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墨西哥的人類學博物館(AnthropologicalMuseum)是拉丁美洲最大和最著名博物館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於墨西哥城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占地12.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3.3萬平方米。該館是在1808年墨西哥大學建立的古特委員會的舊址上於1940改建而成的,1964年,經墨西哥著名建築家佩德羅•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設計建成新館。

基本信息

概況

墨西哥城有各類博物館和展覽館,展示著墨西哥數千年來在各個領域創造的輝煌文明。其中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以其豐富的藏品和獨特的風格,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墨西哥博物館之一,同時,它也是整個拉美地區最大的博物館。

歷史背景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大約3500~4000年前,墨西哥中南部開始出現以種植玉米為主的定居村落,同時出現了以製造陶器陶俑碑石為主的初期宗教文化藝術,這些,通過大量出土實物標本加以佐證。
繁榮於2300~3200年前的奧爾美加文化的象徵作品是“巨石頭像”,這裡陳列著一個出自聖羅林索遺址的巨石頭像,高2.28米,重達30噸,玄武岩質,鼻低唇厚,具有非洲黑人特徵。
2000年前,墨西哥進入了神殿與都市的繁榮時期。當年墨西哥城北50千米的德奧蒂化坎都市遺址復原模型,包括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水神殿以及其他宗教建築,反映了當時的文化特徵。

建館緣由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的建立始於“太陽曆石”的發現與保存。“太陽曆石”是阿茲特克人的崇拜物。1520年西班牙人在蹂躪阿茲特克人首都時,將此崇拜物埋於地下。直到1790年,太陽曆石又被發現。人們把它從地下挖掘出來,當作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加以保存和研究,墨西哥博物館的活動由此展開。
1865年,在法國拿破崙三世的援助下,統治墨西哥的馬克西米里安•約瑟夫皇帝指定隔摩涅達大道上與今日首都的國家宮殿北側相對的建築物為國立博物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藏品的不斷豐富,原有的舊館已經不能滿足儲存藏品的需要,於是在羅培斯•馬特奧斯任墨西哥總統時,設計建造了新的人類學博物館,於1964年9月落成開放。

建築風格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博物館的建築融印第安傳統風格與現代藝術為一體,充分表現出墨西哥人民深厚的文化內涵。博物館的基本結構類似北京的四合院,東西略長,南北較短。大門口的牆壁以雕有各種圖案及人像巨石砌成。博物館門口有1座用整塊大石雕成的“雨神” ,高8.5米,重168噸,院內還立有一根圖騰大銅柱,柱上有一個巨大蘑菇頂,頂上蓄水,向四周噴灑,像一個“雨泉”,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渴望水和水在推動墨西哥文化中的作用。

博物館石質外壁上雕刻的繁複圖案來源於印第安文明,而整體設計則是墨西哥現代建築的典範之作。該博物館以其傑出的建築風格和表現古印第安文明的展品而成為墨西哥城的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展廳介紹

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共分兩層,一樓集中展出考古出土的27000多件文物,二樓則為基本與一樓對應的人種學展覽。
第一樓在大廳入口以外的其他三面共設有12個展廳,通過多種文物資料主要介紹了墨西哥文明興起和發展的歷史以及西班牙人到來前的墨西哥社會各方面的情況,尤其是右邊的7個展廳,順次介紹了從墨西哥最早的移民到西班牙侵占阿茲特克帝國這段時間裡整個墨西哥歷史文化的發展過程。

《古代文化遺產陳列》展出人類學、墨西哥文化起源以及歐洲人來此之前墨西哥各族居民文化和生活的實物。系統介紹德奧蒂化坎、托爾特卡、墨西卡、瓦哈卡、墨西哥灣、瑪雅、北部和西部8種墨西哥印第安文化。這是4000年來古印第安各族人民文化遺產的縮影。

展品中有:約3500~4000年前墨西哥中南部以種植玉米為主的定居村落模型和以陶器、陶俑、碑石為主的初期宗教文化藝術品;2300~3200年前奧爾美加文化的象徵作品——巨石頭像,其中有出自聖羅林索遺址的高2.28米、重30噸、玄武岩質、鼻低唇厚、具有非洲人特徵的巨石頭像;2000年前墨西哥城北50千米的德奧蒂化坎市遺址模型,其中有太陽金字塔、月亮金字塔、水神殿以及其他宗教建築;150~900年間古典瑪雅文化的石碑、石雕、石像、壁畫、陶俑、陶器以及按照實體大小復原的寬4米、長9米、高7米的帕蘭凱王墓及其精美的墓蓋浮雕、翡翠面具及豪華的飾物。

