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鑑別

中藥鑑別

中藥是我國傳統藥物的總稱。中藥的認識和使用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具中藥鑑別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特點。

(圖)中藥鑑別中藥鑑別

由於其來源以植物性藥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來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獻資料十分豐富,記錄著中國人民發明和發展醫藥學的智慧創造和卓越貢獻,並較完整地保存和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及至近代,隨著西方醫藥學在中國的傳播,本草學遂逐漸改稱為“中藥學”。

牡丹皮鑑別

【藥 名】:牡丹皮

(圖)中藥鑑別牡丹皮

【拼 音】:MUDANPI

【英文名】:Tree Peony Bark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功 效】:清熱,涼血,和血,消瘀。

【主 治】:治熱入血分,發斑,驚癇,吐、衄、便血,骨蒸勞熱,經閉,症瘕,癰瘍,撲損。

【性味歸經】:辛苦,涼。① 《本經》 :“味辛,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辛。”③《本草備要》:“辛甘,微寒。”
入心、肝、腎經。① 《珍珠囊》 :“手厥陰、足少陰。”② 《綱目》 :“手足少陰、厥陰四經。”③ 《雷公炮製藥性解》 :“入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用藥忌宜】:血虛有寒,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服。 《本經逢原》 :“自汗多者勿用,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為其性專散血,不無根腳散闊之慮。” 《得配本草》 :“胃氣虛寒,相火衰者,勿用。”

【藥物配伍】:① 《本草經集注》 :“畏菟絲子。”② 《古今錄驗方》 :“忌胡荽。”③ 《唐本草》 :“畏貝母、大黃。”④ 《日華子本草》 :“忌蒜。”配地骨皮,除熱;配生地,清熱散血;配赤芍,涼血清熱、活血祛瘀。

【別 名】:牡丹根皮(《綱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貴州民間方藥集》)。牡丹 ,又名:鹿韭、鼠姑(《本經》)、白朮(《廣雅》)、百兩金、吳牡丹(《唐本草》)、木芍藥(《開元天寶遺事》)、花王(《洛陽名園記》)、洛陽花(《群芳譜》)、鐵角牛

【處方名】:丹皮、牡丹皮、粉丹皮、鳳丹皮、炒丹皮
處方中寫丹皮、牡丹皮、粉丹皮、鳳丹皮均指生牡丹皮。為原藥材去除雜質,切段入藥者。
炒丹皮為丹皮段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藥者。

【商品名】:原丹皮:又名丹皮、牡丹皮、連丹皮。為植物牡丹未颳去外皮的較粗大的根皮。
細丹皮:為選過原丹皮後,下余的較細者。
骨丹皮:為細丹皮未抽去木心者。
刮丹皮:又名粉丹皮。為植物牡丹根皮颳去外皮者。
鳳丹皮:又名鳳丹。為產於安徽銅陵地區鳳凰山者。品質最優。
瑤丹皮:又名瑤丹、姚丹。為產於安徽南陵地區者。品質亦優。
川丹皮:又名墊丹。為產於四川省墊江灌縣者。

沒藥鑑別

【藥 名】:沒藥

(圖)中藥鑑別沒藥

【拼 音】:MOYAO

【英文名】:myrrh

【來 源】: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的膠樹脂。

【功 效】:散血去瘀,消腫定痛。

【主 治】:治跌打損傷、金瘡、筋骨、心腹諸痛、症瘕、經閉、癰疽腫痛、痔漏、目障

【性味歸經】:苦,辛,平。①《藥性論》:“味苦辛。”②《海藥本草》:“味苦辛,溫,無毒。”③《開寶本草》:“味苦,平,無毒。”
入肝、脾、心、腎經。①《本草經疏》:“入足厥陰經。”②《本草新編》:“入脾、腎二經。”③《本草求真》:“入心、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孕婦忌服。① 《品匯精要》 :“妊娠不可服。”②《本草經疏》:“凡骨節痛與夫胸腹脅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於血虛者不宜用。產後惡露去多,腹中虛痛者不宜用。癰疽已潰不宜用。目赤膚翳非血熱甚者不宜用。”

【藥物配伍】: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氣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配雄黃,消腫生肌、燥濕解毒。

