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字目】士
【 部首】士 部
【 筆順讀寫 】橫、豎、橫
【 五筆】fghg
詳細解釋
士 shì
①對人的美稱:女士|勇士|壯士。
②指某些專業人員:護士|助產士。
③軍人:士兵|戰士。
④士兵軍銜的一等,高於兵:上士|中士|下士。
⑤指讀書人:高士|名士|寒士|儒士。
⑥具有某種學位的人:學士|碩士|博士。
⑦姓。
[士氣]shì qì 軍隊的戰鬥意志,泛指民眾的工作熱情和幹勁。
〖例句〗一支隊伍必須具有高昂的士氣,才有取勝的希望。
士〈名〉
會意。從一,從十。善於做事情,從一開始,到十結束。本義:有能力的人。
同本義。
士,事也。 ――《說文》
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 ――《白虎通·爵》
學以居位曰士。 ――《漢書·食貨志》
以才智用者謂之士。 ――《後漢書·仲長統傳》
太子晉,胄成人,能治上官,謂之士。 ――《周書》
是以為大夫卿士。 ――《書·牧誓》
列國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 ――《禮記·曲禮》
白首完節,爾尚念皇祖養士之仁。——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
里中士大夫往來祠下者皆伏軾下輿。——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錯也。 ――《馬伶傳》
嘗試語於眾曰:“某良士,某良士。”其應者,必其人之與也。――唐·韓愈《原毀》
士shì
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養活)。
⒉我國商、周時代貴族的最低一級,介於卿大夫和庶民之間的一個階層。
⒊指讀書人:學~。碩~。~農工商。
⒋軍銜名。在尉級以下:上~。中~。又泛指軍人:戰~。激勵~氣。
⒌具有某種專業技術或某種品質的人:護~。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謂之~。
⒍對人的美稱:人~。壯~。烈~。
⒎現代社會對士這一古代初級貴族階層重新詮釋。從“齊家"角度來劃分:
⑴下士:養活、照顧好自己的;
⑵中士:養活、照顧好一家;
⑶上士:養活照顧好上下代;
⑷大士:照顧好家族。
中國象棋名詞
仕、 士是中國象棋中的棋子,每方有兩枚。紅方為“仕”,黑方為“士”,其功能與走法完全一樣,名稱不同只是為了區別紅棋和黑棋而已。
仕、士每次可以沿“九宮格”內的斜線前進或後退一格,但不能走出“九宮”,也不能平移。仕、士前進一步稱作“上仕”或“撐仕”,後退一步稱作“落仕”。
“仕”的攻擊力很弱,主要起保護將(帥)的作用,有時也可作為“炮”的“炮架”。
中醫學名詞
士:
①特為男子能任事之稱。《靈樞·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
②泛指男子。《靈樞·五音五味》:“士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須不去。”
③特指士兵。《靈樞·玉版》:“士卒無白刃之難者,非一日之教也。”
④古代統治階級中的一個階層。《千金方·序》:“未可傳於士族,庶以貽厥私門。”
文化名詞
概念
儒家學說中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士出來任職做官,為社會服務,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荀子在講到社會分工時,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荀子·榮辱》)的一類人。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原始儒家學說也可以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的文化。原始儒學的主要內容都是關於"士"的修身方面的道德規範和從政方面的治國原則。
由來
士,是作為封建社會中最基礎的貴族,也是最高級的百姓。歐洲有騎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國也有以知識分子為代表的士族階級。
中國古代社會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會階層,後演變為對知識分子的泛稱。原來可能指原始社會末期與氏族部落首領和顯貴同族的武士,進入階級社會後,他們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因古代學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貴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識,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識和技能之人的稱呼。
春秋時代,各國之間征戰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車戰及武士的作用減小士的地位也出現了上升或下降的變化。有些卿大夫為擴大影響,鞏固地位,設法招徠士眾以張聲勢,很多士便投靠到他們那裡。還有部分士為解決經濟困難去為人辦喪事,當贊禮,或經營工商業;也有人從事私人講學,傳授文化知識,從此中國歷史上又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文化活動的士。他們遊學各國,思想活躍,為中國古代學術領域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促進文化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戰國時代,爭霸和兼併戰爭更為劇烈,於是朝秦暮楚的遊說之士應運而生。他們穿梭於各國間,充當說客,縱橫家便是其代表。這時各國封君權貴的養士之風也很盛行。
