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姜村[山東省青島市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北姜村]

北姜村[山東省青島市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北姜村]
北姜村[山東省青島市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北姜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北姜村地處嶗山沙子口街道辦事處西2公里,北靠石灣村,南連大海,西依山嵐,東鄰東姜村。 全村轄區總面積72.33公頃。海岸線長4000米,適於養殖捕撈,北與東北有煙臺山環繞,林木繁茂。境內交通便利,青沙路從村前穿過,李沙路從村東通行,無論是到市區,還是遊覽嶗山聖地,都十分便利。2000年全村共490戶,總人口1420人。該村是嶗山區經濟強村之一,全村經濟總收入1.43億元,人均收入5260餘元。

基本信息

概況

明初,相傳姜姓兄弟二人,從雲南大槐樹里遷來此地立村,為“姜哥莊”。數年後姜姓失傳, 曲、王兩姓定居繁衍。1984年,劃為東、西、南、北姜4個行政村,此村位北,故名。

全村轄區總面積72.33公頃,其中耕地13公頃,河灘0.66公頃,企業占地2公頃, 村民建房及設施用地15.67公頃,辦公用地1公頃,山嵐4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在當地比較有影響的古蹟是,北山“晉太安二年歲”刻石。

2000年全村共490戶,總人口142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現有曲、王、張、袁、吳等姓組成, 以王姓居多,約占全村總人口的97%以上。全村經濟總收入1.43億元,人均收入5260餘元。1988年,被嶗山縣委、縣政府評為“計畫生育模範村”;1992年,被嶗山區委、區政府評為“計畫生育先進單位”;1994年,被嶗山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村莊”稱號;1995年,被評為區級“計畫生育‘三為主’合格村”;1997年,被嶗山區委、區政府授予“先進基層黨支部”稱號;1998年,被嶗山區委、區政府授予“經濟強村”的稱號;1999年,被青島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計畫生育模範村”稱號;2000年,被嶗山區委、區政府評為“環境建設文明示範村”。

大事記

1958年9月,成立中共北姜村第一屆黨支部,曲修君任書記。

1961年8月,成立第二屆黨支部,曲坤瑞任書記。

1968年,全村通電。

1981年4月,成立中共北姜村第八屆黨支部,王可信任書記至今。

1982年,投資50萬元,建立青島嶗山紙箱廠,後又投資50萬元興建了雙信紙箱廠。

1988年,投資20萬元,全村用上了自來水。

1989年,投資12萬元,改裝電變壓器。

1990年,投資26萬元,鋪設3.2公里瀝青路面。

1991年,投資6萬元,改造自來水管道。

1994年,投資90萬元,4個姜村建起了1座現代化教學大樓,並配置1套先進儀器。

1995年5月,投資220萬元,建辦公大樓。

1996年,投資22萬元,建起大型橋1座。

1996年,投資20萬元,全村裝上閉路電視。

1995年,投資1960萬元,建商品樓12棟。

1997年,投資486萬元,建居民樓3棟。

1997年,投資30萬元,更換電變壓器,新建配電室。

1999年,投資40萬元,用水泥磚鋪設全村各條街道胡同。

經濟發展

北姜村原耕地34.66公頃,新中國建立前,糧食畝產不足150公斤。1956年成立高級社後, 全村修攔河壩、挖井蓄水、購進抽水機進行灌溉,糧食畝產175公斤。1970~1977年,先後對村中零散糧田,進行了整改。修建了水庫和水渠,改善水利條件,部分山地得到灌溉,併購置優質良種,糧食畝產400公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全面推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畝產600公斤。1999年以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全村經濟逐漸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過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該村只有自來水管道隊、水泥板廠、製藥廠、襪子廠、鐵業修配組、針織修補組、縫紉組、糧食加工組、修繕隊、漁業繩索加工組、漁業撲撈隊、養殖海帶專業隊和海藻養殖科技隊(指導大水面的海帶養殖生產) ,年總收入3 5萬元左右。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委會抓住改革開放這個機遇,又先後建起“雙信”、“嶗山”兩個紙箱廠,年產值1500餘萬元。

