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提起“公和魁”,七十歲以上的“老北京”幾乎都有模糊的印象。據考:此店開業於前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創辦人張積善。早年門市座落在地安門外的鼓樓前,馬路西側,菸袋斜街往東,門市大三間,約六十平方米,坐西朝東,前店後坊,現制現售,故經營靈活。在一年四季中隨節令推出各色糕點食品,嚴格遵循“不時不食”這一傳統食俗(意思是食物要隨節氣而變換)。根據北京農曆的節氣習俗推出各式糕點,花樣翻新。如春節供應年糕和蜜供。蜜供是舊時上供祭祖食品,清真店鋪多用香油製作(漢民多用白油,滿族多用酥油),蜜供分為大圓、小圓兩種(擺放時呈圓型),大圓高一尺二寸,小圓高九寸,在供桌上擺放半月之久,竟不鬆軟、塌陷,入口味道如初,其質量使別的字號同類產品“望塵莫及”。上元節供應各色元宵,三月初一推出太陽糕,這是大米麵做的蒸糕,上面有小動物圖案,煞是喜人;三月制售榆錢糕,這是用榆葉嫩芽制的,現已失傳;四月推出鮮花玫瑰餅和鮮花藤蘿餅,此兩種糕餅均以鮮花為原料製成餡芯,餅上面蓋有鮮花圖案的戳記;端午節前夕推出粽子同時還有“五毒餅”上市(所謂“五毒餅”即用點心做成蜈蚣、蠍子、壁虎、蟾蜍的形狀);六月份銷售綠豆糕、豌豆黃、水晶年糕;七月份制售茯苓餅,一直賣到八月初;八月上旬月餅上市,公和魁月餅品種最全,筆者至今還記得有酥皮月餅、提漿月餅、酒皮月餅、廣東月餅、賴皮月餅、自來紅月餅、(棗泥、冰糖、五仁餡)自來白月餅(青梅餡、紅豆沙餡)。此外,還有一種大紅月餅、分別為半斤一塊、一斤一塊、二斤一塊,最大為五斤一塊。早在明代中期至民國初期,北京民間在中秋節前後最講究饋增自來紅、自來白和酥皮月餅。自來紅和自來白月餅都在頭天晚上包好,每八塊一包,次日發售。酥皮月餅裝盒銷售,每盒裝四塊,餡有紅豆沙、綠豆沙、青梅、桂圓、棗泥等。九月和十月賣蜜麻花、蜜耳酥、麒麟酥等,一直賣到來年二月,尤其是重陽節賣的花糕,配備有便於提攜的小藍包裝,在當時尚屬罕見。昔日北京的糕點鋪不經營糧食。但每逢“臘八”前後,“公和魁”特地配製“臘八米”應市。除節令食品外,“公和魁”常年供應品種有各種油糕、槽糕、大小酥皮八件、薩其瑪、江米條、桃酥等等。
當年“公和魁”的清真糕點聞名京城,歷經數十年盛名不衰,主要是善於吸取滿、漢、回族糕點製作之精華與訣竅,博採眾長,不斷改進原料配方和提高工藝水平,為提高產品質量,老掌柜曾將北京各家餑餑鋪的糕點各買一點帶回店裡,然後掰開、揉碎,與製作師傅們共同品嘗,細細琢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故其產品特點是松、軟、酥、脆,香甜適口。其中薑汁排叉面片薄厚均勻、色澤金黃、透明、酥脆香甜,油而不膩,入口即酥。有濃厚的薑汁味,是當年回民“把齋節”必不可少的齋品。除主營糕點食品外,夏季還能自制冰棍兒、冰淇淋、冷熱飲,民國初期曾在前店設雅座,在店堂安放進口留聲機,為招徠顧客不時播放戲劇、音樂,同時穿插播出廣告,既保持傳統經營手段,又能與時俱進,追求時尚。筆者幼年時在此聽到京戲“定軍山”及“烏盆記”等老段子,至今記憶猶新。這一招術在當年頗為時尚,許多顧客慕名而來,專找“公和魁”的點心。有不少西方遊客在店堂攝影留念,照片曾在國外報刊上發表,把“公和魁”門市店堂作為游京城的一個景點。
新中國建立後,1953年由於實行“糧油統購統銷”政策,經營逐漸縮小。1956年“公私合營”,接受社會主義改造。進駐黨、政、工、團組織,突出了政治。1958年以後與別的廠家合併,成為“國有企業”。後歷經變遷,幾經風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曾經一度恢復,當時基於上面“發揚傳統食品文化”風氣。現此店關門歇業,當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