阿茲特克文化象徵的“太陽曆石”和專盛活人心臟以獻給太陽的“奧塞羅考西卡利”石質容器瑪雅文化館(salamaya)和阿茲特克文化館(salamexica)則是一樓最為重要的兩個展廳,其中收藏的展品是這兩大印第安文明的集中體現,如彩繪人像鍋彩繪陶鍋、美洲虎翁、玉米神像香爐、笑面人像、人面紋香爐、雨神像瓮等大量藏品,無一不是瑪雅文明遺留下來的珍品。而重達24噸的太陽石,則成為阿茲特克昔日輝煌的留證。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第二樓的展廳在位置上基本與一樓對應,通過服飾、樂器、武器、宗教器皿和生活用具等多種文物詳細的說明了墨西哥各民族的文化、藝術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情況,可以在一樓了解了墨西哥古城曾經的宏偉樣貌後,來到二樓對應區域的展廳,了解當時人們各方面的生活情況。此外,博物館內還有關於人類學概述、達文西理論史前時代和美洲大陸原始移民等內容的相關介紹。

藏品

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以它獨特的富有魅力的藏品在世界博物館界獨樹一幟。它的藏品不僅反映了墨西哥,也反映了整個美洲早期文明的進程,第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美洲人民輝煌的歷史。參觀了這種著名的博物館,人們驚嘆古代美洲人卓越成就的同時,就會拋卻長期形成的歷史偏見。你會認識到,印第安人並非如西班牙入侵者所描繪的那樣是一個野蠻、未開化的民族,而是一個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他們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現代印第安人的生活”,表現了作為瑪雅和阿茲特克的後裔而生存下來的印第安人的生活,雖然他們在墨西哥沙漠地帶或原始森林中度著嚴峻的日子,但還保持著他們的民族特色。展品色調鮮艷,豐富多彩,給人以深刻印象。目前,在墨西哥居民中約有700萬印第安人,分屬82個不同部族,使用56種語言。

瑪雅文化展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古典瑪雅文化的全盛時期是在公元150年以後,公元700年到800年之間達到鼎盛階段,公元900年後突然絕跡了。它的起源、形成和突然銷聲匿跡,迄今都是一個謎。這裡有一個反映瑪雅文化的第9陳列室,展出了雕刻精細、富有立體感的石碑石雕;形式多樣、結構複雜的各種神殿;久負盛名的庫庫爾崗石像、絢麗多彩的波南巴克壁畫以及各種類型的陶俑、陶器,美不勝收。尤其是按照實體大小復原布置的帕蘭凱王墓,寬4米、長9米、高7米,墓室的雄偉、墓蓋深雕的精美,翡翠面具及飾物的豪華,把瑪雅文化展示得更加突出。

前古典期之前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恰帕斯州恰帕德科爾索出土的陶俑是一個中空的的容器,人物和圓圈狀的底座都是空心的。整個器物可作為水壺,壺嘴就是人物手中的棍子。此俑很可能表現了一位正在用特製的管子從龍舌蘭中吸取汁液的勞動者。製作構思巧妙,工藝高超。
這種陶俑通常是海納島亡人的祭品,它們活靈活現地反映了瑪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狀況等許多方面。這個陶俑表現了一個戴著高聳的羽冠頭飾,粗大的項鍊、手鐲腳鐲的貴族。具有特別顯赫的地位,才能如此打扮。俑身上的藍色是瑪雅文化的代表性色彩。
海納島出土的陶土女俑有明顯的寫實特點,她們的裝束表明了她們的性別,也反映出他們不同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內容。正如此件所表現的母親,她和兒子的頭骨都是變形的,象徵貴族的身份。母親的身體造型誇張,披肩的織物質感很強,充分反映出瑪雅人精湛的雕刻工藝和表現能力。

古典期

此陶俑表現了一個坐在圓形寶座上的統治者,他的頭飾是一個張著大口、羽毛蓬張的正面的羽蛇形象,左手握一袋為祭神而燒的芳香樹脂。整個陶俑造型十分富有層次,通過對瑣細的頭飾和繁縟的服裝的刻畫,突出了統治者的高貴和富有;呆板高傲的表情和正襟危坐的姿態,則是統治者生動的形象寫照
由於瑪雅地處熱帶,瑪雅人否認是貴族還是平民,在不參加活動時,著裝都很簡單,僅圍一塊遮羞布而已,正如此像所示。此男子下巴上的劃痕十分明顯,這是瑪雅人特有的美化身體的方式,可能與自我犧牲的宗教儀式有關。此陶俑身上殘留的顏色說明曾經飾有彩繪圖案
此俑有一雙修長杏眼,姿態優雅而安詳,正像墨西哥學者所說的那樣--"具有中國風格"。要不是明顯的鼻環裝飾,真會把她錯認為中國魏晉或隋唐時代的俑像。

