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
經濟效益
“多贏”的經濟效益
中國圍繞著“泡沫學術”已形成一個巨大的“經濟產業鏈”。僅就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同樣嚴重,筆者因缺少研究不論)這塊,粗略估計一下,在這個鏈條上各級政府每年投入資金超過1000億元(包括約50萬人的“人頭費”、基建辦公科研費、各種基金獎金費等等),它所拉動帶動的上下游產業效益有三四千億元,對國家GDP的“貢獻率”在2%-3%之間。這之中,減去產生教育效益(高校文科教師的教學成果)、具有學術價值(包括社科單位對策研究)的部分,其中最少一半,所產出的成果屬泡沫學術範疇(這也是GDP統計的一大弊端,儘管增加數千億資金運轉量,卻對社會毫無積極效益)。這是不難定量判斷的。譬如,每年數萬種學術出版物,數十萬篇學術文章,有原創價值的不超過1%-2%。
但即便這樣,依然滿足不了學者們出版發表的“需求”,學術刊物加碼再加碼,學術論文集印了一本又一本,出版社書號也成了珍稀資源,總是供不應求。凡稀缺資源就有商品價值,特別是在文化產業化大講經濟效益的今天,文人變商人,“頁碼”與“書號”便都明碼實價或暗碼虛價地進入了市場。所謂學術文章發表難、所謂學術著作出版難,那是對清貧學者而言的;只要你有錢,絕對都不難。其實,大多數編輯們心中明白,自己編的學術著作、發的學術文章,是沒多少人讀的;但不編這些東西,獎金甚至工資從哪裡來!因此,“泡沫學術”養活了學術報刊,也促進了出版、圖書、印刷業的發展,其巨大的文化產業效益是明擺著的。
對泡沫學術的投入,無疑是回報率最高的投資了。反之,如果你恪守學術道德,甘心“十年磨一劍”,最後可能連副高也未必評得上,連房子都沒得住!因為真正的科研是高風險的,十年磨出來的未必就是“好劍”;即便磨出一把“好劍”,世上已無識劍人,你也只能撫劍長嘆!可見,在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機制下,不泡沫的學者,甚至難以存身;而泡沫學者,卻如魚得水,名利雙收!
這就是泡沫學術越反越多的癥結所在,因為它幾乎是當代學人特別是年輕學者唯一可依賴的學術路徑了。而一旦進入這個“泡沫學術循環圈”之中,便會身不由己,“泡沫”越做越大、錢袋越來越鼓——誰見錢不親呢?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學者、編輯、評審,人人都在經濟上得利,真正是“多贏”局面——唯一吃大虧的是國家。
社會效益
由於中國經濟正在迅速崛起,中國的高等教育也不甘示弱,於是,便按計畫模式制定出某大學要在某年躋身世界一流的時間表,相應的,地方高校也制定出某年躋身國內一流的時間表。教育部還要讓中國的博士、碩士、學士比例迅速達到美國的水平。於是,圍繞這些宏大目標,搞文科基地、抓重點學科、擴大碩士點、博士點等等,一系列教育“大躍進”規劃被制定出來。國家投資、地方配套,於是,幾乎是一夜間,這“文科基地”、“重點學科”、“碩博點”或從無到有、或從小到大,成倍地冒了出來。
問題是,金錢畢竟不是萬能的,這“基地”也罷、那“重點”也罷、“碩博點”也罷,最終都還需要有“學科帶頭人”掌門啊!這“帶頭人”卻不能成批地從石縫中蹦出。於是,剩下辦法只有兩個,一是挖牆腳,名曰引進人才;一是拔青苗,名曰培養人才。眼下中國,優秀學者屈指可數,挖來挖去總量不變,而且“飛鴿牌”極多。因此,死逼華山一條路,只有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和速度;“培養”的辦法,就是出錢資助學術著作出版、出錢爭取國家課題基金、出錢召開學術研討會、出錢包裝自己的學科帶頭人等等。這時,泡沫學術便由個人追逐名利行為,演變為單位追逐名利行為;泡沫學者也搖身一變成為重要的學術資源了。
