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12.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 20.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 22.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

京劇

概述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稱“京戲”、“國劇”、“皮黃”,為中國戲曲劇種之首
京劇梅蘭芳劇照
。如果從四大徽班進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發展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演變成為京劇。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畫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威猛的男人,別稱“大花臉”)、醜(男、女人皆有,別稱“小花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朝前期,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戲曲舞台非常活躍。崑曲和其他地方戲曲,同城爭輝。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風行一時。道光年間,又有湖北漢劇藝人進京,參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經過廣大徽漢藝人的表演實踐,徽劇與漢劇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個新劇種,就是後來的京劇。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湧現出程長庚譚鑫培等號稱“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 京劇有北京走向各地,成為全國廣為流行的劇種。民國以來,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國人民的讚賞。

代表人物

京劇的流派習慣上以創始人的姓來命名,各行當被公認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譚派——譚鑫培;汪派——汪桂芬;孫派——孫菊仙;汪派——汪笑儂;王派——王鴻壽;劉派——劉鴻聲;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慶奎;馬派——馬連良;麒派——周信芳;新譚派—譚富英;楊派——楊寶森;奚派——奚嘯伯;唐派——唐韻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來;黃派——黃月山;楊派——楊小樓;蓋派——蓋叫天
小生:程派——程繼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葉派——葉盛蘭;俞派——俞振飛
旦角:陳派——陳德霖;王派——王瑤卿;梅派——梅蘭芳[2];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筱派——筱翠花;黃派——黃桂秋;張派——張君秋;趙派--趙燕俠
老旦:龔派——龔雲甫;李派——李多奎;孫派——孫甫亭
花臉: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壽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袁派——袁世海
丑角:蕭派——蕭長華;傅派——傅小山;葉派——葉盛章越劇

評劇

概述

評劇是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曾經被稱為第二大劇種,鼎盛時期除個別省份外幾
評劇韓少雲劇照
乎都有評劇院團(京津冀東三省河南廣西新疆青海內蒙雲南貴州重慶武漢江西山西山東陝西安徽等)。評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俗稱蹦蹦戲、平腔梆子,落子戲 ,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稱今名 。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評劇是在我國有較大影響的地方劇種之一。早在上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代表人物評劇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如:李金順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白玉霜、筱桂花、芙蓉花等。 解放後開宗立派藝術家有小白玉霜、新鳳霞、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鮮靈霞、魏榮元、馬泰;著名藝術家有李憶蘭、花月仙、鑫艷玲、六歲紅、陳桂秋、小王金香、新翠霞、喜彩苓、鮮靈花等。

代表人物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華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亥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東路評劇流派劃分如下:1.月明珠(調):花蓮舫等。2.倪(俊聲)派:桂寶芬、成國禎、劉子熙、馬連成、張潤時、泰海貴、劉鳳楊、李月樓、楊振邦、艾景全、賈蘭亭、劉小樓(後學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義廷、王鳳池、竇齡童、鄭伯范、孫連芳、呼勛卿、倪偉、杜寶宇等。3.李(金順)派:朱寶霞(兼劉派)、花玉蘭筱麻紅筱桂花鮮靈霞(兼劉派)、六歲紅(兼劉派)、李寶順羊蘭芬小花玉蘭小玉霜(退休後改為白派)、宋玉文(後改鮮派)等。4.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韓少雲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宮靜等。5.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銀香等。6.張(鳳樓)派:張麗華、碧燕燕等。7.碧(蓮花)派:花月仙等。8.劉(翠霞)派:朱寶霞(兼李派)、新翠霞鮮靈霞(兼李派)、六歲紅(兼李派)、郭硯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艷玲筱紫玉,花淑蘭(兼愛派)、董瑞海、張淑敏、小靈霞、筱佩茹(後學筱俊亭)、董美珠、筱美榮(兼愛派)、馬淑華吳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後改新派)等。9.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鳳筱月珠李蘭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愛派)、高艷敏吳博莉(兼劉派)、劉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麗等。10.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筱美英(兼劉派)、王曼苓(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11.喜(彩蓮)派:郭硯芳(兼劉派)、喜少蓮小喜彩蓮邢韶瑛李憶蘭、申增麗、張秀琴、孟素潔等。12.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13.筱(桂花)派:唐淑蘭,王彩雲14.桂(寶芬)派:袁鳳霞劉小樓李金銘等。15.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後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16.新(鳳霞)派:張金秋李曉梅李憶霞(兼劉派)、李紅霞谷文月王曼苓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高闖趙三鳳王瑾郭美美羅慧琴等。17.鮮(靈霞)派:小鮮靈霞李秀雲孫桂榮、宋玉文等。18.花(月仙)派:劉淑萍張淑桂、劉珊、恆紅等。19.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劉惠欣等。20.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21.張(德福)派:張彥生、崔英傑、徐培成、李志華、陳勝利齊建波趙立華(兼馬派)、馮子洋等。22.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23.韓(少雲)派:胡桂秋宋麗等。24.花(淑蘭)派:解郁文、徐廣琴、王鎮芝、鄭桂芳張麗華趙俊芝馮玉萍曾昭娟田敬陽、李娟娟、吳丹陽、艾麗珍、趙繼蘭張秀雲等。25.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鄭小娣)、李冬梅王曉萍等。26.洪(影)派: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張俊玲石文明等。小花臉劉立明:弟子潘長江等小生郭貴臣:弟子馮子洋等陳桂秋在遼寧也被稱為陳派。

