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10]

城牆[10]

城牆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代王朝明和清的都城——京師順天府的城牆,是北京城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指舊時農耕民族為應對戰爭,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禦的障礙性建築。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由牆體和其它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城牆的含義,根據的其功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城牆分為二類即一類為構成長城的主體,另一類屬於城市(城)防禦建築,由牆體和附屬設施構成封閉區域。狹義的城牆指由牆體和附屬設施構成的城市封閉型區域。封閉區域內為城內,封閉區域外為城外。我國有多處古城牆景觀,如:南京城牆、西安城牆、北京城牆、成都古城牆、上海古城牆、荊州古城牆等。

基本信息

城牆城 牆

簡介

城牆英格蘭哈德良長城遺蹟.
城牆作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禦外侵防禦性建築,中國古代城市的城牆從結構和功能分,主要由牆體、女牆、垛口、城樓、角樓、城門和瓮城等部分構成,絕大多數城牆外圍還有護城河。從建築的原材料分,分為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和磚石混合砌築多種類型。

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為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較完整,其它少數城市保存有部分,如長沙城南的天心閣即為城樓,為古城牆的一部分。現存山西平遙古城,其古城牆可以考證的歷史最早建於前827年——前782年的周宣王時期;保存最完、善年代久遠的古城牆為楚長城,位於河南省南召縣板山坪鎮周家寨楚長城遺址,經專家據考證約建於前688年。

北京城牆

(圖)城牆城牆

歷史

興建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為1264年建設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設計時曾參照《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記載,規模宏偉,規劃嚴整,設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將軍徐達攻陷元大都。由於元順帝不戰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壞,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但是由於城池過大,不利於防守,於是徐達決定將北城牆向南移2.8公里,放棄城北的城市建設預留用地。同時用城磚將城牆外側包砌起來,以提高其防守能力。

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奪得帝位,於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1406年(永樂四年),開始籌劃遷都北京,相繼建成皇城、宮城,同時將南城牆南移0.8公里。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對北京城牆進行了第二次增建,將城牆內側用磚包砌;開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門城樓、瓮城和箭樓;城池四角建角樓;城門外各立牌坊一座;護城河上的木橋全部改為石橋,橋下設水閘,河岸用磚石建造駁岸。整修之後的京城周長45里,形成了極其堅固的城防體系。在京城遠郊建設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極城和內長城等防禦設施。

北京城建成後,曾多次面臨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築外城的建議。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在內城南面加築外城,形成北京城池的“凸”字形格局。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後一直延續了近400年。

(圖)城牆城牆

城牆的拆除
在明朝和清朝時期,非常重視對北京城牆的保護和修葺工作。城牆上不得任意增開豁口,城樓、箭樓、雉堞、牆面磚體如果發生破損、塌陷和酥裂起鼓,都要及時進行維修。直至1900年,北京城池仍保持完整。1900年義和團之亂時,英國軍隊扒開永定門東側的外城城牆和天壇壇牆,將京奉鐵路(京瀋鐵路)的終點由城外馬家堡延伸至天壇內(英軍和美軍司令部所在地)。這是北京城牆第一次被扒開豁口。1901年,英軍又將鐵路終點東延至正陽門東側,即後來的正陽門東火車站(前門火車站),以便使館人員在戰亂時乘車撤至天津。此外英軍還將東便門南的外城東城牆扒開,修建了東便門至通州的鐵路支線。

1912年至1949年期間,北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和華北維新政府都對北京城牆進行了小規模的拆除和改動。為方便交通,在城牆上開闢了和平門、建國門復興門等通道。皇城城牆除南面和西南面保留一段外,也被陸續拆除。到1949年時,北京城池的總體布局依然保持完整,大部分城樓、箭樓也保持完好。

1949年以後,北京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但此後中共政府認為北京城牆妨礙交通、不利於城市規劃,因此決定將其徹底拆除。北京城牆的拆除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程。20世紀50年代外城城牆被徹底拆除;內城城牆從1953年開始陸續拆除,至文化大革命期間修建北京捷運,內城城牆被徹底拆除。

當時關於拆不拆城牆的問題雙方爭議十分激烈。以梁思成為代表的保留派認為保留城牆、開闢公園,可以美化環境,城內外交通問題只需多開幾個豁口就可解決。此外北京城池的西段城牆在永定河泛濫時還可以起到防洪作用。主張保留城牆的人包括紅學家俞平伯、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鄭振鐸、蘇聯專家團等。但迫於強大的政治壓力,這派的聲音被壓制住。“大躍進”結束之後,全長39.75公里的北京城牆的外城已被全部拆除,內城拆除一半。