秦漢時期,士的內涵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士,稱為士大夫時,可以指軍隊中的將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權和州郡縣供職的官吏的泛稱;稱為士人時,則一般特指具有較高封建文化素養、從事精神文化活動的知識分子。
漢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風骨氣節及學識才能),一旦成為名士,功利官位會接踵而至,故士人或著意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恪守封建綱常名教;或浮華交遊,廣結朋黨,相互吹噓,以沽名釣譽。
東漢後期,在士人中間清議品題人物之風極盛 。這種人物品題屬於民間範圍。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確立 ,品評士人之權收歸政府。凡由中正品評者,皆據其德行才能、家族閥閱而給予不同品第(鄉品),然後授予各種官職。未經中正品評者,不得仕為品官。於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種特定階層的含義。士庶對立,漸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為士,否則為庶。士人中,又出現憑藉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顯並累世居官的家族,是為士族。
士族在東晉時達到極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後,士族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但士作為一特定階層的觀念仍然保留。宋以後 ,士或士人一詞逐漸成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不再特指品官。
春秋以前,士作為一個等級,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士之子恆為士" 。到了戰國,士雖然仍有等級的含意,但逐漸轉變為社會上的一個階層。這個階層成為上(統治者、官吏和剝削者)與下(被統治者、民、被剝削者)交流、轉換的中間地帶。
大約在西周時期,才出現了作為一個社會階層的士,士階層應是周代宗法制度的產物。現代歷史學家一致認為(理論上的理想狀態):周代每世卿大夫以嫡長子繼承父位仍為卿大夫,其諸弟為士;士的嫡長子仍為士,其餘諸子為庶人。至此士成為一個群體名詞,有著鮮明的階層特點,但基本上這只是一種血緣上的劃分。
貴族的庶孽無疑是士的一個重要來源。縱橫捭闔的張儀出身於“魏氏餘子”。餘子即支庶。范雎原也是“梁餘子” 。商鞅原是“衛之諸庶孽公子也”。 韓非出自“韓之諸公子”。這一類的例子比比皆是。總之,貴族、官宦的庶孽、後裔大部分落入了士這個階層。目前我們雖無法作出具體統計,但這類人物的數目是不會很少的。例如齊靖郭君田嬰有四十餘子,其庶孽之多是可想而知的。這些庶孽淪落的第一站就是士。
士的另一個來源就是從下面升上來的。這種情況早在春秋時已出現,到了戰國更為普遍。《墨子·尚賢上》說:“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所謂“舉之”,首先指選拔為士。有的從學的人第一步是通過學而為士。寧越是由學而為士、由士而為公侯師的典型。《荀子·王制》說:“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管子·小匡》載:“樸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樸野指農人。
另外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下層人通過學進入士的行列。《荀子·大略》載:“子贛(子貢)、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呂氏春秋·尊師》載:“子張,魯之鄙家也;顏涿聚,梁父之大盜也,學於孔子。段乾木,晉國之大駔也,學於子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申不害者,京人也,故鄭之賤臣。學術以乾韓昭侯,昭侯用為相。”《史記·甘茂列傳》:“甘茂起下蔡閭閻。”秦王政的謀臣姚賈為“梁監門之子”。政治上活躍一時的史舉,是“上蔡之監門也”。從春秋後期,特別是孔子之後,私人辦學之風大盛,數以十計、百計甚至上千的生徒,都是士的後備軍或即是士。以上說的是文士。武士主要是從戰場上培養出來的。
士是上與下的交會處。上下的對流量越大,士的隊伍就越大。戰國時期,上下的對流量比較大,因此士的隊伍發展迅速。另外,士的發展與官僚隊伍的發展成正比。士是官僚的候補者,官僚隊伍的擴大,勢必引起士隊伍的擴大。戰國時期是官僚制度普遍推行時期,它是推動士隊伍發展的一個強大動力。
分類
類別
1.逸士:隱居的人。
2.知士:即“智士”。指足智多謀的人。
3.志士:有遠大志向的人。
4.修士:操行高潔的人。
5.下士:(1)官名。古代天子諸侯都設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等。秦以後仍沿用。(2)最差一等的人。(3)動詞,謙恭地對待賢士。
6.俠士:行俠仗義的人。
7.上士:(1)古代官階之一。周代有上士、中士、下士。(2)道德高尚之人。(3)佛教用語。菩薩又叫上士。
8.碩士:賢能博學的人。歐陽修《五代史·宦者傳論》:“雖有忠臣碩士列於朝廷,而人主以為去己疏遠。”
9.寒士:(1)門第低微的讀書人。(2)貧苦的讀書人。
