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開幕式主要有以下儀式: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宣布開幕式開始。國際奧委會主席和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在運動場入口迎接東道國國家元首,並引導他到專席就座。各代表團按主辦國語言的字母順序列隊入場,但希臘和東道國代表團例外,希臘代表團最先入場,東道國最後。
奧運會組委會主席講話,國際奧委會主席講話。東道國國家元首宣布奧運會開幕。奏《奧林匹克聖歌》 ,同時奧林匹克旗以水平展開形式進入運動會場,並從賽場的旗桿上升起。
奧林匹克火炬接力跑,進入運動場,最後一名接力運動員沿跑道繞場一周后,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然後放飛鴿子。各代表團的旗子繞講台形成半圓形,主辦國的一名運動員登上講台。他左手執奧林匹克旗的一角,舉右手,宣讀以下誓言: "我以全體運動員的名義,保證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我們運動隊的榮譽,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參加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緊接著,主辦國的一名裁判員登上講台,以同樣的方式宣讀以下誓言:"我以全體裁判員和官員的名義,保證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完全公開地執行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職務,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奏或唱主辦國的國歌,各代表團退場。這些儀式結束以後,是團體操或其他文藝表演。這是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工作量最大、準備時間最長、花費最多的項目,東道國往往提前一兩年即開始準備,並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氣勢、獨特的民族精神吸引來賓。開幕式的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團體操和表演的效果。
流程介紹
固定模式
1、進場

