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乞龜是流行於福建泉州以及台灣澎湖地區的特色元宵民俗活動,所乞求的龜其實是一種用大米做成的龜狀食品,稱為米龜,又名龜粿。
乞龜最初是由廟方供出面龜、紅毛龜等壽龜(龜形的糕點)供信徒擲筊乞賜,待得到神明的允賜後,就可以帶回家保全家平安或藉以祈求後嗣。乞得面龜的信徒在事業得意或求得子嗣後,必須準備加重的面龜或紅毛龜供其他信徒求乞。
由於龜是長壽吉祥的象徵,再加上是神明的賜與,所以這在舊時深受民眾的喜愛,成為一項熱鬧有趣的元宵節民俗活動。每年農曆正月新年,泉澎兩地天后宮製作“米龜”,祈求新的一年裡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興旺。
歷史
閩南地區的龜崇拜習俗由來已久,乞龜則最早起源於泉州,18世紀從泉州傳到澎湖,並在澎湖得到傳承和發揚光大。
1771年(乾隆36年)《澎湖紀略》記載:“元宵,各家先於十三夜起,門首掛燈,廳中張燈結彩;至十五日夜,各家俱備牲醴碗菜,供奉三界,闔家燕飲。鳴鑼擊鼓,極為熱鬧。間亦有裝扮故事,往別澳遊玩者。各廟中張燈,男女出遊,謂之看燈。廟中札有花卉人物,男婦有求嗣者,在神前祈杯,求得花一枝或“亞公仔”一個,回家供奉。如果添丁,到明年元宵時,另做新鮮花卉、人物以酬謝焉。”
1893年(光緒19年)《澎湖廳志》也有大同小異的記載,但“亞公仔”改為“面龜”一詞。
20世紀後期,經濟環境改善,孩童對肪片龜、蛋糕等簡單食物不再有興趣,元宵節可供祈求的物品種類愈來愈多,因而有“黃金龜”、“金錢龜”、“米包龜”等等創新的“龜種”出現。
開台澎湖天后宮於1989年首創使用小包裝10台斤的白米堆砌成巨龜,並在1995年達到創紀錄的7萬台斤。這些被善心人士乞得的平安米,配合賑濟貧戶的活動,使原本“乞龜”祈求自身及家人吉祥平安的利己行為,轉化成“社會救助”的利他義舉。
從2007年起,泉州、澎湖兩地天后宮開始聯合舉行“乞龜祈福”民俗活動,隨著乞龜祈福影響力的日益強大,每年米龜重量都在增加。2013年的米龜重量達到5.2萬斤。
製作
乞龜實際上就是用一包包的大米堆砌成一隻大烏龜的模樣。製作“米龜”時,先要在地上用木頭搭建一個龜體骨架,隨後按照龜首、龜背、龜腳等順序,排列推疊幾百至幾千包大米 。製作米龜的大米被稱為平安米。用於製作大米龜的平安米中的一部分,將分發給當地部分困難戶。
米龜越大越吉利,並且米龜的每個部位都有一定的說法,比如“摸到頭,起大樓;摸到嘴,大富貴;摸到尾,有頭又有尾……”
儀式
摸龜
按習俗,點過眼的米龜,睜開熟睡的雙眼,才可以為摸龜者祈福。因此,製作好的米龜,要在正月十五先點睛,之後才可以摸龜。
參加摸龜的人先過平安橋,祈求一年平安如意後,就要排隊摸龜了,一般活動現場有“樂隊”敲鑼打鼓為大家助興。天后宮里大人、小孩井然有序地摸著米龜,不少人摸龜時還不忘和米龜拍照留念。在“乞龜”現場,上萬名市民朝著大米龜湧來,直至十點多,入口處依然還有不少人排隊等待進入祈福。
乞大龜
一座廟中,最大的龜粿稱“龜頭”。有的地方,龜頭由附近各村輪流迎請。這種迎龜頭儀式非常隆重,其中以石獅龜湖大普度尤為著名。乞得龜頭的村民,由樂隊、彩旗前導,將龜頭抬回,供奉在本村神廟中。然後是連續幾天的慶祝活動,演戲娛神,大擺宴席。無論本村外村,遠近親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都可入席。人們相信,龜頭會帶來莫大福氣,花費多少都會得到更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