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市最繁盛、最有規劃的一條商業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仍保持原光滑的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其角色就有如香港的彌敦道。整條街區分為多個不同的段落,兩旁聳立的不是大型的百貨公司,便是有名的時裝店及特色食肆。由於街上禁止車輛行使,因此不論是不平日或假期,街上的人潮同樣是川流不息。始建於1900年,街道建築包羅了文藝復興,巴洛克等多種風格的建築71棟,涵蓋了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發展史.現在的中央大街已經成為了集休閒、遊覽、購物為一體的步行街。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央大街中央大街

哈爾濱是一座被歐洲文化所印染的多彩城市,素有“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的稱謂。走在街上,最直觀的體現是比比皆是的歐式建築,而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近期榮膺了中國“國家人居環境範例最高獎”的中央大街了。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縮影,哈爾濱的獨特建築文化和哈爾濱人的歐式生活,這裡都有明顯的體現。被稱為“亞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百多年來,不僅是一條老街、步行街,更是建築藝術博覽街。
中央大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其中馬路方石路寬10.8米。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總占地面積94.05公頃,約1平方公里,東起友誼路至經緯街路段西側建築紅線,西至通江街友誼路至經緯街路段東側建築紅線,南起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側建築紅線,北至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側建築紅線的區域和防洪紀念塔廣場區域。
街區內共有休閒區17個,停車場18個,歐式古典路燈152盞,草坪綠地14處,約2600平方米,各類雕塑小品5個,噴泉3處。設監控中心1個,全街區共設定30個攝像頭,實行全覆蓋的24小時不間斷監控,確保各類突發事件能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旅遊

“沒有到過中央大街,就不能說來過哈爾濱”,中央大街是來哈爾濱旅遊觀光者必到之地。百年積澱的文化底蘊、獨具特色的歐陸風情、經久不衰的傳奇故事、流光溢彩的迷人夜色,構成人們心中浪漫、時尚、典雅、高貴的中央大街,也成了哈爾濱人心中永遠迷戀的情結。
各具特色的中央大街品牌活動,西餐節、狂歡節、婚慶節、服裝節、街頭文化節、購物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賓朋。全年日均流量可達20萬人次的中央大街,以她獨特的魅力展示著哈爾濱的迷人風采。

建築風格

中央大街全街區現有歐式、仿歐式建築75棟,各類保護建築36棟,其中主街17棟。
中央大街巴洛克風格
中央大街雖非哈爾濱市最長的一條街,但卻是涵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有常見的起源於十五、六世紀的文藝復興式,十七世紀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義,以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新藝術運動建築。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等歐式風格市級保護建築13棟。這些建築體現了西方建築藝術的精華,使中央大街成為一條建築的藝術長廊。
歐洲風格滿布中央大街的歐式建築,五步一典,十步一觀。在西方建築史上幾百年才形成的建築風格樣式,使得中央大街成為遠東最著名的街道。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發展史,在中央大街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其涵蓋歷史的精深久遠和展示建築藝術的博大精深,為世上少見。

保護建築

文藝復興建築風格

中央大街57號(皇寶珠寶)

中央大街57號建築中央大街57號建築

原為哈爾濱猶太國民銀行。建於1923年,磚混結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牆體仿石塊砌築處理,一層採用落地窗,二層為豎向圓拱狀窄窗。僅在轉角處設女兒牆,其輪廓為折線與曲線結合處理,局部開洞。頂部冠以圓形穹頂,使該建築輪廓富有變化。陽台金屬欄桿造型優美,做工精細,建築檐口裝飾複雜。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187號(哈爾濱市江沿國小校
原為俄國商人伊·雅·秋林開辦的秋林商行道里分行。建於20世紀初期,磚木結構,仿文藝復興建築風格。首層以連續的腰線分割,牆面採用仿塊石砌築,二層為對方額高窗,視窗上有石膏花飾,與一層的大玻璃窗相對應。檐上做間斷的女兒牆,上面飾以巴洛克式浮雕,建築頂部的轉角突出,屋頂輪廓富有變化,檐口下有精美的裝飾造型。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117-121號(香港啄木鳥服飾)

建於1935年,磚混結構,仿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牆體採用仿石塊砌築,有明顯的凹槽分割,形成水平線條,強調建築基座的穩定感。建築的檐口下設流暢複雜的花飾紋樣,轉角處設主入口,其上設鐵藝欄桿陽台,造型個性鮮明,做工精湛。頂部花飾突出,建築輪廓起伏,變化清晰。哈爾濱Ⅲ類保護建築。
西二道街12-14號(黑龍江省供銷合作聯合社)
原為德國領事館。磚混結構,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尚志大街106號(三聯家電)
建於20世紀20年代。磚木結構,仿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哈爾濱Ⅲ類保護建築。

巴洛克建築風格

教育書店教育書店

中央大街120號(教育書店)
原為日本商人水上俊比左開辦的松浦洋行。始建於1916年,1918年竣工。設計師為俄國人А.А.米亞科夫斯基。磚混結構,仿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建築造型富麗堂皇,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構圖,表現形體的光影變化。入口處上方有兩個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撐托著圓弧型陽台,雕像為雕塑家阿.羅曼的作品。深紅色閣樓、孟莎式屋頂和半圓穹頂創造了優美的天際線。哈爾濱Ⅰ類保護建築。