10.學士:(1)在學之士;學者。(2)官名。南北朝以後,學士為司編纂撰述之官。唐置學士院,掌起草詔命。清內閣、翰林院皆置學士之官。
11.畫士:指從事繪畫的人。
12.豪士:豪放任俠之士。李白《扶風豪士歌》:“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13.甲士:身穿鎧甲的兵士。
14.壯士:勇士。
15.處士:(1)有德才而隱居不願作官的人。(2)未做官的士人。
16.才士:德才兼備的人,有才華的人。
17.材士:(1)勇武之士。(2)智謀之士。
18.秀士:德才優異的人。清代也稱秀才為秀士。
19.居士: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20.義士:忠義之士。亦指勇於救困扶危的豪俠之士。
21.隱士:(1)隱居不仕的人。(2)善說隱語的人。
22.博士:(1)通曉古今、能言善辯之人。(2)古代學官名,始於戰國。(3)指稱從事某些服務行業的人。如“茶博士”就是茶藝師。
23.辯士:就是謀士,就是靠辯論、說服、出謀劃策來謀生的士,所以也叫說客。
24.文士:他有文才,文筆好。
25.策士:穿梭於各國之間的充當說客的遊說之人。
綜述
戰國文獻中,以“士”為中心組成的稱謂和專用名詞,據粗略統計有百餘種。這不僅說明士階層的複雜,也說明他們的行跡遍及社會各個角落。為了區分不同的士,當時的人便開始對士進行類分。
《墨子·雜守》篇把士分為:謀士、勇士、巧士、使士。
《商君書·算地》把士分為:談說之士、處士、勇士、技藝之士、商賈之士。
《莊子·徐無鬼》把士分為:知士、辯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禮教之士、仁義之士等。
根據士的特點、社會地位等情況,大體可分成武士,文士和低級官吏以及其他。
武士
其中又分不同類別。第一類是國家的武裝力量。由於技能、職掌、兵種以及國別等不同情況,又有各式各樣的稱謂:選士、練士、銳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賁之士、劍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類是俠士。典籍中稱之為:俠、節俠士、遊俠。這些人的特點是見義勇為,為知己者死。第三類是“力士”,指力氣大而勇悍之士。
文士
《韓詩外傳》卷七說:“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這裡把操筆桿的稱為文士。其實文化人,包括辯士,皆可稱為文士。早在戰國之初,墨子就曾對文士的特點與文士的不同類型作過劃分,他說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德行、言談、道術應該說是對文士的類分。戰國史籍中有關文士的各種稱謂不下三、四十種。這幾十種稱謂,大體可歸入如下幾類。
第一類可稱為道德型。這一類的士把道德修養作為奮鬥目標。因此當時有不少人從道德品質意義上給士下定義或概括士的特點和本質。如孔子說:“士志於道。”《呂氏春秋·正名》記尹文與齊王的對話:“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齊王曰:‘此真所謂士已。’ ”
道德之士的稱呼計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勁士、正士。
第二類可謂之為智慧型型。這些人重在知識和學以致用,有如下稱謂:文學之士、遊學者、法術之士、智術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辯之士、遊說之士、遊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賢能之士、策士、任舉之士、傾危之士等。
隱士可以說是以上兩類的附類或兼類,這類士因種種原因不為官。不出仕並不是都不關心國計民生、社會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隱士發表了許多評論時政得失的言論,甚至提出系統的理論,成為一家之言。有些隱士在社會上具有很高的聲望,君主貴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卻拒不受命。也有些隱士是一時的,隱居只不過是靜觀待機之術。
與“隱士”相同或相近的,還有如下稱呼:居士、處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貴生之士、高士、閒居之士等。
第三類可謂之技能型。這部分人又可分技藝之士、商賈之士、方術之士三部分。技藝之士指有一技之長和專門技能的人。
《商君書·算地》說:“技藝之士資在於手。”《韓非子·顯學》說:“今商官、技藝之士,亦不墾而食。”商賈之士指經營工商業之士。例如管仲、鮑叔早年就曾經商。范蠡是士人經商致富的典型。子貢既是士,又是大商人。戰國時期的白圭也是著名的士兼商人。到戰國有了“商賈之士”的說法,《商君書·算地》說:“商賈之士資在於身。"方術之士指卜、巫、相面、看風水、求仙藥之類的士人。如《荀子·非相》:“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戰國時期這一類的士人頗為活躍,有的參與國政。“荊有善相人者,所言無遺策,聞於國,莊王見而問焉。”秦始皇統一之後,“悉召文學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
低級官吏
有些低級官吏稱之為“士”。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是司法官的屬吏稱“士”,《孟子·梁惠王下》載:“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士師”為高級司法官,“士”則為較紙級的屬官。第二種是指基層臨民的官吏。這種士有其治所,如《非攻下》云:“士不暇治其官府。”《管子·八觀》把“里尉”稱之為“士”。第三種泛稱各種屬吏。《禮記·祭法》:“庶士,庶人無廟。”註:“庶士,府吏之屬。”