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宣布開幕式開始。國際奧委會主席和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在運動場入口迎接東道國國家元首,並引導他們到專席就座。各代表團按主辦國語言的字母順序列隊入場,但希臘和東道國代表團例外,希臘代表團最先入場,東道國最後。
2、講話升旗
奧運會組委會主席講話,國際奧委會主席講話,東道國國家元首宣布奧運會開幕。奏《奧林匹克聖歌》,同時奧林匹克會旗以水平展開形式進入運動會場,並從賽場的旗桿上升起。
3、點燃火炬
奧林匹克火炬接力跑,進入運動場,最後一名接力運動員沿跑道繞場一周后,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然後放飛鴿子。
4、運動員宣誓
各代表團的旗子繞講台形成半圓形,主辦國的一名運動員登上講台。他左手執奧林匹克旗的一角,舉右手,宣讀以下誓言:“我以全體運動員的名義,保證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我們運動隊的榮譽,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參加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5、裁判員宣誓
緊接著,主辦國的一名裁判員登上講台,以同樣的方式宣讀以下誓言:“我以全體裁判員和官員的名義,保證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完全公開地執行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職務,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6、奏樂退場
奏或唱主辦國的國歌,各代表團依次退場。
7、文藝表演
這些儀式結束以後,是團體操或其他文藝表演。這是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工作量最大、準備時間最長、花費最多的項目。東道國往往提前一兩年即開始準備,並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氣勢、獨特的民族精神吸引來賓。開幕式的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團體操和表演的效果。
8、運動員入場
流程詳解
1、貴賓入場,國際奧委會主席和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在運動場入口迎接東道國國家元首,並引導他們到專席就座。入場後升主辦國旗奏國歌。
2、文藝表演包括的形式有團體操或其他文藝表演。這是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工作量最大、準備時間最長、花費最多的項目。東道國往往提前一兩年即開始準備,並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氣勢、獨特的民族精神吸引來賓。開幕式的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團體操和表演的效果。在二戰前的表演通常是樂隊演奏或合唱,二戰後發展成運動員入場後的文藝表演,80年代後演變成專門的文藝表演,持續時間從1小時發展到當前的2-3小時。
3、運動員入場占時比較長,80年代之前基本在1小時之內,80年代之後控制在1——1個半小時左右。各代表團按主辦國語言的字母順序列隊入場,但希臘和東道國代表團例外,希臘代表團最先入場,東道國最後。每個國家出場時播放的音樂都不同,基本上是播放出場國家的民族性的音樂,並且有現場DJ的伴奏。譬如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出場的音樂。
4、講話升旗奧運會組委會主席講話,國際奧委會主席講話,東道國國家元首宣布奧運會開幕。奏《奧林匹克聖歌》,同時奧林匹克會旗以水平展開形式進入運動會場,並從賽場的旗桿上升起。
5、運動員宣誓 運動員宣誓各代表團的旗子繞講台形成半圓形,主辦國的一名運動員登上講台。他左手執奧林匹克旗的一角,舉右手,宣讀以下誓言:“我以全體運動員的名義,保證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我們運動隊的榮譽,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參加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6、裁判員宣誓緊接著,主辦國的一名裁判員登上講台,以同樣的方式宣讀以下誓言:“我以全體裁判員和官員的名義,保證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完全公開地執行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職務,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教練員宣誓在2010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在2012年的因斯布魯克青年冬季奧運會開始首次舉行教練員宣誓活動,並從2014年索契奧運會開始,正式在奧運會開幕式時舉行這一儀式。內容如下:]“Inthenameofallthecoachesandothermembersoftheathletesi]]entourage,IpromisethatweshallcommitourselvestoensuringthatthespiritofsportsmanshipandfairplayisfullyadheredtoandupheldinaccordancewiththefundamentalprinciplesofOlympismi]](選自國際奧委會網站)i]
7、點燃火炬奧林匹克火炬接力跑,進入運動場,最後一名接力運動員繞場一周后,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然後放飛鴿子(1988年漢城烤乳鴿事件後,該項取消)。
8、文藝、煙火表演在開幕式後半程的表演通常是以歌曲、合唱為主。主辦國名家歌手登台獻藝,最後是五彩繽紛的煙火表演。
發展史
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於古希臘,因舉辦地點在奧林匹克而得名。傳說古代奧運會是由眾神之王宙斯所創始的。第1屆古代奧運會於公元前776年舉行,到公元394年共舉行了293屆。運動會每隔1417天即4年舉行一屆。後來人們將這一周期稱為奧林匹克周期。隨著近代體育的興起,希臘人民希望恢復古代奧運會。在1859――1889年,希臘曾舉辦過4屆奧運會,做了初步嘗試。自1883年開始,法國人顧拜旦致力於古代奧運會的復興。經他與若干代人的努力,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894年6月23日成立。顧拜旦制訂的第一部奧林匹克憲章強調了奧林匹克運動的業餘性,規定在奧運會上只授予優勝者榮譽獎,不得以任何形式發給運動員金錢或其他物質獎勵。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雅典舉行。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基本上是每四年舉行一次,這一周期被稱為“奧林匹亞德”。按此周期算,則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間共應舉辦293屆;但實際上召開的次數要少得多。不過,古代奧運會有規定,一個奧林匹亞德為一屆,不管舉行與否次數照算。
古奧運會初期,競賽項目不多,所以前22屆時間僅一天。後來隨著比賽項目的增加,又延長為兩天。從第37屆增加少年比賽項目後,時間又延長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開幕式,舉行獻祭和宣誓儀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賽的具體內容,第五天是閉幕式,進行發獎和敬神活動。
當前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有(未含冬奧會項目):田徑、游泳(含跳水、水球、水上芭蕾)、射擊、舉重、腳踏車、射箭、籃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體操(含藝術體操)、擊劍、國際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擊、柔道、賽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馬術、現代五項、桌球、羽毛球、網球、棒球等。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展規模,還是從發展水平上來看,都已為舉世所矚目。奧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人們看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聯繫在一起,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對人類的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一種體育現象,奧運會是人類探索體能極限的最引人入勝的賽場,奧運會紀錄、獎牌成為運動員追求的崇高目標,奧林匹克運動已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全球性活動。
1893年,根據“奧運之父”顧拜旦的建議,在巴黎舉行了討論復興奧運會問題的國際性體育會議。1894年1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6月16日,"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在巴黎索邦神學院開幕,到會代表79人,代表著12個國家的49個體育組織。有2000人參加了開幕式。大會通過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決議。6月23日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立,標誌著奧林匹克運動的誕生。
歷屆盤點
2012年倫敦奧運會,倫敦人十分強調“節儉奧運”的理念,堅信節儉、實用、高效才是奧運的宗旨。下面來盤點一下歷屆奧運會開幕式之“最”:
第二十二屆(1980,蘇聯莫斯科) 花費最多的奧運會
第二十一屆(1976,加拿大蒙特婁) 最浪費的主辦國
第二十九屆(2008,中國北京) 最盛大壯觀的開幕式
第二十三屆(1984,美國洛杉磯) 最商業的開幕式
第一屆(1896,希臘雅典) 最具歷史意義的開幕式
第五屆(1912,瑞典斯德哥爾摩) 最正式的開幕式
第九屆(1928,荷蘭阿姆斯特丹) 最富立體感的開幕式
第十四屆(1948,英國倫敦) 最來之不易的開幕式
第二十四屆(1988,韓國漢城) 最東方的開幕式
第二十五屆(1992,西班牙巴塞隆納) 最受歡迎的開幕式
最早的奧運開幕式
早期的奧運會開幕式,除了基本的禮儀,文藝表演完全屬於“陪襯”,所以多為因陋就簡。1896年在雅典舉行的首屆現代奧運會,各種“規定動作”之後,只是演奏了希臘的古典弦樂《奧林匹克聖火》。這首樂曲後來被國際奧委會確定為奧林匹克會歌。
合唱團加入
直到1924年在巴黎舉行的第8屆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也只是由四個樂隊、兩個合唱團進行集體演奏而已。
豪華型開幕式
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後,奧運會逐漸走向豪華,開幕式也越來越被重視;文藝表演更是成為其中工作量最大、準備時間最長、花費最多的部分。有人甚至冠之為“奧運會之花”。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耗資700萬美元;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便增長到三倍多,達到2500萬美元。
民族裝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精闢的結論,成為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大型藝術表演主創者恪守的一大要素。漢城奧運會開幕式籌備伊始,韓國人就制定了“以我們自己的文化為中心,廣泛吸收其他外國文化的長處”的指導思想。在他們規定的諸多原則中,除了寫著“富於韓國的特色”,還有“避開扇子舞和舞龍那樣老一套的表演形式”。就是說,開幕式文藝表演中要突出的是本國文化中最有新鮮感、衝擊感、愉悅感的內容。該屆奧運會開幕式,序幕和最後的文藝表演共72分鐘。運動員退場後,文藝表演以“美好的日子”開頭,將特技跳傘表演和朝鮮傳統舞蹈“降福舞”、“花舞”巧妙地融於一體。兩千多表演者翩翩起舞,表現了人們對和平與幸福的期盼。
最成功的開幕式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被視為最成功的開幕式之一。組織者向全世界推出了一台融西班牙民俗、歷史和歐洲文化於一爐的精彩表演。開幕式開始階段,360名鼓手敲起西班牙人慶賀豐收的阿拉貢鼓,穿透力極強的鼓聲在體育場內迴蕩,節奏分明、激盪人心。著名女舞蹈家在場中央的平台上表演最具西班牙特色的弗拉門戈舞。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多明戈引吭為之伴唱。他們酣暢淋漓的表演,讓人們感受到了西班牙人民火一般的激情。文藝表演的最後一部分,是西班牙著名的疊羅漢。2174名身著紅、綠色上衣和白色長褲的表演者,在場內跑道上搭起了12座6層“人塔”,象徵著歐洲共同體12個國家。接著,多明戈、卡雷拉斯等6名世界級歌唱家一展歌喉,聯唱歐洲著名歌劇中的精彩片斷,使全場數萬觀眾為之傾倒。
歷史意義
著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既然是奧運會開幕式,就責無旁貸地擔負著傳播團結、友誼、和平的奧林匹克思想的任務。在歷屆奧運會開幕式中,主創者煞費苦心,其中不乏此方面的大手筆。漢城奧運會開幕式籌備階段,曾經因奧運會主題歌的創作發生了激烈爭執。有人認為,既然是韓國主辦奧運會,主題歌就應該出自韓國音樂家之手。但漢城奧運會組委會卻認為,主題歌的精髓是傳播奧林匹克思想,是唱給世界上每一個人聽的,應該由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來創作。他們選擇了曾經為洛杉磯奧運會主題歌譜曲、並三獲奧斯卡電影音樂獎的義大利作曲家莫羅德爾,與美國著名詞作家湯姆懷特洛克合作,結果大獲成功。一曲《手拉手》使漢城奧運會開幕式大為增色,並將團結、友誼的奧林匹克思想傳遍了全世界。以致於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曾經提議,要將《手拉手》定為奧運會的永久性主題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是現代奧運會的百年華誕,該屆盛會的主題歌即為《世紀召喚》 。開幕式文藝表演一開始,在主題歌昂揚的鏇律中,五個奧運五環色彩的高大“精靈”騰空而起,500名身著各國服裝的男女青年在場地中央組成了五環圖案,400名兒童則在五環下方組成了“100”。《世紀召喚》的主題得到了體現和升華。
只有創新才有生命力
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為曾經參與三屆奧運會開幕式創作的澳大