折衷主義建築風格
中央大街92號(傑西卡)
原為伊格萊維纖商店。建成於1921年,磚木結構,折衷主義建築風格。該建築物底層為仿石基座,採用落地窗,二、三層視窗形式複雜多樣,主入口上部兩側設高大的愛奧尼柱式。檐口出挑大,立面設寬大的陽台,鐵藝欄桿花飾精美。女兒牆局部高起,富有變化並與兩側形成對比。哈爾濱Ⅲ類保護建築。
上遊街23號(哈爾濱市科技館)
原為猶太人僑民會,建於1902年。磚木結構,以古典主義為主的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

馬迭爾賓館馬迭爾賓館

中央大街89號(馬迭爾賓館)
原為俄籍猶太人И.А.卡斯普經營的旅館。始建於1906年,經兩期建設,1913年全面竣工。設計師為С.А.維薩恩。磚混結構,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建築平面呈L形。建築造型優美舒展,外牆裝飾精緻典雅,女兒牆輪廓和穹頂形式多變,體現了歐式建築的精華。檐口曲線自由流暢,立面陽台欄桿採用金屬材料製作的植物紋樣造型極為優美。哈爾濱Ⅰ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107號(雅戈爾服飾)
原為猶太人薩姆索諾維奇兄弟商會。建於20世紀初期,1915年轉賣給秋林公司,成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磚混結構,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正面入口原有雨棚和二層弧形窗,是典型的新藝術運動表現手法。強調裝飾、構圖、質感。建築主體三層,各層間以腰線分割,自下而上口逐漸縮小,建築造型體現了精緻、柔和的風格。哈爾濱Ⅰ類保護建築。
中央大街58號(寶島眼鏡)
原為猶太人Э.А.卡茨開辦的“米尼阿久爾”餐廳。始建於1926年,1927年落成。磚木結構,新藝術運動建築風格。頂部女兒牆由自由活潑的鐵藝與曲線透空實磚垛相連,虛實相間。牆面飾以豐富的曲線裝飾,自由流暢,造型新穎、活潑。立面陽台造型別具一格,富有個性。哈爾濱Ⅰ類保護建築。

其他建築風格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館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館

中央大街1號(哈爾濱市教育局)
原為法國萬國儲金會。建於1925年,磚混結構,仿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築主入口的愛奧尼柱式及入口上方山花是古典建築常用的手法,女兒牆採用花瓶及牆垛虛實相間突出了光影變化,擺脫了多餘的繁瑣裝飾,外牆用水刷石牆面,整體效果莊重、大方、樸實。哈爾濱Ⅱ類保護建築。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館
建於1958年,為紀念1957年哈爾濱人民戰勝特大洪水修築永久性江堤而建造,是哈爾濱的象徵。設計師為巴吉奇李光耀茲耶列夫。整座塔高22.5米,刻有“塔鎮江天”,由20根7米高的古羅馬式迴廊圍繞。塔基前有兩層水池,上層標誌1957年洪水最高水位120.30米,下層標誌1932年洪水最高水位119.72米。水池之上的水位標註線則標誌著1998年洪水最高水位120.89米。塔的頂端是防洪築堤英雄們高舉紅旗的立體塑像,象徵著哈爾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一次次戰勝洪水的英勇與團結。哈爾濱Ⅰ類保護建築。

發展歷史

1896—1898誕生

老街舊照老街舊照

1896年6月3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秘約》,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中東鐵路在中國東北大地上延伸……1898年,隨著中東鐵路開始鋪設,哈爾濱段松花江南岸的古河道渡口成為卸貨的碼頭。這裡原是900年前女真人完顏氏家族崛起之地,方圓是一望無垠的濕地,葦子在漂滿浮萍的水泡中隨風搖曳。中東鐵路的鋪設,破壞了這裡的寧靜,鐵路工程局所需的築路機械和材料,從遠東哈巴羅夫斯克和伊曼起程,上溯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運抵哈爾濱。中央大街北頭防洪紀念塔以西,便是當年的卸貨場地。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沼澤和葦塘中碾出了一條泥濘的土道,形成了一條街。這街就是後來的中國大街(中央大街更名前被稱為中國大街)。
1899—1901成長
中東鐵路工程的加速,聚集此地的勞工的日益增多,中東鐵路工程局將靠近碼頭的荒地劃給散居在哈爾濱的中國居民和勞工,沿路兩側築屋安家,並命名為“中國大街”,其寓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到了1900年“中國大街”已具雛形。在狹窄的街道兩旁挖設陰溝以利排出街上積水。街面鋪上木板、鐵皮,在各十字路口架著木橋,供人行走方便,騾馬車和挑擔的勞工在這條大街上來去匆匆。雨後泥濘不堪,天晴塵土飛揚一派中國農村鄉鎮景象
1902—1924繁榮