其他
還有一些難於歸類的。如勇士、國士、秀士、俊士、烈士、豪士、車士、都士等。通過以上的分類,可以看到士成份之複雜和在社會上分布面之廣,這說明士是社會中最活躍的一個階層。
地位
士的組成既然十分龐雜,其社會地位也就不可能相同。因此對士的社會地位只能從不同層次進行考察。
士與等級的關係
春秋時期,士基本上是等級制中的一個層次。到了戰國,等級制發生了重大變化。秦朝在舊等級制基礎上制定了二十等軍爵,使等級更加繁雜周密。山東六國的情況不甚清楚,但大體上也是向繁雜周密方向發展。戰國時期等級制的另一個特點是把民納入其中,出現了民爵。在戰國的等級制中,士不全是等級概念,但又與等級有關。
在政府的法規命令中,除秦二十等爵把“公士”作為第一級之外,在山東各國,還未見到把士作為一個等級的明文規定。不過在當時許多著述中,常常把士作為一個特定的等級來看待。
《墨子》許多篇敘述的庶人-士-大夫-諸侯-三公-天子序列,既可視為行政體系,又可視為等級體系。
更多的著作在論述婚、喪、衣、食等禮俗時,把士作為介於大夫與庶人之間的一個特定等級 。孟子葬其母與其父不一樣,為母親辦喪事以三鼎,為父親辦喪事以五鼎,其原因就在“前以士,後以大夫”。此例說明士與大夫有明確的分界。
在社會生活習慣中,人們也把士作為一個特定階層來看待。《荀子·王制》:“農農,士士,工工,商商。”《孟子·離婁下》:“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
另外,在諸子書中,也有士中再分等級的記錄。《墨子·節葬下》載:“上士之操葬也。”所謂“上士”,顯然是別於下士而講的。《荀子·正論》中把士分為元士與庶士兩等。春秋以前,士中又分等次;戰國有關分等次的記載恐怕只是歷史的孑遺。
從戰國的歷史發展看,士是由等級向社會階層轉變的時期。等級是由政府明令或由習慣法約定成俗的規定。社會階層不同於等級,它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社會活動的方式。可是在等級社會中,階層又不能不受到等級的影響與制約。所以在習慣上,人們還是把士視為高於民的一個等級,這是在轉變時期產生的現象。
士大夫
“士大夫”是戰國出現的一個新概念。 在此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後。戰國典籍中表示等級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禮論》載:“大夫士有常宗。”《呂氏春秋·上農》載:“是故天子親率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業。”大夫士與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前後顛倒了一下,實際上反映了一個重大變化:大夫士強調的是等級;士大夫指的是階層,它的特點是知識分子和官僚的混合體。分而言之,無論在春秋以前或戰國,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職和爵位的人,社會地位比士高。為什麼從戰國開始,士常常冠在大夫之前呢?這是隨著官僚制度的興起,士大顯身手的結果。一些出身士的人,靠著自己的才能,平步青雲,出現了一批布衣卿相。另一方面,戰國時期的大夫與春秋時期也不大一樣。春秋時期的大夫,大部分是靠宗親分封而來的,並且是世襲的。戰國時期的大夫正演變為官僚體系中的一個職位和爵位,大夫中多數不再是靠宗親分封,一般的也不再世襲,它們中的多數是由士升上來的。“士大夫”是上述情況在觀念上的反映。從時代看,這一概念在戰國中葉以後才流行開來。從內涵上考察,士大夫主要包含如下兩方面內容:
其一,指居官與有職位的人。《周禮·考工記》云:“坐而論道謂之王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用現代話說,士大夫是職能官。《墨子·三辯》批評“士大夫倦於聽治”。這裡泛指一切官吏。《戰國策·秦策二》載:“諸士大夫皆賀。”這裡的士大夫指楚朝廷之臣與王之左右。《荀子·王霸》云:“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這裡的士大夫指一切居官在職之人。《君道》又講:“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載其事而各行其所宜。上賢使之為三公,次賢使之為諸侯,下賢使之為士大夫,是所以顯設之也。”士大夫指諸侯以下的官吏。文官稱士大夫,武官也稱士大夫,《荀子·議兵》載:將死鼓,御死轡,百吏死職,士大夫死行列。"《吳子·勵士》:“於是(魏)武侯設座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
至於哪一層官吏稱士大夫,無明確規定,從一些材料看,大抵為中上層官僚。《荀子·君子》講:“聖王在上,分義行乎下,則士大夫無流淫之行,百吏官人無怠慢之事,眾庶百姓無奸怪之俗。”這裡把“士大夫”置於百吏官人之上。《君道》把士大夫列於“官師”之前。官師,百吏之長。《強國》篇講:“大功已立,則君享其成,群臣享其功,士大夫益爵,官人益秩,庶人益祿。”《正論》講:“爵列尊,貢祿厚,形勢勝,上為天子諸侯,下為卿相士大夫。”以上材料都說明士大夫在官僚層次中是比較高的。因士大夫是比較高級的官吏,所以享有不同的田邑。《荀子·榮辱》說:“志行修,臨官治,上則能順上,下則能保其職,是士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禮論》中記載士大夫占有的田邑多寡不同,“有五乘之地者”,“有三乘之地者”。有些士大夫似乎還有私兵。《戰國策·齊策五》:“甲兵之具,官之所私也,士大夫之所匿……”
其二,指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文人。