中國的事情弔詭之處就在於,這些“基地”、“點”的評選、評審、驗收程式都是非常嚴格的,同樣是有硬的數量指標、質量要求的,但偏偏這個過程本身卻是“人情”化的。此刻,泡沫學術便派上了大用場:厚厚的“磚著”往那一放,誰能說那不是重要的學術成果呢?何況,大家彼此彼此,你說我泡沫,你就沒泡沫?更何況,沉甸甸的紅包,早就把你的口封住了。而且,捧別人為“學科帶頭人”,自己早就是“學術大師”了。於是評驗結果皆大歡喜。泡沫學者成為學術新星;大學及其院系也因此而身價倍增、紛紛升格了;相應的領導,也紛紛提職升官了。
顯然,這時泡沫學術所交換的,已不僅僅是經濟利益,更包括社會利益和政治利益;在泡沫學術交換鏈條上,串聯著學者、學校、教育主管(或學術主管)單位各方的社會功利價值 。
“多輸”後果
誤國害民的“多輸”後果
關於泡沫學術的危害,稱之為誤國害民,毫不為過。它雖然給參與者帶來“多贏”效益,但給國家、民族,給中華文化帶來的卻是政治、社會、道德、經濟、文化“多輸”的災難性後果。
泡沫學術催生了行政腐敗。僅僅把泡沫學術與學術腐敗聯繫起來是不夠的,它所助長的主要是行政“尋租”腐敗。各校爭基地、爭重點學科、上博碩點,其間變相行賄或直接送禮的運作資金之巨,據圈內人講,其數目令人咋舌。跑一個什麼點,需多少經費已形成市場價格。與一般的腐敗不同,這種行賄的主體乃是高校的一級組織;一旦審計風暴將這種“官賄”的蓋頭掀開,可能也會有驚天大案的。因此,即便從廉政建設角度著眼,這種泡沫學術也該徹底清除。
泡沫學術加劇了教育不公。中國高校一面向社會訴窮而高收費,一面卻在泡沫學術上大量浪費,這必然加大貧富差距、激化社會矛盾。就在無數農民家庭為籌集大學學費而賣血、舉債的時候,一些在高檔賓館舉辦的所謂學術討論會,正在拚命花錢——因許多“基地”或課題負責人正因經費無法花掉而發愁呢!我相信,把這筆泡沫學術資金用來減免農村學生的學費,會綽綽有餘的。這樣,農村大學生便可摘掉“貧困生”的帽子(從前的農村大學生便沒這個概念),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從而緩解教育不公問題。
泡沫學術毒化了道德風氣。現代社會良序、公民道德,貴在誠信、貴有良知。高校知識分子,理應成為誠信的率先垂範者、社會良知的擔當者。而充斥於泡沫學術的,恰恰是虛假、欺瞞和謊言。泡沫學術本身,以假充真,是虛假;靠泡沫學術申報獎項、申報項目,難免採取欺瞞手段。如今,在各種填不完的學術報表中,不做假的幾乎沒有。實際上,既然學術成果本身就是虛假的,接下來一切學術活動,便不能不假了。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分子的良知早已麻木了,缺失了;“不騙白不騙,騙了也白騙”,已成為各種學術申報動機的潛台詞。這種道德失范直接影響了一代大學生,所謂“簡歷不做假,典型一大傻”便是證明。在如此背景下倡導大學人文精神,豈非緣木求魚!
泡沫學術浪費了社會財富。人們很痛恨各地官員的形象工程,譬如大市政廣場之類的。但這些形象工程畢竟還留下一筆物質財富,具有功利價值。而構成學術形象工程的大部頭“磚著”,只是個人晉級、學校升格、官員升職的敲門磚,一旦完成使命,或棄如敝屣或束之高閣,最終被送入造紙廠,什麼也留不下,白白浪費了社會寶貴的資源——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如果泡沫學術不能杜絕,建議今後也不要用紙墨印刷,把“磚著”存入光碟中,完成其固有使命吧!