老街舊照老街舊照

隨著沙俄殖民主義者一步步蠶食,中國大街的土地被殖民者租賣招商。1902年開始,這裡大興土木,街兩側遍布建築工地。一時間洋人商賈雲集,洋行店鋪,重樓疊宇,路標、牌匾多用俄文,他們所經營的也儘是洋貨。雖稱“中國大街”卻充滿了異國情調,與“中國大街”的稱謂已名不副實。中東鐵路的修築和哈爾濱的開埠,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的國內戰爭使俄羅斯、波蘭、德國、丹麥、奧地利、日本等十幾個國家的僑民雲集到哈爾濱。中國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這些金髮碧眼的洋面孔。大多數背井離鄉的外國僑民,把隨身攜帶的金錢和財產花到在這裡建築家園上。他們在哈爾濱尋找到了失去的樂園,按照自己民族樣式建起街道、商店、宅園,流亡者在異國他鄉獲得了生存環境使心靈得到慰藉。
中國大街,更是建築師們展示才華的理想場地。那時,中國大街上的外國商店、藥店、飯店、旅店、酒吧、舞廳不計其數,其中坐落這條大街上的秋林分公司、馬迭爾旅館在整個遠東地區已是名聲遠揚。在這條哈爾濱最時髦的大街上,俄國的毛皮、英格蘭的呢絨、法蘭西的香水、德意志的藥品、日本的棉布、美利堅的食品罐頭、瑞士的鐘表、以及各國乾鮮果品等等均有出售。中國大街興起之後,兩側相繼建起一條條輔街。由於當時哈爾濱為鐵路附屬地,市政權、警察權等為俄國所攫取,市區街道皆為俄文街名,高加索街、沙曼街、八雜市街……充斥著異國味道。由於中國大街是建在沼澤上的,每逢春夏之交,車輛行駛在大街上,路面猶如海綿一般,稍有不慎車就會陷進地里, 1924年5月,俄國工程師特姆特拉肖克設計、監工,把中國大街鋪上了方石,大街頓時顯示出高貴的氣派。使用的方塊石為花崗岩雕鑿,其形狀大小如俄式的麵包,人們也把它叫麵包石。傳說當時一塊方石的價格就值一塊銀元,而當時一塊銀元足夠尋常人家一個月的一伙食費,足足有一公里長的中國大街真可謂是黃金鋪路。
1925—1930回歸
1926年,中國政府收回了哈爾濱的市政權,1927年東省特別區警察總管理處改俄文街名為中文街名,1928年7月,中國地方當局順應民意,將中國大街正式改稱“中央大街”,同時改換街牌。中央大街成了哈爾濱最洋氣的街道。那些沒有到過莫斯科巴黎羅馬的人在這條街上盡情感受到異國風情,領略到歐式建築的風采。而那些曾遊歷過世界的人,在這條街上感受到的是歐羅巴的文化氣息。這條街上處處展示出哈爾濱“國際都市”的風情。

1931—1944屈辱

老街舊照老街舊照

九一八事變”以後,這裡成了日本侵略者的樂土。到處掛著膏藥旗,中央大街方磚石上傳來的是穿著和服的日本藝伎踢踢踏踏的木屐聲、日本憲兵驕橫姿行的鐵蹄聲……大街在滴血、在流淚……
1932年,也就是哈爾濱淪喪於日寇之手的第一年,發生過一次特大洪水。當時水位海拔標高至119.72米時,年久失修的江堤,突然潰決了,無情洪水像猛獸一樣洶湧澎湃地衝進街市,頓時一片汪洋,全市險被洪水淹沒。當時中央大街水深1米,交通斷絕,車馬停駛,小船在街中行進。全市男女老少相率奔命,登房上屋的危在旦夕,墜溺水中的呼救不應,真是慘不忍睹。僥倖逃出的人避難於高地,到處搭起了破爛窩棚,災民大多是赤手空拳,粒米皆無。
《濱江時報》上有這樣的記載:“老人小孩儘先救濟,按人發給證書,憑書發給麵包,而飢餓之災民,每人僅給一片,時演爭奪戰……此種悽慘狀況,見者沒感戰愧之不置。”饑寒交迫,疫病又乘機襲來,死於霍亂的到處可見,一處處死亡者即千餘人。日寇漢奸們,也不得不承認“此次民眾受患頗重,流離顛覆,饑溺相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水退後,路邊雜草叢生,災民饑寒交迫,中央大街在昏暗中呻吟流淚。許多人開始背井離鄉,流浪逃亡。於是一支淒婉的歌從中央大街北頭響起,沿松花江唱著,傳遍大將南北:“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14年的日偽統治,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苦難和恥辱。中央大街記錄下許許多多的歷史瘡疤,也見證了反抗者尋自由、求解放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1945—1957曙光
哈爾濱人在這條街上淌過血流過淚,經歷過任人宰割的苦難之後,於1945年迎來了大地重光,次年又迎來了解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籌備會就是在中央大街上的馬迭爾賓館舉行。 中央大街麵包石上走過慶祝新中國成立的遊行隊伍;走過“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志願軍士兵;走過打起背包就出發的開墾北大荒的戰士;扭過慶祝公私合營的秧歌……1957年哈爾濱又一次發生了特大洪水,水位高出歷史最高值24厘米,洪水以每晝夜51厘米漲差的速度向哈爾濱市襲來,逐形成哈市特大洪峰。在特大洪水襲擊面前,哈爾濱市人民在黨中央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在省、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市人民、解放軍官兵的英勇奮鬥,終於取得抗洪的最後勝利,保衛了哈爾濱市的安全。在這次防汛鬥爭中,哈市沿江築成了全長達104.80公里的永久性長堤。
為紀念這次戰勝洪水,修建了一座刻有“塔鎮江天”字樣的防洪勝利紀念塔,對戰勝洪水的豐功偉績永誌不忘。紀念塔身高大雄偉,圓柱回欄環繞,這是哈爾濱市人民戰勝洪水的象徵,也成為中央大街最北端的起點。由此向南即是聞名遐邇中央大街。北面隔江是風光秀麗的太陽島。1966年起“文革歲月”時,它一度被改成為“反修大道”,直到1976年又恢復“中央大街”之名。