豫劇

概述

豫劇陳素真劇照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豫劇在安徽北部地區稱梆劇,山東江蘇的部分地區仍稱梆子戲。 其流行區域主要在黃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東江蘇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四川甘肅青海新疆台灣等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之稱。 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一說:是在當地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後與傳入河南的崑曲和秦腔等劇種相結合而成,二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三說:是在河南民間演唱藝術,特別是自明朝中後期,在中原地區盛行的時尚小令基礎上,吸收"弦索"等藝術成果發展而成。

代表人物

豫劇的代表人物有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等“豫劇六大名旦”,代表五大風格旦角流派,小生趙義庭王素君,鬚生唐喜成劉忠河劉新民,黑臉李斯忠,丑角牛得草也成為各具特色的名演員。建國後的現代戲創作又湧現出高潔馬琳、魏雲、王善朴柳蘭芳等“豫劇五大主演”。活躍在當今國內豫劇舞台上的湯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榮陳淑敏李樹建朱巧雲王紅麗等豫劇表演藝術家先後摘取中國戲劇“梅花獎”。

越劇

越劇
越劇越劇
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又稱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陝西、湖北等地,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初步統計,約有280多個,業餘劇團更有成千上萬,不勝統計。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民眾基礎,當為流傳最廣之地方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清末起源於浙江嵊縣,發展於上海,演員初由男班演出,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主要是馬塘村為主,可以說是越劇的起源了,越劇起源應該是在馬塘了,因而越劇應該有近150年的歷史了),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1942年10月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對傳統越劇進了全面的改革,稱為“新越劇”。新越劇改變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躍的主腔“四工腔”,一變為哀婉舒緩的唱腔曲調,即“尺調腔”和“弦下腔”,把越劇唱腔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越劇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調腔”和“弦下腔”的基礎上發展並豐富起來的。後來這兩種曲調成為越劇的主腔,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1960年5月,上海越劇院作曲項管森於寫《越劇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對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戚雅仙、陸錦花等6人(尹桂芳已調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點作了分析,稱之為“流派”。1962年4月,該稿被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定為“戲曲音樂講義”油印成冊,並在同行中流傳。之後浙江越劇團周大風則將袁雪芬、范瑣娟、傅全香、徐玉蘭、尹掛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和論述,寫成《越劇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冊,後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64年,浙江的戲曲音樂專家----賀仁忠,蘆炳容,周大風,陳獻玉等,根據浙江著名演員自己獨有的,又明顯區於[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風格,對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劇流派。即陳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寶花派。高愛娟派。以及周大風創立的,浙派越劇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調。越劇流派一向有所爭議,有觀點認為浙江陳、毛、金、高及周大風創立的男調並不能成派,亦有觀點認為周寶奎,竺水招,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屠笑飛,張小巧,孟莉英等人,雖有特色風格唱腔,但還未達成流派的火候。越劇流派唱腔由曲調和唱法兩大部分組成,在曲調的組織上,各派都有與眾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過鏇律、節奏以及板眼的變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風格。特別是起調,落調,句間、句尾的拖腔,以及鏇律上不斷反覆、變化的特徵樂匯和慣用音調等,更是體現各流派唱腔藝術特點的核心和關鍵。在演唱方法上,則大都集中在唱字、唱聲、唱情等方面顯示自己的獨特個性,通過發聲、音色以及潤腔裝飾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韻味美。有些細微之處,還包括著不少為曲譜難以包容,也無法詳盡記錄的特殊演唱形態,卻更能體現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代表人物

流派宗師:越劇流派公認的有十三種。創派的越劇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徐玉蘭(徐派)、畢春芳(畢派)、陸錦花(陸派)、傅全香(傅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呂瑞英(呂派)、金採風(金派)、張桂鳳(張派老生)、張雲霞(張派花旦)、竺水招(竺派)等。
越劇名人:包括這些越劇流派創始人在內,全國各地的越劇名人據《中國越劇大典》記載,有708位之多。正是他們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越劇有了今天的地位與成就。具體名單請進入詞條《中國越劇大典》查閱《名人卷》。

黃梅戲

黃梅戲
黃梅戲黃梅戲
,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的五大劇種之一。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台灣等省以及香港地區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餘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黃梅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安慶市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黃梅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在民國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縣誌》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黃梅戲”這個名稱。

代表人物

嚴鳳英、王少舫、黃宗毅、周珊、黃新德、張輝、吳瓊、馬蘭、楊俊、韓再芬、關俊華、劉秋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