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館

中國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是世博園區中國館區最重要的場館項目之一,是上海世博會中永久保留的展館,該館將以“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系統地展示以“和諧”為核心的中華智慧。中國館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東道國展館,位於世博園區南北、東西軸線交匯處的核心地段,東接雲台路,南鄰南環路,北靠北環路,西依上南路,軌道8號線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過。中國館由國家館、地區館和港澳台館三個部分組成。中國館將向世界展現中國的形象,讓世界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兩個展館可以同時寬鬆地容納7000名觀眾。世博會結束後,更名為中華藝術宮(位於上海捷運8號線中華藝術宮站)。

基本信息

展館簡介

(圖)中國館中國館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形成獨一無二的標誌性建築群體。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通過層層出挑的外觀體現“體承天地、制鑑古今、道法自然”,展示出莊重、祥和的國家形象。

黃浦江畔將聳立起一座高63米、凝聚中國氣韻的宏偉建築,這就是被稱為“東方之冠”的中國2012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中國館。該館將通過層層出挑的構造方式,體現“體承天地、制鑑古今、道法自然”的中國哲學。

作為上海世博會永久性場館之一,中國館將是世博會園區的點睛之筆,位於世博會園區浦東區域的中心位置,東接雲台路,南鄰南環路,北靠北環路,西依上南路,總用地面積6.52公頃,軌道交通8號線從其地下穿過,預計總投資約15億元。中國館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東道國展館,2009年6月22日,中國館正式通電。

展館誕生

綠樹掩映中的中國館綠樹掩映中的中國館

“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團隊主持人何鏡堂教授認為,中國館體現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是一座面向世界的“中國大舞台”。徵集2006年4月25日,中國館建築方案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共收到全球各地華人的344件有效應徵方案。上海世博集團在市公證處的監督下,對應徵方案進行拆封、保密處理、編號、拍照存證,做好評審準備。評審6月18—19日和6月29—30日,上海世博集團組織國內建築界的13位專家對應徵作品進行了兩輪認真、細緻的推薦和評審,從344件應徵方案中推薦出8件入圍方案。而後,上海世博集團邀請入圍方案創作單位進入招標程式。8月16—17日,15位專家通過投票表決,確定最有衝擊力的3件方案。通過今年9月,世博會組委會審議並原則通過“東方之冠”的方案,同時組織團隊對方案進行深化和最佳化。11月12日,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最佳化方案。

展館構成

國家館為天地區館為地

中國館建設者豪情滿天中國館建設者豪情滿天

世博集團董事長戴柳介紹說,中國館區由國家館、地區館、港澳台館等三個部分組成,設計充分展現了莊重、祥和的中國國家形象以及中國地域、文化特徵。

其中,坐北朝南的國家館高約63米,由96根梁支撐,建築面積約27000平方米;地區館高13米,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港澳台館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

國家館和地區館的組成體現了東方哲學對“天”“地”關係的理解。國家館為“天”,以63米的絕對高度居中升起,外形如同古代冠蓋,層疊出挑,像一個斗拱,並採用了中國紅,在黃浦江兩岸的現代建築中異常醒目。

地區館為“地”,平坦臥於國家館基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親民的城市廣場。地區館四面以台階步道、園林小品巧妙銜接,屋頂可以會聚四面遊客。

戴柳說,國家館採用了層層疊起的設計方法,分別由中國館廣場、城市廣場和景觀廣場作為銜接,“不僅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而且國家館的斗冠造型將成為浦江之濱又一標誌性城市景觀。”

展館特色

氣韻:“疊篆文字”表現中華

中國館燈火燦爛中國館燈火燦爛

除國家館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鑑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據戴柳介紹,地區館以“疊篆文字”傳達出中華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在地區館最外側的環廊立面上,將用疊篆文字印出中國傳統朝代名稱的34字,象徵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環廊中供參觀者停留休憩的設施表面,將鐫刻各省、市、區名稱34字,象徵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團結共同進取。