進入60年代後,中蘇交惡,戰爭一觸即發。北京捷運的修建被提入日程。1965年7月1日,北京捷運開始建設。當時修建捷運採用開挖明渠然後加蓋覆蓋的方法,施工路線所經過的地區,地面建築全部需要拆除。考慮到居民拆遷、占路施工等問題,因此捷運東段(城區之內)的路線大部分沿著北京內城的城牆基址。

捷運一期工程拆除了內城南牆、宣武門崇文門,全長23.6公里。二期工程由北京站經建國門、東直門、安定門、西直門、復興門,沿線拆除城牆及城門,全長16.04公里。

至1979年下令停止拆除殘餘城牆、並保護遺留城門時,北京城牆遺存的只有北京站南、內城東南角樓以北和西便門附近三處內城城牆殘餘。

內城城牆

(圖)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剖面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剖面

北京內城城牆中,最久的東垣和西垣修築於元至元年間,北垣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南垣建於永樂年間。正統年間曾有大規模重修。內城城牆為夯土結構,外包1米至2.9米厚的磚層,基部為條石。城牆頂部外側為雉堞,高1.9米,寬1.5米,厚0.75米,間距為0.5至0.8米。頂部內側為女牆,高1.2米左右。

明初北平四面城牆中,北牆高四丈半左右,頂寬五丈;其他三面城牆高三丈左右,頂寬二丈,長約四十里。正統四年整修北京城牆後丈量的數據為:城南一面長2295丈9尺3寸,北面長2232丈4尺5寸,東面長1786丈9尺3寸,西面長1564丈5尺2寸。城牆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頂厚五丈。

根據1950年至1958年的一系列實測,北京內城的四面城牆的尺寸為:

北城牆頂厚平均為18.5米,基厚平均為24.5米,通高12米
南城牆平均頂厚15.5米,基厚19.5米,高11.6米
東城牆平均頂厚11.8米,基厚17.5米,高11.3米
西城牆平均頂厚12.75米,基厚15.6米,高10.65米。
城牆向外伸出的墩台,稱為“敵台”,北京內城敵台頂長平均為20米,寬約35米,共有172座。每隔若干敵台,設一座大敵台,長20米,寬39至40米,為屯兵駐守之所。城牆四角為40米見方(底部尺寸)的角樓墩台。

北京內城城牆總長度約24公里,所圍合的區域基本成東西較寬的方形,惟西北缺一角,被附會為女媧補天“天缺西北、地陷東南”之意。但據遙感觀測,此處原有城牆痕跡,使內城城牆呈完整的方形。但是這裡的地形為沼澤和濕地,不利於地基穩固,因此推測原城牆修築後不久即被廢棄,並修築斜角的新城牆,將此處割出城外。

歷史上,北京內城曾多次遭到進攻,如明朝俺答汗和後金的圍攻,以及清朝義和團之亂時八國聯軍的進攻,但因城池堅厚,除八國聯軍之役外,在其它圍城戰中均未曾被強行攻破過。

(圖)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的敵台遺蹟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的敵台遺蹟

北京內城東城牆南段的敵台遺蹟1911年清朝滅亡後,對北京城池進行改建,為改善交通和修築環城鐵路,先後拆除了正陽門朝陽門宣武門東直門安定門等五座城門的瓮城,並拆除了皇城城牆和東安門。1924年在內城城牆南端西部新開和平門,1937年在東西城牆上分別開辟啟明門(建國門)和長安門(復興門)(這兩個城門其實是豁口)。

194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政府對北京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工作。韓戰期間,為便於在戰時疏散民眾,在內城城牆上增開了大雅寶胡同豁口、北門倉豁口(東四十條豁口)、鼓樓大街北豁口、新街口豁口、官園西豁口、松鶴庵胡同豁口等6處豁口。

1950年代後,北京城牆的存廢問題引起了爭論。建築學家梁思成提出保留城牆,並將其改造為環城公園。為修建北京捷運,內城城門和城牆先後於1965年至1969年拆除。內城護城河的東西南三面也加蓋改為暗溝,成為城市下水道系統的一部分。