古典期晚期
坎佩切州海納島出土的陶俑。在瑪雅城市的典禮中心,球場是最重要的場所之一。橡膠球比賽在所有中美洲文化中,都是一種重要的宗教禮儀形式。球賽往往是某個盛典的高潮。比賽時不能用手,只能用臂、胯和膝部觸球。從陶俑的裝束可見球員們都在身體的這些部位戴著護套。這些作品的寫實的風格使我們對古代瑪雅橡膠球比賽可有一個相當感性的認識。
這塊托尼納球場的記分牌代表了圓盤形雕塑的一種風格:周邊環繞著瑪雅象形文字,中間表現一統治的形象。此牌中央雕刻的是統治者瓦昌卡,他手持象徵權力的儀仗,坐在代表地下世界的帶子上。象形文字記載了他殘廢的日期,8Chichan13Zak,以及他死後260天所舉辦的一次儀式。在這兩個日期之間的6Ahau13Kayab這一天,舉行了Tun決賽。這一天即是775年12月29日。此牌畫面布局十分嚴謹,其內容和形式上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簡單的記分作用。

阿茲台克文化館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坐落於墨西哥城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拉美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匯集了古印第安人文物的精華。坐落於墨西哥城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內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拉美最大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匯集了古印第安人文物的精華。"瑪雅文化館"和"阿茲台克文化館"是該館兩個最大和最重要的陳列室。"瑪雅文化館"和"阿茲台克(亦稱墨西卡)文化館"是該館兩個最大和最重要的陳列室。墨西哥是拉丁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國,它是著名的古代印第安人瑪雅文化中心的主要所在地,也是阿茲台克文化中心之一。

烏拉馬球展覽

“烏拉馬”是由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請”來的運動項目,是一種公元前1000多年前,由奧爾梅克人發明的球賽,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球賽。

當地人把舉行“烏拉馬”的場地叫做“特拉斯科” 。這是一個四周砌有石牆的矩形賽場。牆上的石環好比足球賽里的球門,選手們必須將球擊過石環才能得分。由於比賽用球是一種分量較重的實心橡膠球,所以擊球的部位只能是結實的胯部和肘部。

據說,烏拉馬球的由來與瑪雅人的古老傳說有關。很久以前世界一片黑暗,為了獲得光明,兩個英勇的雙胞胎兄弟與死神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球賽。最後,雙胞胎兄弟戰勝了死神,他們化身為太陽和月亮,給世界帶來了光明,從此人類便誕生了。為了表達對太陽神和月亮神的敬畏,瑪雅人每次按照瑪雅歷進行占星活動的時候,都會舉辦烏拉馬球賽。在他們看來,烏拉馬球在空中劃出的弧線就象徵著太陽和月亮運行的軌跡,無比的神聖和美麗。有時,一場球賽就是一場祭祀活動,對球員來說是一場生與死的搏弈。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球手門迪維爾:從球員將球擊過石環的那一刻起,他就離崇高的地位和身份越來越近了,很多榮譽都會隨之而來。然而,輸球的球員將作為祭品奉獻給天神。
經過幾千年的演變,人們還從烏拉馬球中發明出一種類似曲棍球的“火球”比賽。
現在,世界上只有墨西哥的部分地區還保留著“烏拉馬”球比賽。這也是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把這項運動請進來的原因。他們認為“烏拉馬”球代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墨西哥人不能遺忘的文化遺產

相關評價

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是一座保存、研究、展出四千年來古代印第安人文化遺產的人類學博物館。各國旅遊者認為,如果到了墨西哥沒有參觀人類學博物館,就像到了埃及沒有見到金字塔一樣會終身感到遺憾。博物館的展覽內容共分“古代文化遺產”和“現代印第安人的生活”兩大部分。參觀路線總長5千米以上,而且展出量大,內容豐富,陳列密度高,如果不用整整一天的時間就無法看完全部展品。

古代文化遺產部分有十二個展覽館。第一館是有關人類學的一般知識介紹。第二館是有關中美洲的古代文明基本性質的介紹,內容包括古代印第安各族人民的石雕石刻、建築、壁畫、天文曆法、埋葬制度等富有代表性的實物或模型。從第三館到第十二館,都是古代墨西哥各個地區文化的展品,內容包括狩獵、農耕、定居、神殿建築、都市形成等各種文化發展的過程。雕刻精細的石碑石雕,形式多樣、結構複雜的各種神殿,久負盛名的庫庫爾岡石像,以及各種類型的陶俑陶器,顯示了神秘的瑪雅文化的一斑,令人目不暇接。

