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常山[植物]

土常山[植物]

土常山別名大葉土常山、大葉老鼠竹、硬毛繡球、癩癘樹、白常山、白花常山、雞跨褲。為虎耳草科植物臘蓮繡球和傘形繡球的根。立冬至次年立春間,採挖其根,除去莖葉、細根,洗淨,鮮用,或擦去栓皮,切段,曬乾。主治:截瘧;消食;清熱解毒;祛痰散結。主癭瘤;食積腹脹;咽喉腫痛;皮膚癬癩;瘡癤腫毒;瘧疾。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擦;或煎水洗。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

拼音名:TǔChánɡShān。

英文名:RootofSstrigoseHydrangea。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900-1500m的山坡溪邊及林緣。
2.生於海拔500-1850m的山坡疏林內、溪邊或林緣。

資源分布:1.分布於陝西、甘肅、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2.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西等地。

性味:辛;酸;涼

歸經:脾經

注意:胃寒者不宜。

摘錄:《中華本草》

原形態

土常山 土常山
臘蓮繡球,又名: 癩癘、大葉土常山、 大葉老鼠竹。灌木,高2~3米。小枝圓柱狀,或稍呈四棱形,被有白色平貼硬毛,老時灰褐色。單葉對生,披針形、 橢圓狀披針形或例卵形,長8~20厘米,寬2~3厘米,漸尖,邊緣具細鋸齒,基部楔形或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灰色,兩面均具平貼硬毛。 聚傘花序頂生,花梗密被平貼硬毛;花異型;外緣為不育花,萼片4, 花瓣狀,白色或紫色,闊卵圓形,頂端有 鋸齒,徑約2~4厘米;中央為孕性花,白色,萼筒與子房合生,被稀疏平貼硬毛, 萼裂三角形,花瓣5,長方卵形,鑷合狀排列, 雌蕊1, 子房下位, 花柱2, 柱頭頭狀。蒴果半球狀, 頂端截平,長約3毫米,有棱脊、種子細小,兩端有翅,黃褐色。花期8月。果期9月。

生長於低山區的溪溝邊及樹林邊。分布四川、貴州、湖北、廣西、浙江、安徽等地。

傘形繡球,又名:傘花八仙。落葉灌木,高1米或較高幼枝帶紫色,幼時被捲曲毛,老時樹皮光滑,裂成薄片。單葉對生,薄膜質,披針形、長圓披針形或倒卵形,先端尾狀漸尖。基部楔形,邊緣除基部外有牙狀鋸齒,上面黃綠色,沿中脈疏生長軟毛,下麵粉白色,疏被粗硬毛,沿葉脈較密;葉柄被捲曲毛。傘形花序,花二型,多數;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黃色。蒴果圓形。

生長於山坡溪溝邊及林緣。分布浙江、訌西,安徽等地。

用藥禁忌

正氣虛弱,久病體弱者忌服。

1.《雷公炮炙論》: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切忌也。

2.《本草經集注》:畏玉札。

3.《藥性論》:忌蔥。

4.《本草蒙筌》:忌雞肉

5.《本草經疏》:瘧非由於瘴氣及老痰積飲所致者勿用。

藥(毒)理學

土常山 土常山
小鼠口服土 常山鹼乙、丙,兔及大鼠靜脈注射土常山鹼丙均可致 腹瀉,小鼠甚至便血。 曰服土常山水浸膏或肌肉注射其酵浸膏或皮下注射土常山鹼甲可致噁心、嘔吐、腹瀉及胃腸黏膜充血出血。預先口服 草酸鈰,則嘔吐、腹瀉均減輕,故系 胃腸道刺激所致。鴿靜脈注射土常山鹼甲、乙、丙均能引起嘔吐,氯丙嗪能推遲而不能阻止其嘔吐的發生。狗靜脈注射小量氯丙嗪不影響土常山鹼乙靜脈注射的催吐閾量,大量能抑制其閾劑量的嘔吐,但還不能對抗大劑量土常山鹼乙的嘔吐。破壞狗的 催吐化學感應區(CTZ)並不減輕土常山鹼乙閾劑量的嘔吐,切斷兩側迷走神經則大大減弱其催吐作用,完全切除胃腸道的迷走及交感神經則能完全阻止土常山鹼乙的嘔吐。因此土常山鹼乙主要是刺激胃腸道的選定及交感神經末梢而反射地引起嘔吐的。小鼠連續給土常山鹼乙或丙14天則生長受抑制,多數有腹瀉,病理解剖胃腸黏膜充血或出血,肝、腎呈黃色。另有報告,重複給小鼠常1出鹼丙可引起肝水腫樣變性, 靜脈注射土常山鹼丙則能升高 血糖。小鼠口服土常山鹼半數致死量(mg/kg)為:乙,6.57土O.47;丙,0.45土0.31;總生物鹼為7.79士1.30;乙的毒性比奎寧約大150倍,總鹼的毒性約為奎寧的123倍。丙口服毒性反比靜脈注射大(小鼠)。