冰雕冰雕

1986—1998驕傲
中央大街於1986年經由哈爾濱市政府定為保護街路,1996年8月,進行綜合整治改造後,百年的老街建築通過大規模的修復,使“東方小巴黎”錦上添花,重放異彩。1997年,更增加了它的魅力。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中央大街全場1450米,路寬11米,人行道寬2至6米,仍保持圓光滑的方塊花崗石鋪砌的路面。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復興、巴羅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築13棟。
加上風格各異的輔街休閒區,構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閒、娛樂、旅遊、購物為一體的城市新風景。歷經時代變革的風雨,中央大街這條歷史悠久的老街,今日已是哈爾濱市最繁華的街道之一。1997年6月哈爾濱市政府把中央大街定為步行街。這條百年老街成為步行街後,更增加了它的無窮魅力。1998年,哈爾濱經歷了1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軍民萬眾一心,團結共戰洪魔,經過一個月的生死拼搏,暴虐的洪水被制服了。中央大街經受了災難的考驗,安然無恙。
1999—2006輝煌
中央大街是當地人頗感自豪的旅遊勝地。每當有外地的客人來,哈爾濱人總要津津樂道地介紹這條街,臉上閃爍著主人式的驕傲。走進中央大街,環境優美,風情萬種。獨特的歐式建築、鱗次櫛比的精品商廈、花園錦簇的休閒小區以及異彩紛呈的文化生活,成為哈爾濱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步行街的夜晚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更有一番特色,充分體現出旅遊、購物、娛樂、休閒的功能。中央大街如今已成為建築藝術街、繁華商業街、旅遊休閒街、公眾文化街。中央大街的方石留下歲月的痕跡。這些方石塊歷經百年風雨的洗刷和無數先人雙腳的磨擦早已變得光可鑑人,走在上面仿佛就是在觸摸這座城市的歷史,而這歷史是這座城市的人們用堅實的腳步,一步步走出來的。

大街老店

馬迭爾賓館馬迭爾賓館
教育書店教育書店

馬迭爾賓館:建於1906年,屬新藝術運動建築。她造型簡潔、舒展、自由流暢。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頂造型,顯現出親切宜人的魅力,體現了西方建築的精華。建築長度占據了西七至西八道街之間的一個街區。

教育書店:建於1909年,原為松浦洋行,是哈爾濱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築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標緻型建築。其外觀華麗,造型生動,裝飾複雜,輪廓豐富。深紅色的閣樓、孟沙式的屋頂和形體多變的半圓穹窿創造了優美的天際線。

婦兒商店:建於1917年,原為協和銀行,屬文藝復興式建築。該建築採用扁平的穹頂轉角部入口,又以虛窗拱檐突出兩側中間入口。一虛一實,手法巧妙。二樓群視窗採用愛奧尼式淺壁支撐拱型券額,擴大了視窗的視覺感。在寒冷地區即有利於防寒,又美化了外觀。
道里秋林商店:建於1919年,屬新藝術運動建築。建築物主體三層,各層間以腰線分割,自上而下視窗逐漸縮小,顯現出穩定感;畫龍點睛式的一樘三心挾券圓形扁窗為新藝術運動建築特色定了性。
哈爾濱市教委:建於1925年,原為萬國儲蓄會,屬古典主義建築。該建築造型簡潔規整,僅在正門入口處設兩根壁柱,擺脫了任何多餘的繁瑣裝飾,總體效果莊重、大方、樸實。
華梅西餐廳:位於中央大街112號,始建於1925年,原名為馬爾斯西餐茶食店。其營業面積為1500平方米,有員工120人,年銷售額1200萬元。經營品種以俄式大菜為主。一樓為現代派歐洲園林式酒吧風格;二樓為前蘇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風格;三樓為俄羅斯現代派風格,分南北兩廳。現有四名特級西餐廚師親自掌灶,使華梅的美味佳肴令您回味無窮、百吃不厭、留連忘返。自步行街區開通以來,日銷售額均在4萬元以上。華梅西餐廳正以一流的設備、一流的飯菜質量成為全國俄式西餐的中心

吃在老街

西餐

華梅西餐廳
華梅西餐廳華梅西餐廳

哈爾濱華梅西餐廳始建於一九二五年,原址在道里西八道街,創始人是俄國猶太人,名叫“楚幾爾曼”。華梅西餐廳原名“馬爾斯”,當時只有七十多平方米的營業面積,主要經營俄式西餐茶食小吃。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五六年間幾易經紀人。他們當中有俄國人、德國人、波蘭人、捷克人和中國人。一九五七年公私合營,遷址到中央大街112號。營業面積二百八十平方米,成為國營企業,改名為華梅西餐廳。
華梅西餐廳以經營俄式大菜為主,兼營法、意式菜系。經幾次裝修、改造、擴建,新增營業面積八百五十平方米。一樓突出現代派歐洲園林式酒吧風格;二樓突出古老的前蘇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風格,並設有高級單間;三樓體現俄羅斯現代風格,分南北兩廳,南廳豪華氣派,北廳突出優雅安靜。華梅西餐廳布局合理,典雅豪華,著名俄式大菜有火鍋裡脊、奶油雞脯、烤奶汁鱖魚、炸板蝦、鐵扒雞、蘇波湯等,色味香型俱佳。俄式主食槽子麵包,採用俄式工藝酒花發酵,柞木炭烘烤,入口清香濃郁,素有盛名。

