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的比賽項目,主要是從古希臘傳統體育活動形式發展而來的。在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初創時期,主要進行田徑項目的比賽,其影響也並不大。後來,隨著競技會規的不斷擴大,比賽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到了公元前六世紀,逐漸增加了摔跤、五項全能、拳擊、賽馬、角斗以及戰車賽、武裝賽跑等,達到了20多項,且大多與軍事技術和軍事訓練有關。
最初的比賽項目大多數為現代運動項目的原始雛形,比賽規則簡單,任意性很大。場地跑是古代奧林匹克竟技會最早設立的競賽項目,是從第1屆到第13屆運動會上的唯一競賽項目,也是當時最普及的運動項目之一,距離是192.27 米,正好是運動場的長度。後來有了往返跑和長跑,距離是192.27米的倍數。當時跑道無分道標誌,運動場的邊界鋪以石塊,就是起跑線。運動員的起跑姿勢千姿百態,比賽時也只是比個先後,不計時間。古希臘人愛好跑步,為此,在奧林匹亞阿爾菲斯河岸的岩壁上至今還保留著古希臘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
五項全能是古代競技會上的綜合性比賽項目,與現代田徑全能運動的比賽方法大不相同。例如,古代五項全能比賽有笛子伴奏,運動員跳遠時手持啞鈴,鐵餅實為石餅,標槍為當時的實用武器。前四項在競技場內進行,摔跤則在神廟旁進行。跤參賽者必須是前四項的優勝者,摔跤獲得第一名,才能成為五項全能運動的冠軍。在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中,斯巴達人一直在這個項目上占優勢,幾乎包攬了歷屆的冠軍。
角斗是古代希臘盛行的一種拳擊和摔跤相結合的體育競技項目,比賽十分激烈,常常吸引眾多的觀眾。但這一最富有古希臘運動特色的角斗在現代運動中已經絕跡了。
在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期間,少年比賽項目是從第37屆開始設立的,參加少年比賽項目的竟技者年齡限定為17-20歲。在設立的比賽項目中,大多數與成年人的比賽項目相同,形式和內容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規則的要求、動作的難度方面要低於成年人。而拳擊、混斗等項目,在有些城邦國家,如斯巴達等地是嚴禁青少年參加的。也有一些專門為少年選手設立的比賽項目。
公元前444年第84屆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時增設了藝術比賽,公元前396年第96屆又設立了傳令比賽和笛手比賽。藝術賽在後來近千年的歷屆競技會上都不曾消失過,並一直受到觀眾的歡迎,參賽者有詩人、作家、藝術家、演說家、哲人等名流。被人們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在第84屆競技會藝術比賽中朗誦了他的《歷史》中的某些章節,熱情歌頌了希臘將士在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平原英勇抗擊波斯侵略軍的英雄氣概。富有強烈的民族正義感,榮鷹了藝術比賽的第一頂桂冠。傳令比賽和笛手比賽均作為開幕賽的正式比賽項目,通常是在跑道場入口處用大理石建起的斜坡上進行。這兩個項目需要很嘹亮的喉頭和很大的肺活量,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藝術比賽也有獎勵,甚至比體育比賽的獎勵高,如公元前338年馬其頓征服希臘後的一屆奧運會曾將屬於體育比賽的獎勵全部獎給了詩人。
古代奧運會歷史
古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經歷了1168年,共舉行了293屆。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1)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羅奔尼撒的統治者伊菲圖斯,努力使宗教與體育競技合為一體。它不僅革新宗教儀式,還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競技,活動,並決定每4年舉行一次。時間定在閏年的夏至之後。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正式載入史冊,成為古代奧運會的第1屆。當時僅有一個比賽項目。即距離為192.27米的場地跑。
這一時期各城邦之間雖有紛爭,但希臘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都較發達,是運動會的黃金時期。特別是公元前490年,希臘雅典在馬拉松河谷大敗波斯軍之後,民情奮發,國威大振,興建了許多運動設施、廟宇等,參賽者遍及希臘各個城邦,奧運會盛極一時,成為希臘最盛大的節日。
(2)公元前388年至公元前146年,開始衰落。由於斯巴達和雅典長期的伯羅奔尼撤戰爭(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希臘國力大減,馬其頓逐漸吞併了希臘。馬其頓君王菲利普還親制自參加了賽馬。隨後亞歷山大帝雖自己不喜愛體育活動,仍積極支持,並視奧運會為古希臘的最高體育活動開幕式,為其增添設施。不過,這一時期古奧運會精神已大為減色,並開始出現職業運動員。
(3)公元前146年至公元394年,古奧運會由衰落走向毀滅。羅馬帝國統治希臘後,起初雖仍舉行運動會,但奧林匹亞已不是唯一競賽地了。如公元前80年第175屆奧運會,羅馬經濟規律就把優秀競技者召集在羅馬比賽,而奧林匹亞只舉行了少年賽。這時職業運動員已開始大量出現,奧運會成了職業選手的比賽,希臘人對之失去了興趣。公元2世紀後,基督教統治了包括希臘在內的整個歐洲,倡導禁慾主義,主張靈肉分開,反對體育運動,使歐洲處於一個黑暗時代,奧運會也隨之更趨衰落,直至名存實亡。公元393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認為古奧運會有違基督教教旨,是異教徒活動,翌年宣布廢止古奧運會。公元895年,拜占廷人與歌德人的阿爾菲斯河發生激戰,使奧林匹亞各項設施毀失殆盡。公元426年狄奧多西二世燒毀了奧林匹亞建築物的殘餘部分。公元522、511年接連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使奧林匹亞遭到了徹底毀滅。就這樣順延了1000餘年的古奧運會不復存在了,繁榮的奧林匹亞變成了一片廢墟。
