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天灸,是中醫灸治療法中非火熱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稱發泡療法。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是藉助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甚至起泡,以激發經絡、調整氣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通過將特殊調配的藥物貼敷於特定的穴位,可使藥物持續刺激穴位,通經入絡,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臨床症狀,又可提高機體免疫力。
作用機理
l.局部組織的刺激作用:天灸所採用的藥物大都帶有較強的刺激性,有使皮膚發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起到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作用,甚者發泡化膿,使滲出液增加,能發揮消炎退腫的效果。
2.經絡穴位的調衡作用:根據中醫臟腑經絡相關理論,穴位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不僅能反映各臟腑生理或病理機能,同時也是治療五臟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點。天灸療法,刺激和作用於體表腧穴相應的皮部,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的治療和調整作用,使其趨於平衡,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天灸藥物透過特異腧穴的皮膚,其有效成分通過血液循環直達病變部位,發揮其藥理效應。更重要的是藥物通過經絡腧穴吸收、傳輸、利用的同時,經絡腧穴對藥物刺激做出較強反應,將藥物作用放大,其療效是經絡腧穴與藥物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之間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
4.神經調節作用:天灸主要通過藥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膚上的各種神經末梢進入活動狀態,從而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免疫機能作用:通過神經反射作用,激發機體的調節功能,從而調整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貼藥分類
根據貼藥的時間分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三伏天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利用三伏天氣候炎熱時機,在背部的五臟六腑俞穴,敷以辛溫、逐疾、走竄、通經、平喘藥物,溫煦陽氣,驅散內伏寒邪,提高臟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三伏天灸對以下疾病有效:
●哮喘、小兒痙攣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肺部疾患。
●久病陽虛證如五更泄、虛寒胃痛、腎虛腰痛。
●過敏性鼻炎、虛人感冒等由體虛、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
例如慢支和哮喘均是呼吸道系統疾病,臨床上同時患有慢支和哮喘也不少見。慢性支氣管炎,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症狀,伴有喘息,每年發作累計3個月,並持續2年或2年以上。支氣管哮喘,臨床上反覆陣發性支氣管痙攣而致氣急、咳嗽、咯泡沫痰,中醫認為這與肺、脾、腎三髒有關。“肺為貯痰之器”,即是說肺氣虛弱,痰貯藏於肺內,咳和喘與痰停聚於肺有關。脾為生痰之源”,脾運化人體水濕,脾氣虛弱即運化失常,水濕停滯於體內而生痰。腎陽虛的人,則水液代謝失常,留於體內,積聚生痰,痰停留於肺則喘咳。腎氣虛則不納氣,呼出氣多,吸入帶有氧氣的空氣少,就上氣不接下氣。內臟的虛弱,功能低下,這是致病的內在條件,這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
這些疾病一般寒冬季節發作較頻繁,症狀明顯,這時,常以治標緩解症狀為主,不便從本質進行治療。但到了夏天,這類疾病發作較少,或基本不發,正是根治的好時機。通過一些特殊的治療來補益人體元氣,增強抗病能力,以預防冬季來臨時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冬病夏治”。
而三九天灸是在三九天進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同時,三九天灸還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天灸的療效。
三九天灸對以下疾病有效果: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
●體虛感冒咳嗽,虛寒頭痛
●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慢性腹瀉
●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天灸(自灸、冷灸),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龍芮、鐵線蓮、鐵腳威靈仙等)的新鮮全草搗成糊狀,放入直徑約4厘米的酒杯內,平杯口為度,不要壓緊,然後貼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約一小時左右、病人覺局部有燒灼或痛癢感時即應取下,此時皮膚上可產生大的深黃色水泡。然後用消毒鑷子將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護創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紗布處理)。此法多用於治療瘧疾、哮喘、關節炎等病。