利亞人里克·伯奇。以往奧運會的文藝表演者大多局限於本國,而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中,伯奇別出心裁地推出了20個國家2000名音樂家的行進間集體演奏。開幕式上,在奧運會會歌的伴奏下,當他們浩浩蕩蕩地邁步走進會場,演奏出雄渾、動聽的一首首樂曲時,其本身就是在演繹著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人民友愛、團結、奮進的奧林匹克之歌。悉尼奧運會開幕前,組委會特意從世界各地徵集歌曲,參選的有4000多首。開幕式上,2000名各國音樂家演奏的幾首歌曲,除了主辦國澳大利亞的國歌,其它幾首皆為4000首參選歌曲中選出的佳作。這無疑更增加了演奏的世界意義。不過,若論創新,還是推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最為大膽、也最為成功。該屆奧運會的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以“希臘海洋”命名,主創者甘脆將“愛琴海”搬進了開幕式會場。體育場中央場地內灌裝了2000多噸水,儼然一片“人造愛琴海”。奧運會開幕式背景便在“海水”與陸地之間神奇地變幻著。加上效果極佳的高科技光影手段和絢爛多彩的煙花交相運用,奧運會開幕式變成了夢幻之境。古希臘文明的的發展與演進、神話傳說、建築文明和雕塑等,都在開幕式上得以神奇地相“重現”。就連運動員入場式也被賦予了浪漫色彩。各國參賽者不是如同以往那樣依次進入場地中央,而是邁上“海洋”畔的橢圓性台階,經過繞行才進入場地,場上的氣氛頓時變得更為熱烈、活躍。
當然,雅典奧運會也為這一切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其開、閉幕式的總開銷達到8100萬歐元,創奧運會開、閉幕式費用最高紀錄,受到了希臘國內外眾多行家的批評。
大盤點
奧運會開幕式歷來是奧運會的重頭戲。北京奧運會開幕在即,我們充滿期待。同時,奧運史上那難忘的一幕幕開幕式,都成為永恆瞬間。

293屆古代奧運會的火種由顧拜旦重新點燃,奉宙斯之名的休戰日體能冠軍賽,注入了和平、友誼、公平競爭和身心和諧發展諸元素,轉變成全人類的健力美歡場,體育與和平、自由與溝通的全球化新紀元由此揭開。本屆奧運會開幕式觀眾達8萬人,這個紀錄直到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才被打破。
這屆奧運會名為“國際體育鍛鍊和運動競賽”,卻成了巴黎世界博覽會的附屬品和形象廣告,它的開幕式更被世博會的開幕式所取代。運動員們在展台邊、郊外樹林裡度過了5個月的冗長賽期,甚至與消防比賽一起進行,可圈可點的只是婦女首次成為奧運賽場的參與者而非看客。本屆沒有主會場,也沒有開幕式。有些運動員甚至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參加過奧運會。

第三屆(1904,美國聖路易斯) 最不被重視的開幕式
聖路易斯萬國世博會主席大衛•弗朗西斯宣布了本屆奧運會的開幕,但你幾乎見不到國際化的陣勢,因為來自美國之外的運動員只有42人,其中一些運動員還要兼顧世博會的參展工作。而“人類學日”的種族歧視性展覽,令顧拜旦恥於到此參加奧運會。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和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都沒有參加開、閉幕式,二者同時缺席也是奧運史上唯一的一次。
第四屆(1908,英國倫敦) 最潮濕的開幕式
這是一個潮濕的開幕式,霧都倫敦偏逢連夜雨。圍繞國旗的政治因素擰巴了一下,令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沒得到一個體面的代表團入場式。5次摔倒在跑道上、跑錯了方向最後被取消了比賽資格的馬拉松選手皮耶特里,比開幕式更令世界印象深刻。本屆奧運會首次規定開幕式上各代表團應服裝統一,在本國國旗引導下列隊入場,為以後各屆開幕式創下了先例。
科羅列夫運動場為奧運而建。陽光下,在銀喇叭的伴奏聲中,電影膠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五世和37000多名觀眾見證了來自五大洲28個國家的運動員入場,瑞典姑娘們進行了精彩的歌舞表演。顧拜旦稱之為“一屆充滿魅力的盛會”。本屆奧運會首次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並從此形成傳統。