(圖)城牆城牆

外城城牆

因明朝中葉前期北京及周圍地區多次遭到蒙古軍隊襲擾,因此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掌都察院毛伯溫奏請修筑北京外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開始修築前三門外的關廂城(三座獨立於城門之外的小城),但由於需要拆毀的店鋪民房甚多,民情洶懼,工程不久即停止。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給事中朱伯辰奏稱“城外居民繁眾,不宜無以圍之……四郊鹹有土城故址,環繞如規,周可百二十餘里。若仍其舊貫,增卑補薄,培缺續斷,可事半功倍”。於是明世宗命朱伯辰等人相度外城選址,擇日興工。兵部尚書聶豹奏稱外城可築城七十餘里,其走向為:自正陽門南馬道口經天壇南牆向東,至蔭水庵東牆,計九里;轉北至元大都土城光熙門遺址,計十八里;向西至元土城肅清門遺址,計十九里;向南至金中都宮城北牆(西南土城)北端、再沿此牆向南包過金中都外城彰儀門遺址為十五里,再轉西至馬道口,為九里,四面總計七十二里,其中有舊城遺址可以沿用者二十二里,需要新築者約四十八里。其規制擬為厚二丈、頂寬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內城各城門外新建外城城門九座,其位置與內城城門相直,另在東西城牆南段彰儀門、大通橋的位置各開一座城門,總計十一座城門。明世宗批准該奏,於當年三月開始動工。四月,明世宗又慮工費太大,不易成功,乃命嚴嵩前往工地視察。嚴嵩會同大學士夏圭回奏稱宜先築南面,待財力充裕時再補築另外三面外城。嚴嵩又奏稱,若四周圍以外城,南面城牆長度當為二十餘里,今既只築一面,則南城牆築十二三里即可轉而向北,接外城東南、西南兩角樓。明世宗準奏,就此形成北京外城城牆的格局。

北京外城又稱“國城”、“外郭”。城牆長28里,高7.5米至8米,底寬約12米,頂寬約9米。東南角因避讓水窪而向內曲折,被附會為“地陷東南”。北京外城城牆周長28里(14.409公里),城牆內為夯土,外包磚石。外城城牆外層包磚1米左右,多為明代大城磚,內層包磚0.7米左右,多為清代小城磚。外城通高6至7米,頂厚10至11米,基厚11至15米。西段城牆最窄,頂厚平均為4.5米,基厚7.8米。

(圖)老北京城老北京城

皇城城牆

北京皇城城牆修築於明朝永樂年間,是在元大都皇城的基址上向東、北、南三面擴建而成的,是北京宮殿城池建設的配套工程。皇城城牆周長18里(北城牆2506米,南城牆1701米,東城牆2756米,西城牆3724米),平面呈長方形,西南角因避讓慶壽寺而缺一角。牆高約7至8米,底厚2米,頂厚1.7米,外刷紅赭色泥灰,上覆黃琉璃瓦。

紫禁城城牆

北京紫禁城城牆修建於明永樂四年至十四年。城牆周長3.4公里,高10米,基厚8.62米,頂寬6.66米,上有高0.84米的雉堞。城牆內外各包2米厚的城磚,內為夯土及石塊。

明代以前城牆

金代城牆:金代中都城牆位置在今北京市宣武區豐臺區一帶。根據考古實測,其東北角在今宣武門內翠花街,西北角在豐臺區羊坊店黃亭子,東南角在永定門火車站附近的四路通,西南角在今豐臺區鳳凰嘴村。以此推算,金中都南城牆長4900米,北城牆長4700米,東城牆長4300米,西城牆長4500米,近似成正方形。金中都城牆也為夯土牆,《析津志》記載城牆高40尺,《光緒順天府志·金故城考》中記載,建造金中都城牆時“人置一筐,左右手排定,自涿州至燕京傳遞,空筐出,實筐入,人止土一畚,不日成之”。 至1950年代時,金中都城牆的西段和南段仍清晰可見,最高處達10米。後歷經附近人民公社及工廠取土蓋房,現在僅在鳳凰嘴村殘存一小段遺址,最高3米。