小鼠口服各種土常山鹼的急性半數致死量分別為:總生物鹼7.79mg/kg,鹼甲570mg/kg,鹼乙6.57mg/kg,鹼丙6.45mg/kg。小鼠靜脈注射的急性半數致死量為:土常山鹼甲18.5mg/kg,鹼乙6.5mg/kg,鹼丙5mg/kg。幼齡大鼠靜脈注射土常山鹼乙的急性MLD為20mg/kg。土常山鹼乙、丙各以每天0.75、0.25、0.075mg/kg給小鼠連續口服l4天,對小鼠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在上述急性或亞急性試驗中,小鼠口服土常山鹼後均引起腹瀉,甚至便血,剖檢發現胃腸黏膜充血或出血,呈黃色。另有報導重複給小鼠服土常山鹼丙可引起肝水腫樣變性。犬口服土常山水浸膏或肌內注射其醇浸膏或皮下注射土常山鹼甲可致噁心、嘔吐、腹瀉眉腸黏膜充血、出血。

功能主治

土常山 土常山
1. 《本草衍義補遺》:土常山,性 暴悍,善驅逐,能傷其真氣,功不可偃過也。病人稍近虛怯,勿可用也。

2.《本經》:主傷寒寒熱,溫瘧,胸中痰結吐逆。

3.《別錄》:療水脹,灑灑惡寒,鼠瘺

4.《藥性論》:治諸瘧,吐痰涎,去寒熱,項下瘤癭。

5.《醫學入門》:治瘧母及腹中積聚,邪氣痞結堅症。

6.《本草正》:治狂、癇、癲厥。

7.《本草通玄》:土常山,世俗聞雷斆有老人、久病之戒,透視土常山為峻劑,殊不知土常山發吐,惟生用與多用為然,與甘草同行,則亦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余每用必建奇功,未有見其或吐者也。

各家論述

1.《綱目》:土常山、 蜀漆,有劫痰截瘧之功,須在發散表邪及提出陽分之後,用之得宜,神效立見,用失其法,真氣必傷。夫瘧有六經瘧, 五臟瘧,痰、濕、食積、 瘴疫諸瘧,須分陰陽虛實,不可一概論也。土常山、蜀漆,生用則上行必吐,酒蒸炒熟用則氣稍緩,少用亦不致吐也。得甘草則吐;得大黃則利;得烏梅、 鯪鯉甲則入肝:得 小麥、竹葉則入心;得秫米、 麻黃則入肺;得龍骨、 附子則入腎;得草果、檳榔則入脾,蓋無痰不作瘧,二物之功,亦在驅逐痰水而已。 楊士瀛《直指方》雲,土常山治瘧,人皆薄之,瘧家多畜痰涎黃水,或 停瀦心下,或結澼脅間,乃生寒熱,法當吐痰逐水,土常山豈容不用,水在上焦,則土常山能吐之,水在脅下,則土常山能破其澼而下其水,但須行血藥品佐助之,必收十全之功。其有純陽發瘧,或蘊熱內實之證,投以土常山,大便點滴而下,似泄不泄者,須用北大黃為佐,泄利數行,然後獲愈也。又李燾雲,嶺南瘴氣,寒熱所感,邪氣多在營衛肉皮之間,欲去 皮膚毛孔中瘴氣根本,非土常山不可,但性吐入,惟以七寶散冷服之,即不吐,且驗也。