重達24噸的太陽曆石,被譽為“全博物館的眼珠” ,是阿茲台克文化的唯一象徵。此外還陳列著印第安各族人民的民族服裝和手工藝品,表現印第安人日常生活和建築的布景櫥窗。人們都把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當作通往墨西哥古代文化的大門,只有通過這裡,才能洞察古代印第安人創造的燦爛文化的全貌。

館長訪談錄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綠樹掩映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一片寧靜安詳的人文靜土。走進博物館寬敞明亮的會客廳,館長菲利佩•索利斯先生熱情地迎上前來與我握手。這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身為墨西哥著名考古學家,他將畢生精力投入到墨西哥殖民前文化藝術研究中,特別在阿茲台克文明研究領域造詣頗深。
見到中國記者,索利斯先生高興地談起墨中兩國千絲萬縷的聯繫。他說,墨西哥原住民是2.5萬年前從白令海峽遷徙過來的蒙古人種,所以說墨西哥人和中國人應是同根同源。他指點著會客室櫥窗內陳列的禮品說,博物館有不少來自中國的禮品。中國領導人多次訪問這裡,送給博物館的仿唐三彩陶馬和手繪瓷瓶等禮品,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是拉美地區規模最大、展品最為豐富的綜合性博物館。1961年,墨西哥著名的建築師佩德羅•拉米雷斯•巴斯克斯致信給當時的墨西哥教育部部長托雷•玻埃特陳述自己的抱負。信中寫道:“相比歐美各個擁有寬敞明亮展廳的博物館,墨西哥城市中心的國家歷史博物館顯得狹小侷促,與館藏璀璨的歷史文物難以匹配。我願意設計一座個性鮮明的博物館,來容納墨西哥千年文明留給我們的珍貴文物。”佩德羅•拉米雷斯的話打動了教育部部長,他又說服了總統洛佩斯•馬德奧,總統讓拉米雷斯在市中心自主選址。1964年,一座全新的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終於在墨西哥城查布爾特佩克公園中心地帶拔地而起。
“與歐美各大博物館不同,墨西哥國家人類學博物館匯集了最全面、也是獨一無二的墨西哥珍貴文物,展品凝聚了墨西哥人燦爛的文明和歷史,是墨西哥人最值得自豪的寶藏。”菲利佩•索利斯先生的話語中充滿自信與驕傲。
索利斯先生認為,拉米雷斯在博物館的設計上可謂匠心獨運。建築師希望這座博物館能給人一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視覺效果。走上台階,在婆娑的樹影中看到嵌有墨西哥國徽的莊嚴博物館。

進入正門大廳後,是一個開闊的中央庭院。庭院深處是一池碧水,池中蘆葦隨風搖曳、清波蕩漾,如同一幅自然和人文景觀水乳交融的圖畫。庭院靠近正門大廳的部分被一個高大的正方形頂篷遮蓋,支持頂篷的銅面立柱上雕刻有墨西哥的歷史文化故事,象徵著墨西哥的千年文明庇護著這片土地。建築師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套水循環系統,水流順著立柱被送到頂部,再順著頂篷四邊傾瀉而下,形成了一道包圍立柱銅雕的水幕。水幕中的銅雕畫卷忽隱忽現,營造出亦真亦幻的朦朧效果。

博物館的參觀路線很特別。正門大廳內設定了臨時展廳、總覽廳和商店。總覽廳通過地圖、照片等詳細圖解,介紹了墨西哥原住民的由來和演變。人們看過總覽廳,可再決定參觀哪個展館。進入中央庭院後,四周是四合院結構的兩層展廳,一層主要陳列墨西哥發掘的各時期文物,二層展示的是印第安人服飾房屋樂器等。每看完一個展廳,都要回到中央庭院,再進入下一個展廳。中央庭院是參觀路線中的起點和終點,在庭院和展廳間往返,給人一種在現實和歷史中不斷交替的感覺。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博物館2.5萬件文物藏品,常年展出6000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墨西卡廳和瑪雅廳,這裡的展品充分展現了阿茲台克和瑪雅兩個高度輝煌文明的存在。
索利斯館長是研究阿茲台克托爾特克文化的專家,他說,十四、十五世紀在墨西哥中部地區璀璨一時的阿茲台克文明是美洲印第安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如果不是西班牙人的侵略,這支文明還將沿襲自己的軌跡發展下去:1325年,原來生活在墨西哥中南部阿茲特蘭地區的納瓦特人依照神諭長途跋涉,來到如今的墨西哥谷地,在這個湖泊和濕地交織的高原上建立了龐大的特諾奇蒂特蘭城。人們根據他們原居地的名字,把這個迅速崛起的帝國稱為阿茲台克帝國。阿茲台克文明吸收了托爾托克文明和瑪雅文明的許多成就,自己也有獨創,它的陶器和繪畫極為精緻,建築和藝術也達到了很高水平。