南京城牆

南京明城牆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產物和象徵,是中國歷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統一全國的都城城牆。
它始建於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於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歷時21年之久。從內到外由宮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牆構成。其中,南京京城牆,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舊制,設計思想獨特、建造工藝精湛、規模恢弘雄壯,在鍾靈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間,蜿蜒盤桓達35.267公里,比北京的古城牆還長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牆的外廓城周長則為超過60公里。
數百年的滄桑,宮城、皇城、外廓三圈城牆已毀壞殆盡,惟有高大的京城牆,除城門等木構建築不復存在,城牆依然屹立。所以,通常所稱的“南京城牆”、“南京明城牆”即指京城牆。
南京的城牆,為中國古代軍事防禦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以及建築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國內外城牆都無法與之比擬,可謂是繼中國秦長城之後的又一歷史奇觀。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企圖進一步吞併楚國,他看中了位於南京中華門的長乾里一帶,召見他的謀士范蠡監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當時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積也只有6萬平方米,稱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又在南京清涼山(又叫石頭山)築城,稱為“金陵邑”,這也是南京又稱“金陵”、“石頭城”的來歷。到了公元前211年,孫權又在金陵邑故址構築“石頭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歷史遺存“鬼臉城”,這是當時的軍事要塞,它依山為城,因江為池,地勢十分險要。
當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輝煌的一頁當數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後開始建造的明城牆。它東連石頭城,南貫秦淮區,北帶玄武湖,將歷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為建造這座都城,動用各類築城人員達百萬餘眾,涉及長江中、下游數省的廣袤地區,具有強烈的民族親和性及地區代表性。
南京明城牆的防、排水系統科學適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對城區的防、排水兩部分。城牆填層上部,採用桐油、石灰、黃工拌合的灰漿封頂夯實,約1—2米,在其上面和沿牆體兩側直至牆根用灰漿砌築5—10餘層城磚;牆體頂面設定了石質排水明溝,在其明溝約50米距離設定石質出水槽將水排出牆體。城區的防、排水系統,主要是利用城牆底部設定的水關、涵閘。
在秦淮河出入口處分別建有東水關和西水關,水關設有閘門3道,前後2道為木閘門,中間設鐵柵門以防潛水入城之敵。東水關內側還設有33座瓮洞,分為3層(上面兩層為藏兵洞),下層(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還設有金川河閘、玄武湖的“通心水壩”(即武廟閘)、前湖的半山園閘與琵琶湖的琵琶閘等多處涵閘。這些涵閘,設有銅、鐵管和銅水閘,只能進水不可進人,設計巧妙、結構合理。

西安城牆

城牆西安城牆護城河
列舉西安城牆 完全用黃土分層夯打而成,最底層用土、石灰糯米汁混合夯打,異常堅硬。後來又將整個城牆內外壁及頂部砌上青磚。城牆頂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磚砌成的水槽,用於排水,對西安古城牆的長期保護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四周環繞著又寬又深的城河,正對城門處設有可以隨時起落的吊橋。吊橋一升起,進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斷。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5984個,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內側矮牆稱為女牆,無垛口,以防兵士往來行走時跌下。

古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裡是封建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西安城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有正樓、箭樓、閘樓三重城門。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在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視窗,供射箭用。正樓在最里,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牆連線,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台階,便於戰馬上下。全城還建有馬道11處。城牆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較敵台更為高大的角樓,表明了這裡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

城磚
城牆西安城牆瓮城
帶有文字的比較完整的城磚很少見。而在天壇公園內有一堵明壇牆,砌牆的城磚上大都帶有文字。城磚的長側面鈐有印跡,如果這一面砌於牆面的話,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時間從嘉靖三年到嘉靖十八年秋季或更遠的印跡均有,呈豎戳形,隸書楷書、陽文、陰文皆有。皇帝用來建造壇牆保護自己,無意之中又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物。城磚上的文字標明了年代、季節、鈐有窯戶和工匠的名字,仿佛看到了他們勞作的身影。經歷了幾百年的日曬、雨淋,這些文字仍然清晰可認,實屬不易。

城磚,作為築城的基本材料,成千上萬,本不需要鈐有印跡,因為國家的窯廠出品的城磚是保證質量的。那么,為什麼有些城磚上刻有印戳呢?隨著防禦和建設的需要量增加,城磚的燒造經過攤派、轉包被分配到許許多多的窯廠,為了保證質量,出現問題有據可查,國家要求廠家在自己的城磚上鈐上印跡。這些印跡是制坯時磚泥未乾時印上去的,經過燒制,這些文字便永久地凝固在城磚上面,賦予了城磚以生命,也使我們後人能在城磚上觸摸到歷史。