第七屆(1920,比利時安特衛普) 最具儀式感的開幕式
上午在市中心教堂為一戰陣亡的奧運名將舉行彌撒,下午在運動場成為開幕式主題的是和平與誓言:火焰是為了悼念,和平鴿是為了憧憬,源自古代奧運會的選手宣誓儀式是為了公平競爭,全世界在代表五大洲的奧林匹克五環旗下相聚。第一次升奧林匹克旗、放和平鴿,第一次舉行運動員宣誓儀式。為了紀念協約國當中犧牲的將士,在開幕式上點燃了象徵勝利的火焰,此後點燃火焰成了大家非常熟悉的點燃奧運聖火的前奏。
第八屆(1924,法國巴黎) 最規範的開幕式
巴黎人第二次擁抱了現代奧林匹克,這在當時絕無僅有。當日上午於天主教堂舉行慶祝彌撒,以示對神靈之敬畏;下午在體育場舉行正式開幕式,奏法國國歌后,法國總統加斯頓•杜梅爾格放飛白鴿,以示對和平之渴慕。這次奧運開幕式因其規範而成為眾人稱頌的最佳範本。
第九屆(1928,荷蘭阿姆斯特丹) 最富立體感的開幕式
荷蘭人接過了1928年奧運會的聖火。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首次奧林匹克聖火,火種來自奧林匹克發源地——奧林匹亞山,經過漫長的火炬傳遞,抵達荷蘭。7月28日舉行的開幕式堪稱早期最富形式感、最立體的開幕式之一——不僅鳴放了禮炮,荷蘭人還在高空展示了強大的飛機編隊。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從本屆奧運會開始。為了表示對希臘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地位的尊重,從本屆奧運會開始,希臘代表團第一個入場,東道主排在最後,其他國家則按東道國文字順序排列。以後的歷屆奧運會就延續了這一形式。
第十屆(1932,美國洛杉磯) 最撫慰心靈的開幕式
闊別28年之後,奧林匹克再次蒞臨美洲大陸。但此時的美利堅已非往日的年輕、興旺、生機勃勃,而是衰退、蕭條、一蹶不振。為避免聖路易斯奧運會無人喝彩的尷尬,此次開幕式,美國人走足程式——總統宣布開幕、運動員入場、升會旗、唱聖歌、點燃聖火、放飛和平鴿、鳴放禮炮、運動員宣誓等,一項都沒有少。10萬名觀眾參加了開幕式,創下了新紀錄。

第十一屆(1936,德國柏林) 記錄奧林匹克恥辱的開幕式
早在兩年前,國際奧委會就已決議恢復古奧運會舊制。開幕式上,納粹元首希特勒擁抱白衣小女孩、放飛和平鴿的舉動本應是奧運史上令人感動的場面之一,之後卻因希特勒悍然發動二戰,成為現代奧林匹克永遠的恥辱。
第十四屆(1948,英國倫敦) 最來之不易的開幕式
闊別奧林匹克40年之久,戰勝國英國以和平衛士之角色,再次點燃奧林匹克之火。戰後之英國民生凋敝,經濟不振。這次奧運會也因此小而精,短且美。血洗的和平賦予了此次奧運會濃重的反戰意味,放飛和平鴿時,從未如此動人心弦。電視直播首次被引入現代奧運。
第十五屆(1952,芬蘭赫爾辛基) 最撫平傷痕的開幕式
首次將火種從雅典空運到丹麥,象徵著突破極限並不局限於體育範疇。於本屆奧運會上亮相的勝利女神圖像被選作奧運會獎牌正面圖樣並沿用至今,成為奧運史上的一大經典。
第十九屆(1968,墨西哥墨西哥城) 最多畫外音的開幕式
開幕式前,墨西哥警察和軍隊與參加示威的學生發生了血戰,至少死亡267人,舉世譁然。但奧運會還是如期開幕,墨西哥總統狄亞斯和年已81歲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主持了開幕式。點燃主火炬的是墨西哥20歲田徑女選手巴西利奧,她是奧運史上第一個點燃聖火的女性。本屆開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

第二十屆(1972,德國慕尼黑) 最悲傷的開幕式
國際奧委會的傳奇主席布倫戴奇用德語發表了他在開幕式上的最後一次講話。但是,這屆奧運會注定是悲傷的,“慕尼黑慘案”震驚世界,並引發了一系列政治事件。開幕式有女運動員宣誓。把由軍人護送奧林匹克旗幟入場全部換成運動員護送,充滿了人情味。
第二十一屆(1976,加拿大蒙特婁) 最慘澹的開幕式
非洲國家大面積退出本屆奧運會。最終,應邀參賽的有92個國家和地區,運動員數比來的記者(約7800人)還要少。本屆奧運會聖火傳遞過程與眾不同,採取了衛星傳遞;主火炬由一對青年男女點燃,在奧運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兩個人共同執行使命。
開幕式當天天氣不佳,主辦方不得不出動6架飛機,在雲層中噴灑化學藥劑,驅散飄浮在體育場上空的烏雲。當時國際奧委會承認的140多個成員國,有2/5的國家和地區抵制了本屆奧運會,在開幕式上有的國家只有旗手入場,有的國家不舉本國國旗而舉奧林匹克五環旗。從點火、運動員宣誓到裁判和官員宣誓,全是蘇聯人。