阿茲台克人對自然界中難以解釋的現象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認為人類正處於太陽時代,因此在阿茲台克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對太陽神的膜拜。墨西卡廳內陳列的“太陽石”就是典型代表。“太陽石”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塊圓形巨石直徑為3.6米、重25噸,表面用繁複的文字元號和圖畫形象地雕刻出阿茲台克太陽曆:太陽石中間的人像是給生命以力量的太陽神,周圍4個周圖分別代表了太陽時代前的4個時代;內環20個不同的圖示標誌了太陽曆每個月的20天。外環的“V”字元號象徵著帶給大地能量的陽光,環繞巨石的兩條巨則象徵羽蛇神和火神。阿茲台克太陽曆準確地記錄了太陽、月亮和金星的軌跡,包含了太陽曆和神歷兩部曆法。兩部曆法合在一起計算,每52年重合一次。用這種方式紀年,可以精確地推算到遠古,它反映了當時阿茲台克人的哲學觀和世界觀,也被視為該文明最重要的代表。
與太陽石相對應的是展廳內陳列的另一塊橢圓形月亮神石雕,它代表了阿茲台克文化中好戰冷酷的一面。而最能反映印第安人工藝水平的猴形黑曜石盛器也為阿茲台克人所作。這尊盛器大概製成於十四或十五世紀,設計生動、造型獨特,即使用今人的眼光衡量,其工藝水準也堪稱上乘。

胡錦濤主席參觀側記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2005年9月11日,剛剛抵達墨西哥進行訪問的胡錦濤主席應墨方邀請抽出一個小時來此參觀。和風煦日,婆娑樹影,映襯著這座兼容了印第安傳統風格和現代派建築藝術的博物館。館內2.7萬件歷史悠久的陳列品,構成了一道古老文明的風景線。
當胡錦濤主席來到人類學博物館時,受到墨西哥著名考古學家、博物館館長索利斯熱情迎接。在瑪雅廳,廳內的巨幅模擬沙盤,標識出瑪雅文化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分布情況。胡錦濤主席詳細了解了被譽為美洲印第安人文化搖籃的瑪雅文化的特點和演化歷史,並饒有興致地觀看了瑪雅文物,特別是在尤卡坦半島發現的公元前4世紀至7世紀間瑪雅文化的文物真品。這些展品有記錄歷史事件的石碑,有傳遞古代生活信息的象形文字、日曆石、玉石面具,有表現瑪雅人對太陽、玉米、風、雨之崇拜的圖騰雕塑等。
接著,胡錦濤主席來到墨西哥灣廳,聽取了關於墨西哥和中美洲最早的文明——奧爾梅克文化的介紹,並觀看了巨型石雕人頭像、陶俑、綠玉雕刻等奧爾梅克文化的代表作。參觀中,胡錦濤主席對墨西哥高水平的考古成就和文物修復技藝表示了高度讚賞。

“這次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參觀結束時,胡錦濤主席對索利斯館長說,“這裡的展品不僅反映了墨西哥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且充分顯示了墨西哥人民的智慧和才華。中墨兩國都是世界文明古國,兩國文化都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加強兩國文化交流,對兩國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胡錦濤表示,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墨西哥文化到中國展覽,讓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墨西哥燦爛的古老文化。
索利斯表示贊同。他說,文化交流對墨西哥也很重要。加強文化交流可以使兩國人民對彼此的文化產生親近感。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曾經展示過中國的兵馬俑,今後瑪雅文化展覽還會到中國舉辦。
多彩文明,多樣世界。墨西哥人類學博物館留下了中國領導人推動不同文明交流的足跡,鐫銘了中華文明和拉美文明又一次值得記憶的對話。

旅遊導航

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門票:2.25美元,周日免費。
開放時間:周二到周六9:00-19:00,周日及假日10:00-18:00
到達方式:在市內乘坐捷運或計程車可較快到達。
旅遊注意事項:
1.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內允許付費拍照,但不能使用閃光燈。
2.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對出入人員進行X光和人工檢查,以確保全全。
3.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設有儲物櫃供遊客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