功能:中國館是“百姓樂園”

中國館預計於2009年10月總體竣工,而在世博會後,中國國家館將作為我國中華歷史文化藝術的展示基地;中國地區館將轉型為標準展覽場館,與周邊的世博軸、世博中心、主題館、演藝中心和星級酒店等,共同打造以會議、展覽、旅遊、活動和住宿為主要功能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戴柳說,世博會結束後,中國館將最大限度地面向上海市民和各地遊客開放,“所以,我想市民大可不必擔心這裡是不是要花錢,這裡本身就是我們老百姓的樂園。”

節能 :特殊“外衣”儲存陽光點亮夜晚

在遴選中國館設計方案時,已經將節能環保作為重要標準之一,中國館將比國家規範節能近10%。

首先,在建築體形設計層面,國家館層層出挑的“斗冠”造型,在夏季,上層為下層自然遮擋陽光,窗戶都可以開啟。而在國家館頂層,還將有一定面積的植被,起到隔熱保溫的作用。

此外,地區館外廊雖然為半室外玻璃廊,但將通過被動式節能技術,提供冬季保溫和夏季拔風的效果。地方館外牆面將選用可利用太陽能的合成材料,通過吸收光能發電,點亮晚上的LED節能照明光。

在景觀設計方面,地區館南側大台階水景觀和南面的園林設計中,將會引入小規模人工濕地技術,可實現循環自潔,成為生態化景觀。

展館規模

中國館位於世博園區南北、東西軸線交匯處的核心地段,東接雲台路,南鄰南環路,北靠北環路,西依上南路,軌道8號線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過。中國館由國家館、地區館和港澳台館三個部分組成。國家館高63米,架空層高33米,架空平台高9米,上部最大邊長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個立柱外邊距離70.2米,建築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地區館高13米,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港澳台館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地區館和港澳台館將為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港澳台地區提供展覽場所,展示中國多民族的風采及城市變遷。中國館將向世界展現中國的形象,讓世界更直觀地了解中國。兩個展館可以同時寬鬆地容納7000名觀眾。

展館構思

(圖)中國館中國館

中國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形成獨一無二的標誌性建築群體。

除國家館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鑑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地區館以“疊篆文字”傳達出中華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在地區館最外側的環廊立面上,將用疊篆文字印出中國傳統朝代名稱的34字,象徵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環廊中供參觀者停留休憩的設施表面,將鐫刻各省、市、區名稱34字,象徵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團結共同進取。

展館科技

(圖)中國館中國館

中國館的設計引入了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環保節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廳是東西南北皆可通風的空間,在四季分明的上海,無論展會期間各種氣候如約而至,讓觀眾都能感到有一股股與人體相宜的氣流在撫摸自己的肌膚。

新式裝備

上海浦東展覽館舉行的“2009上海國際科學與藝術展”上,幾張為世博中國館公共休閒空間設計的神奇座椅將與參觀者互動。同時,一批與世博會有關的作品也將展出,其中包括世博會瑞士館的模型、世博立體投影動畫等。

據了解,此次展出的由上海交大研製的世博中國館公共休閒空間座椅裝置設計已經被列入世博會備選方案之一。當參觀者坐下後,這種座椅下設定的感測器就會觸發與之相連的電腦,通過投影儀將動畫投射在畫紙上。與此同時,座椅前桌上放置的印章將發出亮光,參觀者可以使用其與動畫中的元素互動。

節能減耗

作為東道國的國家館,中國館的設計理念不僅體現世博會的主題,也考慮到環保問題。設計師何鏡堂院士表示:“我們在設計中國館時極度重視環境與能源問題,有一套完整的環境保護能源節約策略體系,旨在以建築表述‘環境宣言’。”作為上海世博會的“綠色地標”,中國館在古典大氣的外部造型下,隱藏著許多環保新技術。而這些技術都是以“節能”二字為核心要求。