印記
城牆長沙城南古城樓天心閣
不少建築物的磚瓦上有零星的文字印記,若隱若現,城磚上零零星星的文字代表了什麼?又為什麼要印製上去呢?明代一朝,法律森嚴。城磚作為戰略物資,備受重視。城磚的質量好壞關係到城池的安危,責任重大。城磚的生產窯廠除了皇家信得過的幾家之外,其餘窯廠出品的城磚定要鈐上印跡,標明年代、地址、窯廠名稱、窯戶姓名及工匠姓名,以便追溯有據。明代早期的印戳位於城磚的長側面,戳記無框線,為較深的陰文楷書。如南京城城磚的印跡:洪武年月。北京城城磚可見成化十七年、正德十一年等,印跡亦無框線。嘉靖年間的城磚,印跡也在磚的長側面,只是戳子加了框線,有單框線、雙框線之分。有的磚上甚至有印戳多個,如“嘉靖伍年臨廠精造”(大字),“窯戶張宗”(小字)。同為一長方形豎戳,下面另有一小長方形豎戳:“匠人德”。印文為隸書陰文。同一時期的城磚印文也有陽文楷書,如:嘉靖十八年秋季窯戶史造。

清代城磚只有部分磚有印跡,也有框線,為小長方形,印文在磚的短側面。大多只有年代或窯廠名稱,沒有窯戶姓名、沒有匠人姓名。如:“乾隆叄年”、“寶豐窯記”、“榮生窯”。也有的磚標明城磚用料及工藝性質,有的還加上窯廠名稱,如:“細泥停城磚”、“細泥亭澄泥”、“通和窯細泥停城磚”。印文均為楷書陽文。有的城磚上的文字還好像是特為某處訂製,如“圓明園”等。有的是標明磚的用途,如“停滾磚”。總之,清代城磚上的文字追查責任的功能好像不很突出了,印文更像是商品的標籤和廣告。如今,我們所能見到的帶文字的城磚清代的更多一些,明代的不是被包裹的大牆的內部便是身在皇家園林之中,那些破損的明代城磚被清磚替代下來後多半賣給了市民,流散於民間。

贛州城牆

贛州城牆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州城牆始建於南朝梁,五代後梁擴建,奠定了贛州城牆的基礎。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始用磚石修築城牆,以後各代都曾修繕和加固。現存城牆全長3664米,分為東、西兩段,保存了炮城、馬面、弩台等軍事設施。城牆內部為夯土,外用磚石包砌,寬在6-8米之間,高約7米。城牆上有大量的銘文磚,包括宋至民國各個時代。贛州城牆是兼軍事防禦和抵禦洪水雙重功能的古城牆。
贛州城牆始建於南朝梁,北宋熙寧年間州守劉彝始用磚石修築城牆,同時修築城內排水溝福壽溝,以後歷代都曾予以修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測全長6900米,有鎮南、西津、涌金、建春、百勝五門。1958年拆除百勝門經鎮南門至西津門的南段城牆。現存沿江的東西兩段和朝天門、西津門、涌金門、建春門以及炮城、馬面、弩台等軍事設施,全長3664米。城牆內部為夯土,外用磚石包砌,寬在6-8米之間,高約7米。1990年調查發現現存古城牆中有宋石牆25.25米,宋磚牆19.80米和養濟院南宋磚牆基41米。
贛州城牆位於中國江西省贛州市,主要建於宋、明兩代,1987年12月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國城牆

安多寧長城

(AntonineWall)位於今日蘇格蘭境內,在羅馬帝國君主安敦寧·畢尤在位時興建(始建於142年,建成於144年)。它把當時南部屬古羅馬管轄的不列顛尼亞和北部的加勒多尼亞(蘇格蘭在羅馬時代的古名)隔開。

君士坦丁堡城牆

(土耳其語:?stanbulSurlar?、英語:WallsofConstantinople)是一道圍繞並保護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石牆,城牆自羅馬帝國君士坦丁一世建都以來已存在。君士坦丁堡城牆經歷過無數的加建及修補,是現存的古代要塞體系,也是世上最複雜及最精密的要塞體系之一。
城牆最初是在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時興建,全方位地環繞著新都,防禦來自陸路及海路的攻擊。隨著城市擴張,一道被稱為狄奧多西的新城牆在五世紀動工興建。雖然城牆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當的情況下,君士坦丁堡城牆在任何中世紀時代的圍攻下都堅不可破,有效地在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Rus')、保加利亞人等的圍攻下保護君士坦丁堡及拜占庭帝國。直至攻城火炮的出現,使得君士坦丁堡城牆不再是神話般難以攻破。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似乎是因為奧斯曼帝國軍打通了其中一道城門,而不是城牆被突破。

