣太和鄉位於社旗縣東南部,距縣城24公里,東鄰丁莊鄉,西與李店鎮、青台鎮隔河相望,南與唐河縣源潭鎮接壤,北與興隆鎮毗鄰。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2°52′,北緯32°51′,南北長10.15公里,東西寬9.05公里,總面積61平方公里,其中崗丘面積占47.5%,平原占52.5%,耕地面積58000畝,有效灌溉面積13500畝,境內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102到135米之間,西邊縱貫南北的唐河,是與李店鎮的自然界河,另有馬河、王河、堰河穿境而過,在王河上建有“百米庫”。氣候屬於北亞熱帶邊緣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降水量810mm,日照時間2148小時,年平均氣溫14.6℃,無霜期長達226天,具有冬冷少雨雪,春旱多大風,夏熱多雨水,秋晴氣候爽的特點。境內土質良好,酸鹼性適中,PH=6.5-7.2,代換性陽離子高,適宜各種化肥施用,土壤類型有黃棕壤土,占總面積的58.3%,砂礓黑土占總面積的40.2%,壤土占總面積的1.2%。鄉政府駐地太和,舊稱泰和寨,取太平祥和之意,自古物阜民豐,人傑地靈。解放前蒙古族大莊園主李自炎居地稱富一方。1939-1946年出巨資興建的“羅馬教堂式鏇轉樓”——宛屬“蔚文中學”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聲名遠播。
全鄉轄6個行政村,59個自然村,13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萬人,非農業人口0.2萬人,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鄉。
太和鄉位於社旗與唐河兩縣的交界處,是區域性的中心集鎮,始建於1968年,自古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市場繁榮,目前個體工商戶達700餘家,輻射半徑達30公里,涉及兩縣10餘個鄉鎮近250個自然村。社太路、李丁路、泰源路、太苗路形成縱橫交織的公路網,交通便利。程控電話、寬頻網路架起了與世界各地聯繫的橋樑,通訊便捷。
太和鄉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富民強鄉為總體目標,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以改革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先導,統籌全鄉經濟協調發展。開展“誠信太和”活動,打造“信用之鄉”。著力開發旅遊資源,建設旅遊之鄉,以平原綠化高級達標為契機,營造“綠色太和”。
重慶市奉節縣太和鄉
太和鄉位於七曜山尾脈,奉節南端的渝鄂邊界,東與興隆鎮毗鄰,南與湖北省恩施市板橋鎮相連,西與雲霧土家族鄉接攘,北靠吐祥鎮。距縣城105公里,海拔在1000—2058米之間,相對高度1058米,南高北低,多冰霜雪霧,年無霜期180天左右,年降雨量1100毫米,幅員面積134.6平方公里,山大坡陡,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域遼闊,土地貧瘠。全鄉耕地面積17634畝,成材森林面積10萬畝,疏林草地7萬畝,境內有公路130公里,村村通公路。太和鄉自然資源豐富,林木主要有馬尾松、杉木、青岡、漆樹、板栗、銀杏、杜仲、厚朴等;糧食作物有玉米年產3900噸、黃豆年產287噸、薯類134噸、芸豆200噸等;經濟作物有菸葉8100畝,產值1215萬元、黨參50萬斤產值300萬元、魔芋、貝母等。
太和鄉共轄8個行政村,143個村民小組,3713戶,14298人,其中農業人口13528人,勞動力7114個。2007年全鄉國民生產總產值4020萬元,人均純收入2812元,人均占有糧食407公斤。全鄉有中學一所,在校生600人,完小二所、村小5所,在校生2100人。衛生院1所,6個村衛生室。
內蒙古突泉縣太和鄉
太和鄉位於突泉縣中西部,北部與學田鄉和六戶鎮接壤,東與太東鄉相連,南鄰溪柳鄉,西鄰科爾沁右翼中旗。面積2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萬畝。鄉政府駐地東山屯,地居東經121°34′,北緯 45°31′。轄10個村民委員會,32個自然屯,54個村民小組。2003年,居民5277戶,1820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31人,漢族14531人,蒙古族1674人,回族10人,滿族1948人,朝鮮族45人。太和鄉屬低山丘陵區,兩條季節性河流,大、小額木特河發源於該鄉境內,年平均氣溫3℃,年降水量約400mm左右,無霜期125天。
太和鄉具有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大小額木特河兩岸土質肥沃,適合多種作物生長,是重要的產糧區,主要作物有玉米、穀子、大豆、葵花、馬鈴薯、雜糧等,其中太和西四豐小米享譽區內外。全鄉現有林地6.8萬畝,其中天然次生林1萬畝,主要樹種有楊、柳、松、榆、樺、柞樹及蘋果、山楂、沙果等用材林和經濟林。全鄉荒山荒坡9萬畝,2003年家畜總頭數2.49萬頭(只)。年產牛、羊、豬肉30多噸,絨毛20多噸。
太和鄉經濟以農業為主,多年來狠抓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走可持續發展路子,積極發展兩高一優農業,機電井由原來的287眼增加到674眼,農用三、四輪機動車由原來的520台增加到837台,農牧業機械總動力由原來的11.000千瓦增加到 15.008 千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自 1999年以來,全鄉大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大搞基地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建成舍飼育肥牛羊基地、優質穀子生產基地、林果生產基地、笤帚糜子生產基地。
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多年來,堅持治山治水。每年造林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由1991年的10%提高到21%,形成了以興勝流域、同心流域、孤地溝流域等六大流域為主的綠化網。
太和鄉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備,村村通廣播電視,村村通程控電話,111國道貫穿全鄉,屯屯通等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黑龍江省訥河市太和鄉
太和鄉隸屬訥河市管轄。位於市境西部,西以嫩江分界,西北瀕臨訥謨爾河。鄉政府駐地距市區21公里。太和鄉境內的“大古堆屯”,形成於清代初期。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後,清廷將雲南降卒發配到此地建屯戍邊,因聚落中間有個大土包,故名。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建“拉哈崗”驛站時,為站丁居住區,隸屬布特哈總管統轄。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劃歸東布特哈總管管轄,1910年(清宣統二年)改隸訥河直隸廳。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訥河縣第三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拉哈站區,後改設新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底設定第七區,1955年5月改為解放區。1956年4月,撤區劃鄉,分設新安、國榮、民和、太和、中合5個鄉。1958年9月,將5個鄉合併成立紅太陽人民公社,翌年3月改稱太和公社。1961年6月,將東部地區劃出設定長發公社。1984年4月,將太和公社改為太和鄉。
太和鄉全境為嫩江、訥謨爾河匯流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水草豐盛,素有“漁米之鄉”之稱,為半農半牧鄉。全鄉總面積2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6萬畝,草原20萬畝。境內盛產大豆、小麥、水稻、馬鈴薯,是訥河市馬鈴薯種薯基地之一。江河泡澤盛產鯽、鯉、鯰魚等。鄉辦工業有磚廠、農機修配廠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1521萬元。全鄉共轄繁強、富強、新安、解放、燈塔、仁和、良種場、黎明、興農、前程、紅光、太和、旭光等13個村,其中解放村為朝鮮族聚居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2.8萬人,其中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2%。鄉政府駐地新安村。境內興農村的“大古堆墓葬”,據出土文物認定為新石器晚期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