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根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中國海軍艦艇命名總的原則是:區別於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艦艇命名;區別於國內地方船名;條理性強,便於記憶;字音清楚,不易相互混淆;名稱響亮,有意義,能夠體現祖國的尊嚴,表現出中國的悠久歷史和文化;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使用長久,在相當長時間內,能夠滿足裝備發展的需要。
具體命名規定簡要如下: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詞組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獵潛艇以“縣”命名,船塢登入艦、坦克登入艦均以“山”命名,步兵登入艦以“河”命名,補給艦以湖泊命名。儘管中國軍艦都有自己的艦名,但並不把艦名漆到船舷上,而是根據國際慣例塗上自己的舷號。
規則由來

軍艦都有艦名。因為,艦艇是浮動的國土,經常分散獨立地或與其他兵種聯合執行各種戰鬥勤務。為便於領導指揮、通信聯絡和保守機密,每艘艦艇從誕生起就有它的編號和大名。中國海軍的艦艇也不例外。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決心加快人民海軍的建設步伐。一九五三年六月四日,中國和蘇聯政府簽訂了“海軍訂貨協定”,從蘇聯進口部分戰鬥艦艇,其中包括4艘驅逐艦。
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大將則認為,這4艘艦艇雖然都是蘇聯二戰時期戰功卓著的戰艦,但它畢竟不是我們自己建造的。我們要立足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爭取自己早日設計建造大型軍艦。自力更生靠強大的工業基地。於是把這4艘軍艦的艦名定為中國的四大工業重鎮“鞍山”“撫順”“長春”“太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海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也邁上了新的台階。艦艇命名有了嚴格而又統一的標準。中央軍委於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三日,批准同意海軍艦艇命名方案。十一月十八日海軍頒發《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使人民海軍艦艇命名從無序走向了有序。條例規定,艦艇的艦名、舷號,即是艦艇編入戰鬥序列時,由領導機關授予的部隊番號和代號。同時,頒布了各類艦艇的命名規則和有關規定。一九八六年七月十日,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又作了補充和修改。
命名許可權
一級艦艇(航空母艦、戰列艦、巡洋艦、核潛艇)由總參謀部命名;
二級(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大型登入艦)與二級以下級別艦艇由海軍司令部命名。
命名規則
巡洋艦以上:國務院特別命名,如航空母艦。

巡洋艦:以行政省(區)或直轄市命名。例如:建國初的重慶號巡洋艦(當時重慶還是直轄市);
驅逐艦:以大、中城市命名。例如:武漢號驅逐艦;
護衛艦:以中小城市名。例如:巢湖號護衛艦;
補給艦:以湖泊命名。例如:微山湖號補給艦;
核潛艇:以“長征”加序號命名。例如:長征4號攻擊核潛艇;
常規飛彈潛艇:以“遠征”加序號命名;
常規魚雷潛艇:以“長城”加序號命名;
掃布雷艦:以“州”命名;
獵潛艇:以“縣”命名;
船塢登入艦、坦克登入艦:均以“山”命名。例如:崑崙山號登入艦;
步兵登入艦:以“河”命名;
訓練艦:以人名命名。例如:鄭和號遠洋訓練艦。
輔助船艇以所在海區和性質的名稱(如南運、東拖、東油、北標、海撈)再加序號命名。
編號規則

首先,每一艘軍艦都是有正式名稱的。這個名稱在海軍里就是它們的編號,很醒目地油漆在船舷上(因此又叫舷號),是數字的,不是中文。比如2008年12月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遠洋護航任務的“三艦客”的正式編號分別是169、171和887。
按照中國海軍的有關規定:
1字頭為驅逐艦(其中105-116屬北海艦隊,131-139屬東海艦隊,160-171屬南海艦隊);
2字頭、3字頭為常規潛艇;
4字頭為核潛艇;
5字頭為護衛艦;
6字頭為反潛護衛艇(獵潛艇);
7字頭為飛彈護衛艇;
8字頭為補給艦、掃布雷艦;
9字頭為登入艦。
500噸以下的小艇以X字頭開始,X1字頭為飛彈艇,X2字頭為魚雷艇,X3字頭為護衛艇,X5字頭為登入艇。
名稱唯一制

為了避免艦艇出現重名的現象,人民海軍艦艇名的授予必須嚴格按區域劃分。即:
北海艦隊轄區用華北、東北、西北等14省市區地名(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
東海艦隊轄區用華東7省市及新疆自治區地名(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
南海艦隊轄區用華南及西南9省市區地名(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不過近年也有例外,像南海艦隊的飛彈驅逐艦170蘭州號,飛彈護衛艦569運城號。
凡事都有例外。在人民海軍的艦艇方陣中,有兩艘特別的戰艦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叫“鄭和”艦(81艦)(鄭和號),以紀念中國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而命名;一艘叫“世昌”艦(82艦)(世昌艦),以紀念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民族英雄鄧世昌而命名。這兩艘遠洋綜合訓練艦都屬於大連艦艇學院。另外還有“華羅庚”號武器試驗艦(892艦)。
航母命名
瓦良格號航空母艦剛剛啟動改裝工程之時,關於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的命名問題,就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熱議。從“施琅”、“毛澤東”、“泰山”到“天津”等不同角度、不同寓意的航母名稱“建議”不絕於耳。在《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不進行重大調整的情況下,中國海軍航母的命名規則其實非常清晰,即將以行政省(區)、直轄市名稱來命名航空母艦。
對於正在進行改裝的“瓦良格”號,國防部新聞發言耿雁生明確表示該艦將“用於科研試驗和訓練”,即將其定位為訓練艦。中國海軍的兩條大型遠洋訓練艦“鄭和”號(81艦)、“世昌”號(82艦)均隸屬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按照慣例,改造完成的“瓦良格”號將成為大連艦艇學院第三艘訓練艦(83艦),已擔任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的柏耀平將主抓83艦的日常訓練工作。對於83艦究竟以何人命名,目前仍在研究階段。無論是中國古代或是近現代,均不乏海軍名將、名人。如“艦亡與亡,志節凜然,無愧捨生取義”的清末愛國將領劉步蟾,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侄孫、曾率艦接收南沙群島,先後擔任國共海軍少將的愛國將領林遵等等。
按照《條例》,新造或新接艦艇入列或更名時,由批准授名的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舷號,頒發《艦艇命名證書》,艦艇將按照《艦艇條令》的規定舉行命名典禮。因此,尚未完成改造工程的“瓦良格”號距正式命名還有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