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維爾斯基P-35戰鬥機

塞維爾斯基P-35戰鬥機

塞維爾斯基P-35戰鬥機出產自兩位沙皇俄國移民建立的公司。SEV-3是 P-35戰鬥機的始祖。塞維爾斯基在飛機製造方面有自己的見解,但儘管這樣,塞維爾斯基P-35戰鬥機還是有很多缺點。

塞維爾斯基P-35戰鬥機

來自沙俄的遺民

1931 年初,兩位來自沙皇俄國移民紐約長島創建了塞維爾斯基公司,總經理是亞歷山大•賽維爾斯基(Major Alexander Prokofieff de Seversky,1894-1974)。生於貴族家庭的他是一戰時期的王牌飛行員,儘管參戰後不久便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右腿,塞維爾斯基仍然憑藉頑強的意志重返藍天,在波羅的海前線擊落 13 架德軍飛機。1917年,亞歷山大•塞維爾斯基被任命為沙俄政府駐美航空部門的首席助理,由於後來和布爾什維克意見不合,他在次年去職並開始為美國政府效力,塞維爾斯基主持過一個試飛員培訓項目,同時也負責對航空生產的監管工作。1927 年,塞維爾斯基獲得了美國國籍。公司的主任設計師亞歷山大•卡特維利(Alexander Kartveli 1896-1974)生於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曾被沙俄政府派往巴黎學習火炮技術。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這位前炮兵軍官(同時也是優秀的體操運動員)進入巴黎高等航空學院(Ecole Supérieure de l'Aéronautique)繼續深造。為了維持求學生活,他不僅利用課餘時間替人補習數學,還時常在晚上去雜技團表演高空鞦韆。完成學業後,卡特維利在布雷里奧公司乾過一段時間,1927 年他跟隨富有的美國人查爾斯•萊文來到紐約(Charles Levine,此人希望製造一架飛越大西洋的遠程飛機)。萊文的計畫失敗後,卡特維利在 1928 年進入福克飛機美國公司,這家公司在 1931 年大蕭條期間破產,此後卡特維利結識了亞歷山大•塞維爾斯基。
SEV-3 是 P-35 戰鬥機的始祖。1935 年,賽維爾斯基駕駛 SEV-3M 創造了 179.7 英里/時的兩棲飛機速度紀錄
SEV-3XAR 在美國陸軍教練機競賽中獲勝,為賽維爾斯基公司贏得了 BT-8 教練機的契約
塞維爾斯基在飛機製造方面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一些基本組件如機翼,機身和起落架等應該標準化,這樣根據不同用戶的需要,一項基本設計可以靈活的派生出民用型和軍用型,賽維爾斯基公司製造的第一種飛機——1933 年的 SEV-3 就是對該理論的具體實踐。SEV-3 是一種 3 座單翼運輸機,裝備 1 台 350 馬力賴特星型發動機,於 1933 年 6 月首次試飛,塞維爾斯基公司以後生產的一系列飛機,包括 P-35 和各種衍生型號都可看作 SEV-3 的後代。
在壓力中前進
30 年代後期,隨著國際局勢的日益惡化,歐洲國家紛紛加快本國空軍的現代化進程。新銳的 Bf 109 戰鬥機出現後不久,英國也開發出颶風式作為回應,法國則推出了自己的莫拉納-索尼埃 MS406,這幾種戰鬥機都採用了懸臂式下單翼,全封閉座艙和收放式起落架等先進技術,裝備馬力強勁的 V 型液冷發動機,最大平飛速度超過 500 公里/時(311 英里/時),這些飛機的武器包括多挺機槍或航炮,火力十分兇猛。 美國要想維持自己的中立地位,必須擁有大批先進的戰鬥機,不過當時裝備美軍陸航的主要是陳舊的 P-26,波音 P-26 是一種帶張線結構的單翼戰鬥機,雖說代表了 30 年代初期航空工業的最高水平,但已被後來居上的歐洲戰機遠遠超過。為作戰單位補充新鮮血液已變得刻不容緩,美國陸航決定在 1935 年 5 月舉行新機競標活動,勝出的優秀機型將用來裝備部隊,試飛地點設在俄亥俄州賴特機場(Wright Field)。