哈德良長城

(英語:Hadrian'sWall,拉丁語:可能為VallumAelium),是一條由石頭和泥土構成的橫斷大不列顛島的防禦工事,由羅馬帝國君主哈德良所興建。公元122年,哈德良為防禦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護已控制的不列顛島的人民安全,開始在今英格蘭北面的邊界修築一系列防禦工事,後人稱為哈德良長城。哈德良長城的建立,標誌著羅馬帝國擴張的最北界。1987年,哈德良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倫敦城牆

(英語:LondonWall)是英國倫敦的歷史城區,倫敦城的城牆。倫敦城牆始建於古羅馬帝國時代,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以後經歷屢次擴建和加固。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倫敦城牆一直是倫敦城在戰爭年代的重要屏障。18世紀至19世紀,隨著倫敦的高速發展和擴張,城牆開始被大規模拆毀,但有一定部分被包入附近建築物的牆內而得以保存至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轟炸摧毀了倫敦城的大量建築,但包入這些建築物的千年古城牆卻很多存留下來,並得以重見天日。羅馬時代的倫敦城牆有六座城門,以後至中世紀時代增加到七座主城門,一座通往倫敦塔城堡的堡門,數座水門和兩座控制倫敦橋的橋門,此外在重要的城門外、離城牆一定距離的地方還有三座門坊(而非城門)形制的關卡。除了倫敦塔的堡門,現在所有門樓都已無存,只有一座關卡的門坊(“聖殿閂”)被異地重建得以保留。

西牆

又名哭牆位於耶路撒冷老城內,聖殿山山下西側。這是環繞第二聖殿庭院的古城牆的殘存部分,可以說是猶太教信仰中除聖殿山本身以外最神聖的一個地點。通常認為,西牆由大希律王興建於公元前19年,但最近的發掘表明希律王生前並未完成此項工程。西牆有一段面向猶太區一個大廣場顯露出來,其他部分隱藏在建築物後面。
許多個世紀以來,西牆一直是猶太人祈禱和朝聖的地點。最早記載猶太來此祈禱的文獻可以追溯到4世紀。從19世紀中葉起,猶太人試圖購買西牆和其鄰近地區,但沒有成功。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20世紀早期興起後,西牆成為猶太社區和穆斯林宗教領袖之間摩擦的原因,穆斯林擔心西牆被用於猶太民族主義對聖殿山和耶路撒冷的進一步要求。西牆下的暴力行為變得司空見慣,於1930年召開了一次國際會議,以確定穆斯林和猶太人的權利和要求。1948年阿拉伯-以色列戰爭後,約旦控制了西牆,禁止猶太人來到牆下,達19年之久,直到1967年以色列占領老城。