綠色材料

為順應世界潮流,承接時代精神,中國館的設計引入了最先進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環保節能的理念。挑出層如此寬闊的建築本身就是對力學和材料學的有力挑戰,難度自不待說。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廳是東西南北皆可通風的空間,在四季分明的上海,無論展會期間各種氣候如約而至,讓觀眾都能感到有一股股與人體相宜的氣流在撫摸自己的肌膚。外牆材料為無放射、無污染的綠色產品,比如所有的門窗都採用LOM-E玻璃,不僅反射熱量,降低能耗,還可能會噴塗一種塗料,將陽光轉化為電能並儲存起來,為建築外牆照明提供能量。地區館平台上厚達1.5米的覆土層,可為展館節省10%以上的能耗。國家館頂上的觀景台也可能引進最先進的太陽能薄膜,儲藏陽光並轉化為電能。頂層還有雨水收集系統,雨水淨化用於沖洗衛生間和車輛。主體建築的挑出層,構成了自遮陽體型,已經為下層空間遮陰節能了。所有管線甚至捷運通風口都被巧妙地隱藏在建築體內。

通信技術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安全、通信監控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在固網全球眼的基礎上,與中國電信集團、研究院等部門,不斷探索、勇於攻關,終於推出了電信無線全球眼這項信息服務。以往的全球眼的監控設備,需要布線連線到網路。而在上海世博會工地,很多場合布線非常困難。有了“電信無線全球眼”,現在只要有電源,就可以通過監控點的CDMA無線發射裝置,將監控的視頻、圖像等源源不斷地發往中心存儲平台。用戶可以方便地通過電腦、手機、PDA等各種終端進行查看,有力地保障了世博場館建築的施工安全。

在世博展會期間,安裝在移動巡邏車上的CDMA無線發身裝置,可以非常靈活地對所經路段和車輛進行監控和檢測,如果發生情況,就會觸發車內的報警裝置,第一時間做好應急處理。在展廳、博物館等地安裝了電信無線全球眼後,一方面可以省卻比較煩雜的線路;另一方面,無線全球眼中的“可疑人員進入虛擬線”、“遺留物檢測”等功能,會大大提升展廳的安全防衛等級,給遊客創造一個安全、放心的參觀環境。同時,可以對相關的展台進行人數統計,為展廳布置、展品的調整提供量化的數據支撐。在世博的公區服務區域,無線全球眼,更可以大顯神通,“可疑人員在特定場合逗留”、“行為分析”、“移動目標檢測”等功能,可以讓正常的監控工作,提升一個台階,讓監控更量化、更科學、更多樣化。比如,當一個人在ATM旁踱來踱去,電腦就會在眾多的軌跡中將這個在原地劃圈或劃固定軌跡的人鎖定,並把他的圖像切換至監控平台。安裝在入口處的無線全球眼,可以通過“面部識別”的功能,來從7000萬的人流中進行數據分析,在逃、嫌疑人等妨礙公區安全的人員,都可能在面部識別給“挑”出來。

展館象徵

(圖)中國館中國館

中國館運用立體構成手法對傳統元素進行開創性的演繹,它的建築語言簡練而直率,傳統建築構件的繁複度大大降低。直線條構成了平衡與穩重,四柱之中的空間感增加了通透。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間,增加了建築的通透感和公共性、開放性,與廣場的聯接又增強了它的平民化。層層疊加、向上展開的倒金字塔型有一種振翅飛翔、御風而上的動感,使這個建築具有很強的標誌性和不同凡響的外觀,並予人逾時空的想像。它的立面也是很豐富的,多層次的,也為光與影的變化、與大自然的對話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在外觀上,它通體披一層鮮亮的紅色,予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廣闊的園區里非常醒目,遠遠望去,它有一種堅固而空靈的雕塑感。外牆參照了故宮外牆的顏色。上層建築的貼面可以是輕質金屬,也可以是輕質陶瓷。柱子是鋼筋水泥的。