露西亞西餐廳

露西亞西餐廳露西亞西餐廳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的露西亞西餐廳,這裡也是私人辦的哈爾濱俄僑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妮娜的俄羅斯女人,在上個世紀初,她出生在橫道河子
推開露西亞刷著綠色油漆的大門,就看見高高的穹頂,古典花式吊燈,蕾絲花邊的檯布和窗簾。在大廳的一角,放著一台製作於19世 紀的鋼琴,琴蓋上幾本俄文圖書,還有一些銀器,牆上掛了很多黑白的相片,都是妮娜和她的親人們在上個世紀的留影。相片上青年時代的妮娜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少 女,隱隱透著一種高貴的矜持。房子裡有一個壁爐,現在沒有用了,上面的台子上放著一對很漂亮的銀制燭台,上方的牆面上掛著一幅油畫,是一個看書的女子,神 色沉靜,樣子象是照片中的妮娜。旁邊還有一個老式柜子,裡面陳列著一些古老的相機和花邊瓷器,收藏古董大概是餐廳主人的愛好。

西餐廳的侍者穿著一件墨綠色的圍裙,送來食物,紅菜湯,俄羅斯小麵包,水果沙拉,冰激凌等,配上精緻的餐具,侍者言語溫和,動作輕巧,還有柔和的音樂,仿佛時光倒流幾十年,妮娜年輕的時候,就是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吧。

鋼琴旁有的一張卡片上寫著妮娜的生平。她的全名叫達維堅果.妮娜.阿法納西耶夫娜,生於1910年,三歲來到哈爾濱,一直在這裡生活了91年 直到去世。當過秋林公司的會計,哈工大的俄籍圖書館理員,也曾在蘇聯僑民會任職。文革中也不有少悲慘的境遇。但其對生活的樂觀平和讓她在這么堅強地活下 來。西餐廳的主人遵照她的遺囑,買下了她部分的衣物,家具和飾物,是為了給她做一個紀念館,同時也為了紀念在哈爾濱曾經生活過的二十多萬俄國僑民。他們在這裡建鐵路,城市,還帶來了鋼琴,小提琴,帶來了小說和油畫,還有先進的技術和優雅的生活。如今,他們流落在世界各地,遠離祖國,卻把這裡當成了故鄉,留下了他們悲傷和眷戀。

喝著咖啡,聽著音樂,讀著這裡自辦一份叫露西亞小報的刊物,上面有一部份文字是譯自妮娜寫於1929年的日記和幾首哈爾濱俄僑寫的小詩,感覺如同坐在妮娜家的客廳里,和他們一起追憶似水年華,聽他們講述那段時期的愛情和懷念。

馬迭爾賓館
馬迭爾西餐廳馬迭爾西餐廳

這個酒店是1906建立的,具有悠久的歷史。
1901年,中東鐵路臨時通車,歐亞經濟、文化往來更為密切。 也在這一年,俄籍猶太人約瑟·開斯來到哈爾濱。起初,他開一個修理鐘錶的小店,不久經營銀器和珠寶,獲利豐厚。當時,道里的中央大街剛剛形成,還沒有象樣的建築。然而,約瑟·開斯普以猶太人的精明和眼光,預料到日後哈爾濱必為遠東最大的國際都市,旅店業極有發展前途。於是,約瑟·開斯普多方籌集資金,聘請一流的建築設計師,選購歐美各國上等的建築材料,在1906年建成了遠東最豪華的馬迭爾旅館。是哈爾濱第一家涉外賓館。馬迭爾是一座"井"式布局建築,因而其它三側的院門,也成為設計的重點。南面一側的院門 是兩扇對稱的鑄鐵大門,飾物由各種植物形態的曲線構成,有的如盛開的花蕊,有的如含苞待放 的花蕾,有的如陪襯紅花的綠葉,有的則如纏纏繞統的絲蔓,"新藝術"特有的曲線線條盡顯無遺。
馬迭爾賓館當初為什麼叫"馬迭爾"呢? 好店須有好名。名好,店亦生輝。約瑟·開斯普雄心勃勃,對自己的店名格外看重。這座路易十四風格的三層建築,典雅豪華, 其式樣流行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各國,看作是對傳統建築風格的革新,追求自然古樸的藝術效果,稱之為"新藝術運動"。俄阿勒·尤金洛夫早年在巴黎大學專攻建築學,1901年失意莫斯科,隻身流浪哈爾濱,與老開斯普一見如故。 哈爾濱這塊本世紀的"新大陸",為阿勒,尤金洛夫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華之舞台,他天才地設計了"馬迭爾"的超凡之作。俄文合名為модерн,意為摩登的、時髦的、時興的、現代的,音譯"馬迭爾",取名正好與建築風格一致。約瑟·開斯普自豪地說:"馬迭爾一定會風流一百年!