2.《藥品化義》:土常山宣可去壅,善開結痰,凡痰滯於經絡,悉能從下湧上。取味甘色黃,專人脾經而祛痰瘧,蓋脾虛則生痰,肝虛則發熱,若三日一發者,為三陰瘧,俗名三日瘧是也,以此同人參小柴胡湯,去痰平肝,少用一錢,必不致於吐,即吐亦為解散,使風散食消,一二劑自愈,若不速治,因循延久,則風署與食台為痰涎,流滯經絡,名為者瘧,則風暑八陰在,宜用血藥引出陽分,而後以此截瘧。第因土常山氣味薄而性升上,上必須吐,恐為暴悍,特酒制助其味厚,又佐以檳榔為使,沉降逐痰下行,加知母益陰,貝母清痰,共此四味為截瘧神方。世嫌其性暴,不能善用,任瘧至經年累月,則太愚矣,但匆多用及久用耳。土常山初嚼如木無味,煎嘗味甘淡帶微苦,氣味懼薄,亦非劫藥。

3.《本草撮要》:土常山,功專劫痰截瘧,得知母、 貝母、草果治諸瘧,得 丹砂能劫痰瘧,得檳榔、草果治瘴瘧,得甘草治肺瘧,得豆豉、 烏梅竹葉治腎瘧,得小麥、淡竹葉治溫瘧,得 黃連治久瘧,得 雲母龍骨治牝瘧獨寒,得 麻黃、甘草、 牡蠣牡瘧獨熱。

4.《本草正義》:恆山、蜀漆,本是一物,氣味皆辛苦而寒,泄熱破結,降逆下氣,開痰逐水,其用皆同。又《本經》、《別錄》所載主治,其旨可見。《別錄》乃謂蜀漆微溫,恐不可信,雖《本經》以治症堅、痞結、積聚,似非苦寒之品所能勝任,然此物之能開結破積,皆主痰熱而言,本非治凝寒積聚之痞,故所主傷寒寒熱,痰結水脹,咳逆鼠瘺,邪氣吐逆諸證,皆屬於熱痰蘊積一途,不能謂其兼療寒證。其專主濕瘧一症,則凡屬瘧邪往來寒熱、休作有時,皆是凝痰積濕,留於經隧,古人每謂無痰不成瘧、無積不成瘧,若不先泄化其痰濕積滯,則病根蟠結,寒熱終無休止之時。恆山之用,本為開痰逐水、滌濕化積而設,是以《本經》、《別錄》均以為治瘧主要之藥,後人泥於仲景小柴胡湯一法,知柴胡主瘧者多,而知恆山主瘧者少。豈知柴胡治瘧,僅主邪在經給之一部,而於痰濕積滯,不能顧及,惟漸發漸曼者為宜,而早用遲用,皆不切當;惟恆山治瘧,能疏通在內之蘊結,抉其根株,則寒熱之邪無所憑藉,而瘧自不作,是柴胡尚治其標,而恆山乃治其本也。

附方

土常山 土常山
①治山嵐瘴瘧,寒熱往來,或二日三日一發:土常山(銼)、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熟)各一兩, 草豆蔻(去皮)、 肉豆蔻(去殼)各兩枚,烏梅(和核)七枚,檳榔(銼)、甘草(炙)各半兩。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候冷,未發前服,如熱吃即吐。(《聖濟總錄》土 常山飲)

②治陽經實瘧:土常山(酒炒)、草果(煨)、檳榔厚朴青皮陳皮、甘草等分。水酒各半煎,露之,發日早晨溫服。(《易簡方》截瘧七寶次)

③治胸中多痰,頭疼不欲食及飲酒:土常山四兩,甘草半兩。水七升,煮取三升,內半升蜜,服一升,不吐更服。無蜜亦可。(《補缺肘後方》)

④治瘧疾:土常山五錢,研細末,用雞蛋一至三隻,拌和後,煎成淡味蛋餅,在發冷前一小時吃完;或單用土常山葉一兩,煎汁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藥用植物栽培

土常山 土常山
1.氣候土壤:喜陰涼濕潤的 氣候,忌高溫。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腐殖質多的 砂質壤土為宜。