相關文章

死而復生的城牆
王軍
北京古城牆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明清北京城共有四重城牆,最裡面的一重,是圍合封建皇宮、至今仍保存完整的紫禁城城牆;再往外,是圍合紫禁城及其周邊宮廷服務區的皇城城牆;接著向外,便是清代時只允許旗人居住的內城以及會館雲集、在19世紀末經常發生“公車上書”這類知識分子參政事件的外城。
與紫禁城城牆一樣,內、外城城牆內外包磚,中心夯土,而皇城城牆則華而簡約,只是磚築的一層薄牆,長安街一線北側及中南海的部分金瓦紅牆便是遺存。
北京皇城城牆的北段與東段是在上個世紀20年代被拆除的,當時北洋政府拆城取磚修下水道,或將其售賣充薪。皇城牆被拆除後,其遺址就被叫作皇城根了。
人們通常所說的北京城牆,是指北京的內城城牆和外城城牆,全長39.75公里,共有十六個城門。內城城牆形制高大,建成於明代初年,外城城牆形制較小,建成於明代中期。當時築外城城牆,是想在內城城牆之外再套上一圈,以鞏固城防,可是財力有限,僅將今崇文、宣武兩區圍住,就匆忙內收,與內城城牆相接,形成了北京獨特的“凸”字形城廓。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在天壇圜丘架炮轟擊正陽門,箭樓被毀;後印度兵駐紮正陽門城樓,一次夜間取火,引發火災,正陽門城樓被焚。在此次入侵中,八國聯軍還用大炮轟塌了崇文門箭樓與朝陽門箭樓,擅自拆除廣安門和東便門外城牆、拆崇文門瓮城築鐵路洞口,鋪軌至正陽門。
1903年,袁世凱重修正陽門,由於工部圖紙被八國聯軍焚毀,正陽門的建築尺寸無從查找,就依照崇文門城樓和宣武門箭樓形制,略微增大尺寸建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正陽門城樓和箭樓。
1927年,宣武門箭樓呈傾圮之態,北洋政府無力維修,就乾脆將其拆除只余城台。出自同樣的原因,德勝門城樓於1921年被拆除,東直門箭樓於1927年被拆除,阜成門箭樓於1935年被拆除。
內城的瓮城除西直門、阜成門外,大部分在1915年修環城鐵路時被拆除。同年,北洋政府內務總長朱啟鈐為緩解正陽門及東西火車站的交通緊張,拆除正陽門瓮城,並在城樓兩側各開兩個券門。為交通考慮,這一年,又在正陽門和宣武門之間開兩個券門,稱和平門:後來,日偽政府又在內城城牆南部東西各開一個豁口,並恬不知恥地稱之為啟明門、長安門。日本投降後,中國人嚴正地將之更名為建國門、復興門。
時至今日,北京的城門只剩下了“一對半”,“一對”即正陽門城樓和箭樓,“半”即德勝門箭樓;角樓只留下內城東南角箭樓;城牆只在崇文門至東南角箭樓之間以及內城西城牆南端殘存了兩段
城磚記憶
白張鵬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匹茲堡大學邀請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教授訪問講學,美方同時希望得到兩塊中國的城磚作為紀念。侯先生經過請示並報國家有關部門研究,決定選用兩塊明代的城磚作為國禮送給美方。美方在得到禮物的時候欣喜異常,因為城磚的一側蓋有這樣的印跡:“嘉靖三十六年”。美國建國時是1776年,嘉靖三十六年是公元1557年,也就是說,這兩塊磚的歷史比美國建國的歷史還要早219年。這兩塊象徵著中美友誼的城磚,一直存放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的展室中。
這兩塊城磚堪稱文物。說到文物,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它們歷史悠久,數量稀少。城磚卻不是這樣,明朝在北京建都,用去的城磚達四千萬塊之多,北京火車站後面的明城牆遺址公園的城牆即明代城磚砌成,可是帶有文字的比較完整的城磚則少見。而在天壇公園內有一堵明壇牆,砌牆的城磚上大都帶有文字。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年間曾改建。皇穹宇北牆外成貞門及兩側凸形的城牆即是那時增建的,它位於長360米的丹陛橋的最南端,將祈年殿與皇穹宇、圜丘分成了內外壇。這堵牆呈土灰色,外面沒有抹灰,城磚都是裸露著的。正是這堵牆,像一座明嘉靖年間的城磚博物館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城磚的長側面鈐有印跡,如果這一面砌於牆面的話,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時間從嘉靖三年到嘉靖十八年秋季或更遠的印跡均有,呈豎戳形,隸書、楷書、陽文、陰文皆有。大字為年號,小字為窯戶姓名。另有小戳小字為工匠名字。比如:嘉靖叄年倫記;嘉靖三年楊果造;嘉靖三年□監造;嘉靖伍年臨清廠精造(大字)窯戶孫倫(小字);嘉靖陸年臨清廠精造窯戶□□(大戳)匠人□德(小戳);嘉靖捌年分窯造窯戶張茂;嘉靖捌年窯戶曲宜造;大工(大戳)嘉靖九年;嘉靖十七年分窯戶周世隆造;嘉靖拾柒年秋季窯戶王寶造;嘉靖十七年分窯戶田仲仁造;嘉靖十八年春季周世隆造(陽文);嘉靖十八年秋季窯戶史□造……