哈爾濱名典西餐廳哈爾濱名典西餐廳

1948年4月,國民黨統治即將土崩瓦解,全國解放勝利在望,中國共產黨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偉大號召。這一號召,立即得到在香港的各民主黨各派、各民主人士的積極回響。哈爾濱作為全國解放的大後方,交通又方便,是最適合共商大計的安全之地,而馬迭爾飯店又是哈爾濱當時最高級的社交場合,這殊榮非馬迭爾莫屬。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馬迭爾是新中國藍圖的策源地,也是馬迭爾歷史最輝煌的一頁
哈爾濱名典西餐廳
名典西餐廳毗鄰風情別具,景色怡人的兆麟公園,是台灣國際餐飲連鎖機構在黑龍江省的第一家連鎖店。步入本土,融合了西方的簡約與東方的典雅,賦予名典西餐廳更多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以俄式西餐廳為主體,咖啡,茶為支撐的多元文化西餐體系。

塔道斯西餐廳塔道斯西餐廳

塔道斯西餐廳
創業於1901年
"塔道斯"飯店是亞美尼亞人塔道斯.戈里高利耶維奇.捷爾 - 阿科諾夫在哈爾濱開辦的著名的高加索風味飯店。
"塔道斯"是哈爾濱早期餐飲業的先驅,早在20世紀初,"塔道斯"就來到哈爾濱,在此開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塔道斯"飯店,以獨特的高加索風味而馳名。

中餐

武林飯莊

武林飯莊從裝修到菜品的設定都採用了電視劇《武林外傳》中的場景,連營業員的著裝扮相也都是短衣襟、小打扮,背後印有大大的“武”字,令人忍俊不禁。
走到飯莊門前,一幅對聯,上聯是“人在江湖”,下聯配“身不由己”,橫批正是這個店的牌匾——“武林飯莊”。酒店門前擺著一個兵器架子,上面擺設刀槍棍棒等兵器。飯莊的營業員一概都稱為“小二”。看到有客來訪,門口的兩名“小二”便會採用武林中的禮節,雙拳在胸前一抱,大喊一聲:“英雄,久仰!” 走進餐館,你仿佛 置身金庸小說里某個場面:大廳中也有一幅對聯,上聯是“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下聯是“武林至尊寶刀屠龍”,橫批是“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大廳叫“武林大會”,廳內每個餐檯都以武林幫派的名字命名:武當派少林派華山派峨嵋派……大廳四壁用從南方運來的竹子裝飾,掛有“武林秘籍”,那是選單;方桌和條凳分布大廳,這裡找不到沙發、太師椅,無論身份多高,都到長條凳上落座;桌上餐具一律粗瓷大碗,特適合“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作為飯店,獨特的裝飾風格只在其次,飯菜口味才是第一。這裡的菜名武俠迷們耳熟能詳——一道大菜叫“降龍十八掌”,實際就是“醬辣豬手”,“九陰白骨爪”是“泡辣雞手”,“洗髓經”就是“炒心管”,“玉女心經”就是“豆芽青筍絲”,“神龍擺尾”是紅燒鯉魚……主食有“一指禪”,就是四川擔擔麵,而大米飯被命名為“黯然消魂飯”。這裡賣的白酒是酒店自釀的“女兒紅”、“英雄酒”,都是5元錢一吊,一吊就是一壺,2兩半;而啤酒則叫“洋酒”。

快餐

狗不理快餐店
狗不理快餐店狗不理快餐店

哈爾濱狗不理快餐店是基於百年老店“天津狗不理”的基礎上,以中國傳統口味和現代餐飲文化相結合創辦的中國快餐品牌。其風格是以中國人喜愛吃的包子為主,包子特點是香而不膩、營養豐富、口味獨特,適合於各種年齡段消費者的需求。作為哈爾濱第一家全國快餐連鎖店,我們以“時尚、休閒、簡約”的風格;“集中採購、集中生產、分散銷售”的經營模式;“經營連鎖化、生產工業化、質量標準化、管理科學化”的管理目標。利用一切可以整合的社會資源,以全新的管理理念做大做強“狗不理快餐”。
尚上家
哈爾濱尚上家餐飲有限公司坐落於哈爾濱市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央大街上,是一家追求品質,營養,快捷,時尚的中式快餐廳。
自成立以來,尚上家一直本著品質第一,顧客至上的經營理念,所有產品均採用高品質上等材料烹製而成,務求給予顧客最新鮮,最高品質的食品。在尚上家人的心中,客人即為家人。我們無時無刻,隨時隨地都在用心感受家人的需要,在保證品質的同時,為您提供最熱情,最快捷的服務,讓您在時尚,高雅,舒適的環境中享受品質優良,價格合理的美食。
尚上家――您的家外之家。