【別 名】:末藥(《綱目》)、明沒藥《全國中草藥彙編》

【處方名】:沒藥,末藥,制沒藥,炙沒藥,醋炒沒藥,明沒藥,生沒藥,生明沒藥。
處方中寫沒藥、末藥均指生沒藥。為原藥去雜質,打成碎塊入藥者。
制沒藥又稱炒沒藥。為淨沒藥用文火炒制後入藥者。
醋炒沒藥又稱炙沒藥。為淨沒藥炒至熔化時,淋灑米醋,炒乾水分,取出,然後入藥者。

【商品名】:明沒藥:為紅褐色至紫棕色塊狀物,略透明,無雜質,質佳。
狗沒藥:又名狗皮沒藥、馬沒藥、馬皮沒藥。為用狗皮或馬皮包裹者。質次。
天然沒藥:表面呈黃棕色或紅棕色的沒藥團塊。
膠質沒藥:表面呈深棕色的沒藥團塊。
沒藥:各類沒藥的統稱。均以微透明、顯油潤、香氣濃、味苦、無雜質者為佳。

【動植物資源分布】:①沒藥樹( 《大明一統志》 )分布熱帶非洲和亞洲西部。②愛倫堡沒藥樹分布紅海兩側的海濱地區,及阿拉伯半島從北緯22度向南至索馬里海濱一帶。藥材主產索馬里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南部。以索馬里所產者最佳。

麝香鑑別

【藥 名】:麝香

(圖)中藥鑑別麝香

【拼 音】:SHEXIANG

【英文名】:Musk

【來 源】:為鹿科動物麝的雄獸香腺囊中的分泌物。

【功 效】:開竅,辟穢,通絡,散瘀。

【主 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症瘕癖積,跌打損傷,癰疽腫毒。

【性味歸經】:辛,溫。①《本經》:“味辛,溫。”②《別錄》:“無毒。”③《藥性論》:“味苦,辛。”
入心、脾、肝經。①《本草匯言》:“入足太明、手少陰經。”②《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3~5厘。外用:吹喉、畜鼻、點眼、調塗或入膏藥中敷貼。

【用藥忌宜】:孕婦忌用。

【藥物配伍】:配冰片:開竅醒神。配乳香:活血消腫止痛。配肉桂:催產下胎。

【別 名】:當門子、臍香(《雷公炮炙論》)、麝臍香(《綱目》)、四味臭(《東醫寶鑑》)、臭子、臘子(《中藥志》)、香臍子(《中藥材手冊》)。處方名:麝香、麝香仁。麝(《本經》),又名:麝父(《爾雅》)、香獐(《綱目》)、土獐(《本草述》)、拉石子、獐子、山驢子

【處方名】:麝香、射香、元寸、當門子等

【商品名】:毛殼麝香:又名毛麝香、毛香、整麝香。為獵取後割下香囊陰乾者。以皮薄、飽滿、有彈性,乾燥、香氣濃者為佳。
麝香仁:又名麝香肉、散麝香、散香。為剖開香囊,除去皮囊後剩餘部分陰乾者。以顆粒紫黑色、粉末棕褐色、質柔、油潤、香氣濃者為佳。
當門子:又名香子。呈顆粒狀的優質麝香仁。
元寸:又名元寸香、寸香。為呈粉末狀的麝香仁。
黑子麝香:為麝香仁黑色,粉末棕黃,香氣濃烈,富有油性者。

【藥用部位】:本動物的肉(麝肉)以及香腺囊的外皮(麝香殼)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雲南貴州廣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現在多人工飼養。藥材主產四川西藏雲南陝西、甘肅、內蒙古;此外,東北、河南安徽湖北廣西、貴州、青海等地亦產。

三白草鑑別

【英文名】 RHIZOMA SAURURI HERBA SAURURI

(圖)中藥鑑別三白草

【別名】白面姑、白舌骨、塘邊藕

【來源】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乾燥根莖或全草。根莖秋季採挖;全草全年均可採挖,洗淨,曬乾。

【製法】除去雜質,洗淨,切段,曬乾。

【性狀】本品根莖呈圓柱形,稍彎曲,有分枝,長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節及縱皺紋,節上有鬚根,呈環節狀,節間長約2cm ;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粉性。莖呈圓柱形,有縱溝4 條,一條較寬廣;斷面黃色,纖維性,中空。單葉互生,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cm ,寬2~10cm ;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基出脈5 條;葉柄較長,有縱皺紋。總狀花序於枝頂與葉對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氣微,味淡。