2.整地:深耕30cm左右,作成高10-14cm、寬1-1.4m的高畦,如用種子繁殖,每畝可施以餅肥150-250斤及等量草木灰作基肥。

3.種植:可用扦插、種子、壓條、分株等方法繁殖,主要是用扦插繁殖,其次是種子繁殖。

3.1.扦插繁殖法:扦插時期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間,剪取15cm長帶有三介健全芽的插條。按行距30cm開溝,深15cm,溝的一面稍傾斜平整,將插條以3-5cm的距離排好,覆士壓緊。如開穴扦插,則每穴插入3根插條,行、株距30cm見方,插後覆土壓緊。

3.2.種子繁殖法:3月中、下旬播種。播前將種子拌和細土或細沙,均勻地撤播於苗床,稍加鎮壓後覆蓋稻草一薄層,以保持土壤溫度和濕度。幼苗生長培育至第二年秋季,按行株距30×30cm移栽。

4.田間管理:育苗期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清除雜草,搭棚遮蔭。苗高3-4cm時,追施稀薄糞水肥1次。過密時要間苗。定植後每年須中耕除草4次,並結合培土和追肥。追肥每畝用硫酸按15斤,餅肥60斤,混合施用,或施人糞尿、過磷酸鈣。在冬季則施廄肥或餅肥。

5.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為葉斑病,在發病前噴射波爾多液預防。蟲害有象鼻蟲花面天蛾幼蟲金花蟲猿葉蟲,發現後進行人工捕殺;並可噴射六六六粉或砒劑毒殺。

藥理作用

土常山 土常山
1.抗瘧作用:土常山水提液和醇提液對雞瘧(P.Gallinaceum)有顯著療效。土常山葉( 蜀漆)的抗瘧效價為根的5倍但不能防止復發。土常山全鹼的抗瘧效價約為奎寧的26倍,土常山鹼甲、乙、丙對雞瘧的效價分別為奎寧的1、100和150倍。土常山鹼乙對鴨瘧(P.Lophurae)的療效為 奎寧的100倍。土常山鹼丙對 金絲雀瘧(P.Relictum)、猴瘧(P.Cynomolgi)也都有效。另外,土常山鹼乙對雞瘧、鼠瘧、猴瘧都有一定的抗瘧作用,對抗氯喹株也有抑制作用,其對鼠瘧的50%抑制劑量為0.15±0.04mg/kg,對雞瘧為0.56±0.07mg/kg,但土常山鹼乙0.04mg/kg對 猴瘧只有輕度抑制作用。土常山總提物在治療 氯喹敏感株耐氯喹株瘧原蟲所致動物瘧疾時, 谷氨酸脫氫酶(GLDH)活力分別在治療中的第5天和第7天消失,提示有良好療效。

2.抗阿米巴原蟲作用:土常山鹼乙在體外對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有抑制作用,效力較鹽酸依米丁強一倍。對大鼠腸阿米巴原蟲,土常山鹼乙口服的最小有效劑量為每日1.0mg/kg,連用6天,效力大於依米丁,治療指數也比依米丁大一倍。

3.抗鉤端螺旋體作用:本品煎劑對鉤端螺旋體有抑制作用。

4.解熱作用:口服土常山煎劑2g/kg,對人工發熱兔有退熱作用,其退熱作用較柴胡顯著。兔皮下注射土常山醇提液0.3g/kg的解熱作用與100mg/kg氨替比林相當,劑量加大到0.7g/kg時,降溫程度和維持時間都超過氨替比林。大鼠口服土常山鹼丙,其退熱作用比阿司匹林還強。

5.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土常山鹼甲、乙、丙對麻醉狗有明顯的降壓作用,降壓程度和持續時間與劑量有關,還有減少心收縮振幅和增加脾、容積的作用。對離體兔心,3種土常山鹼都有明顯抑制作用。土常山鹼甲對離體蛙心,低濃度多呈現興奮,高濃度則常呈現抑制作用,以上結果表明,土常山鹼的降壓作用是由於心臟抑制和內臟血管擴張所致。