第二十三屆(1984,美國洛杉磯) 最商業的開幕式
洛杉磯奧運會的最偉大之處在於貢獻了大型體育賽事的商業運營模式,它讓現代奧運會從此走出資金困境。開幕式表演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戴•沃爾帕主持。點燃主火炬的創意令人驚喜:一個“太空人”“飛”過體育場,然後點燃五環形狀的引火裝置。
第二十四屆(1988,韓國漢城) 最東方的開幕式
最成功的奧運歌曲,最具東方文化氣息的表演,冷戰期間的最後一屆奧運會。本屆奧運會主題曲《手拉手》讓人記住了漢城,是至今最成功的奧運會主題曲。點燃主火炬的是象徵體育、科技和藝術的二男一女——舞蹈演員孫美貞、教師鄭順萬和馬拉松運動員金元鐸,同時創下奧運歷史的一項紀錄。
第二十五屆(1992,西班牙巴塞隆納) 最受歡迎的開幕式
自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以來,奧運會首次沒有遭到任何國家的抵制。新生的南非也踏上了奧運會的舞台。通訊衛星同時用32條線路向五大洲約35億觀眾實況轉播開幕式的盛況。本屆奧運會的點火儀式是殘奧會射箭獎牌獲得者雷波洛用弓箭將火種射向70米遠、21米高的聖火台,據說他為此操練了不下2000次。

第二十六屆(1996,美國亞特蘭大) 最具夢幻色彩的開幕式
光影的絕妙搭配、宏大的舞台設計、絢麗的色彩,亞特蘭大成就了科技與夢幻的完美結合。美國夢與南部風情、體育精神與人文關懷、奧林匹克精神的百年華誕,在阿里用顫抖的雙手點燃火炬那一刻得到升華。同時他因為病痛而不停抖動的雙手以及堅毅的面孔,被譽為奧運會史上最感人的鏡頭之一。
第二十七屆(2000,澳大利亞悉尼) 最具想像力的開幕式
悉尼把水與火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瀑布中央點燃聖火極大地刺激了人類的想像力,奧運會開幕式也因此成為了各主辦國競逐各自創意的舞台。以“自然”為主題,也極力展示人和環境完美相處的主張。
第二十八屆(2004,希臘雅典) 最具古老文明色彩的開幕式
地中海文明、聖火和奧運精神的發源地、神話與人類文明的起源。本屆奧運會火炬傳遞首次傳遍了五大洲,並首次到達了非洲和南美洲。火炬台慢慢放倒,被點燃之後又慢慢立起,象徵奧林匹克的一種回歸。
歷屆詳情
2012年

開幕,開幕式將在位於倫敦東區的斯特拉特福德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
2012倫敦奧運會被稱為最節儉的奧運會,因為大多數新建場館都是臨時建築,因此也被稱為“臨時奧運”。
一直以來,關於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不大氣”、奧運村簡陋、場館寒磣等的議論不斷,而據《星期日泰晤士報》爆料,倫敦奧運會開幕式將會持續3個小時,僅花費約2700萬英鎊,相比於北京奧運會開幕式150億美元的花費和雅典奧運會75億美元的花費,十分節儉 。
2008年

19時左右將進行觀眾輔導
19:56開幕式進入倒計時。
20:00--23:30開幕式正式開始,持續約3.5小時
流程
三大部分環環相扣
根據奧運會的慣例,開幕式的主要流程分為三大部分。張和平介紹說,這三大部分分別是:一、文藝表演前儀式部分。包括歡迎儀式、展示奧運五環,中國國旗入場,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等。這部分時間長度約14分鐘。
二是核心部分——文藝表演,名為《美麗的奧林匹克》,分為上、下兩篇,約一個小時。上篇名為《燦爛文明》;下篇名為《輝煌時代》。三是文藝表演後儀式部分,包括運動員入場式、北京奧組委主席致辭、國際奧委會主席致辭、中國國家主席宣布奧運會開幕、奧林匹克會旗入場、奏奧運會會歌、升奧林匹克會旗、運動員代表宣誓、裁判員代表宣誓、放飛和平鴿、場內火炬傳遞及最終的點火儀式等。這部分將近兩個半小時。
風格
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對於所有人來說,開幕式的文藝表演風格一直是舉辦國用來展現本國文化與藝術的舞台。開幕式如何表現?主要內容和藝術風格都是什麼?這些問題也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在開幕式的表現內容上,將重點展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建設成就和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張和平表示奧運會開幕式的表現內容就承擔了這一重要的特性。
對於所有人而言,開幕式的文藝表演風格一直都是舉辦國用來展現本國文化和藝術的舞台。
在藝術風格上,用張和平說開幕式堅持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開幕式充分體現民族特色、時代特徵,以中國特有的‘繪畫長卷’為線索,以中國美學的寫意精神展現東方文明的底蘊,用絢爛的色彩展示當代中國的勃勃生機,用富有創造性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賦予開幕式以現代性和國際性風貌。”
入場
中國在尚比亞之後運動員入場將占近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而205個體育代表團究竟以什麼樣的原則排序也一直被人關注。張和平說:“運動員入場式的順序,將依照205個國家或地區代表團名稱的簡化漢字筆畫順序進行排列。也就是以中文翻譯國名的第一個漢字的筆畫為準。”
這個方法也是依據國際慣例,根據“主辦國語言排序”。此次奧運會在北京舉辦,自然就依簡體漢字筆劃為排序。如果第一個漢字筆畫數字相同,則以第二個字為準,以此類推。但希臘代表團和東道主中國例外,希臘代表團最先入場,中國代表團最後一個入場。張和平還透露,第二個出場的是幾內亞代表團;而在中國代表團之前出場的則是尚比亞代表團。
焰火
15000發煙花光耀開幕式
奧運開幕式煙花燃放貫穿整個開幕式,配合儀式演出共同進行。在主體育場釋放的總量大概在15000發左右,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釋放煙花數的總量大概在14000發左右,這將會為2008年8月8日晚的開幕式增加很多色彩。
演員
三分之一來自部隊
演職人員大概在15000人左右。這裡面沒有包括儀式人員,總數加起來大概不到兩萬人。在演職人員中有三分之一來自部隊。
焦點
開幕式可能沒有汶川元素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舉世震驚,5.12後不少人猜測,在奧運會開幕式上,可能會加入汶川地震的元素。對此,張和平昨日明確表示,開幕式中不會有汶川地震的元素。
他表示:“四川汶川地震對於全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場深重的災難。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過程中。我國人民形成了萬眾一心、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的抗震救災精神。我國從中央領導到普通人民都表現出了這種精神,這種民族精神也將為開幕式注入新的精神,但是奧運會的開幕式畢竟是一個慶祝體育競賽的歡樂的盛事,不應該也不必承載更多的東西。我們相信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必將進一步振奮民族精神,同時,也是有利於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工作。”
奧運會開幕式製作團隊:總導演:張藝謀,副總導演:張繼剛等
2004年