【鑑別】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10ml,浸漬過夜,濾過,濾液置蒸發皿內,自然揮乾,有特異的芳香氣;加1%香草醛硫酸溶液,即顯紅色,放置後變為藍紫色。

【性味歸經】甘,辛,寒。歸肺、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小便不利,淋瀝澀痛,白帶,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外治瘡瘍腫毒,濕疹。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 《中國藥典》

紅花鑑別

正品為菊科植物紅花的乾燥花,主產於新疆,全國均有栽培,是中國傳統常用中藥材。

(圖)中藥鑑別紅花

紅花味辛,性溫。歸心、肝經。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疼等功能。

由於前幾年價位較高,市場上出現假劣紅花,現就市上一些摻假手段揭露如下:

偽品紅花一般多以添加雜質來加重其份量,也有用其它花類染色後加工而摻入紅花中的。

雜質類:用淨紅花加入細沙、滑石粉、玉米糖稀、紅顏色及杏黃色加工而成。

偽品類:用陳菊花黃連須等粉碎後染色加工而成。

鑑別方法:

1. 從重量上進行鑑別:純淨紅花(標準麻袋)每包20-23公斤,偽品一般麻袋中加上塑膠薄膜,裝的較松,也會超過25公斤。

2. 從顏色上進行鑑別:淨品紅花,顏色鮮艷。偽品紅花,顏色較暗淡。

3. 從手感上進行鑑別:淨品紅花,手感柔軟,泡松。偽品手感,覺得有硬硬的感覺,較頂手,輕揉後手中留有細微雜物。

4. 水鑑別:把本品放入水杯中,加入熱水,輕輕攪拌,放置一會。把上半部分倒掉,這時水杯底如有雜物,系偽品或含雜。如用菊花染色者,上面顏色會洗掉,露出原形。

龍眼肉摻偽鑑別

龍眼肉,又名益智、蜜脾、龍眼乾,為無患子科植物龍

(圖)中藥鑑別龍眼肉

眼肉的假種皮。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效。臨床上常用於氣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失眠、血虛萎黃等證。
目前,因其產量較少,加上製藥行業、保健品生產和臨床用藥對本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本品一直貨缺價高。
在市場上,一些不法分子在龍眼肉中摻進大量形狀、色澤頗相似的紅糖、果醬、水果乾等摻雜品,經加工後以假亂真,增加重量,謀取暴利,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摻偽物外觀與真品極為相似。
1 龍眼肉

呈不規則薄片,常數片粘結。長15mm,寬20~40mm,厚約1mm。黃棕色至棕褐色,半透明,外表面皺縮不平,內表面較光亮,有細密的縱皺紋。質柔潤、氣微香,味甜。其細胞中含草酸鈣結晶,呈針狀、棒狀或簇狀。

2 摻紅糖

用濃度高的紅糖水浸泡後加工而成,形狀、大小類似龍眼肉,呈黃色至棕褐色。有蜜餞外感,肉厚明顯增加至1.5mm左右,常數片粘結一起,大小不一。仔細掰開粘結在一起的龍眼肉中會發現包裹有糖質,糖味重,氣微香,粘手,易吸潮。其分量較重,水浸黃棕色,有沉澱,味甜。

3 摻果醬

摻合果醬加工後的形狀,大小類似龍眼肉,呈黃色至棕褐色,有粒狀物混雜其間,肉皮吸附有雜物,光澤度差,看不到細密的縱皺紋,常數片粘結一起,大小不一。仔細掰開粘結一起的龍眼肉中常常發現有果醬在肉心中。味甜,氣味香,粘手,有濕潤感,易吸潮。其分量較重,水浸黃棕色,沉澱物較多,味甜。

4 摻果乾

摻合經染色的葡萄乾、櫻桃乾等加工後的形狀,大小不太類似龍眼肉,呈黃色至棕褐色。常數片粘結成塊,有人為加工的痕跡,呈不規則薄片,表面皺締不平。糖味重,氣微香。其分量較重,水浸後脫色,味微甜。

冬蟲夏草的鑑別

冬蟲夏草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它的生長十分奇特:蟲

(圖)中藥鑑別冬蟲夏草

草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蟲,使其得病、僵化、死亡,於次年春夏自幼蟲頭部生出草莖,因而是蟲菌複合體。