展示主題

中國國家館分為四個部分,分別展示城市發展的某個角度或某個側面,重點(但不限於)表現某個智慧。

生命之光

展示主線:

中華民族的生存環境與其他民族相比,並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很艱苦的,既有比較惡劣的自然環境,也有強權統治、外族入侵等因素。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勇於克服困難,自尊自強,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中國城市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顯得尤為突出。比如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建城集居,戰亂後迅速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移民進城後艱苦創業,為城市發展作出貢獻等等。不少古城,歷經天災人禍、世事變遷,卻能夠從災難中重生,衰敗中復興,歷經千年,至今熠熠生輝。這個部分通過中國城市的誕生、發展、困境、再生,展示中國城市一脈相承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百折不撓的生命意志,求新圖變的創新精神,表現中國城市的奮勇前進、持續發展。

展示內容舉例:

1、傳承歷史的千年古城(如洛陽西安北京曲阜等)。

2、百折不撓的城市再生(如水患後重生的開封、戰火後重建的成都、地震後崛起的唐山等)。

3、求新圖變的城市變革(如通商變化後的口岸城市上海、中國第一個特區深圳等)。

自然之美

展示主線:

城市建設與自然息息相關。不同的自然條件孕育了不同的城市風貌,豐富的自然資源賦予了城市快速發展的潛質。但是在城市的建設、管理、生活、發展中,人類如果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而過度開發與利用自然,會導致環境污染、民族矛盾、社會衝突等惡劣後果。

中華文化中有一種獨特的宇宙觀,即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的規律,向自然學習,講究與萬物的共生。按照這樣的思想,在城市規劃中注重考察自然環境,順應自然;在城市建設中巧借自然,吸取自然的睿智,與自然相協調,形成了各有千秋的宜居住宅;在城市擴展中重視資源的平衡利用,努力保持與環境的良好關係。在人類日益重視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今天,“師法自然”作為中華文化中的古老智慧,被賦予新的內涵,表現出對城市發展的重要價值。

這部分通過中國城市中的規劃與建設、自然資源的利用、生態環境的營造;展示中國城市師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特質。

展示內容舉例:

1、規劃(如沿河規劃、依山而建,不同地域的城市因循自然、因地制宜,創造了大江南北各具特色的城市風貌。)

2、園林(如園林建築的建造技術、空間布局、色彩質感、裝修裝飾、家具陳列、庭院環境等。)

3、民居(如京津四合院、晉商大院、徽派建築、上海石庫門、華南包括台灣地區民居的建築風格和建設技術等。)

生活之樂

展示主線:

和各國城市一樣,中國城市也由南來北往的移民構成。這些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居住在同一個城市裡,小到個人矛盾,大到文明衝突,都日益成為城市文化生活中的棘手問題。今天,隨著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進程,中國社會面臨著更廣泛、更深層面的多元社會挑戰。

中華文化特彆強調多元和諧,強調君子之間的“和而不同”。中國城市中,民族眾多、宗教多元,但不同民族、宗教都彼此尊重、共同發展,在同一個城市中傳承自己的習俗,演繹自己的文化,促成中國城市文化的豐富多彩。這種理念還特別表現在家庭生活、社區鄰里之間,中國人口眾多、人際複雜,但中國人將家庭的親情人倫之愛推己及人,倡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既尊重個體,又包容不同。因此,“和諧相處、共同發展”,是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國的多元社會得以綿延千年的動力之一。

這個部分通過中國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多彩生活,展示中國城市文化生活的多元性和互補性。

展示內容舉例:

1、多宗教並存(如不少城市裡,不同宗教場所並存。)

2、民族風采(如56個民族的服飾、習俗、語言、藝術、飲食、居住等。)

3、市井生活(如以《清明上河圖》、《姑蘇繁華圖》等為參考背景,表現自古至今的城市平民生活。)

文明之脈

展示主線:

中華文化有完整的思想體系和極其豐富的內涵,對延續千年歷史,維護萬里疆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對世界文明產生很深遠的影響。中華文化的偉大,來自於它本身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保持文化個性的基礎上,對各種異質文化兼收並蓄,善於消化,使其融合成中華文化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之所以能夠包容,是因為中華民族的厚德品行,能以天廣地厚的胸襟接納一切。

這種厚德在城市裡表現特別典型。自古以來,中國城市就是各種宗教、習俗、文藝等融合的場所。以“厚德載物”為價值觀的城市精神,催生了各類傑出人物,演變出各種理論思想和物質精品。進入近現代,隨著中外交流、改革開放,中國以城市為載體,吸納了大量的外來文化元素,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

這個部分通過璀璨輝煌的城市文明成果,展現中華城市自由寬容的品質,反映“厚德載物、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

展示內容舉例:

1、傑出人物(如影響中國社會的若干思想家、歷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等。)

2、禮儀思想(如成語故事中表現的、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品行道德。)

3、開放交融(如胡服騎射、絲綢之路,改革開放等歷史事實。)

展示方案

方案總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接受記者專訪,細數有“東方之冠”之稱的中國館展示方案的策劃思路與亮點。

國寶級文物將現身

百米牆面重現《清明上河圖》,在中國館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層展區北面,100米長的整面牆都將被放大了數百倍的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覆蓋。

潘公凱介紹,“這是一種投影形式的多媒體展示,讓大家感受到千年前的城市已經那么好玩,那么有意思。”據透露,投影版《清明上河圖》畫面中的幾百名人物,或許都能走動或做出動作,變得更加栩栩如生。

而國寶《清明上河圖》原件,也將出現在世博期間的中國館。“《清明上河圖》有多個版本,除了北京故宮的版本,我們希望能多一點版本,比如台北故宮所藏的版本,正在聯繫商榷。” 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中國館可能只在部分時間展出《清明上河圖》原件。

窮盡現有高科技手段

45分鐘體驗五千年文明精華 ,潘公凱為參觀者勾勒出中國館的參觀路線圖。

從電影院出來後,人們將回溯歷史,從中國最早的模組狀城市發展規劃遺蹟開始,再用放大了數百倍的《清明上河圖》來反映當年汴京的繁華。“之後,從歷史轉向現代,在‘綠色城市’展區,用一種抽象的樹來表現綠色的環境。”潘公凱透露,“四大發明”等跟城市發展有關的文物,也將出現在中國館。

中國館41米層是名為“智慧之旅”的體驗展區。“我們希望在中間層,突出一種詩意夢幻的舞台效果,讓觀眾既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又能體會到中國古代建築的智慧。”

最後,參觀者將來到33米層的功能展區,名為“綻放的城市”。這3400平方米的空間將儘量安排得簡潔、高雅、現代。以白色為基調,營造充滿未來感的舒展空間,展現中國人依賴生活的智慧,來給出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國式答案。 從現代、到古代、再到未來,中國館將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濃縮呈現,整個參觀過程約需45分鐘。

觀眾容量面臨挑戰

有望閉幕後長時間開放 ,由於中國館所有觀眾都得通過垂直電梯進館,而館內面積有限,三層加起來約1.5萬平方米,滿足預測的平均每天40萬、高峰期60萬的觀眾流量顯然困難。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國家館“四條腿”裡面的電梯比較小,全天只能運送5萬人。上下都得靠電梯,我們必須保證裡面的人流非常流暢,不能停下來。

世博會組織者表示,正在研究相應的應對措施與解決方案,比如,運營中採取特殊措施,中國館是不是可以延長開放時間?在世博會閉幕後是不是還可以將其保留相當長一段時間?此外,中國館還將採用預約方式來防止觀眾排隊時間過長。

建設進程

徵集

由建設部、中國建築學會和上海世博集團共同主持召開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項目建築方案”全球徵集公告發布會,於2007年4月25日在上海世博集團會議廳隆重舉行,海內外40餘家著名設計企業的100多位專家等應邀出席。建設部副部長黃衛在會上致辭並鄭重宣布,世博會中國館設計方案正式開始向全球華人公開徵集。該徵集活動自2007年4月25日開始,至2007年6月15日24時截止,組委會共收到合格的應徵方案344個,方案來自中國大陸、港台和歐美各地,體現了世界華人參與世博設計的主旨。