這些帶字的城磚本套用於城牆的修建,保衛京城,卻被皇帝用來建造壇牆保護自己,無意之中又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歷史文物。這堵牆靜靜地佇立著,今天的遊人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它們。城磚上的文字標明了年代、季節、鈐有窯戶和工匠的名字,你仿佛看到了他們勞作的身影。經歷了幾百年的日曬、雨淋,這些文字仍然清晰可認,實屬不易。
遺憾的是,一些遊人不珍惜這些寶貴的文物,在城磚上刻畫留念,更有甚者,在戳子的部位磨平銘文,刻上自己的名字。看看美國人怎樣看待我們的城磚,我們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呢?
城牆上的印記
——城磚印戳
凌晨
有八百五十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北京,處處能夠看到歷朝歷代的文物遺存,建築物是很大的一部分。不少建築物的磚瓦上有零星的文字,若隱若現,提醒人們它們的存在,顯得非常神秘。其中,又以明、清兩代為多。
故宮太和殿的漢白玉欄桿下面是大磚砌就的基座,其中一塊磚的一端鈐有楷書陽文“圓明園”的豎戳,帶有雙框線。無獨有偶,北海公園東牆外的北海夾道牆上也有幾塊帶字的城磚,其中一塊磚上字跡最為清晰,也鈐著“圓明園”三字。圓明園的用磚為何出現在故宮、北海呢?不得而知。如今,人們在圓明園遺址的展館中能夠看到鈐有“圓明園”三字的完整城磚,可能是毀掉的圓明園的城磚後來用於皇城的修補吧。天壇公園的圍牆上也有不少帶字的城磚,可惜字跡大多模糊不清了,有一塊城磚的長側面,鈐有陰文豎戳:嘉靖伍年臨清廠精造窯戶陳仁。地安門內大街的一段皇城牆經過改造,敞露出來,有的城磚的短側端鈐有陽文豎戳:細泥停城磚。有一塊城磚的印文是:通和窯細泥停城磚。還有的城磚上印有“寶豐窯記”、“榮升窯”。先農壇東牆外側面裸露的城磚上有的城磚的短側端有陽文印跡:乾隆叄年。
除了皇家建築物的城磚有文字外,一些寺廟、王府、格格府,甚至糧倉的用磚上也有文字。慶王府的圍牆牆磚型號比城磚小一號,側面印陽文:天立大新窯樣磚。乾隆四女兒的和嘉公主府,後來的京師大學堂的外牆牆磚上印有小戳:新興窯記、德興窯記等。北新倉、南新倉的倉壁由大城磚砌成,既有明代城磚,也有清代城磚,較清晰的印文有陽文:“寶豐窯記”的繁體漢字。廣化寺的一座大殿的山牆由大磚砌成,城磚的一端鈐有陽文:細泥停澄泥。
這些城磚上零零星星的文字代表了什麼?又為什麼要印製上去呢?
明代一朝,法律森嚴。城磚作為戰略物資,備受重視。城磚的質量好壞關係到城池的安危,責任重大。城磚的生產窯廠除了皇家信得過的幾家之外,其餘窯廠出品的城磚定要鈐上印跡,標明年代、地址、窯廠名稱、窯戶姓名及工匠姓名,以便追溯有據。明代早期的印戳位於城磚的長側面,戳記無框線,為較深的陰文楷書。如南京城城磚的印跡:洪武□年□月。北京城城磚可見成化十七年、正德十一年等,印跡亦無框線。嘉靖年間的城磚,印跡也在磚的長側面,只是戳子加了框線,有單框線、雙框線之分。有的磚上甚至有印戳多個,如“嘉靖伍年臨廠精造”(大字),“窯戶張宗”(小字)。同為一長方形豎戳,下面另有一小長方形豎戳:“匠人□德”。印文為隸書陰文。同一時期的城磚印文也有陽文楷書,如:嘉靖十八年秋季窯戶史□造。
清代城磚只有部分磚有印跡,也有框線,為小長方形,印文在磚的短側面。大多只有年代或窯廠名稱,沒有窯戶姓名、沒有匠人姓名。如:“乾隆叄年”、“寶豐窯記”、“榮生窯”。也有的磚標明城磚用料及工藝性質,有的還加上窯廠名稱,如:“細泥停城磚”、“細泥亭澄泥”、“通和窯細泥停城磚”。印文均為楷書陽文。有的城磚上的文字還好像是特為某處訂製,如“圓明園”等。有的是標明磚的用途,如“停滾磚”。總之,清代城磚上的文字追查責任的功能好像不很突出了,印文更像是商品的標籤和廣告。
如今,我們所能見到的帶文字的城磚清代的更多一些,明代的不是被包裹的大牆的內部便是身在皇家園林之中,那些破損的明代城磚被清磚替代下來後多半賣給了市民,流散於民間。北京城危房改造的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普通的民居的牆中砌有明代城磚,雖然破損得沒有稜角,且不完整,但是它們仍然頑強地存在著。遺憾的是,隨著渣土車一車車將它們拉走、填埋,我們見到它們的機會將越來越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