社會進步

文化科技 建國前, 民眾文化科技落後,學齡兒童入學率17%。建國後,改善辦學條件, 1972年建起了姜哥莊國小校舍,學齡兒童入學率逐步提高。1994年4個姜村合資建起了現代化姜哥莊國小教學大樓,並配備了一整套先進教學儀器,現在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先後有70餘人考入了中專學校,村委會規定,凡考入高等學校的優秀學生,給予獎勵。

人民生活 建國前, 北姜村民靠34.66公頃山丘薄地種田餬口,大多數村民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生活。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75公斤,人均純收入60元,1978年人均純收入170元。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000年人均純收入4860元。全村72%的村民搬遷了新居,住上了獨家樓房和寬敞的居民樓房,人均居住面積40平方米。大部分家庭擁有電冰櫃、彩電、空調、洗衣機、 熱水器、微波爐、電飯鍋等家用電器。280多戶按上了程控電話。全村擁有各種車輛280輛(其中私人擁有車輛260輛)。村民家家用上自來水,戶戶通有線電視。村民全部享有人身財產保險和養老保險的待遇。1999年投資40餘萬元,硬化了全村大街小巷的路面。創造一個良好的衛生環境,村民人人講文明、講衛生。被嶗山區委、區政府授予“衛生模範村莊”稱號。

集體福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北姜村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多項福利待遇。1982年起逐步對全村村民低價供應麵粉和大米,每逢過年過節供應精粉、 花生油和各種魚類。1986年年終村民人均開支100元。男60歲,女55歲以上老人每年發放現金300元養老保險金。每當老人節時為老人發放床上用品、暖瓶、 茶具等用品。全村10名孤寡老人和病殘者,送進敬老院養老,又對3名痴呆症患者每人每月發放100元生活費, 體現黨的溫暖。村民治病享有合作醫療,全村家家戶戶都實行了人身和財產保險。每年由集體向姜哥莊國小資助一定的教育基金。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58年9月, 該村成立了第一屆黨支部,由曲修君任書記、王廣玉、 曲同木任委員。1961年8月成立了第二屆黨支部,由曲坤瑞任書記、曲修君任副書記,曲修進、王新才、曲同木任委員。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黨員人數不斷擴大。1981年8月黨支部換屆, 由王可信任書記,王祥福、王福成任委員至今。2000年全村共有黨員43名,多年來黨支部重視加強自身建設,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帶領廣大村民參加生產勞動,村民生活不斷提高。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支部帶領村民發展企業,廣開生產門路,提高經濟水平。1997年被嶗山區委、區政府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建國後至1956年前,村以互助組,初級社為主。1956年起,東、 西、南、北姜村聯合建立了高級農漁業合作社。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8月, 設立了北姜生產大隊。下設8個生產小隊,1個科技隊,由王廣玉任大隊長。60年代後期, 成立了北姜生產大隊革命委員會,由王可義任主任。1978年4月成立北姜生產管委會, 王福偉任生產大隊長,1983年6月王祥福任生產大隊長。1984年10月建立了北姜村民委員會, 王祥福任主任。1999年4月,村民委員會換屆,王福成任代理主任,王廣安、王福鐸、王統安、王吉寶任委員。村民委員會下設民兵連、治保會、調解委員會、 婦代會、 計畫生育委員會等均設專人負責。1999年被嶗山區政府授予“模範村民委員會”稱號。

人物簡介

王祥福 1947年9月生。 1964年11月加入共青團,1965年11月任共青團北姜村支部書記, 他領導的團支部曾被上級團委授予“先進模範團支部”稱號。196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被上級黨委授予“優秀黨員”稱號。1984年任村委會主任,任期內該村被上級黨委和政府先後授予“文明村莊”“模範村委會”等光榮稱號。