古代奧運會比賽日程和項目
古代奧運會從第1屆起,決定每4年舉行1次,每屆只舉行1天。隨著比賽項目的不斷增多,從第22屆古代奧運會開始,組織者決定將比賽時間改為3天,加上開幕式、閉幕式及慶典活動,整個會期為5天。競賽項目增多為:五項全能(鐵餅、標槍、跳遠、角力、跑步)、拳擊、摔跤、戰車賽跑、賽馬等。
古代奧運會自公元前776年第1屆至公元前394年共舉辦了293屆,都是在古希臘奧林匹亞運動場舉行。比賽場建在阿爾菲斯河谷北面的小丘旁。小丘經過修整成為看台,最初可容納2萬觀眾,後擴大到4.5萬人,並設有160個貴賓席。比賽場長212米,寬32米,跑道長192.25米,表面未經特殊處理,起跑處鋪大理石。賽場西南部有練習場,用石柱廊圍起,形成一院落。一側建會議廳、更衣室和浴室等。這裡還有一個770米×320米跑馬場,供賽馬和馬車比賽用。
古代奧運會處罰規則
古代奧運會的比賽規則十分嚴厲,違者要受到嚴厲的懲罰。這表現了他們的榮辱感。古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神聖的,光明正大地取勝才是最光榮的。反之,則是對神聖事業的褻瀆。
古代奧運會對弄虛作假者深惡痛絕。第90屆古代奧運會上,一個名叫利哈斯的選手獲得了冠軍,他自稱是斯巴達人,但經核實,他是另一個城邦的人,於是被取了名次。古代奧運會對於行賄受賄者更是嚴懲不貸,不僅要剝奪冠軍的稱號,還要罰重金以警世人,罰金則用於雕刻宙斯像。第98屆古代奧運會上,一拳擊運動員因買通另
古代奧運會特色
古代奧運會有三大特色。第一,古代奧運會是以祭神為主,內容豐富多彩,是形式多樣的全希臘綜合盛會。包括祭祀天神宙斯,朝拜、祝壽眾神、詩人朗誦作品演說家發表祝詞、開展集市貿易等活動,體育競技僅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第二古代奧運會是希臘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起到了團結各族人民,維護國家統一,減少和制止戰爭的積極作用,與政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第三,由古希臘的風俗習慣、藝術風格、地理環境和物質生產等因素決定,"赤身運動"是它的一大特色。比賽時,要求裸體的運動員全身塗上橄欖油,以使身體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光,肌肉更富有彈性,更加顯示出運動員健美的體態,使人們從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另外,古希臘奧運會的規則規定:禁止女子參加和參觀比賽,違反者要受到極刑處置。原因有二:一是古代奧運會的大部分比賽項目,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要求運動員赤身裸體進行比賽,婦女到場有傷風化。二是古希臘的體育競技,是宗教慶典內容之一,是不允許婦女出席的。據說,最初的古代奧運會參賽運動員是披著獸皮衣服進行比賽的。在一次比賽中,一身披獅子皮的選手,不慎將獅子皮脫落到地上,他頓時變成赤身裸體,可他並未因此而影響自己的比賽。最後,擊敗了對手,奪得了橄欖冠。在這次意外的"事故"中,人們發現裸體更能體現肌肉的健美,領略到了一種特殊的魅力,於是規定以後一律進行赤身比賽。
赤身運動是古希臘文化藝術的獨到之處,具有悠久的歷史。古希臘歷史上所說的"力的時代"就是指這一時期。這在古希臘雕塑家、藝術家的作品中均有所反映,他們的作品刻畫的都是赤身裸體的人物。當時,肌肉發達,|健壯有力,被人們公認為是美的象徵。
古代奧運會授獎儀式
古代奧運會的授獎儀式莊嚴而隆重。授獎台設在宙斯像前,橄欖冠放在一個特製的三腳台上。授獎時,先由報導官宣布運動員的姓名、比賽成績、所屬的城邦及運動員父母的名字。然後由司儀把優勝者領到主持人面前,主持人起身,將橄欖冠從三腳台上取下來,給優勝者戴上。這時,觀眾唱歌、誦詩、奏樂、歡呼,並向運動員投擲鮮花。古奧運會對獲勝運動員的獎勵,雖曾多次改變,但原則都是著重於精神獎勵。物質獎勵也有,但相當微薄。
以橄欖枝作為古代奧運會的精神,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的象徵,寓意深刻,影響久遠。古希臘人認為,橄欖樹是雅典保護神雅典娜帶到人間的,是神賜予人類和平與幸福的象徵,因此用橄欖枝編織的橄欖冠是最神聖的獎品,能獲得它是最高的榮譽。據說,用於編織桂冠的橄欖枝必須得由一個雙親健在的12歲兒童,用純金刀子從神樹上割下來,然後精心編制。
在奧林匹亞舉行的授獎儀式結束後,優勝者便可陸續還鄉。這時,各城邦還將為他們的優勝者凱鏇歸來而組織盛大的慶典活動。後來希臘還規定免去優勝運動員對國家的義務,在劇場或節日盛會上為他們設定榮譽座位,個別城邦還發給有功績的運動員終身津貼。
古代奧運會的聖火
古代奧運會召開前,依照宗教規定人們聚集在奧林匹亞宙斯神廟前,舉行莊嚴肅穆的儀式,從祭壇點燃火炬,然後奔赴希臘各個城邦。火炬手高舉火炬,一邊奔跑,一邊呼喊:停止一切戰爭,參加運動會!火炬像一道嚴格的命令,有至高無上的的權力,火炬到哪裡,哪裡的戰火就熄滅了。即使是在激烈廝殺的城邦也都紛紛放下武器,神聖休戰開始了。希臘又恢復了和平的生活,人們忘記了仇恨,忘記了戰爭,都奔向奧林匹亞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