冬蟲夏草的外形像一條頭部長了草莖(子座)的蠶蟲體(真菌幼蟲複合體)。草莖深黃色,蟲體紅棕色或深褐色。草莖長度2至8厘米。蟲體長度3至6厘米,直徑0.3至0.7厘米,表面有密集的環紋,體下有8對足,中間4對足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乳白色或黃白色纖維狀;有如同草菇、香菇的香氣;味淡或微甜,有粘性。

因冬蟲夏草產量少、價格昂貴,造假者較多。仔細觀察不難鑑別:草莖與蟲體分離,蟲體無足或僅有3對以下,足部密生棕褐色細毛或質硬、嚼之有麵粉石膏味者均可能是偽品。冬蟲夏草具有強身延年,耐缺氧,降血脂,抗菌解毒,鎮靜安神,調節免疫,平喘祛痰,抗癌作用,增強心血管、血液、肝、腎功能。常用於治療老年虛症、痰飲喘嗽、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久虛等症。

黃連的鑑別

黃連為一種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列為

(圖)中藥鑑別黃連

上品。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故名黃連。黃連種類有3種:味連、雅連、雲連。味連、雅連主產於四川,雲連主產於雲南。

[鑑別要點]:

1、味連 藥材多數聚集成簇,常常彎曲,形如雞爪,習稱“雞爪連”,其單枝根莖長3-6厘米,直徑0.3-0.8厘米。表面粗糙,有不規則結節狀隆起,有鬚根及鬚根殘基。節間表面平滑如莖桿,習稱“過橋”。其上部多殘留褐色鱗葉,頂端常留有殘餘的莖或葉柄。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質硬,斷面不整齊,皮部橙紅色
或暗棕色,木部鮮黃色或橙黃色,呈放射狀排列,髓部有時中空。氣微,味極其苦。

2、雅連 藥材多為單枝、略呈圓柱形,形如“蠶狀”,微彎曲,長4-8厘米,直徑0.5-1厘米,“過橋”較長。頂端有少數殘基。以身乾,粗壯,無鬚根,形如蠶者為佳品。

3、雲連 藥材彎曲呈鉤狀,形如“蠍尾”,多為單枝,較細小。以乾燥、條細、節多、鬚根少,色黃者為佳品。

牽牛子的鑑別

牽牛子為鏇花科植物或圓葉牽牛的乾燥成熟種子。其

(圖)中藥鑑別牽牛子

偽品主要為同科植物多刺月光花的乾燥成熟種子。正品呈橘瓣狀,腹面三棱形,有一點狀微凹種臍。背面弓形隆起,有一條淺縱溝。水浸泡後種皮龜裂,手捻有明顯黏滑感。多刺月光花子呈卵圓形,略扁,具鈍三棱。背面稍弓形隆起,腹面為一鈍稜線,有一圓形凹陷種臍。其主要區別在於種子腹面的不同。

菟絲子的鑑別

菟絲子為鏇花科植物菟絲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乾燥成熟種子,主產於江蘇、遼寧、吉林等省。

(圖)中藥鑑別菟絲子

正品 菟絲子呈類圓形或卵圓形,直徑1~1.5m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微粗糙。放大鏡下觀察表面有細密深色小點,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質堅硬。用開水浸泡,表面有粘性,加熱煮至種皮破裂時露出白色卷鏇狀的胚,形如吐絲。無臭,味微苦、澀。以色灰黃、顆粒飽滿者為佳。
偽品 據調查,全國尚有同屬多種植物的種子在不同地區作菟絲子使用:

1.南方菟絲子Cuscuta australis R. Br.的種子是商品小粒菟絲子的主要品種之一,其性狀特徵與正品極為相似,難以區分。但二者種子橫切面特徵則有所差異,即不同品種的種皮兩層柵欄細胞的長度比例不同,菟絲子柵欄細胞兩列,外列細胞略短,壁木化,長15~20?滋m,內列細胞較長,壁非木化,長23~35?滋m,外側近交界處有光輝帶;南方菟絲子外列細胞壁木化,長15~20?滋m,內列細胞較長,壁非木化,長35~40?滋m。

2.日本菟絲子(金燈藤)Cuscuta Japonica Choisy的種子在黑龍江、吉林、甘肅等省使用,稱大粒菟絲子,與菟絲子主要區別為:莖較粗壯,黃色帶紫紅色瘤狀突起;花密集成短穗狀花序,花柱長,合生為一,柱頭2裂,藥材種子較大,直徑3~5mm。表面淡褐色或黃棕色,光滑,放大鏡下觀察,具不整齊的短線狀斑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