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撮痧療法又叫挾痧療法和抓痧療法,是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擰起一個橄欖狀的充血點,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背景
閩粵贛的客家人以往在艱苦的生活條件和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壓迫下,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和頑強的生命力,與疾病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積累了許多防治疾病的中草藥和簡單易行的醫療技術。其中撮痧、刮痧和挑痧療法便是幾種歷代相傳的簡單療法。這些療法,在過去不知挽救了多少客家貧民的生命;時至今日,在客家山區,這些療法仍有其重要的實踐價值。
相傳,世居武平南岩的八仙之一何仙姑,最關心民間的疾苦,經常運用撮痧、刮痧、挑痧等療法,為民解除病痛,在當地留下許多值得回味的民間故事。
痧病是一種常見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病的可能。它包括的範圍很廣,既指四時外感,又涉及到內、外、婦產各科的疾患。民間主要忌結有"暑痧、熱痧、溫痧、風痧、暗痧、瘟痧、烏痧、紅痧、絞腸痧、抽筋痧、吊腳痧"等,名目繁雜,不勝枚舉。而暑痧又是最常見的一種痧病,它與中暑有密切的聯繫。
客家人大多以農耕為生,常常在高溫和熱輻射下長時間勞作,勞動強度大,體力消耗大;尤其是在夏秋季氣候悶熱的情況下肩挑走路,或居住在悶熱的房間裡,或逗留在人多擁擠的場所,都有發生暑痧的可能。此外,暴食暴飲,情緒激動等,也常是發生痧症的誘因。
操作方法
(一)撮痧選用的穴位:根據民間治療的經驗,選穴多在前額、前後頸部、胸部、背部、腹部。
1.頭部:印堂、太陽(雙側),共3處。
2.頸部:前頸取廉泉、天突、廉泉與天突連線之中點及中點左右旁開1寸處,共5處。後頸取大椎、大椎直上後髮際處、大椎與後髮際連線之中點左右各旁開1寸處,共5處。前後頸共取10處。
3.胸部:從璇璣起,分別向左右每隔1寸取一點,共取7處。
4.腹部:下脘、石門、天樞(雙側),共5處。
5.肩部:肩井(雙側)。
6.背部:陶道分別向左右每隔1寸取1點,共取7點。
7.腰部:命門。取穴時只要大體無差即可,民間治療取穴並不十分準確,只要求在上述範圍內,施行手法,即可取得療效。撮抓的穴位數目和次數,只要求在上述範圍內,施行手法,即可取得療效。撮抓的穴位數目和次數,可視病情而定。
(二)撮痧的手法:將手指用清水濕潤,五指彎曲,用食指與中指的第二指節對準穴位,將皮膚挾起,然後鬆開。這樣一起一落,反覆進行,每點挾撮6-8次,直至被挾處成為橄欖狀之紫紅色充血斑為度。
適應證
此法主要用於治療痧證。急性胃炎、腸炎、中暑、流行性感冒、傷風等,都屬於痧證範疇。
禁忌症
此法主要是用來治療痧證的,治療範圍較小,適應證之外的病症不宜使用。
食療法
①濕熱型取綠茶,乾薑絲各3克,放瓷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10分鐘,代茶頻飲。每日1劑。有清熱止瀉之功。
②寒濕型用鹹橄欖核15克,燒炭存性,研末,米湯送服。或鮮橄欖5個,搗碎,紅糖15克,生薑5片,加水煎服,有開胃止瀉之效。
③大蒜1個,搗爛加白糖水沖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可溫中行滯解毒。
④山楂15克,萊菔子15克,生薑3片,紅糖15克,薏苡仁150克,共煮粥食用。每日3次,連服3—5日。有健脾消食的功效。 急性胃腸炎發病急驟,變化迅速,應及時診治,切莫延誤病程,遂成重症或成慢性。飲食宜半流質,瀉止後予清淡易消化的少渣軟食,忌油膩、多渣、辛辣、脹氣的食物,並注意做好消毒隔離。
注意事項
①手法的輕重、抓撮穴位的多少、每穴抓撮的次數,要視患者的年齡、體質、疾病性質、疾病輕重等具體情況而定。兒童與年老體弱者,手法宜輕,撮穴宜少;體質壯實者,手法宜重,撮穴宜多。不要千篇一律。
②局部癰腫、瘡瘍、皮膚潰爛或損傷,不要抓撮。
③在用此法治療的同時,可配合藥物、針灸、推拿、擦塗等療法,以求儘快治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