6.對平滑肌的作用:對離體兔小腸,3種土常山鹼均引起運動抑制。土常山鹼甲對離體狗小腸也有抑制作用,土常山鹼甲、乙對離體 豚鼠小腸低濃度時抑制,高濃度時興奮,或在短暫抑制後繼以興奮。在位犬 小腸對3種土常山鹼的反應不一致,有時興奮,有時抑制。土常山鹼對離體 子宮的作用比較複雜,土常山鹼甲、乙對離體未孕兔與豚鼠子宮的作用一般不明顯;對大鼠離體子宮,未孕者多為抑制,已孕者則常呈興奮作用。3種土常山鹼對離體已孕兔子宮與在位未孕犬子宮均有興奮作用。

7.催吐作用:鴿靜脈注射土常山鹼甲、乙、丙可引起嘔吐,土常山鹼乙的催吐作用與刺激胃腸道的反射作用有關。出現嘔吐的劑量分別為0.04和0.15mg/kg。

8.抗病毒作用:土常山水提液在試管內對流感病毒PR8有抑制作用,對感染此病毒的小鼠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9.抗腫瘤作用:土常山總鹼對小鼠艾氏腹水癌、肉瘤S180及腹水型肝癌有抑制作用。土常山鹼乙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的抑瘤率為50-100%,對艾氏腹水癌實體型為45%,對肉瘤S180為45%,對小鼠黑色素瘤為75%,對大鼠腹水肝癌為55%,對大鼠肉瘤45為30%,對大鼠瓦克癌為45%。土常山鹼丙體外試驗對艾氏腹水癌細胞也有一定殺傷作用。

鑑別

土常山 土常山
性狀鑑別:
(l)臘蓮繡球根 圓柱形,常彎曲,有分枝,長約20cm,直徑0.5-2cm。表面淡黃色或黃白色, 外皮極薄,易脫落,脫落處露出黃色木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氣微,味辛、酸,有小毒。
(2)傘形繡球根不規則圓柱形,長短不一,多分枝,長7-20cm,直徑0.7-2.3cm。表面淡黃色或棕褐色,具細縱皺紋及支根痕,有時 栓皮脫落而露出淡黃色木部。質堅硬,折斷面黃白色,有菊花狀紋理,粉性。氣微,味微苦。

顯微鑑別:
(1)臘蓮繡球根粉末特徵:淡黃色。①螺紋導管民480μm,直徑36-57.6μm。②油細胞多見,類球形,直徑約9.6μm。③草酸鈣針晶多成束,長19.2-52.8μm。④纖維眾多,多成束,偶有散在,棕色,長約1200μm,直徑19.2-62.4μm,壁較厚,胞腔明顯。此外,可見薄壁細胞及棕色塊。
(2)傘形繡球根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切向延長的長方形木栓細胞。皮層菲薄,細胞類圓形,切向延長。韌皮部較薄,有草酸鈣針晶束木質部占根的4/5,導管大小不一,多為徑向排列,射線寬3-4列細胞。

化學鑑別:
(1)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5min,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稀鹽酸2ml攪拌,濾過。取濾液滴加碘化鉍鉀2滴,立即有棕紅色沉澱。(檢查生物鹼)
(2)取本品根的橫斷面在紫外燈(365nm)下顯黃色螢光,尤以皮部更為明顯。其水浸液則顯天藍色螢光,在鹼性溶液中螢光加強。(檢查傘形花內酯)
(3)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5g,加乙醇25ml振浸泡過夜,濾過。取濾液蒸乾,加稀鹽酸5ml溶解,濾過。濾液用少量氯仿振搖,分去氯仿層酸液用碳酸鈉溶液中和,並調至強鹼性(Ph11),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3ml,合併氯仿提取液,濃縮至約1ml,供點樣用。另取土常山鹼甲氯仿溶液及傘形花內酯乙醚溶液點樣對照。吸取兩溶液點樣於矽膠H-1%CMC薄層板上,氯仿-甲醇(90:10)(每5ml混合溶劑中加2滴氨水)展開,展距18cm。供試品色譜;置於紫外光燈下,在與對照品色譜中傘形花內酯相應處均顯亮淡藍色螢光;改良碘化鉍鉀試液顯色,與對照品色譜中常山鹼相應處顯紅色斑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