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三光庵位於呼蘭城西南隅,以三位創始人悟光、性光、純光法師中的三個光字而得名,為全省第二大庵廟。
三光庵大雄寶殿氣勢恢弘,引人注目。這裡為三間起脊磚瓦結構,面積150平方米,正面前檐為4根明柱,正中置兩扇對開門,東西兩側各有一窗,門窗花紋雕刻精細,色彩絢麗。殿頂懸掛“大雄寶殿”鑲金匾,系仿照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字摹刻。殿內供奉佛祖釋迦牟尼及諸佛塑像。
建造歷史
據呼蘭史志記載,三光庵原為家廟,始建於1912年,先後歷經五代住持。三光庵原有草房三間、磚瓦禪堂五間。1987年,原呼蘭縣縣政府撥款和社會募化的方式,由年逾七旬的第三代住持智悲率眾重建三光庵。2000年10月,第五代住持親悟募資擴建。三光庵現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現有21人,其中15人在佛學院學習深造。每年來此光臨廟會者逾萬人。
文物保護對象
1994年11月23日經呼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哈爾濱市呼蘭區和平街,呼蘭河東岸200米處。始建於1906年,重建於1988年,1992年9月正式開光。主體建築大雄寶殿為仿清式廟宇,建築面積為138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單檐,面闊3間,進深3間。大成殿位於大雄寶殿之後,亦為仿清式廟宇建築,規模宏大。現院牆3米內為特別保護區,5至10米為重點保護區,其它為一般保護區。三光庵現為呼蘭區唯一的佛教機構,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沿革。保護範圍:院牆3米內為特別保護區,5至10米為重點保護區,其它為一般保護區.。
旅遊
三光庵於1992年9月正式開光,自開光以來,每年都有數萬遊人和信徒參觀訪問,特別是四月十八日廟會,遊人如織,鐘聲不絕於耳,這是呼蘭民間佛教風土民情之所。呼蘭的資源條件十分優越。呼蘭縣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糧食、牧業、林業、水產基地縣,農業產業化水平和農村工業化程度相對較高,已經成為哈爾濱市的農副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和哈爾濱市老工業基地改造的重要依託。同時,呼蘭自古就是商貿重鎮,自然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縣內有蕭紅故居、法式天主教堂、清真寺、三光庵、四望亭、百年仙人掌等眾多人文、自然景觀,備受中外遊人青睞。
最佳旅遊時間
前往哈爾濱旅遊,最佳的季節是以每年12月至次年1月,此時,滿目的銀裝素裹,雖然寒冷,卻到處可以看到與江南水鄉迥異的雪地冰天景色;另外,7月至9月的夏季,對遊客而言,絕對是理想的避暑佳季。哈爾濱位於最北端,是我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哈爾濱的集中降水期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溫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13.2℃至零下24.8℃,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18.1℃至22.8℃。
美食
來到哈爾濱,正宗的俄羅斯大餐是千萬不容錯過的。此外,吃熊掌,嘗飛龍,品“三花”,啖猴頭,盡品山珍,遍嘗佳肴,也是盡興旅遊哈爾濱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福泰樓、北來順、華梅西餐廳、江南春、西格瑪食府、福成肥牛火鍋城、老都一處餃子館、東方餃子王、吳記醬骨頭,燉菜館等都是哈爾濱著名的特色餐館。特色菜:北芪鳳骨,冰糖雪蛤,德莫利燉活魚,地三鮮,東北大拉皮,東北燉菜,俄式大菜,飛龍湯醬骨頭,母子猴蘑,清湯鹿尾,酸菜汆白肉,酸菜魚,小雞燉蘑菇。
重建
統一戰線(黑龍江),宗教工作
1958年縣統戰部在宗教界上層人士中開展團結教育工作,對全縣宗教現狀進行全面調查。1979年恢復宗教活動,
1980年6月縣政府撥款1萬多元修繕了清真寺,成立清真寺管理委員會。同年12月,恢復基督教活動場所,成立呼蘭"三自"愛國小組,陸續退還基督教原有房產13間,並有組織地開展正常活動。1982年成立縣宗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了專職工作人員。1988年恢復三光庵、福德庵2個寺廟。1989年協助重建三光庵工作,同年對縣內康金、沈家、方台等有宗教活動的地區進行調查。1990年投資3.5萬元重修了清真寺大殿和沐浴室。縣政府投資1萬元建100平方米佛教活動場所,協助基督教收回2間房產。同年召開全縣宗教工作會議,制定了打擊非法、違法宗教活動的8條措施,在各鄉鎮成立宗教工作領導小組,全年取締18處非法活動點和3名自封的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