2007年7月4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全球華人方案徵集結果公布,8個方案從344個應徵作品中被選中,進入法定招標程式。入選作品並未同時對外公布。

定案

在國家建設部、中國建築學會和上海世博局的指導下,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館業主單位,於今年4月25日向全球華人發出徵集設計方案的強烈信號。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收到344件方案。最終在多位中科院院士、建築學家的主持下進行兩輪評審,確定8件方案入圍。然後又圍繞“唯一性、標誌性、地域性和時代性”標準,進行最後一輪評審。通過投票表決,確定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的“東方之冠”方案、清華安地建築設計公司和上海建築設計院的“疊篆”方案、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的“龍”方案勝出。9月初,對3個方案進行整合深化。光是部級領導參加的討論會就召開了20多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有過3次討論,最終確定了現在這個建築形態。世博集團董事長戴柳對本刊記者反覆強調一點:“這是領導、專家、民眾以及外國同行智慧的結晶。”

開工

2007年12月18日上午9時58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核心建築之一——中國館正式開工,標誌著上海世博會園區建設的核心工程已經全面啟動。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第一副主任委員、執委會主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宣布中國館開工。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執委會執行主任、中國貿促會會長萬季飛,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楊雄分别致辭。

建設

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簡稱上海世博會)海報,讓無數人認識了中國館——大紅的外表,巍峨的斗拱,就像矗立於高天厚土間的一位巨人。作為東道主展館,中國館已成為上海世博會的焦點展館和象徵之一。

經過16個月的緊張建設,高達69米的中國館已完成土建,進入內部機電設備安裝和外立面施工的新階段。這意味著中國館“走下”圖畫,開始接受萬眾的審視和檢驗。

封頂

2009年3月25日,上海世博會場館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透露,中國館目前已經封頂,今年年底建設將全部完成。中國館是上海世博會的標誌性建築,將永久地保存。

竣工

中國館預計2009年9月底竣工,翹首期待。

大事記

09年08月20日展示方案揭開“神秘面紗”。

09年6月23日中國館正式通電

09年5月中國館亮起“中國紅”

08年1月30日展示設計方案答疑會

07年4月25日項目建築方案公開徵集

07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

場館亮點

精心挑出的中國紅

裝點國家館的“中國紅”,是從足足上百種紅色材料色樣中逐一挑選而出的,由7種紅色組合而成。館體顏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淺,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一的具有沉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此外,中國館紅板選用金屬材料,採用燈芯絨狀肌理方案,不僅為中國館穿上了更具質感的“外衣”,也為原本張揚、跳躍的紅色賦予了穩重、大氣的印象。在白天就是吸引目光的焦點所在,到了夜晚,絕妙的燈光效果將讓“中國紅”更加鮮亮。中國館的7種紅色,能在白晝不同陽光折射和夜間燈光投射及不同視覺高度等條件下形成統一的,具有沉穩、經典視覺效果的紅色。中國國家館的四個核心筒則採用另一種紅色;建築內側則由另外三種紅色組成。

中國紅精彩呈現

百米牆面重現《清明上河圖》

在中國國家館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層展區北面,100多米長的整面牆都將被放大了數百倍的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覆蓋。而國寶《清明上河圖》原件,也將出現在世博期間的中國館。這讓參觀者非常興奮!這是一個三面都是巨大螢幕的電影院。

整個影片時間元素貫穿全片、生活徜徉其中。

影片的結構由發展變化的昨天、和諧溫馨的今天、樸素暢想的明天構成,分別用孔子《論語》中的三段警句統領。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中國30多年的城市化進程,通過一個家庭30年3個典型場景的演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分鐘影片《歷程》在3個場景展開的同時,一組組經過精心選擇的印刻著年代印記的照片從左右兩屏悄然流過,勾起了人們對往事的集體記憶和集體情感。試映中,觀眾的這種情緒表現得尤為突出。