肯德基肯德基

肯德基
肯德基全球總部設在美國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雞肉餐飲連鎖店,1952年由創始人山德士先生(Colonel Harland Sanders)創建,全球最大的餐飲集團百勝餐飲集團擁有該品牌
肯德基自1987年在北京前門開出中國第一家餐廳到現在,來到中國已經20年了。肯德基在中國的20年,是“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的20年,是“為中國而改變,全力打造‘新快餐’”的20年。20年來,肯德基一直都在努力探索,把最貼心的服務回饋給廣大中國消費者。如今中國肯德基已在四百多個城市開設了2000餘家連鎖餐廳,遍及中國大陸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區,是中國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快餐連鎖企業。從2000年至2004年,連續5年被中國連鎖協會評選為“最佳連鎖品牌”;2005年被頒發“中國特許獎”。
麥當勞
1955年,當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洛克美國伊利諾斯州斯普蘭開設第一家餐廳開始,麥當勞的黃金雙拱門形象從此深入人心。這個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的國際性公司,在全球超過11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三萬家餐廳的世界第一快餐集團,現在仍以快速的趨勢迅猛發展著,在《商業周刊》評選的全球最有價值品牌中,麥當勞雄踞前十之列。
自1990年正式進入中國起,麥當勞至今已在中國開設了800多家餐廳。目前,中國麥當勞的員工人數超過5萬人,其中99.97%是本土員工。同時,麥當勞在中國的供應商系統亦擁有超過15萬名的員工,總投資達5億美元。

購物地點

中央大街有各類商戶800餘家,其中主街百餘家,街內精品店鋪林立,入駐眾多世界知名品牌。綜合商場、百貨超市;婚紗攝影店、金店、服裝店、鞋店、書店、藥店、眼鏡店;賓館、飯店、西餐廳;KTV歌廳、酒吧、電影院;銀行、郵局、醫院等門類齊全。中央大街被國家11部委聯評為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街區內能滿足人們吃、住、行、游、購、娛等全方位消費需求。
哈爾濱中央商城
哈爾濱中央商城哈爾濱中央商城

創建時間:1994年
地址: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100號
隸屬企業:中央紅集團
董事長:欒 芳
哈爾濱中央商城位於著名的哈爾濱中央大街上。中央大街是哈爾濱市第一條商業步行街,街道上有各類專業店、專賣店、百貨店、超市以及高檔賓館、飯店和健身中心等等。在這樣一個商圈裡,中央商城的顧客多是高收入、高品位的消費群,這就決定了中央商城的經營定位必須是高檔次的精品店。中央紅集團投資了二千多萬元,利用中央大街三期改造的契機,在2004年進行了大範圍的裝修改造,同時進行了經營結構的調整,在業績企業形象上均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銷售額和毛利額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05年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利稅7000萬元,保證了整箇中央紅集團的利稅水平居黑龍江零售業前列。並且中央商城榮獲中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等多項榮譽。

金安歐羅巴廣場
中央大街中央大街

金安國際購物廣場坐落在哈爾濱市最繁華的百年名街——中央大街核心黃金地段,毗鄰尚志大街,交通極為便捷,距松花江風景區、兆麟公園索非亞教堂及五星級豪華酒店僅一步之遙。金安國際購物廣場經營面積55500平方米,地下2層,地面5層,備有300個泊車位的豪華立體停車場。在百年風情的中央大街上,金安國際購物廣場現代的建築風格一覽無餘,建築立面豐富通透,簡約大方,現代的建築風格與國際一流品牌的理念完美吻合。晚上燈火通明中,時尚、高雅、亮麗的高級商業中心形象直入眼帘。

作為倡導時尚消費理念和高品質生活方式的精品廣場,金安國際購物廣場是國際頂級品牌和時尚精品在哈爾濱的匯聚地,目前雲集了IWC、PIAGET、Blancpain、Girard-Perregaux、Rolex、DUNHILL、KENZO、CERRUTI1881、GIEVES&HAWKES、KENT&CURWEN、LALIQUE、WEDGWOOD、LANCEL、香港英皇鐘錶珠寶等200多家。