臨床方法
天灸的種類很多,臨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蒜泥灸 將大蒜(以紫皮蒜為優)搗爛如泥,取3~5g塗敷於穴位上,敷灸時間為1~3小時,以局部皮膚發癢、變紅起泡為度。如敷灸湧泉穴可治療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體炎;敷灸魚際穴可治喉痹等。
二、斑蝥灸 取斑蝥適量研為細末。使用時先取膠布一塊,中間剪一小孔如黃豆大,貼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並保護周圍皮膚,將斑蝥粉少許置於孔中,上面再貼膠布固定,以局部發癢、變紅、起泡為度,然後去除膠布與藥粉;也可用適量斑蝥粉,以甘油調和外敷;或將斑蝥浸於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塗患處。適用於牛皮癬、神經性皮炎、關節疼痛、黃疸、胃痛等病症。
三、白芥子灸 將白芥子研末,醋調為糊膏狀,取5~10g敷貼穴位上,用油紙覆蓋,膠布固定;或將白芥子末1g,放置於5cm直徑的圓形膠布中央,直接敷貼在穴位上,敷灸時間為2~4小時,以局部充血、潮紅或皮膚起泡為度。適用於風寒濕痹痛、肺結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四、其他 如甘遂粉敷貼中極治尿瀦留;馬錢子粉敷貼頰車、地倉穴治面神經麻痹;吳茱萸粉用醋調後敷貼於湧泉穴治療高血壓、口腔潰瘍、小兒水腫等;蔥白搗爛敷貼患處治急性乳腺炎;五倍子、何首烏各等份研末用醋調成膏狀,每晚睡前敷於臍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兒遺尿症;砂仁30g,白糖50g,明礬10g,青背鯽魚1條,混合一起搗爛成膏狀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別敷貼於神闕、至陽穴上,蓋紗布,以膠布固定,一日換藥1次,治黃疸的陽黃,若陰黃可用胡椒(每歲1粒)、麝香1g、雄鯽魚1條,混合搗爛成膏,敷貼神闕、肝俞、脾俞穴等。
天灸療法雖然有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藥有些為有毒之品,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婦、年老體弱、皮膚過敏等患者應慎用或禁用。
文獻記載
1 【文獻】 天灸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方法。最早記載可追溯到《五十二病方》。其上載有:“NC166,……以薊印其顛……”是指用芥子泥敷百會穴使局部紅赤治療NC166蛇咬傷的方法。《神農本草經》中有:“斑蝥,主惡瘡,以其末和醋,塗布於瘡疽上,少頃發泡膿出,鏇即揭出。”《普濟方》中載有:“目赤腫痛,紅眼起星,生移星草,捶爛如泥,貼內關穴,少頃發泡,揭去。”總之這種將生鮮藥物搗泥敷於穴位治療疾病的方法在古代十分盛行。其中《神農本草經》《肘後備急方》《針灸資生經》《本草綱目》等均載有較多的驗案。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不僅套用該法治療瘡疽疣痣等肌肉皮膚的外疾,還治療內症。如《肘後備急方》有:“治寒熱諸症,臨發時,搗大附子下篩,以苦酒和之,塗背上。”《太平聖惠方》中有:“治陽黃,面黃,全身俱黃如桔色,宜毛莨草搗爛如泥,縛寸口,俟發泡,挑去黃水,淨帛裹護。”等等。
天灸一詞首見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該書載有:“用旱蓮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間使穴)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症。”晚清外治名醫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對天灸的論述最為詳盡。吳氏認為內服湯藥與外貼膏藥有“殊途同歸”之效,“凡病多從外入,故醫有外治法,經文內取外取並列,未嘗教人專用內治也……”他認為凡屬內治湯劑均可熬製成外用貼劑治療同類疾病。正可謂“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且治在外則無禁制,無窒礙,無牽掣,無沾滯。”同時,他還強調外用“膏中用藥味,必得通經走絡,開竅透骨,撥病外出之品為引。”特別是吳氏認為外用膏貼亦具補益之效,只是“須知外治者,氣血流通即是補,不藥補亦可”。顯然這些精闢的論述對我們後世套用天灸療法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
2 【臨床套用概況】
天灸療法適用於內外婦兒各科疾病治療,套用範圍比較廣泛,尤其是對於一些疑難頑症有獨特的治療作用。如孫氏[1]用白芥子、洋金花、細辛等藥加薑汁製成藥餅外敷肺俞、膈俞等治療支氣管哮喘157例,有效率高達94.90%.施氏[2]用發泡膏外敷中極、關元治療婦人痛經82例,總有效率達90.25%.耿氏[3]用輕粉加蒜泥天灸陽溪穴治療風火牙痛1次痊癒,效果十分可靠。龔氏[4]用雄黃、斑蝥、麝香等藥發泡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有效率達95.93%.劉氏[5]用天灸餅三伏天敷肺俞等穴治療過敏性鼻炎556例,總有效率達83.20%.朱氏[6]用斑蝥雞矢膏治療各種痹證止痛效果較理想。楊氏[7]用藥灸神闕穴治療女子腎虛不孕症150例,效果亦較好。楊氏[8]用保真膏外敷腎俞穴可明顯改善老年男性腎虛症狀。劉氏[9]用杜仲膏貼穴治療寒濕腰痛200例效果亦十分明顯。總之,雖然天灸療法會造成局部皮膚較強的刺激,甚至發泡形成輕度皮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法的更廣泛套用,但由於它對某些頑症痼疾有著奇特療效,仍使許多醫生和病人願意選用該法。