“君子和而不同”,以當今城市的1天,融合了幅員遼闊的大地上,各個城市各種生活的溫馨和睦。在每一個時刻所展開的生活場景中,人們體驗到了中國城市生活的豐富、和美與人間真情。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樸素想像,始終貫穿著可持續發展、善待地球、關愛自然的主題。水治理創造了城市濕地,荷花競放的河邊,螃蟹、小鴨自由自在;減排帶來城市空氣的淨化,小鳥在城市上空自由飛舞;家庭的陽台上長滿了瓜果蔬菜,主婦心花怒放;在120米綠意盎然的未來城市長卷上,生態建築與城市綠化渾然一體,風力發電車成了環保大使,白鷺暢鳴著划過城市天際線,翱翔在自由的天空里。

尾聲,一路歡歌的白鷺飛向穹頂,變成了晶瑩剔透的水晶鳥,在星空里顯得格外閃亮奪目;頃刻間,群鳥撲閃著掠過觀眾席,在出口處與觀眾交匯。人們在驚訝中得到了想像與視覺觀賞的滿足,以掌聲表達了對《和諧中國》的讚譽。

45分鐘體驗五千年文明精華

參觀者將首先看到一個巨大的環幕影院,通過觀看一段8分鐘的電影,感悟中國城市發展的智慧。之後,人們將回溯歷史,從中國最早的模組狀城市發展規劃遺蹟開始,再到放大了數百倍的《清明上河圖》中汴京的繁華,最終來到以白色為基調,營造充滿未來感的舒展空間,給出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國式答案。從現代、到古代、再到未來,中國館將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濃縮呈現,整個參觀過程約需45分鐘。

新九洲清晏靈感源於圓明園

在中國館的地區館屋頂平台上,2.7萬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園“新九洲清晏”,將為中國館承擔起人員疏散、公共休閒等多項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濃縮著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造景技術,更蘊藏著中華智慧和東方神韻。每一個小洲上都會有代表中華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觀布置。遊客們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縮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們所展現的悠久文化和豐富景觀,也是中國館“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示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篆書作牆組成二十四節氣

除國家館的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要素外,地區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鑑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元素。在地區館的外牆,設計者採用中國古老的文字——篆書來作為裝飾。“疊篆文字”裝飾的地區館建築表面,傳遞著二十四節氣的人文地理信息。

瀕臨失傳三斬斧

瀕臨失傳“三斬斧”平均每1厘米寬度要斬7刀,看似簡潔的中國館台階蘊藏無數奧妙,其共有76級踏步,質量、工藝堪比人民大會堂的大台階。同時重拾瀕臨失傳的民間絕藝“三斬斧”,一塊1米見方的石頭上,斬斧要達上萬刀,整箇中國館大台階加起來達5400多萬刀。中國館大台階全部採用花崗石“華夏灰”製作而成,突出了黑白相間的視覺效果。

場館活動

端午節:智慧長河

端午佳節,世博網提供中國館“智慧的長河”系列壁紙共有8幅,可供讀者下載。本屆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智慧的長河”展區採用國寶《清明上河圖》作為核心展示素材,同時以多媒體技術將其放大、再現於長達128米的折幕上,並為其中的人物、車馬、舟船一一賦予動態。觀眾步入其中,猶如回到宋代都市。而畫前的那條由投影塑造的“汴河”,也宛如從歷史中流淌而來,將中國城市發展的智慧傳承至今。

證、士官證、士兵證或學員證。

國慶節:國家館日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1周年之時,上海世博會將迎來中國國家館日。館日當天中國館將被裝點得更為莊嚴、華美,前來參觀的觀眾也將獲得和以往不同的精彩體驗。中國國家館館日是世博會重大專場活動之一。中國國家領導人和國展局秘書長等中外嘉賓屆時將出席活動。館日活動將於國慶節當天在世博園區的世博中心舉行,主要包括官方儀式、巡館及文藝晚會等幾個部分。