2000年
聖火

尼基·韋伯斯特
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有一個穿針引線的小姑娘,她時而鋪開毛巾沐浴陽光,時而潛入深海,時而又一展歌喉。這個可愛的澳大利亞小姑娘叫尼基.韋伯斯特,當時在邁克唐納學院讀八年級。雖然她只有13歲,但是她的演出生涯已有6年了。她曾經擔任過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在新版的《音樂之聲》里,她扮演了上校的女兒。她還曾經和著名的歌星麥可.傑克遜一起在悉尼足球場同唱《歷史》。
1996年

1992年
特色開幕式

最成功開幕式之一
十萬名觀眾和二十億電視觀眾觀看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這是有史以來最為壯觀的奧運會開幕式之一。由於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等巨星的精彩表演,許多國家將這次開幕式稱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屆”。
1988年

點火儀式
漢城奧運會點火儀式的焦點集中在曾在1936年奧運會上奪得馬拉松冠軍、已經76歲高齡的國家英雄孫基禎身上。在1936年參賽奧運時,因為當時韓國正被日本占領,孫基禎被迫代表日本參賽,用的名字也是日本味道的“孫龜齡”。孫基禎後來回憶當時的情景,不勝感慨地說,當他站在領獎台上看到升起的太陽旗時,他痛楚地低下了頭。
孫基禎在奧運會開幕式的出場意味著韓國的強大和鬥爭精神。就在人們認為孫基禎是點燃火炬的最佳人選時,組織者給了人們一個意外:孫基禎老人只持火炬跑進主會場。而點燃火炬的是舞蹈演員孫美貞、教師鄭順萬和馬拉松運動員金元鐸三人---這也創了一項奧運會“紀錄”。
小插曲
在開幕式中還有一個小插曲:主辦單位放飛了眾多的和平鴿,但很多鴿子撞到了火炬上,令組織者因意外的“烤乳鴿”而感到內疚。
1984年

1984年7月28日當地時間下午4時15分,大會於洛杉磯紀念體育場正式開幕,10萬名服色艷麗的觀眾擠滿了看台,由好萊塢著名導演戴.沃爾帕主持的一幕幕富有美國民族特色的歌舞,引人入勝,使開幕式成了一次激盪人心的藝術盛會。7時15分美國總統里根宣布大會開幕。自1904年以來,美國雖曾4次舉辦冬(1932年、1980年)、夏季(1904年、1932年)奧運會,但總統親自出席開幕式這還是第一次。
在里根宣布開幕後,美國已故著名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的孫女吉娜.漢菲爾高舉火炬進入會場。隨後,美國1960年奧運會十項全能冠軍拉.詹森接過火炬,點燃了奧林匹克火焰。接著是美國1976年奧運會跨欄冠軍埃.摩西代表運動員宣誓。整個開幕式持續了好幾個小時,當落日收盡餘暉,體育場上暮色凝重的天空又升起了五彩繽紛的焰火。身著世界各地民族服裝的兩千多名洛杉磯市民,伴隨著貝多芬的“歡樂頌”放歌狂舞,把開幕式的節日氣氛再次推向了高潮。
1980年

蘇聯黨政領導及奧委會主要官員出席了開幕式。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主持了他任期內的最後一屆奧運會,本屆之後他卸任為名譽主席。薩馬蘭奇被選為國際奧委會第七任主席。開幕當天天氣不佳,主辦當局不得不出動6架飛機,在雲層中噴灑化學藥劑,驅散飄浮在體育場上空的烏雲。
1980年7月19日攜火炬進入中央體育場的是蘇聯三屆奧運會三級跳冠軍維克托.薩涅耶夫。他繞場跑一周后,將火炬轉交給了蘇聯著名籃球運動員謝爾蓋.別洛夫,後者最後完成了點燃塔上火焰的使命。蘇聯元首萊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宣布了本屆奧運會開幕,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蘇聯上屆體操明星弗拉季米爾.安德里亞諾夫,代表裁判和官員宣誓的也是蘇聯著名運動員、三屆奧運會摔跤冠軍亞歷山大.梅德韋季。
1976年