3 【研究現狀及思考】
天灸的研究是伴隨著透皮吸收和經皮給藥的研究而深入的,雖然目前仍無法全面解釋它治病機理的內涵,但已開始有了很可喜的進展。一般認為天灸作用途徑是從兩方面體現的,俱黃如桔色,宜毛莨草搗爛如泥,縛寸口,俟發泡,挑去黃水,淨帛裹護。“等等。
天灸一詞首見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該書載有:“用旱蓮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間使穴)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症。”晚清外治名醫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對天灸的論述最為詳盡。吳氏認為內服湯藥與外貼膏藥有“殊途同歸”之效,“凡病多從外入,故醫有外治法,經文內取外取並列,未嘗教人專用內治也……”他認為凡屬內治湯劑均可熬製成外用貼劑治療同類疾病。正可謂“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且治在外則無禁制,無窒礙,無牽掣,無沾滯。”同時,他還強調外用“膏中用藥味,必得通經走絡,開竅透骨,撥病外出之品為引。”特別是吳氏認為外用膏貼亦具補益之效,只是“須知外治者,氣血流通即是補,不藥補亦可”。顯然這些精闢的論述對我們後世套用天灸療法具有指導和啟發意義。
4 【臨床套用概況】
天灸療法適用於內外婦兒各科疾病治療,套用範圍比較廣泛,尤其是對於一些疑難頑症有獨特的治療作用。如孫氏[1]用白芥子、洋金花、細辛等藥加薑汁制巢?僅可以治療膽絞痛,而且還發現藥物進入靶器官的濃度明顯高於全身。李氏[6]在進行天灸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實驗研究中發現天灸可對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謝產生積極的影響,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減少骨量丟失,提高骨骼抵抗外力的強度。可見天灸療法不單純起到激發經絡腧穴的作用,還有一定量的藥物經皮吸收進入體內達到局部和全身的治療作用。
藥物的經皮吸收是指藥物以一定的速率通過皮膚毛細血管吸收進入體循環產生藥效的一類新製劑[10]。我國於1985年開始這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許多西藥經皮給藥製劑開始投入使用,中藥透皮製劑的研究雖然較慢,但畢竟已起步。人們預測隨著新型透皮促進劑及現代技術的套用,中藥透皮吸收製劑具有更廣泛的發展前景。從文獻資料分析看,透皮吸收製劑的研究已較深入。由於藥物透過皮膚受到相當大的阻力,難以使藥物達到所需的治療劑量,因此近年來人們把研究的重點轉向促滲劑、藥物載體方面等等。馬氏[11]認為表皮的角質層是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氮酮具有促進透皮吸收的作用。魏氏等[12]在觀察阿魏酸的透皮吸收時發現:角質層是阿魏酸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去除角質層的滲透係數為完整皮膚的12倍。另有研究證明[10]皮膚屏障通常在皮膚發生病變或被破壞時變得薄弱而藥物分子的滲透阻力大大下降。天灸療法就是一種對穴區皮膚有較強刺激的方法,經過天灸後,局部多呈充血潮紅或起小泡,類似炎症。在此種情況下,天灸藥中的有效成分是否更容易被吸收,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一般而言藥物通過皮膚滲透是個被動擴散過程,所以隨著皮膚表面藥物濃度的增加,滲透率也會提高。但皮膚吸收過程會飽和,在固定面積的皮膚上吸收劑量是有限的[10]。天灸所用中藥的有效成分雖然通過穴區有所滲入,但吸收量畢竟有限,是否能達到一定的血藥濃度值得探討。近年來日本和美國[13,14]在研究灸療的作用機理時發現:灸刺激可誘導施灸局部的肌肉產生熱休克蛋白。施灸可增加對含有熱休克蛋白的純蛋白衍生物有特異反應的淋巴細胞的數量,故認為施灸部位產生的熱休克蛋白是作為一種免疫原而激活了免疫[15]。天灸的藥物刺激是否也使施灸局部產生了類似的免疫原激活了免疫,或者產生某種特殊的新物質,是非常值得進一步探索的。這將對揭示天灸作用原理的本質產生重要的影響。當然天灸用藥的藥性及滲透率、天灸貼藥的時間、天灸取穴的特異性等諸多因素亦對天灸作用產生一定影響。
總之,天灸療法是一種十分古老而獨特的方法,至今,臨床還在套用該法治療某些疑難病症,效果顯著。但畢竟該法屬於一種輕度皮損傷性療法。雖然正常天灸的發泡僅涉及表皮層,泡愈後不留疤痕,但部分患者接受起來仍有顧慮。深入研究天灸的作用機理,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的手段,尤其是借著透皮吸收製劑研究的啟發,將天灸法獲取療效的核心東西挖掘出來,並依此改良天灸方法,把天灸方法變成一種更易被患者接受的、療效肯定使用方便的方法,使天灸這朵中醫灸療古老的奇葩綻放出創新的光芒,為人類的衛生保健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天灸 詞解:
(1).舊俗以朱水點額或身以去病災,謂天灸。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兒頭額,名為天灸,以厭疾。”《說郛》卷三二引《潛居錄》:“八月朔,以碗盛取樹葉露,研辰砂,以牙筯染點身上,百病俱消,謂之天灸。”
(2).中藥名。石龍芮的一種。宋沉括《夢溪筆談·藥議》:“石龍芮今有兩種:水中生者,葉光而末圓;陸生者葉毛而末銳……陸生者亦謂之天灸,取少葉揉系臂上,一夜作大泡如火燒者是也。”參閱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卷九、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卷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