齊孟嘗君失勢之後,門客紛紛離去,這些門客在《史記·孟嘗君列傳》中稱為“士”,在《戰國策·齊策四》記述同一事件時則稱之為“士大夫”。《韓非子·詭使》載:“今士大夫不羞污泥醜辱而宦。”意思是士大夫無德行而任官。在這裡,士大夫與官宦是兩個含義,士大夫指文化人。可見,士大夫可以指在位的官僚,可以指不在位的知識分子,也可兼指。士大夫從此時起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一個特殊的集團。他們是知識分子與官僚相結合的產物,是兩者的膠著體。
士民、士庶人
《國語·齊語》記載管仲治齊,實行四民分居定業,四民即士、農、工、商。《穀梁傳》成公元年也有四民之說:“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但分而言之,士與民是有差別的,屬於不同等次。士與民的分野在戰國的記載中仍不乏其例,如《荀子·臣道》云:“民親之,士信之。”《管子·五輔》講:“善為政者……其士民貴武勇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而惡飲食,於是財用足。”這裡把士民與庶人分為兩組人,前者指戰士,尚武勇;後者則以耕耘為業。
不過在戰國,“士民”和“士庶人”又成為兩個普遍流行的概念。在一些舊注中,常把士民、士庶人分為士與民,士與庶人。這種分法不無道理,但從大量記載看,士民、士庶人已成為固定詞組。社會上存在著一部分人既是士,又是民。《孟子·離婁上》講:“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管子·大匡》載:“君有過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進,可罰也。”從這些記載可見士庶人已被視為同一層次。
士民的主要事業是耕與戰,《呂氏春秋·孝行覽》載:“士民孝,則耕芸疾,守戰固。”《韓非子·初見秦》記趙長平之戰,秦“悉其士民於長平之下”。《墨子·辭過》云:“兵革不頓,士民不勞,足以征不服。”文中士民與百姓實為一指,皆從事耕戰。士民是國家居民中的大多數,故《荀子·致士》概括:“國家者,士民之居也……國家失政則士民去之。”
士民、士庶人兩個概念的流行,反映了士與民的交融。在社會的變動中,有相當一部分士下降到與民地位無異的境況,即所謂的“布衣之士”、“匹夫之士”。明·錢謙益《袁可立父淮加贈尚寶司少卿》:“《記》曰:‘士庶有人善,本諸父母。子之成,其親也。’”
道德
士君子是表示士之道德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現有的文獻看,最早使用這一概念的是墨子。在《墨子》中,士君子有兩種含義,其一,指中下級官吏,如《墨子·尚同中》所云:“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請將欲富其國家,眾其人民,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其二,指知識分子。《墨子·天志上》載:“今天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於仁義,則大相遠也。”到了荀子手中,士君子完全變成了表示道德和知識程度的一種稱呼。《荀子·子道》載孔子與弟子的對話,子路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子貢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顏回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士君子在道德上高於士,不及“明君子”。《性惡》說:“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修身》說:“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榮辱》說:“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舉國而與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
總上所述,士分布在社會各個角落,上可為卿相,下可為士民、布衣。士的社會地位與職業千差萬別,在差別中又有統一性,即知識、道德和勇力。這些東西是無形的,但在社會活動中又無所不在,無所不需。士正憑藉這些無形的東西才能游於社會各個角落。
為“士”者
怎樣做才稱得上“士”
子貢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謂之士矣”的問題。孔子回答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這句答話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分,同時也指出了作為一名“士”的最基本條件和責任:一是要“行己有恥”,即要以道德上的羞恥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二是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國君所交給的任務。前者是對士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後者則是對士的實際辦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這兩方面的統一,則是一名合格的士,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寫了一篇題為《儒效》的文章,其中對於儒者的形象和社會作用是這樣來描寫的:“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美俗”就要不斷修身,提高道德品質,以身作則;“美政”則要“善調一天下”,為社會制訂各種禮儀規範、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會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關係