SEV-2XP 參數表

翼展
10.97 米
全長
7.49 米
全高
2.62 米
機翼面積
20.44 平方米
空重
1,633 千克
最大速度
441 公里/時
航程
1,530 公里
武備
1*12.7 毫米 + 2*7.62 毫米
塞維爾斯基是首批作出回應的公司,他們製造了 SEV-2XP 原型機(2XP 代表雙座實驗型驅逐機,軍方編號為 X-18 Y)。這是一種雙座單翼多用途戰鬥機,有帶整流罩的固定式起落架,動力是 1 台 750 馬力賴特 R-1670 星型發動機,實際上該機是 SEV-3 的改進型號。SEV-2XP 在首次飛行後不久失事墜毀,塞維爾斯基沒有打算簡單的進行修復,而是決定充分挖掘該機的潛力。5 月 27 日,代表寇蒂斯參賽的 X-17 Y 公開露面,該機由著名設計師多諾萬•拜林(Donovan Berlin)設計,是一種小巧的單座單翼戰鬥機,流暢的線形使該機具備良好的氣動特性,和歐洲同期先進機型一樣,X-17 Y 的主起落架可以完全收入機翼。受西歐先進航空理論的影響,寇蒂斯公司認為製造多用途軍機的想法不切實際,他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飛機的空戰性能上。如果當初賽維爾斯基沒有明智的作出修改設計方案的決定,笨拙的 SEV-2XP 自然沒有獲勝的可能,歷史也反覆證明了多用途軍機的設計思想是難以實現的。
美陸航第一種現代化戰鬥機 P-35 的原型機 SEV-1XP,使用向後收回的主起落架,裝備賴特 R-1820 旋風式引擎
SEV-1XP 參數表
翼展
10.97 米
全長
7.59 米
全高
2.69 米
機翼面積
20.44 平方米
空重
1,681 千克
最大速度
465 公里/時
航程
1,920 公里
武備
1*12.7 毫米 + 1*7.62 毫米
照片攝於賽維爾斯基公司位於長島法明德爾(Farmingdale)的工廠,這架 SEV-1XP 正在 1 號機庫前接受地面檢測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卡特維利和他領導的團隊完成了對 X-18 Y 的改造工作,該機於 8 月 15 日飛抵賴特機場。公司內部代號為 1XP 的 X-18 Y 採用單座布局,使用部分收入式主起落架,總體性能方面與寇蒂斯 X-17 Y 處於同一層次。各公司間的競爭十分激烈,有技術層面的也有非技術層面的,寇蒂斯批評聯邦政府偏袒塞維爾斯基公司,認為不該給他們改造參賽機的時間。陸軍航空隊把公布比賽結果的日期推遲到 1936 年 4 月,各家公司都把這段時間利用起來,想方設法對原型機進行最後的修改和完善。儘管寇蒂斯 X-17 Y 得到了空軍高層的青睞,但是該機存在的毛病很多,尤其是主起落架結構過於複雜,塞維爾斯基的方案雖然略遜一籌但可以馬上投入生產。由於戰鬥機部隊沒有耐心繼續等待,X-18 Y 於是幸運的在競標中勝出,正式得到 P-35 的軍方編號。1936 年 6 月 16 日,塞維爾斯基公司拿到首批 77 架的生產契約。
在這張著名的照片裡,賽維爾斯基親自試飛首架生產型 P-35(序列號為 36354)。與 SEV-1XP 不同,該機裝備了普惠公司研製的 R-1830 黃蜂式引擎,採用完全包裹式主起落架,垂尾部分的形狀亦有明顯變化
P-35 於是獲得了美國首架現代化戰鬥機的榮譽,如果除去宣傳造勢的成分,P-35 的實際性能遠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標準。P-35 只在機頭引擎罩上裝有 2 挺機槍,火力過於貧弱,起落架雖然可以部分收起(主輪暴露在外),但碩大的整流罩卻嚴重影響了飛行速度,最高時速只有 452 公里(291 英里),與那個階段的歐洲戰鬥機比起來,P-35 的綜合性能只能用差強人意來評價。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是 P-35 橫向穩定性不好,該機在做某些戰術機動時會比較冒險。著名飛行家查爾斯•林德博格憑經驗對 P-35 與 P-36 進行了比較,他認為飛行品質方面 P-36 的表現更加優秀。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認為 P-35 是一種堅固可靠的飛機,他們對寬敞的座艙尤為喜愛,在普通美國民眾的眼裡,新式飛機則代表了本國空中力量的復甦,在歐洲諸國忙於整軍備戰的非常時期,新兵器的出現總能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當一隊隊 P-35 出現在各式各樣的航空節和慶典活動中時,現場觀眾總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喝彩聲。1941 年 12 月 7 日,美國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P-35 此時已不在一線部隊,取而代之的是寇蒂斯 P-36 和 P-40 戰鬥機,陸航裝備的 P-35 因能力平庸而躲過了戰爭初期那些慘烈的空戰。