官方儀式將於當天10時30分在世博中心中央大廳(綠廳)啟動,中外貴賓共約700人參加。中央電視台將向全球直播儀式實況。隨後,館日代表團將參觀中國國家館和省區市聯合館。

中國國家館日文藝晚會將在世博中心紅廳舉行。整台晚會由9個節目組成,演出時間約60分鐘,將由央視全球直播。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鬍勁軍透露,慶典廣場音樂噴泉二期工程將於2010年10月1日完成並全新亮相。

另據中國館常務副館長錢之廣介紹,館日當天早上8點,中國館南廣場前將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開園之後,中國館為入館的普通參觀者準備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互動環節。在9米平台的排隊等候區小舞台上,將有“館日特別版”的文藝演出。在排隊等候區的大螢幕上,當天還將推出兩部專題短片。一部回顧中國館從無到有的足跡;另一部則反映中國城市和中國人的精彩生活。

開放時間

2010年4.20-25日試運行;5.1-10.31日正式開放;2010年12月1日起續展半年;每天開放時間:9:00---17:00(16:00停止售票和入館)2011年7月12日起續展至2011年10月9日

續展門票

續展門票分兩種,一是普通票,二是優惠票,以紅色和藍色區分(樣張如下)。票價經上海市物價局核定,分別為20元(普通票)和15元(優惠票)。

門票信息

平日票價普通票160元優惠票100元3次票400元7次票900元(各館通用)

多次門票除指定日外,任選3天或7天入園,1人1票,每天每張多次票僅限入園1次。

使用規則不採用實名制,在規定參觀次數內,可供多人使用。

優惠對象1.殘疾人士--持有殘聯、民政部門、軍隊頒發的有效殘疾證,外籍人士持有相關有效證件。

2.老年人--持有1950年12月31日及之前出生的有效身份證件。

3.學生--持有普通高等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和義務教育階段的有效學生證。或能夠證明其學生身份的證件,外籍人士持有相關有效證件。(註:普通高等教育階段在校生指各大專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含:高職、大專本科及碩士博士研究生,不包括:繼續教育學生、自學考試教育學生、夜校學生、函授教育學生、網路教育學生、各種在職教育的學生及各種成人進修課程學員。高中教育階段在校生含:高中、中專、職校及技校在校學生。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含:國中及國小在校學生。)

4.兒童--身高未超過1.2米的兒童。

5.中國現役軍人——持有軍隊頒發的有效軍官證、軍隊文職幹部。

出行指南

周邊住宿

上海的星級酒店很多,世博期間還請大家提前預定。

周邊交通

世博園有8個陸路口,4個水路口能同時進入世博園,捷運,公交都十分方便。

周邊美食

世博園區有很多國外特色餐和國內的美食為你呈現。你一定會讚不絕口。

延期展示

中國館2010年12月1日續展半年,“原汁原味”的中國館不僅將喚起參觀者的世博記憶,對於世博期間沒有進入中國館參觀的遊客更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現場可以看到,售票視窗、預檢排隊通道、安檢設備、館前檢票閘機都已經準備就緒。

中國館圖章

上方為繁體“華”字,代表著中華大地和華夏兒女,同時也與世博會中國館外觀相似,下方為中國館中、英文名稱。

後續規劃利用

中華藝術宮落戶中國館

中華藝術館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分別選址在世博浦東園區的中國館、浦西園區的城市未來館。至此,上海藝術博物館系列將形成完整格局: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代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示當代藝術。

改建後的中華藝術宮將依託上海美術館作為運營管理的主體,在原中國館的基礎上將展示面積擴大至7萬平方米左右,預計明年10月1日開館試展。中華藝術宮將作為今後上海美術館的永久場所,成為以中國近現代美術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交流為基本職能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