士君子與學和道義的關係
士大夫是士的高層和步入仕途的士;士民是士的下層,與民的地位混同或相差無幾。在上、下層之間,還有一個中間層次,這部分士上不及官,下不為民,以學和倡導道義為己任。儒家對這個問題論述得最多。子路問孔子:“何如斯可謂士矣?”子曰:“切切,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兄弟怡怡。”曾子又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子張說:“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這些論述對士的基本規定可概括如下:第一,士以學和道德修養為己任;第二,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第三,以出仕作為自己的前途,仕則忠於職守。孟子對士的要求與孔子大致相同。王子墊問孟子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又說:“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如士得已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又說:“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唯士為能。”荀子對士的要求重在遵從禮義。《修身》講:“好法而行,士也。”這裡的法指禮法。荀子認為士的天職是正身,“彼正身之士,舍貴而為賤,舍富而為貧,舍佚而為勞,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紀不息,文章不廢也!”其他諸子也把士與道義緊密連結在一起。
作用與仕途
士在政治中的作用與仕途
人所共知,戰國是一個爭戰不已的時代。各國內政、外交、軍事上的矛盾重重。在應付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實力固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實力必須依賴於人的智慧。於是,人的智慧型和才幹便受到特殊重視。《管子·霸言》說:“夫使國常無患,而各利並至者,神聖也;國在危亡,而能壽者,明聖也。是故先王之所師者,神聖也;其所賞者,明聖也。夫一言而壽國,不聽而國亡,若此者,大聖之言也。”這裡的“神聖”、“明聖”、“大聖”是對聰明才智的最高級稱謂,屬於認識範疇,與神秘主義無關。在作者看來,國家的興衰關鍵在於謀略是否得當。文中在講到戰爭時又說:“正四海者,不可以兵獨攻而取也,必先定謀慮,便地形,利權稱。”“夫強之國,必先爭謀。”《管子·制分》說:“強未必勝也,必知勝之理,然後能勝。”作者指出,實力強未必勝,只有深知勝之理才能必勝。《戰國策·秦策一》講蘇秦合縱之策得用之時,不費一兵一卒,使秦不敢出關東向,由此作者論道:“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這裡所談的不是個人的權力,而是講這些人的智謀會轉化為巨大的力量。《戰國策·秦策三》又載:“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而欲攻秦”,秦王憂。由此足見智謀的威力。景春曾這樣估計蘇秦、張儀這類人物的作用:“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這裡所論不是士人的權力和手中的物質力量,而是講這些士人的智謀足以使擁有實力的君主們膽戰心驚。
《韓非子·難二》記載趙簡子一句話:“與吾得革車千乘,不如聞行人燭過之一言也。”燭過是趙簡子貼身謀士。在趙簡子看來,燭過的計謀比千軍萬馬還有力量。《論衡·效力》篇載:“六國之時,賢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說明智慧型計謀在競爭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智慧型在事態的發展中不僅起著指揮作用,而且常常會使事情發生奇特變化,一計得當,比千軍萬馬還要有力。
智慧型的競爭為士的活躍與發展提供了強大推動力和活動場所。從認識論的一般道理來講,社會實踐無疑是智慧型的基礎,但是智慧型的發展還必須有如下兩個條件:一是教育;二是要有一批專門從事智慧型勞動的人。士正是這樣的角色。社會的政治軍事鬥爭迫切需求智慧型,而智慧型主要蘊藏在士這個階層。正如《墨子·親士》說:"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非士無與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於是尊士、爭士、養士遂成為上層人物的一種社會風尚。
尊士方式
綜述
尊士主要是能夠清楚地看待和處理權勢與知識、智慧型的關係。在戰國時期,有些有眼光的君主和權貴,他們不以權勢驕人,主動或自覺地與士人交朋友,拜士人為師,待以上賓。不管這些人的動機和目的如何,他們的行動造成了尊士的空氣。具體而言,尊士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禮賢下士