P-35 的坐艙內部為鋁原色,排布兩側的是各種電器開關和無線電設備,注意主儀錶板旁邊的機槍握把,其中位於左側的是 7.62 毫米口徑
P-35 參數表
翼展
36 英尺
全長
25 英尺 2 英寸
全高
9 英尺 1 英寸
空重
4,315 磅
最大起飛重量
5,600 磅
最大速度
281.5 英里/時
實用升限
30,600 英尺
航程
1,150 英里
武備
1*12.7 毫米+1*7.62 毫米+320 磅炸彈
由於起落架間距較窄,P-35 時常在起飛和著落時發生事故,圖中這架失事的 P-35(屬於 17 驅逐機中隊)後來被完全修復,這要歸功於該機異常堅固的機體結構
NF-1(NF代表海軍戰鬥機)是賽維爾斯基公司 1937 年參與競爭海軍艦載戰鬥機競爭的產物。NF-1 只是在 P-35 的基礎之上進行了少許改動:如增加著艦尾鉤,安裝向前突出的風擋以及使用收入後完全包覆的主起落架等,發動機是 950 馬力的賴特旋風式。1937 年 9 月 24 日,NF-1 被運到維吉尼亞州安納科斯亞海軍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Anacostia),在那裡接受一系列的飛行測試並進行上艦資格考核,著艦速度過快的缺陷使 NF-1 遭到美國海軍的拒絕。在測試過程中,NF-1 一直使用銀白色民用塗裝,機身上沒有塗與海軍相關的標識
P-35 的歐洲後裔
儘管塞維爾斯基 P-35 的確有些過時,但它設計中的某些先進之處卻啟發了歐洲同行。羅貝托•隆尼——卡普羅尼-雷吉亞內(Caproni-Reggiane)公司的主任設計師——利用 P-35 的藍圖開發出 Reggiane 2000 戰鬥機,後者在氣動力學方面有一些改進。Re 2000 原型機曾與 Me 109、颶風等名機同場競技,展示了卓越的飛行性能,許多歐洲國家對 Re 2000 產生了濃厚興趣,其中既包括南斯拉夫這樣的小國,也有英國等航空強國,這件事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 P-35 的設計水平。儘管義大利空軍高層對 Re 2000 採取消極抵制的態度,Re 2000 卻沒有被輕易的埋沒掉:瑞典進口了 60 架(取名為 J-20),匈牙利進口了 70 架,而且利用該機的許可證在本國生產了 200 架。
瑞典飛行員對 Re 2000(J-20)的速度,爬升率和機動性都很讚賞,不過地勤人員對該機有些不滿,主要是皮亞喬 R.IX 的可靠性問題,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螺旋槳和武器系統也容易出現故障
30 年代末,波蘭戰鬥機部隊的處境相當尷尬,大批過時的 PZL P11C 沒有合適的機型取代,盟友許諾的 MS406 以及霍克颶風總是遙遙無期,絕望的波蘭空軍要求 Wsiewolod Jakimiuk 儘快開發出一種能與潛在敵國主力機型抗衡的單翼戰鬥機。Jakimiuk 以 P-35 為樣板設計了 PZL P-50 Jastrzab(鷹),該機裝有 1 台 840 馬力布里斯托水星發動機。由於同納粹德國的關係急劇惡化,PZL P-50 甚至沒有足夠的時間批量生產,自然談不上裝備部隊和形成戰鬥力了。德軍大舉入侵波蘭時,首批生產型 P-50 還躺在工廠的裝配車間裡。P-50 只有一架原型機被製造出來,試飛員 Jerzy Widowsky 駕駛該機飛往羅烏(Lwow)避難,沒想到中途被己方防空火力擊落。關於 PZL P-50 的資料大多沒有保存下來,這種飛機的很多技術細節已經無從知曉了。
儘管 P-35 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它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成功,賽維爾斯基這個名字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由於美國民眾對航空競賽和紀錄飛行的熱情很高,目光敏銳的賽維爾斯基馬上製造了一批競速飛機以期擴大公司的影響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