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鑽

何必鑽

何必鑽(1973- ),男,蒼南縣人,中共黨員,大學學歷,中學高級教師,蒼南縣教育局教研室國小語文教研員。省春蠶獎獲得者,省教改之星,教科研先進個人,2010年評為浙江省第十批特級教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何何必鑽,男,漢族,1973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蒼南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國小語文教研員。2010年被省人民政府評為浙江省第十批特級教師。

從教19年來,他先後獲得“浙蘇滬”三省市教科院聯評的長三角地區教科研標兵、浙江省第22屆春蠶獎、浙江省教改之星、溫州市教壇新秀、蒼南縣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他曾在四川、福建等省以及省內的杭州、嘉興、金華、麗水、台州等地市,執教公開課和作講座70多節(場),如浙江大學的“千課萬人”教學觀摩活動,杭師大的“浙派名師”教學觀摩活動,形成了“務本睿智,靈動舒展”的課堂教學風格。他的成長經歷和教學成果曾被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小語文教師》雜誌2009年第4期作為“月度人物”進行報導。

他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多年來致力於“言語型教學”的研究,提出了“語文教學要指向言語活動”的教學主張,潛心打造“言語型課堂”,引導學生言語生命的和諧發展。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王尚文、沈大安、汪潮等語文教育專家的關注和肯定。2009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其個人教學專著《言語型教學新思路》。

他積極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先後主持了《基於實踐共同體的國小語文教師團隊建設》等7項教科研課題研究,分獲省市教科研成果評比一、二等獎。其中省級教研課題《指向言語形式的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獲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第四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溫州市教研課題成果一等獎。

在新課改中,他不斷反思,總結課改經驗,曾在《語文教學通訊》等CN期刊發表教學論文40多篇;先後有近20篇論文案例獲全國、省、市論文評比一、二等獎。他還擔任了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經典先鋒教案:語文課》的副主編工作,還主編了《語文新參考:人教版實驗教材教學錦囊》三冊,參編了《國小語文板書設計精選》等共10部教學用書,為課程改革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做出了成績。

因工作業績突出,他先後被聘為浙江省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溫州市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專家組成員、溫州市骨幹教師研修班學科輔導員、蒼南縣國小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蒼南縣教師領雁工程實踐導師,為提高語文教師的業務素質,培養年青教師專業成展發揮了指導、引領和輻射的作用。

教育教學

九月的校園,樹木蔥籠,不習慣坐辦公室的何必鑽,在走廊上看著一群嬉戲的“小天使”,動情地說:教學,對我來說,永遠是遠方一道的絢麗風景。行進在探索之路,痴迷於心靈之旅,一路跋涉,肯定能收穫幾束鮮花,幾行足印,幾縷歌聲……

成長曆程:我和我追逐的夢

1998年9月,何必鑽帶著對小語教學的滿腔熱情和醍醐灌頂的激動從浙江教育學院教壇新秀研修班學成歸來。在省示範性國小——龍港一小濃厚的教學氛圍里,他如魚得水,如虎添翼,貪婪地吮吸著營養,自由地揮灑著激情。學校領導信任的目光,學校優秀教師的悉心指導,各級各類研討課的磨練,他的教學專業成長也進入了快車道,對小語教學的理解日益深刻,對課堂技藝的操作日臻成熟。

熱情和汗水總是伴隨著他的收穫,他用對小語教學的真心、痴心“孵出”了許多成績和榮譽,開始在溫州市、蒼南縣小語界嶄露頭角。特別是近幾年來,他分別獲得了蒼南縣國小語文說課比賽一等獎,縣優質課二等獎,蒼南縣第七屆“教壇新秀”,蒼南縣“名教師”培養對象,蒼南縣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浙江省第三屆“教改之星”,溫州市第八屆教壇新秀。並多次應邀在杭州、溫州、甌海、永嘉、洞頭及縣內做課及講座。