魏文侯是禮賢下士的典範。《呂氏春秋·期賢》載:“魏文侯過段乾木之閭而軾之,其仆曰:‘君胡為軾?’曰:‘此非段乾木之閭歟?段乾木蓋賢者也,吾安敢不軾?且吾聞段乾木未嘗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驕之?段乾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段乾木富乎義,寡人富乎財。’其仆曰:‘然則君何不相之?’於是君請相之,段乾木不肯受。”魏文侯在這裡提出了如何處理權勢、財富與道德、知識之間的關係問題。魏文侯不但不恃權、恃富鄙視一個窮知識分子,相反,路過段乾木的家門都要扶軾,施以注目禮。這一舉動在整個魏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還有些君主為了獲得智謀,對士人免去君臣之禮而行賓主之禮。如秦王對范睢,“敬執賓主之禮”。鄒衍“適梁,惠王效迎,執賓主之禮”。魏公子信陵君無忌屈身拜請侯贏、毛公、薛公是人所熟知的禮賢下士的典型。雖然當時能得到免去君臣禮待遇的只有少數有名望的士人,但這種行動卻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以師相待
有些君主拜名士為師,屈執弟子之禮。如:魏文侯、師子夏、田子方。齊宣王拜顏鉫為師 。孟子說:“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謀焉,則就之。”在謀略、道德面前,君臣的關係降到次要地位,君主應該到臣子門上討教。
《孟子·萬章下》記載一段魯繆公與子思的故事。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這裡也是講,以權勢論,士人與君主為君臣關係;以德行而論,君主應以士為師。魯繆公與士人交朋友,在孟子看來是屬於對士人不尊重的一種表現。《呂氏春秋·勸學》講:“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在右則右重,在左則左重,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君主尊士為師的舉動和以士為師的理論,反映了一部分士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
平等以待
齊孟嘗君是一位典型人物,《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有一次,“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戰國策·齊策四》載:孟嘗君好士,“飲食、衣服與之共”。
由於社會上形成了尊士之風,一些士常常高傲自處,甚至不把君主放在眼裡。顏 鉫在論述這一問題時,其中心論點是:朝代的更替和國家的興衰取決於政策、謀略之得失,而政策、謀略主要出於士。由此而得出士貴於君的結論。這一論點使齊宣王折服。在這種氣氛下,有些名士憑藉其知識、道德敢於藐視君主。孟子公開批評魏惠王:“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還宣傳:“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齊高士王斗見齊宣王時公然聲稱:“斗趨見王為好勢,王趨見斗為好士。”宣王為了獲得好士之名,“因趨而迎之於門”。
爭士
為了把智慧型人物吸引到自己周圍,君主和權貴開展了爭取士人的活動。爭士的方式很多,要之,不外官、爵、祿、獎、養。
官、爵、祿在一般情況下是三位一體的。墨子把問題說得十分清楚:“必且富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又說:“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授予爵位、蓄祿、政令是招納賢士的“三本”。孟子也說:“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荀子·王制》中反覆講:“好士”的基本手段是“富士”。齊國設稷下學宮,招納天下之士,給予優厚的待遇。齊宣王對七十多位有名之士“皆賜列第,為上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覽天下諸侯賓客”。孟子也很闊氣,“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齊宣王還曾許孟子如下條件:“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燕昭王為了招納天下之士,“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管子·山權數》提出對士人要給予褒獎,如獎給田宅,“樹表置高”(如同後世立牌坊之類)。
養士是當時爭士的一種手段,這裡需要再說幾句。
養士之風起於春秋,戰國發展到登峰造極。所養之士又稱門客、賓客、門人、食客等等。趙簡子、魏文侯、齊緡王、齊宣王、燕昭王是諸侯中爭養士人的突出代表,養士的數目成百上千。除諸侯之外,高官貴人也普遍養士,四公子是其犖犖大者,每人養士數千人。秦國的呂不韋養士也多達三千人。《管子·任法》載:“大臣能以其私附百姓,翦公財以祿私士。”《韓非子·八奸》講:“為人臣者求諸侯之辯士,養國中之能說者。”“聚帶劍之客,養必死之士以彰其威。”《商君書·境內》載,秦國官吏享有稅邑六百家者,就可以“受客”,即養士。
所養之士,有的任智囊,有的為武卒,有的當侍衛。養士之多少,與其勢力大小成正比。孟嘗君“賓客日進,名聲聞於諸侯”。景鯉謂薛公曰:“君之所以重於天下者,以能得天下之士而有齊權也。”《墨子·尚賢上》:“得士則謀不困,體不勞,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惡不生。”總之,養士出於爭鬥和競爭的需要。
上層統治者需要士,而士除少數追求某種理想外,多數人則企求步入仕途。孟子說:“士之失位也,猶諸侯之失國家也。”“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范睢把問題點得很清楚,士追求的就是“欲富貴耳”。荀子也說得很透徹,士出仕“所以取田邑也”。又說:“今之所謂士仕者,污漫者也,賊亂者也,恣睢者也,貪利者也,觸抵者也,無禮義而唯權勢之嗜者也。”荀子批評的這種現象,從大量的有關記載看,確是普遍存在的事實。官位是有限的,而求仕者遠多於為官者,於是出現了在位與在野之間的矛盾。
