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製造
基於南非政府長期奉行的種族隔離主義,聯合國於1997年11月對南非強制實施包括戰機及其零件在內的武器禁運。與此同時,漸增的邊境武裝衝突正威脅著南非的安全。因此,正在老化落伍的南非空軍第二代戰鬥機──1963至70年從法國所購買的74架所剩存下的大部份“幻影”Ⅲ,急需進行更新。在國際制裁下,將“幻影”Ⅲ大幅度修改為高效率的作戰飛機的大膽方案,只能由當時國營的阿特拉斯公司(AtlasAviation),現為丹奈爾公司(DenelAviation)所承擔。而這些更新包括改良的機身,新的發動機,和更先進的電子設備。方案於1984年在以色列的秘密技術援助下開始實施,而“獵豹”和以色列“幼獅”(Kfir)外表之酷似大大地說明了以色列介入的可能性。第一架定名為“獵豹”的原形機於1986年7月誕生,由一架“幻影”Ⅲ-D2Z雙座教練機改成,在同年首飛成功。翌年夏天,從不同型號的“幻影”Ⅲ改裝而成的各型“獵豹”開始投入使用。
結構
除了一個加長的機鼻外,氣動布局的修改包括:在機鼻兩則裝上可以防止在高攻角下脫離偏航的“幼獅”式小邊條,一對固定在進氣道的三角鴨翼,鋸齒型外翼前緣,和代替前緣翼槽的短翼刀。雙座機型亦會在駕駛艙下兩側加上曲線型邊條。
機體結構上的修改著重於延長主翼梁的最低壽命(800小時),以進行多次漸進式階段的改造方法來達到減少疲勞和延長壽命至1250小時的目標。此外,大約五成的機身接受了更新。
除了裝有斯奈克瑪公司的“阿塔”(SNECMAAtar)9K-50型發動機(南非已得其生產權)的雙座型和R2Z偵察型外,其餘改型沿用原來的“阿塔”9C或9D型發動機,這個事實能夠從它們缺乏“幼獅”機脊上較大和機身上兩個較小的輔助進氣口(因配備更重、更大功率的通用電氣GEJ79發動機之故)推測出來。為了在雙座型上裝上9K-50,它們的近氣道以及機身結構將會進行一定的修改。而固定在駕駛艙右則靠後的受油管,可以令飛機在燃料少、武載多的情況下如常起飛。另外,一套新設的單點壓力加油系統將減少飛機受油時間(油盡後加油需時最長五分鐘)。
性能改進方面包括減少4%的耗油率,縮短10到20%的起飛距離,減少最低速度大約100指示空速節,縮短爬升時間和增加單位剩餘功率,提升15%的持續迴轉率與持續負載係數。雖然鴨翼的存在令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700公斤,但是最大平飛加速時間和最大平飛速度則相對地減少了5%。經改進的發動機亦有望令載荷/燃料容量或者最大起飛重量有所提升。
“獵豹”的電子設備更新,可能是以“幼師”C2(或C7)的埃爾比特(Elbit)81型系統(或可能是升級的82型)的導航及武器投射系統作為基礎。顧及到起飛前的程式輸入以及飛行員對雙桿操縱(HOTAS)的操作,抬頭顯示器、計算機終端設備(ComputerTerminalUnit)和武器控制/顯示面版(armamentcontrolanddisplaypanel)將通過一個(MIL-STD-1553B)軍用數據連結口進行工作。導航/攻擊系統擁有一個慣性系統,選擇包括一個(自研或源自以色列的)頭盔瞄準器和雷達高度表。“幼師”式的下垂機頭容納了一個埃爾塔(EltaEL/M-2001B)搜尋雷達。該雷達擁有下視/下射功能,但是缺乏發射遠距空空飛彈的能力和缺少地圖繪製系統。像“幼獅”一樣,“獵豹”風檔前的機頭部份曾被加長,為額外的電子設備提供了空間。自衛系統包括一個(SPS-2000)雷達預警接收系統,它的天線分別安裝於機頭和垂尾後沿的部位;系統還可能包括裝在原為助推火箭整流罩的一個雷達干擾系統。一個新增的發動機控制系統將為改進後的電子設備提供足夠的冷卻。
和“獵豹”EZ單座型比較,DZ雙座型的主要區別在於:DZ型擁有一個(如“幼獅”教練型般的)更長和
下垂更明顯的機頭──它容納了原來位於機脊的電子設備;在DZ型機頭下、空速管桁架後的部位,安裝著兩
條雷達預警天線和一個較大的冷卻進氣口。
“獵豹”的固定武器是兩門30毫米“德發”(DEFA)機炮,位於機身腹下。其它機載武器均是官方自稱的自研
國產設備,它們包括:V3B“庫克利彎刀”(Kukri)/V3C“標槍手”(Darter)格鬥飛彈,還可能包括最新研製的中/遠距空空飛彈,如超視距的V4“R-標槍手”(R-Darter)。對地攻擊武器有:AS.30空地飛彈(可能配合上自製的瞄準吊艙)、集束炸彈、火箭發射器和燃料/火箭助推的結合型吊艙。除了保留“幻影”
Ⅲ原有的五個掛點外,主翼連線進氣道的前方還會增加兩個掛點。
歷史
在首輪更新,有八架“幻影”Ⅲ-D2Z教練機被轉換成“獵豹”標準D型雙座教練機,並於1987年10月投入使用。至少二十架“獵豹”DZ是從“幻影”Ⅲ-BZ、DZ和D2Z所改裝成的。這些DZ型曾在彼得斯堡(Pietersburg)的第八十五飛行格鬥學校服役(現遷至侯斯普瑞特(Hoedspruit)),為日後的“獵豹”EZ單座戰鬥轟炸機的設計提供了參考的例子。