1976年7月13日於奧林匹亞點燃,火種傳到雅典後,不像以往用輪船、飛機或接力傳遞,而是利用衛星傳到加拿大首都渥太華,隨後進行火炬接力跑,7月17日傳遞到蒙特婁。7月17日晚點燃主體場奧林匹克火焰,是由一對少年男女共同完成的。這是奧運會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由兩人共同執行這一光榮的使命。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宣布了本屆奧運會開幕。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東道主的舉重運動員皮埃爾.聖-讓,代表裁判員宣誓的是加拿大的田徑裁判莫里斯.福熱。在開幕式上,進行空中特技表演的加拿大皇家空軍噴氣式飛機飛過會場的環形屋頂。
1972年

布倫戴奇用德語發表了他在奧運會上的最後一次講話,然後由聯邦德國總統海涅曼正式宣布大會開幕。本屆奧運會聖火於1972年7月28日在希臘奧林匹亞點燃,1972年7月28日後由5976名運動員接力傳遞,經過29天零7小時傳送到慕尼黑。
在大會開幕式上,由1500米跑世界青年冠軍岡特爾·扎恩點燃了火炬台。東道主的田徑選手海蒂·舒勒爾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而代表裁判員宣誓的是聯邦德國的馬術裁判海因茨·波雷。
1968年

狄亞斯總統主持
上午11時許,墨西哥總統狄亞斯和年已81歲、第五次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布倫戴奇等來到會場。狄亞斯總統主持開幕式並宣布了大會開幕。
首位女性點燃聖火
當墨西哥20歲的女田徑選手諾瑪.恩里克塔.巴西利奧.德索克羅高舉火炬繞場一周,登上90級台階點燃火焰時,全場8萬多觀眾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歡呼聲。巴西利奧是奧運會史上第一個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女性。隨後,東道主的田徑運動員帕布羅.加里多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
首次裁判宣誓
開幕典禮比1964年東京奧運會更為壯觀。4萬個彩球飄浮天空,1萬隻鴿子迎風飛翔,禮炮聲、號角聲、樂曲聲響徹雲霄。整個會場籠罩在富有南美特色的狂歡氣氛中。為了加強裁判員的責任感,本屆開幕式上首次列入裁判宣誓。儀式安排在運動員宣誓之後。由主辦國推選一名裁判員宣讀如下誓詞:“我代表全體裁判員和工作人員宣誓,在本屆奧運會上我們將以真正的奧運會精神和遵守奧運會一切規則,公正地履行裁判員職責”。
1964年

美國發射衛星配合轉播
美國發射了“辛科姆”衛星,向世界各地轉播,這在奧運會史上還是第一次。
播放顧拜旦講話錄音
1964年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70周年,為了紀念顧拜旦這位創始人,播放了他在1936年奧運會上的法語講話錄音:“奧運會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加;生活的本質不是征服(索取),而是奮鬥。”
點燃奧林匹克火焰
本屆奧運會進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動。最後點燃奧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歲的早稻田大學學生坂井義則。他出生於廣島核子彈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奧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徵,由坂井點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顯的。
1960年
本屆奧運會開幕儀式上,義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齊宣布了大會開幕。東道主的田徑名將簡卡爾洛.佩里斯點燃了聖火。隨後,義大利的另一位田徑選手阿道夫.孔索里尼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
1956年

宣布盛會開幕的是澳總督愛丁堡公爵。來自奧林匹亞的火種首次利用飛機傳遞,行程共約2萬多公里。在開幕式上,由澳大利亞田徑運動員克拉克點燃了奧運聖火。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另一位東道主田徑運動員約翰.蘭迪。
1952年
本屆奧運會於1952年7月19日當時時間下午1點正式開幕。儘管當時天氣不佳,但觀眾台上仍座無虛席。當闊別田壇多年的帕沃.努米高擎火炬進入會場時,全場掌聲雷動,高呼“努米!努米!”。當時已經55歲的努米邊跑邊頻頻點頭向觀眾致敬。當芬蘭另一名長跑明星、當時已62歲的漢.科勒赫邁寧從努米手中接過火炬點燃聖火時,大會進入了高潮。掌聲、歡呼聲和熊熊燃燒的奧林匹克火焰使人們沉浸在狂熱的氣氛中。
1948年
本屆奧運會於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進行。7月29日下午4時整,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宣布大會開幕。英首相剋利門特.艾德禮發表了友好演說。點燃本屆奧運會聖火的是英國的田徑運動員約翰.馬克,而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另一位東道主的田徑運動員唐納德.芬雷。1948年倫敦奧運會是首次有電視轉播的一屆,儘管在英國實際上很少人有自己的電視機。
1936年
背景

火炬燃點儀式
本屆奧運會前的7月20日,在奧林匹亞舉行了隆重的火炬燃點儀式,12名身著希臘民族服裝的少女在樂曲伴奏聲中點燃了第一支火炬。國際奧委會前主席顧拜旦親臨會場,並發表了演說,隨後正式開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從奧林匹亞至柏林運動場,全程3075公里,參加接力的共3075人。8月2日火種再由帆船運送到帆船比賽地點基爾港,3日下午燃起。從本屆奧運會起,點燃奧林匹克火焰是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不可缺少的儀式之一。
1932年
背景