著名的“士”
荊軻為燕太子丹刺秦王、馮諼客孟嘗君、蘇秦連橫、毛遂自薦、燭之武退秦師等。
相關史料
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論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淬之。乃為裝遣荊軻。
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鹹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陣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左右既前,斬荊軻。秦王目眩良久。
馮諼客孟嘗君
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
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沈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
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長驅到齊,晨而求見。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曰:“收畢矣。”“以何市而反?”馮諼曰;“君之‘視吾家所寡有者’。臣竊計,君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竊以為君市義。”孟嘗君曰:“市義奈何?”曰:“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臣竊矯君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孟嘗君不悅,曰:“諾,先生休矣!”
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馮諼曰:“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
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齎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沈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寡人不足為也;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馮諼誡孟嘗君曰:“願請先王之祭器,立宗廟於薛。”廟成,還報孟嘗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姓氏
2010年10月,台灣內務部門出版《台灣姓名探討》一書,搜羅台灣稀有古怪姓氏,書中並整理了台灣不超過20人的姓氏與特殊關聯姓氏。“士”姓為台灣罕見姓氏之一,在台灣僅僅2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為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為大士。
又漢制,嘗爵為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注》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注》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為酒士。《注》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左傳·丘甲注》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注》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注》管仲相桓公,制國為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為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書·洛誥》見士於周。《注》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注》自今可勿為行銜枚之事。
又葉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葉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於一,終於十,從一從十。 《集韻》本作。
又與仕通。
拼音是shi的漢字
拼音是shi的漢字共有194個,如下: |
池|飾|石|拾|氏|適|什|是|使|十|時|事|室|師|試|史|式|識|虱|矢|屎|駛|始|士|世|柿|拭|誓|逝|勢|嗜|噬|失|仕|侍|釋|獅|食|恃|蝕|視|實|施|濕|詩|屍|豕|蒔|塒|鈰|舐|鰣|鯴|貰|軾|蓍|筮|炻|謚|弒|螫|丗|乨|亊|佀|佦|兘|冟|勢|卋|厔|呞|呩|唑|噓|埶|塒|奭|媞|嬕|実|宩|寔|實|屍|峕|嵵|師|弒|徥|忕|恀|惿|戺|揓|旹|昰|時|枾|栻|榁|榯|檡|洂|溮|湜|湤|溡|溮|溼|濕|烒|煶|狧|狶|獅|瑡|痑|眂|眎|眡|睗|礻|祏|禵|秲|竍|笶|笹|箷|篒|簭|籂|絁|繹|胑|舓|葹|蒒|蒔|蝨|褆|褷|襫|襹|視|觢|試|詩|諡|謚|識|貰|跩|軾|辻|遈|遾|邿|醳|釈|釋|釶|鈰|鉂|鉃|鉇|鉈|鉐|鉽|銴|鍦|鉈|飠|餙|飠|馶|駛|魳|鮖|鯴|鰘|鰣|鰤|鳲|鳾|鶳|鳲|鼫|鼭|齛|齥|市|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