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夏侯惇(?-220),字元讓,譙(今安徽亳縣)人。東漢末隨曹操起兵,領東郡太守。後從征呂布、袁紹。領陳留濟陰太守,下令斷太壽水作陂救旱;後遷河南尹。曹丕稱帝,任大將軍,數月卒。
家庭成員
弟:夏侯廉
族弟:夏侯淵
子:夏侯充、夏侯楙(三國演義說是夏侯淵之子,夏侯惇養子)、 夏侯子臧、夏侯子江,夏侯惇還有三子,在夏侯惇死後,都被封為關內侯。
孫:夏侯廙,夏侯充之子,繼嗣。夏侯惇還有一孫,在夏侯惇死後,被封為關內侯。
曾孫:夏侯劭,夏侯廙之子,繼嗣。
人生歷程
夏侯惇是西漢名臣夏侯嬰的後代,14歲時,跟從老師學習,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師,夏侯惇就殺了那個人,因此以性格剛烈有勇氣而出名。
190年,曹操在陳留起兵,夏侯惇擔任裨將軍,跟隨征伐。後來曹操擔任奮武將軍,讓夏侯惇為司馬,另外帶兵屯住於白馬,升為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
193年,曹操進攻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張邈叛變迎接呂布,曹操的家在鄄城,惇帶領部隊輕裝前往,與呂布在半路相遇,經過交戰。呂布退還,但隨即進入濮陽,襲擊了夏侯惇軍的輜重部隊。呂布派遣將領詐降,成功綁架了夏侯惇。夏侯惇的部將韓浩聲稱按照國法將不考慮人質的安全,做出了要招兵襲擊劫持人質者的姿態。劫持人質者害怕,於是放棄人質投降。曹操聽說這件事後,將攻擊劫質者不用顧忌人質定為法令,於是以後就沒再發生劫持人質事件。
196年,曹操接漢獻帝到許昌,夏侯惇轉任河南尹。
200年,曹操開始與袁紹交戰,夏侯惇率部防守敖倉,掩護大軍左側安全。
204年,曹操攻破鄴城,夏侯惇被提升為伏波將軍,依然兼任河南尹,被授予可以隨機應變處理事務,不受規章限制的權利。
207年,曹操下令統計夏侯惇前前後後的功績,增加食邑1800戶,加上以前的一共2500戶。
208年,夏侯惇奉命進攻博望坡,中劉備的伏兵之計,率敗軍而回。
216年,夏侯惇跟隨曹操征討孫權,回來後被委派統領26支軍隊,留守居巢,還被賜予著名的樂師和歌舞藝人作為獎勵。
219年,曹操部隊駐紮在摩陂,經常邀請夏侯惇一起乘車外出,顯得格外親近,並允許他自由出入自己的臥室,別的將領都得不到這種待遇。後來,夏侯惇被升為前將軍,統領諸軍返回壽春,改屯於召陵。
220年,曹丕即位,於二月已卯日封夏侯惇為大將軍,可是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發喪,謚夏侯惇為忠侯,夏侯家也獲得優厚待遇。
233年,五月壬申日,夏侯惇與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名人評價
陳壽:惇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餘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曹丕:惇,魏之元功,勛書竹帛。昔庭堅不祀,猶或悼之,況朕受禪於魏,而可以忘其功臣哉!宜擇惇近屬劭封之。”
司馬炎:“惇,魏之元功,勛書竹帛。”
三國時代的文臣武將
更多三國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001:三國百科。 | |
曹操帳下 | 文臣:荀彧、荀攸、賈詡、郭嘉、程昱、戲志才、劉曄、蔣濟、司馬懿(晚期)、陳群、華歆、鍾繇、滿寵、董昭、王朗、崔琰、毛玠、賈逵、杜幾、田疇、王修、楊修、辛毗、楊阜、田豫、王桀、蒯越、張既、杜襲、棗祗、任峻、陳矯、郗慮、桓玠、丁儀、丁廙、司馬朗、韓暨、韋康、邴原、趙儼、婁圭、許攸、郭淮,等等。 武將:張遼、徐晃、夏侯敦、夏侯淵、龐德、張合、李典、樂進、典韋、曹洪、曹仁、于禁、徐晃、許褚、張頜,等等。 |
劉備帳下 | 文臣:孫乾、簡雍、糜竺、糜芳、龐統、法正、馬良、徐庶、陳震、諸葛亮,等等。 武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關平、關興、張苞、陳到、李嚴、姜維,等等。 |
孫權帳下 | 文臣:張昭、張泓、魯肅、虞翻、顧雍、諸葛謹、陸凱、駱統、周舫,等等。 武將:周瑜、陸遜、呂蒙、徐盛、甘寧、太史慈、周泰、程普、黃蓋,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