古代奧運會的產生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於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奧林匹亞位於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裡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裡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聖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古代希臘和地中海區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穫季節,常常舉行盛大集會,並進行各種遊樂和競技活動,熱鬧非凡。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也不定期,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戰爭,各地戰火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於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定,並規定在運動會年實行“神聖休戰日”。“神聖休戰日”期限是三個月。在這期間,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動。即使正在交戰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準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從此,就產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到公元前776年,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之後,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古代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
古代奧運會並不都是歡樂
古代奧運會對普通奧運觀眾並不意味著歡樂。一個典型的奧運觀眾,如果是從雅典出發,他必須跋山涉水穿過大半個伯羅奔尼撒半島,沿著一條崎嶇不平的朝聖者古道,頭頂地中海夏季的炎炎烈日,步行或藉助騾馬的腳力,用兩個星期的時間才能走完雅典到奧林匹亞的300多公里路程。如果來自海外殖民地,走海路則需要更長時間。
當筋疲力盡的觀眾終於抵達奧林匹亞,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奧林匹亞基礎設施極為簡陋,僅有一家稍微像樣的旅店,並且只向外交使團和官員開放,級別不夠的貴族只能自己搭帳篷解決住宿問題。至於另外8萬名普通觀眾——其中將近一半是兜售飲食、紀念品的小商販——不得不到宙斯神廟附近的曠野里自便。於是,奧運期間這裡變成了一片衛生狀況惡劣的露營地。
奧林匹亞的運動場不設觀眾席,也沒有樹陰遮蔽,因為宗教原因,奧運會上不允許觀眾戴帽子,人們只能從早到晚站在塵土飛揚的運動場中間,暴曬於烈日底下。由於夏季河水斷流,井水供不應求,觀眾脫水、中暑的情況時有發生。那時,希臘沒有完善的排污系統,乾涸的河床成了幾萬人的臨時廁所,垃圾就地堆放,再加上遍地的蒼蠅,衛生狀況可想而知。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古代奧運會連續舉辦了一千多年。據說,奧運會的髒亂程度令人聞之色變,以至於有這樣一種說法——對於不服管教的奴隸,主人會以威脅的口氣對他說:再不聽話,就罰你去奧林匹亞看奧運會!
奧運會會歌
現代首屆夏季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在雅典開幕,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莊嚴的古典弦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
奧運會會旗
1913年,法國顧拜旦建議設國際奧委會會旗,並設計為白底,無邊,中央從左至右有藍,黃,黑,綠,紅5個套連圈環,依次代表歐亞非澳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國家都能在自己旗幟下參賽。1914年7月,奧林匹克大會首次懸掛奧林匹克旗。1920年,舉辦第5屆夏季奧運會的比利時奧委會贈送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旗,奧運會期懸掛,後成定製,歷屆奧運會開幕由上屆舉辦城市轉交此旗,由舉辦城市保存,比賽期間主運動場僅懸掛借用品,1952年,奧斯陸市贈送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同夏季奧運會。1970年,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評議》第4期上對會旗賦予新含義:它象徵5大洲團結,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競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運聖火
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奧運會舊制,奧運會期間主體育場燃燒奧林匹克聖火,聖火火種取自奧林匹克,採用火炬接力方式傳到主辦國,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屆奧運會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的主體比賽上自始至終有一高塔燃著熊熊的焰火。火種用聚光鏡集陽光點燃而成,然後通過接力傳送經4個國家至東道國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1936年7月20日,奧林匹亞為第11屆夏季奧運會舉行點火儀式後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經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傳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參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從這屆起,國際奧委會正式規定點燃奧林匹克火焰是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不可缺少的儀式.此外,燃點聖火是為了紀念一次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火炬傳送則象徵在世界各地傳播和平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