估計超過二十六架從“幻影”Ⅲ-EZ、RZ和R2Z改裝成的“獵豹”EZ/RZ型曾被生產。這些單座型,因經濟理由,保留著它們原置的發動機,而改自“幻影”Ⅲ-RZ和R2Z的“獵豹”RZ型還會保持原來的偵察配置。EZ型最早於南非空軍的第五中隊服役,後被調派到位於侯斯普瑞特,被稱作“飛豹”的第二飛行中隊(現遷至路易斯·崔卡特(LouisTrichardt)),用來替換不可改裝,並於1990年10月退役的“幻影”Ⅲ-CZ,BZ和RZ。
直至1994年為止,約有20架“獵豹”DZ、EZ、RZ和R2Z分別退役,並被公布出售。為了填補這些空缺,一個將單座“獵豹”作進一步升級的計畫,於在1992年四月曝光,並有一架“幻影”Ⅲ-R2Z被改成了原形機。這便是“獵豹”的最新改型,C型“先進戰翼”(ACW/AdvancedCombatWing)戰機。它的“先進戰翼”設計特別在於它的固定下垂的翼前緣,和被伸延的主翼外側──以提供更大的翼尖弦長。其它性能改進有:持續迴轉率被提升了14%,增加了最大起飛重量、翼內的儲油量以及額外的1081公里的作戰半徑。另外,兩個翼尖分別加上了可以配備短程空空飛彈的掛架,但是相對於EZ型,飛機的重量將會有六百公斤的增加。
一個更強大的(EL/M-2035)雷達──發展自“幼獅”C2的埃爾塔(EL/M-2021B)的多功能脈衝多譜勒雷達,會被安裝在“獵豹”C型上。這個雷達可以使“獵豹”擁有新型紅外製導“U-標槍手”(U-Darter)格鬥飛彈(可配合頭盔瞄準器)和“R-標槍手”中距空空飛彈的發射能力。從1993到95年期間,大約有三十八架的此型“獵豹”被生產出來,但是用來改造的“幻影”飛機的來源則未被透露(以色列的嫌疑最大)。有報導指出,一個發動機更新的計畫正在進行(亦可能已完成):從俄羅斯引進用於米格-29的卡里莫夫RD-33渦扇發動機來替換舊的“阿塔”9C或9K-50渦噴發動機。
20世紀80年代末期,南非終於撤走了它在納米比亞的非法軍事占領,減輕了在安哥拉邊境的軍事壓力。在1994年,南非的種族隔離政府被推翻,前政府的軍事政策和預算也同時受到了變更。如之前的自研CAVA戰機計畫,以及獲取32架先進重型戰機的計畫都分別被取消。但是隨著不久後宣布的一個包括28架先進輕型戰機在內的引進計畫,“獵豹”的前景仍是那么的暗淡。1999年12月,一項從“薩伯-英國宇航”公司(Saab-BAe)(現為鷹獅國際(GripenInternational))引進十九架單座和九架雙座“鷹獅”(Gripen)的交易正式簽署。第一架雙座“鷹獅”將預料在2006年交付到南非空軍,而十九架單座型亦會在2010年左右全部交付。雖然南非對它內部的軍事部署,仍然是守口如瓶,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獵豹”的服役期在不久的將來會告一段落──先進的“鷹獅”戰機將代替“獵豹”,在21世紀初期,領導南非空軍延續它在南部非洲的空中優勢。
2002年,巴基斯坦空軍從南非購得三架獵豹E及一架獵豹D戰鬥攻擊機。
型別
“獵豹”C(CheetahC):“獵豹”的最新型號。改良自單座“獵豹”或者不明型號的“幻影”Ⅲ(“幼獅”?)戰機。機翼引入“先進戰翼”(ACW)的概念,提高了飛機的性能,並採用了新的(EL/M-2035)雷達和發動機。“獵豹”D(CheetahD):雙座型教練機,改自雙座“幻影”Ⅲ-BZ、DZ和D2Z等飛機。機身較長,設備比單座型要複雜。發動機改用“阿塔”(SNECMAAtar)9K-50。
“獵豹”E(CheetahE):單座型截擊/戰鬥轟炸機。改自單座“幻影”Ⅲ-EZ,沿用舊的“幻影”Ⅲ發動機。大多數已退役或被改成C型。“獵豹”R(CheetahR):偵察型戰機。保留著“幻影”Ⅲ-RZ和R2Z機鼻下的偵察攝影設定。
基本數據
發動機
一台斯奈克瑪“阿塔”(SNECMAAtar)9C渦噴發動機,乾推力41.97千牛,加力60.8千牛;或一台“阿塔”(SNECMAAtar)9K-50渦噴發動機,乾推力49.2千牛,加力70.6千牛
燃料載量
內置油箱2288公升;能帶兩個1700、1300、1100或者625公升的外掛油箱
南非獵豹戰鬥機
尺寸
機長(包括空速管):15.65米
機高:4.55米
翼展:8.22米
機翼面積:34.8平方米
鴨翼展:3.73米
鴨翼面積:1.66平方米
縱橫比:1.94
負載量
空重:66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3700千克
最大起飛武載量:4000千克
性能
最大速度2.2馬赫(2337千米/小時),在12000米上空
最大巡航速度956千米/小時,在11000米上空
實用升限17000米
飛機以及艦艇介紹(一)
武器是破壞生命和財產的工具。也因此被用來威懾和防禦。當武器被有效利用時,它應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帶傷害最小化的原則。本任務將完成全球戰略飛機和戰艦的相關詞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