不過競技水平還是非常高的,有18項世界紀錄或被打破或被追平。觀眾人數也創造了紀錄,有10萬人參加了開幕式。
開幕式概況
奧運會於1932年7月30日下午開幕,美國副總統理查·卡曾斯代表因忙於政務而無暇顧及的總統胡佛到會祝賀。奧會主席巴耶.拉圖爾率領部分國際奧會官員出席。整個洛杉磯紀念運動場的看台上座無虛席,開幕式仿照古希臘的宗教儀式,鳴放了十響禮炮,點燃了“奧火”,兩千隻和平鴿飛向天空,洛杉磯奧運會開幕了.
1928年
本屆奧運會於1928年5月17日至8月12日舉行。7月28日,第9屆奧運會舉行了正式的開幕儀式。開始時鳴放了禮炮,同時會場上空有飛機編隊飛過。場內修建的高塔上燃燒著熊熊火焰直到大會閉幕。
火炬傳遞淵源
火焰的火種取自奧林匹亞,首次採用聚光鏡聚集陽光點燃火炬,然後通過接力傳送,途經希臘、南斯拉夫,奧地利,德國4個國家,最後傳到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不少史料記載,今日奧林匹克火炬傳遞是從這屆開始的,大概緣由於此。不過,直到1934年國際奧委會才正式決定,從第十一屆開始在開幕式上舉行這項儀式。因此準確地說,燃燒奧林匹克火焰應是始於1936年柏林奧運會。
入場式
為了突出希臘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重要地位,本屆奧運會運動員的入場式由希臘隊率先,東道主殿後,其他各按東道國文字排列。這種排列方法沿用至今。
開幕
開幕式上由荷蘭王子亨德里克宣布奧運會正式開幕,東道主的足球運動員哈里.丹尼斯則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
1924年
背景
在1924年巴黎奧運會上,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口號,本次應邀參賽的國家地區數從29個躍升到44個。有1000名新聞記者參與了大會的報導,這也是奧運會被大眾認為是大型賽事的一個信號。首次增設了女子擊劍比賽。
開幕概況
本屆奧運會的開幕式是於1924年7月5日正式舉行的。與上屆相似,當天上午在天主教堂舉行慶祝彌撒,下午在體育場舉行開幕式。出席開幕式的有法國總統,英國、羅馬尼亞、衣索比亞等國的王公顯貴,以及國際奧委會、法國奧委會的主要官員。法國總統加斯頓.杜梅爾格宣布大會開幕後,奏法國國歌,放飛和平鴿,由法國田徑選手若熱.安德烈代表運動員宣誓。各國運動員以法文字母為序,由奧地利代表團首先入場,並繞場一周。約有四萬多名觀眾參加了開幕式。現場有四個樂隊及兩個合唱團,氣氛熱烈。
1920年
首現奧運會會旗
在1914年巴黎奧林匹克大會上決定採用由顧拜旦創造的代表五大洲的五環奧林匹克旗,本屆奧運會公眾首次看到了奧運會會旗。
首現運動員宣誓
開幕式上,還首次舉行了運動員宣誓儀式。這個儀式是顧拜旦1913年提出,國際奧委會贊同並擬於1916年第6屆奧運會開始實施的。起因是前兩屆奧運會上都出現了某些運動員為獲取金牌而弄虛作假的現象,這促使顧拜旦選擇採用了古代奧運會的選手宣誓儀式。首次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比利時水球和擊劍運動員維克托.布安。
文藝表演
宣誓後,由1200名比利時歌唱演員進行了精彩的文藝表演。
1912年
首現隆重開幕儀式
1912年7月6日,第五屆奧運會於“科羅列夫”運動場正式開幕。大會首次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並從此形成傳統。
概況
開幕當日天氣晴朗,陽光燦爛。看台上觀眾人山人海。上午11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和以顧拜旦為首的國際奧委會官員蒞臨大會,國王致開幕詞。大會首次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儀式。
1908年
開幕當日天氣不佳,濃霧迷天,雨下個不停。國王、王后及國際奧委會官員出席了儀式。
開幕式規定
這屆奧運會首次規定開幕式上各代表團應服裝統一,在本國國旗引導下列隊入場,並規定,旗手通過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觀禮台前時,要將旗幟下垂,以示致敬。
小插曲
由於國旗問題,在開幕式上引起了一些糾紛。首先,美國、瑞典代表團進入會場後,發現會場沒有懸掛他們的國旗,向組委會提出了抗議。接著,擔任美國旗手的美籍愛爾蘭人不願向愛德華七世致敬,高舉大旗通過了主席台,引起了一陣騷動。此外,與俄國為一個代表團的芬蘭選手(當時俄、芬蘭為一個代表團,但單獨參加比賽)認為在帝俄旗幟下入場是一種恥辱,因此拒絕參加開幕式。
先例開創
開幕式雖出現了一些糾紛,但某些作法,如代表團著統一服裝,在各自的國旗引導下列隊入場等,為以後各屆開創了先例。
1904年
1904年7月1日,聖路易斯萬國世博會主席大衛-弗朗西斯,正式宣布奧運會開幕。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和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雙雙缺席。
1900年
背景
在1894年巴黎國際體育會議上,顧拜旦曾建議第一屆奧運會於1900年與世界博覽會同時在巴黎舉行,藉以擴大奧運會的影響。但顧拜旦的意見遭到了否決。不過與會代表考慮到顧拜旦為復活奧林匹克運動所作的貢獻,尊重他提出的在1900年讓奧運會和世界博覽會同時舉行的構想,同意第二屆奧運會在巴黎舉行。
基本情況
這一屆的開幕式沒有正式宣布奧運會開幕。在世博會期間,第二屆奧運會是以“國際體育鍛鍊和運動競賽”的形式進行,為了承辦這次盛會共搭了超過83000個帳篷和架子。世博會也邀請了超過5000萬人參加,在5個半月的時間裡,奧運會與保齡球、垂釣、獵槍射鴿甚至消防比賽一起進行。
1896年

1896年下午3時,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宣布了大會開幕。維凱拉斯、顧拜旦等國際奧委會官員出席了開式。在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莊嚴的古典弦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
8萬觀眾出席開幕式
希臘人對這次大會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出席開幕式的觀眾達8萬人,這一數字直到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才被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