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雜件

古雜件的概念主要是指中國古文字及古代傳統圖案的各種載體,包括古籍版本、拓片、竹雕、木雕、磚雕、石雕、牙雕、金器、銀器、銅器、鐵器、錫器、各類絲緙製品、繡品、玻璃、漆器、角雕等。一般凡是不能歸納入各大專題的品種都會合併到雜件這個大類里。


中國文字的出現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早期的歷史記錄及名家手跡往往是通過刻印在各種不同質地但都堅固耐久的介質甲骨青銅器石碑竹木等等之上而使其得以保留。傳拓和刻帖技術的發明和套用使得這些珍貴的史料墨寶能夠更好的保存並流傳下來。
將金石或其他介質之上的文字或圖像蟬蛻下來,稱為蛻本或脫本,因為是椎打拓墨而成,亦稱拓本雕版印刷之古籍在唐代就出現了。歷代古籍可分為官刻本、私人刻本、書坊刻本等等,亦有少量手寫本傳世。古籍版本及拓片的特殊價值在於:它不但自身就是古文物,還可以印證、解釋及幫助人們去鑑定、欣賞和論證其他的古文物。而其上印刷與附載的文字紀錄,對於今人研究探討中國古代歷史文明進程和社會生活發展狀況來說,更是極其珍貴而無可替代的。
與文字的流傳稍有不同,中國古代藝術紋飾及各種圖案是直接附載在各種不同質地的介質上而保存下來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在金屬上雕刻紋飾的民族之一。大約在前5500~前4500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開始出現銅製器物。1973年姜寨遺址曾出土一件半圓型殘銅片,經鑑定確證為黃銅。距今4500~4000年左右,中國進入青銅器時代。老三代青銅器上精美的圖案至今仍令人拍案叫絕,回味無窮。
黃金的出現大約在3000多年前的早商,殷墟遺址就出土了少量的金葉金箔白銀的使用要稍晚一點,大致應在戰國早、中期。,皇宮內大量使用金銀器,其上的紋飾更是精美絕侖。唐代鴛鴦蔓草紋金壺,造型端莊,形態優雅。其紋飾是採用模印加手工琢刻技術製作的,繁密而精美。
兩宋以降及至明清手工業高度發達,各種介質如景泰藍漆器料器、各類織物等等均可用於加工成精巧的飾物及用具。特別是明清兩代,都有一段相對較長的穩定時期,國富民強,文化發達,從皇家到民間尚古之風大盛,湧現出大量精美的藝術品。如明清古徽州民居的磚雕、木雕、蘇杭刺繡、江浙福建的青田、壽山石雕等等。大量的中國傳統紋飾圖案也正是籍助於這些美輪美奐的手工藝品而得以保存並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