管理需求

促進自身發展需求
中央大街是積澱著厚重歷史文化的一條街,如今,還面臨著傳承歷史並將之發揚光大的責任。中央大街管理處引入國際流行的VI系統設計理念,完善和豐富中央大街整體形象,並在精細化的管理上實現突破。這套VI設計系統,不僅表達出中央大街歷史悠久的文化,更極大提升了中央大街自身品牌形象。
中央大街管理處還建立了中央大街網站,在更為廣泛的空間宣傳中央大街,使它能夠儘快走向國際。他們還通過為中央大街拍攝專題片、製作中央大街宣傳冊等手段提煉街魂。中央大街還進行了旅遊紀念品的深度開發,設計出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時代旅遊紀念品,擴大中央大街的影響力。
滿足城市管理需求
中央大街每天遊人如織,人們既要享受中央大街優美的建築藝術精品,又要充分享受到休閒購物的愉快環境。中央大街向世界知名商業街發展,必須著眼細節,在管理和建設上進一步提高精細化水平和文化水準,一個普通的公廁、電話亭、休息座椅、果皮箱等公共設施,都可以成為藝術的載體,也可以體現出人文關懷。
中央大街在市政設施建設管理上,注重了在細微之處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管理處首先闢建、增加休息空間。增加娛樂設施,沿街設計製作符合街區環境的休閒長椅,讓中央大街從功能上更加豐富完善,不僅滿足遊客購物遊覽的需要,也滿足品味城市文化的精神要求。其次,他們建設和不斷完善了無障礙設施,在細微之處體現人文關懷,給所有人以平等的舒適購物環境。同時,他們還完善提高中央大街市政設施系統的水平,設計製作與中央大街風格相符、獨特的中央大街果皮箱等市政小品;設計製作符合街區風格的標牌、標識系統;設計獨具特色的綠地、種植鮮花、設定樓體的垂直綠化等美化中央大街。
滿足遊人休閒需求
自中央大街建為步行街起,它從單一的商業街逐步轉變為集旅遊、購物、休閒為一體的綜合性區域。隨著中央大街的品牌形象不斷提升,外地遊客的日益增多,對它的旅遊休閒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管理者就有了更多深入開發的空間和領域。
在中央大街主街適當位置上,管理處分別設定標有餐飲、住宿、交通、購物、休閒等具有指引作用的導遊圖,方便遊人。他們還利用中央大街監控中心的廣播設備,播放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給人提供輕鬆愜意的休閒空間。同時,將保護建築的故事、特殊歷史事件發生地等等發掘出來並展示給遊人,吸引更多人駐足停留。日前,管理處還設定了義務導遊員和交通協管員,為遊客提供免費的服務和良好舒適的休閒空間。
滿足商家發展需求
中央大街不僅是旅遊、休閒街和歷史文化街,更是一條商業街,是哈爾濱市一個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商圈。它的管理者不僅僅是要從城市市政管理的角度管理街區,還應從創造更為濃郁的商業氛圍上延伸管理職能。作為一條人流量日均達到20萬的備受關注的名街,中央大街管理處組織了各類高品位的商業文化活動,吸引更多的人流,不斷提高老街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管理處通過背景音樂的定時播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街區商業噪音;通過有計畫地組織商家參與全街區的規模商業宣傳活動,限制低水平、雜亂的小型宣傳等等,從整體上改善並提高各商家在街區內的經營形態。中央大街管理處還充分發揮中央大街商會凝聚商家的功能,用商會這一有效的載體組織帶動街區商家更好地為冰城發展獻計獻策。

管理機構

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管理處成立於1997年6月,是隸屬哈爾濱市道里區人民政府管理的處級單位。2003年成立哈爾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中央大街步行街區分局,行政執法業務接受哈爾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指導,進而成為同時具有行政管理權和行政執法權的綜合管理部門。
執法科
主要職能:集中行使市容環境衛生、綠化、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工商和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部分行政處罰權。
市容市政管理科
主要職能:負責牌匾設定、門面裝修和改建、占道、戶外宣示物等審批和備案,街區內商企單位建檔,清冰雪、門前三包等勞務費的收取等工作。
旅遊服務科
主要職能:負責中央大街整體形象策劃推廣、政府來賓接待,公眾服務人員培訓,VI開發和利用,網站開發和維護,旅遊紀念品開發和製作等方面工作。
經濟服務科
主要職能:負責提出街區商業業態布局及規劃建議、商業和文化宣傳、招商引資、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創建、商會管理等工作。
物業管理科
主要職能:負責街區內(不包括庭院)的清掃保潔、清冰雪、園林綠化、公共設施維護及收費停車場等物業化管理方面工作。
管理區域
中央大街步行街區東起尚志大街(友誼路至經緯街路段)西側建築紅線,西至通江街友誼路至經緯街路段)東側建築紅線,南起經緯街(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北側建築紅線,北至友誼路(尚志大街至通江街路段)南側建築紅線的區域。1998年,防洪紀念塔廣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竣工後,將“南起中央大街友誼路,北至紀念塔台階,東起廣場旅遊導向板,西至通江市場東門的圍合區域”交由中央大街管理處管理。目前,中央大街步行街區內共有26條街路和1個廣場(其中,主街1條、輔街25條),占地面積約為96.4公頃,約為1平方公里。
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哈爾濱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區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及措施;
2.負責對中央大街步行街區域環境進行統一管理;
3.按照委託執法許可權,負責查處違章行為;
4.負責監督步行街區環境衛生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果皮箱清掏及設施管護等任務;
5.負責組織臨街單位落實“門前三包”、清除冰雪等方面工作;
6.負責中央大街步行街區內停車的收費管理工作;
7.負責督促設施建設主管部門完成各類設施維修與養護任務;
8.依據《哈爾濱市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實施辦法》對中央大街步行街區區域行使市容環境衛生、城市綠化、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工商、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部分行政處罰權。
9.完成市、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工作目標
為商家營造良好的經營發展環境,建設一個良好的吸引世界級知名商貿、服務業品牌的平台,形成中央大街高檔次、名品化的商貿引領趨勢;充分挖掘中央大街百年老街的歷史資源,拓展領域,為做活旅遊提供依託和支撐,把中央大街建設成為集商業、旅遊、休閒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的國內知名的、國際級的歷史文化商業步行名街,成為展示地方和國際精品的重要視窗和平台,成為哈爾濱市的世界知名品牌商業街區,實現中央大街全面發展。

交通情況

在市區乘坐 1、2、5、12、13、15、20、21、65、75、112、102、106、113、114均可到達。 此街道為步行街,嚴禁各種機動車輛包括腳踏車通行。

中國首批10條歷史文化名街

歷史文化街區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特殊類型的文化遺產,又是廣大民眾日常生活的場所。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於2009年6月11日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揭曉。這十條“名街”分別是北京國子監街平遙南大街、哈爾濱中央大街蘇州平江路、黃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島八大關、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騎樓老街、拉薩八廓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