成長的日子是幸福的,他在不斷超越自己中成長,他在不斷學習汲取中成長。2002年,由於他常常在人教網國小語文教育論壇上發表有見地的貼子,引起了人教社小語室的關注,並邀請他擔任小語論壇的版主,管理並回復網友的小語教學的問題,“任職”其間得到了人教社崔巒、陳先雲先生的肯定,並得到了周光璇、沈大安專家的指教,稱讚他是“網路時代青年教師的代表”。

回首15年的教學生涯,對國小語文教學的追夢,成了他生命里真實的脈搏,是他生活中反覆吟唱的歌。

課堂教學:千萬里,我追尋著你

15年來,他一直潛心鑽研國小語文教學,他追尋著這樣一種境界: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該從情感深處激發學生熱愛語文、熱愛生活的生命激情,讓短短的一節課,留給學生無盡的回味,帶給學生深遠的影響。

他的課堂常是情感流淌的課堂。課堂上,他總是激情飽滿,全心投入,講到動情處,激情飛揚;講到憤恨處,擲地有聲。老師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文本的情感總是在融合、在碰撞、在回應。2005年5月他執教的《老師領進門》讓在場400多位的聽課老師為之動情,眼含淚花。

他的課堂常是探究創見的課堂。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目前,他正在嘗試主題對話的板塊教學研究,讓學生主動面臨問題,獨立地和合作地進行探索、發現和體驗,在對話中思考,在思考後對話,從而增加思考力、批判力和創造力。2005年他在市里執教的<長征>就因此深受市教研員的好評。

他的課堂常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教材。以設計取勝,以新穎見長,刪繁就簡三春樹,標新立異二月花,因此課堂中學生的“生成性”特點明顯常常是老師創造性的引導,學生創造性地“發現”,而且學生“發現”更具有靈氣和活力。他執教的溫州市“教改之星”評比獲獎課《在大熊貓的故鄉》就是因為設計別致獨特、教學有效紮實而奪魁的。

對他而言,探索、構建自己的教學特點之路是充滿艱辛的。他想,只要不懈地追尋,必然會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教學科研:難以抗拒你的容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書與思考是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有計畫的閱讀豐富了他的教學底蘊,有目的的反思提升了他的教學品位,並逐漸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長期的思考與實踐,他有一種“厚積薄發”的衝動。他把自己的平時的教學實踐、教學思考物化為一篇篇文章。如今再回首,幸福充盈著他的心靈。

《尋找訓練與感悟的最佳坐標點》獲浙江省2002年小語論文評比二等獎,市二等獎、縣一等獎,並發表於《國小語文教學》2002年第8期;《追尋語文課堂失落的“情趣”》獲縣一等獎;《“第三隻眼看”課堂》發表於《中國教師報》2002年第30期;《真情付出方能心靈交匯——劉胡蘭教學》發表於《中國教師報》2002年第48期;《讓情趣在文本重組中棲息》發表於《國小教學參考》2003年第6期;《口語交際“兔乖乖拜壽”設計與評析》發表於《新作文》2003年第2期;《注·提識字簡介》發表於<國小語文教師>97年第7、8期。

在醉心於課堂教學藝術探索的同時,他又積極地參與了學校的各類課題的研究。他先後參加或主持過省級課題《農村國小教育信息化的初步研究》(獲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市青年雙百課題《解構主義在閱讀教學中的策略之研究》的研究。撰寫的教科研論文《超越課件——CAI教學的新態勢》獲縣教科研論文一等獎,市教科研論文一等獎,並在市教育學會年會上作講座,該文發表於《溫州教育》2003年第1、2期。

他深深地感到:理論與實踐的緊密聯繫,教學與科研的相得益彰,使他的思考更有深度,讓他的教學更有價值,他說他無法抗拒這和諧之歌的誘惑。

“究竟是我走過路,還是路在走著我,一程山水一程歌,夢在霞光燦處輕輕和。”何必鑽,正在教育的道路上且歌且行,用腳印去丈量教育的夢想。

浙江省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是國家為了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而特設的一種既具先進性、又有專業性的稱號。特級教師應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範、教學的專家。弘揚特級教師精神,是時代的要求,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