王可信 1954年生。1969年畢業於沙子口中學,是年在姜哥莊國小任教,1975年在沙子口中學任教, 曾被評為優秀教師。1979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參加公社教改組工作。 1981年6月任中共北姜村支部書記。他領導的黨支部和北姜村曾先後被上級黨委、政府授予先進基層組織、模範黨支部、文明村莊、經濟強村等光榮稱號。他本人曾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王福成 1961年11月生。1976年加入共青團。1977年畢業於沙子口中學,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任班長。曾被軍黨委授予“優秀戰士”稱號。1985年10月退役回鄉,任民兵連長。1987年任共青團北姜村支部書記,他領導的團支部曾被上級團委授予“先進模範團支部”稱號。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黨支部委員兼村委會副主任。1999年4月任北姜村村委會主任。

雲浮行政區劃百科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西雲浮市部,西江南岸。總面積7779平方千米。總人口261萬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駐雲城區,郵編:527300。
五豐村
圍頭村
旺水村
衛星村
灣邊村
望天村
五龍村
碗窯村
圍底鎮
旺沖村
泰安村
桐油村
潭北村
棠棣村
塘沖村
塘屋村
塔腳村
通門鎮
太平鎮
潭陽村
棠梨村
鐵場村
天堂鎮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羅平鎮
羅平農場
龍灣鎮
龍甘村
葵洞村
金雞鎮
金田村
金灘村
逕心村
建城鎮
加益鎮
文崗村
五和村
烏龍村
旺洞村
灣中村
舊村
鏡坡村
金河村
江尾村
鏡西村
河背村
橫水村
會龍村
合江村
紅陽村
合河村
東一村
黃豆坪村
黃灣村
紅衛村
港口村
官坑村
思勞鎮
三合村
周村
振興社區
寨塘村
中圍村
鎮安村
竹圍村
中安村
腰古鎮
雲禮村
大地村
大窩村
大甲村
木林村
民強村
馬蘭村
馬路村
滿南村
龍慶村
南盛鎮
南山社區
南安村
南瑤村
高梘村
高嶺村
石牛村
石城鎮
石岩村
石坳村
石台村
石崗村
葵洞村
羅定市
龍鳳村
良官村
羅沙村
六馬村
燎原村
羅坪村
龍坪村
靈凡村
里午村
連城村
羅周圍村
羅溪村
馬塘村
馬崗社區
牧羊村
民安村
民福村
磨山村
木衝口村
滿塘鎮
木利村
木頭塘村
民樂村
松木村
石牌村
雙脈村
山田村
水擺村
思甲村
石龍村
羅平鎮
龍灣鎮
龍甘村
廟山村
馬安村
木坪村
水東村
上沙村
三坪村
宋桂鎮
司馬村
上台村
泗盆村
素龍村
泗盆村
上台村
司馬村
宋桂鎮
三坪村
上沙村
水東村
石巷村
十里村
沙沖村
石大村
水源村
石碑村
生江鎮
三和村
昇平村
三家店村
雙龍村
雙蓮村
雙東街道
合村
上賴村
沙口村
土門村
棠下村
太西村
水台鎮
四村
石底村
水塘村
雙鳳村
雙豆村
素龍街道
泗綸鎮
石淇灣村
梅竹村
木寨村
雲城街道
雲城區
永昌村
鬱南縣
雲安縣
永樂村
夜護村
雲龍村
雲浮市
永坑村
雲良村
楊村
新沖村
新朗村
新江村
西鎮村
新西村
西岸村
星光村
新樂村
逍遙村
許村
下沙村
新興縣
新城鎮
小洞村
西良村
新中村
新城村
西安村
新屋村
西水村
新星村
六都鎮
黎明村
黎源村
良田村
蘆村
羅壩村
六祖鎮
留村
連灘鎮
羅鏡鎮
勵志村
黎少鎮
山河村
石咀村
稔村鎮
瑞平村
青桐村
前鋒村
千官鎮
清水村
慶豐村
平台鎮
平北村
東星村
大眾村
大社村
丁村
東南社區
杜村
都楊鎮
衝口村
洞心村
大雲村
大樂村
東成鎮
大朗村
東壩鎮
大灣鎮
大河村
都門村
大石村
大圍村
大未村
都近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