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樹上》

《高高的樹上》

《高高的樹上》以小說的形式將“學術泡沫”和官場腐敗結合在一起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其書中所說的“高興學”,就是代表了“學術泡沫”。

基本信息

《高高的樹上》《高高的樹上》

作者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長沙市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著作。
撰寫出版了“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閒話中國人》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和《品人錄》。
2005年起開始在CCTV-10百家講壇節目裡講解歷史,因其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著作《帝國的惆悵》和《易中天品評漢代風雲人物》。
2006年開始製作《易中天品三國》,一舉成名。《三聯生活周刊》封面標題,而享有了“學術超男”的稱號.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書《帝國的終結》
2007年被評為武漢大學第五屆傑出校友。
2008年,將和百家講壇再度攜手合作,錄製播出節目,以饗觀眾朋友、讀者和他的冬粉。

簡介

本書是易中天的第一部文學選集。書稿分為八個篇章。第一篇“新疆詩草”,是作者早期在新疆的詩歌作品。易中天寫詩,會引起讀者極大關注。第二篇“無花果集”,是散文詩的小品,文筆十分優美。第三篇“讀書時間”,這些文章嬉笑怒罵,具有易中天隨筆成熟期風格。第四篇“藝術世界”,一組有文學性的“另類序言”。第五篇“水滸四章”、第六篇“人在官場”是易中天的文學評論,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和社會關係的緊要處,別開生面,生動有趣。第七篇《文火慢熬》和第八篇《高高的樹上》 兩個中篇小說,揭示的社會問題、高校生活,犀利、敏銳,引人卒讀為快。

內容

第一部分

高興學教授高大興很不高興。不高興的原因是沒有買到軟臥票。教授是可以坐軟臥的。高大興以前只是副教授,就坐不成。和系裡的同事一起出差,別人坐軟臥,自己坐硬臥,心理便很不平衡。你想,大家一樣都是人。同一所學校待著,同一列火車坐著,同一個方向走著,卻天上人間兩種待遇,叫人心裡如何平衡得起來?更可氣的是,那些坐軟臥的教授,還要時不時跑到硬臥車廂來看他,找他聊天,或者請他到軟臥車廂去坐坐。

第二部分

門是讓服務員打開的。石敢當見門突然開了,以為警察又要來抓他,嚇得一下子就坐了起來。朋友就說,你看你,成什麼樣子!石敢當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說,我算是完了!這一世的清白,全完了!朋友見他痛不欲生,便大起同情之心,心想如今這年頭,乾什麼的沒有?怎么一個個都沒事?堂堂一個教授,也就是沾了點葷腥,就狼狽成這樣?又氣石敢當窩囊,敢做不敢當,就說事情已至此,你急有什麼用!快起來,市委書記來了,等著見你呢!

第三部分

高步誠知道這事,是在第二天早上。皮革想了一晚上,決定把事情向高步誠和盤托出。他很明白,這事瞞是瞞不了的,也是賴不掉的。而且,看那兩個記者的架勢,只怕也擋不住。擋住也沒用。現在信息傳遞多快,多方便。報紙不登,電視台不播,還有網際網路、伊妹兒。說不定這事早就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了。與其到時候被動挨打,不如早點向高步誠坦白,沒準還有救。因此,一大清早,皮革就跑到高步誠那裡,把頭天晚上的事都說了。

公雞中的戰鬥機

公雞中的戰鬥機公雞中的戰鬥機

2009年8月23日,儘管已三度光臨上海書展,但易中天昨日還是成為焦點人物。易中天與上海文藝出版社簽約出版16卷文集、與華誼兄弟天意影視公司簽約小說《高高的樹上》電視劇改編權。由於此小說,是易中天當年買下的一個創意,然後進行再度創作而成,易中天笑著說,他是把當年買下的一個“公雞蛋”,孵成了一個“公雞中的戰鬥機”,然後再賣給華誼去孵蛋。雖然易中天沒有披露改編權的具體價格,但天意公司稱,價格不錯。

回應抄襲

《高高的樹上》是易中天早年的一部小說,去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後,易中天卻被指抄襲了學者楊曾憲諷刺小說《“高興學”興衰記略》。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易中天昨日特意把遠在青島的楊曾憲請到了現場。見面會一開始,楊曾憲就為易中天進行辯護,他表示,其實是易中天花錢買了“高興學”的著作權,不屬於抄襲。
易中天說:“2002年,我看到楊先生提出的‘高興學’,覺得這個創意真的太好了。出於對楊先生智慧財產權的尊重,我寧可承擔抄襲的風險,懇求楊先生授權我使用這個詞。然後,我經過自己的創作,完成了《高高的樹上》這部小說。”隨後,易中天語出驚人地將這個授權過程用“公雞蛋孵出下蛋公雞”的段子來比喻,“就好比,我從楊先生那裡買了一個公雞下的蛋,我把它孵出來,變成“公雞中的戰鬥機”,現在又把這隻公雞賣給華誼,讓他們再去孵蛋。”易中天的這番比喻雷翻了很多在場記者。

炮轟“學術泡沫”

《高高的樹上》以小說的形式將“泡沫學術”和官場腐敗結合在一起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其書中所說的“高興學”,就是代表了“學術泡沫”。
在簽約儀式上,易中天結合當下學術腐敗的形勢炮轟起了“學術泡沫”。他指出,所謂的“學術泡沫”就是“認真的扯淡,現在從事學術原創的人太多,但是幾乎沒有新思想,這就造成了學術泡沫。而‘高興學’就是把沒有價值的東西放大,並淹沒其價值,它是用另一種形式毀滅文化!”而“高興學”的原創人楊曾憲更是對“學術泡沫”深惡痛絕。簽約儀式於是轉化成一場對“學術泡沫”的批判會,二人面對媒體一唱一和,語言極為犀利。

電視劇改編權價格不菲

那么,易中天究竟是以什麼價格買下了“公雞蛋”?又以什麼價格賣出了“公雞中的戰鬥機”呢?面對記者的拷問,易中天坦陳:“實話實說,楊教授授權給我的轉讓費不高,但現在已經簽下永久協定,但凡翻拍,除了‘起步費’,每當我的這部作品被改成影視作品,楊教授都有分成。”
而與易中天買下“公雞蛋”的價錢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天意公司買下易中天小說改編權的價格卻不菲。據該公司負責人透露,“僅憑易中天的份量和商業價值,肯定是個不錯的價格。”
現場有記者問起易中天是否有可能參與《高高的樹上》的劇本改編,甚至參加該劇的演出,易中天表示,只會與改編者交換意見,但是不會參與編劇和演出。對於是否擔心自己的言論遭到輿論的抨擊,易中天再次雷人:“我就是出來打醬油的,看見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易中天處世及系列作品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長期從事文學、美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雲”、“易中天品三國”系列首播即獲熱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