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變化書 名: 中藥調製與鑑別彩色圖譜
作 者:宋希貴 張書燕
出版社: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ISBN: 9787506742863
開本: 16開
定價: 198.00 元
版 次:1
頁 數:608
字 數:1032000印
刷時間:2009-8-1
紙 張:銅版紙
印 次:1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中藥調製與鑑別彩色圖譜》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介紹中藥基本知識,內容包括中藥命名、中藥性能、中藥炮製、中藥材及飲片的質量標準。第二部分 中藥調劑,包括中藥調劑的基本知識、中藥調劑工作的依據、中醫處方介紹、中藥調劑常用中藥、中藥配伍禁忌、中藥的通用名和處方用名、中藥處方應付、不同地區習用品及名稱易混品種辨析、毒性中藥的用法、中藥調劑室基本設施與斗譜排列、中藥飲片調劑工作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中藥湯劑的煎法和服法、中藥飲片養護等。第三部分 為中藥鑑別基礎知識,對藥用植物、動物、礦物的鑑別方法,中藥的基源鑑定、顯微鑑定、理化鑑定進行了詳盡的介紹。第四部分 為常用中藥材及其飲片鑑別。共收載臨床最常用的中藥材及其飲片400餘種,每一品種均按來源及採收加工、別名、產地、藥材及飲片的性狀鑑別、品種優劣、規格等級、功效、地方習用品、混淆品及偽品等做了詳細的介紹,並附有彩色圖譜。正品及偽混品均採用實物彩照,圖片清晰,立體感強,色彩逼真,形態真實準確,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圖書目錄
總論第一章 中藥基礎知識第一節 中藥材基礎知識
第二節 中藥炮製
第三節 中藥材及飲片的質量標準
第一節 中藥調劑的概念及依據
第二節 中醫處方
第三節 中藥調劑常用中藥
第四節 常見名稱易混品種及地區習用品種介紹
第五節 中藥配伍與用藥禁忌
第六節 中藥通用名與處方用名
第七節 常用中藥處方應付
第八節 毒性與麻醉中藥
第九節 中藥調劑室基本設施與斗譜排列
第十節 中藥飲片調劑操作規程
第十一節 中藥湯劑的煎法與服法
第十二二節中藥飲片的保管與養護
第一節 基源鑑定
第二節 性狀鑑定
第三節 顯微鑑定
第四節 理化鑑定
第五節 分析方法
各論
第一節 根及根莖類
1 人參
2 九節菖蒲
3 三七
4 三棱
5 土茯苓
6 大黃
7 山豆根
8 山柰
9 山藥
10 山慈菇
11 山麥冬
12 川木香
13 川貝母
14 川牛膝
15 川烏
16 川芎
17 川射干
18 天冬
19 天花粉
20 天南星
21 天麻
22 木香
23 太子參
24 牛膝
25 升麻
26 片薑黃
27 丹參
28 烏藥
29 巴戟天
30 甘草
31 甘遂
32 石菖蒲
33 龍膽
34 平貝母
35 北豆根
36 北沙參
37 白及
38 白朮
39 白頭翁
40 白芍
41 白附子(禹白附)
42 白茅根
43 白前
44 白薇
45 白蘞
46 白芷
47 玄參
附:北玄參
48 半夏
49 地黃
50 地榆
51 西洋參
52 百合
53 百部
54 當歸
55 硃砂根
56 竹節參
57 延胡索(元胡)
58 伊貝母
59 燈盞細辛
60 防己
61 防風
62 紅大戟
63 紅芪
64 紅參
附:高麗參
65 麥冬
66 遠志
67 赤芍
68 蒼朮
69 何首烏
70 羌活
71 附子
72 苦參
73 板藍根
74 鬱金
75 虎杖
76 明黨參
77 知母
78 金果欖
79 金蕎麥
80 狗脊
81 京大戟
82 澤瀉
83 細辛
84 茜草
85 草烏
86 胡黃連
87 南沙參
88 南板藍根
89 威靈仙
附:鐵靈仙
90 骨碎補
91 香附
92 重樓
93 禹州漏蘆
94 獨活
95 薑黃
96 前胡
附:紫花前胡
97 秦艽
附:栽培秦艽
98 莪術
99 桔梗
100 夏天無
101 柴胡
102 黨參
103 射干
104 徐長卿
105 高良姜
106 拳參
107 粉萆薜
108 粉葛
109 浙貝母
110 黃芩
111 黃芪
112 黃連
113 黃精
114 黃藥子
115 常山
116 銀柴胡
117 貓爪草
118 麻黃根
119 商陸
120 續斷
121 綿馬貫眾
122 綿萆薜
123 紫草
124 紫草
125 紫菀
126 湖北貝母
127 漏蘆
128 薤白
129 藁本
第二節 果實種子類
130 八角茴香
131 山茱萸
132 山楂
133 千金子
134 川楝子
135 女貞子
136 小茴香
137 馬錢子
附:雲南馬錢
138 王不留行
139 木瓜
附:光皮木瓜
140 木鱉子
141 五味子(北五味子)
142 車前子
143 牛蒡子
144 化橘紅
145 烏梅
146 巴豆
147 水紅花子
148 石蓮子
149 龍眼肉
150 白扁豆
151 瓜萎
152 地膚子
153 西青果
154 決明子
155 紅豆蔻
156 麥芽
157 花椒
158 蒼耳子
159 豆蔻
160 連翹
161 吳茱萸
162 佛手
163 沙苑子
164 陳皮
165 青皮
166 青果
167 青葙子
168 苦杏仁
169 金櫻子
170 草豆蔻
171 荔枝核
172 南五味子
173 南鶴虱
174 枳殼
175 枳實
176 柏子仁
177 梔子
178 枸杞子
179 砂仁
180 牽牛子
181 香櫞
182 蒔蘿子
183 桃仁
……
附錄
索引
……
書外連結
中藥鑑別的發展中藥鑑別隨著中藥的發展而經歷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根據常用的鑑別手段將中藥鑑別的發展歷史劃分為以下3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從中藥的形成至19世紀前後,這一階段以人的經驗鑑別為主;第二階段:19世紀至20世紀前50年,這一階段逐步形成了基原鑑別、性狀鑑別、顯微鑑別、理化鑑別等中藥研究的"四大鑑別法";第三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今,這一階段隨著相關學科的飛速發展,出現了許多以儀器分析為主的現代鑑別方法,使中藥鑑別研究獲得了新的發展.
中藥鑑別的方法主要方法有:1.色譜法:包括薄層色譜法(TLC)、薄層掃描法(TLCS)、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氣-相色譜法(GC)、氣質聯用法(GC/MS);2.光譜法:包括紫外光譜法(UV)、導數光譜法(DS)、紅外光譜法(IR)、螢光光譜法(FP)、核磁共振光譜法(NMR)、質譜法(MS);3.X衍射分析法(XRO);4.差熱分析法(DTA);5.分子生物學技術:包括多聚酶鏈式反應(PCR)、隨機擴增DNA法(RAPD);6.掃描電鏡技術(SEM);7.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CIA);8電泳法(EP):包括毛細管電泳法(CE);9.多元回歸分析;10.電分析法(EA):包括示波極譜法、等電點法;11.X射線螢光光譜法(XRF);12.人工神經網路(ANN).本文可為從事中藥鑑別、教學、科研和中藥新藥開發工作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