泡沫學術嚴重戕害了中國學術。泡沫學術給中國學術造成的致命內傷,怎樣估計也不為過,因為它所扼殺的恰恰是“博學篤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這是我欣賞的青島大學校訓)的學術精神;泡沫學術越多,中國學術危機越嚴重。1958年“大躍進”給中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幾年功夫就可糾正;而這場泡沫學術“大躍進”帶來的危害,卻是兩三代學人也難糾正的。因為幾乎整整一代青年學人,除了泡沫學術,已不知學術為何物了;中年一代學人,原有學問也被泡沫學術稀釋掏空了;一大批很有潛力的中青年學者,因此而夭折報廢了。十多年前,當這批才俊嶄露頭角時,我很有危機感。自己著述速度奇慢,每以烏龜自況。但現在,我卻沒有這種感覺了,因為那些優秀的“兔子”們,正追逐著一些毫無學術價值的題目轉著圈撒歡呢!這就是中國學者在整體生存環境非常優裕的今天,學術成就卻遠不如昔的原因。與艱苦卓絕處境中的西南聯大相比,當代所湧現的學術大師幾乎為零。這種狀況怎能不令人扼腕!儘管艱辛未必出大師,但金錢卻絕對換不來真學術。學術追求真理,真理是不能用來交換的。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手機騰訊網進行的一項調查(5911人參與)顯示,95.9%的受訪者認為現在“學術泡沫”嚴重。
癥結所在
在文化產業大講經濟效益的今天,所謂學術文章發表難、所謂學術著作出版難,其實,只要你有錢,絕對都不難。問題是,作者們何苦炮製泡沫學術然後賠錢發表出版呢?只要算一筆投入產出賬,就會明白其動機所在了。假設一位講師或助研要評副高職稱,他用2萬元買書號,出版一部“磚著”,每年再用2500元買版面,發表二三篇“論文”,四年下來,他共投入3萬元。假設他每年工資收入3萬元,四年投入只占其總收入的1/4。他的這些泡沫成果有沒有人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完成量化指標,申請副高。一旦副高待遇兌現,他每年最少可增收1萬-2萬元,前期的投入兩三年內便可收回。此後,他用同樣方法,可獲得正高職稱、解決了房子,甚至戴上了“官帽”。
反之,如果你恪守學術道德,甘心“十年磨一劍”,最後可能副高也未必評得上,連房子都沒得住。因為真正的科研是高風險的,十年磨出來的未必就是“好劍”;即便磨出一把“好劍”,世上無識劍人,你也只能撫劍長嘆。可見,在這種機制下,不泡沫的學者,甚至難以存身;而泡沫學者,卻名利雙收。這就是泡沫學術越反越多的癥結所在。
評價體系
社會的浮躁風氣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學界的治學風氣,畢竟同為學界中人看到他人的腰包漸鼓,不少人難以心如止水,不為所動。可為什麼會有收入上的差距,這就牽涉到了中國的學術評價體系。現行學術評估體系過度量化論文是不斷催生學術不正當行為的根源。由於論文數量跟老師的職稱評定、學生能不能畢業緊密相連,而職稱又和現實的利益比如申請住房和工資水平捆綁在一起,這裡面會產生什麼就可想而知了。
實際上參與論文評審的專家們並不是全才,他們只是自己研究領域的權威,對於其他的學術問題一樣知之甚少,由他們去肯定學術研究是否有創新和價值對他們一樣是勉為其難。所以我們的學術評價一直是注重數量而無法關注質量。質量的好與壞只能看發表文章的刊物是不是"核心"刊物。可是誰又能保證核心刊物的運作不受權利和金錢的左右?設若與職稱掛鈎的收入出現的差別屬於正常的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造成,對於我們清貧的學者們或者是一種激勵。但我們的學術評價體系只以論文數量多少作為職稱評選的指標,這種標準的扭曲對學者的導向性作用極為惡劣。
要求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發表論文若干篇就更加不合理,且不說我們的研究生是不是真有這種科研能力,即使真有這種能力,我們僅有的幾本核心刊物所有的版面都拿給研究生髮表尚且不夠,何況還有許多該領域的副教授、教授、專家權威們需要等著發表若干數量的論文才能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該領域的知名度,晉升職稱,保住自己的飯碗。不少研究生沒有辦法只能花錢買版面。這個市場的形成對於學術腐敗而言更是推波助瀾。
相關評論
江曉原
有人認為泡沫學術是學者道德自律不夠的緣故,我不同意。如果不搞計畫學術,這些泡沫就不會產生。一個學者他自己心裡很清楚哪些是泡沫哪些是真正的學術,即使泡沫能夠給他帶來短期的名利,那終歸也不如靠實實在在的東西帶來的名利塌實。
我們現在最大的悖論之一就是,在計畫經濟時代我們倒還不搞計畫學術,而在我們已經告別了計畫經濟的時代,卻反而去搞計畫學術了。我認為現今大學弊端的總根子就是計畫學術,計畫學術就和過去以為經濟可以計畫一樣,將不可以計畫的東西硬去計畫。
畢可生
依愚之見,這種泡沫學術,在社會科學院系統泛濫成災的狀況,比之於大學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大學與社科院隸屬不同,大學隸屬於各級教育部,對於學術規範,尚有專門管理的職能部門;社科院隸屬於黨委宣傳部,它的主管就只有一位分管的副部長。其次,大學本身是一個教學機構,上有系、院、校的各級管理,下有同仁與學生。
幾十雙甚或幾百雙耳目都在盯著聽著。但社科院就不同了,許多社科院人不過二百,有上無下,一本院刊,能發表的園地有限,同在本院抬頭不見低頭見,大家彼此,即使有抄襲、濫竽充數等情,也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第三,大學各級組織相對龐大,七嘴八舌,本身就是一種監督;社科院各級組織則人數少得多,多則五、六人,少則一、兩人。甚或院長、書記一肩挑。如有泡沫現象,也只是小民私下議論。儘管時有嘁喳之聲,但是沒有一個機構或主管可以挺身而出,予以整肅,也就司空見慣,無人理睬了。
郭世佑
教授認為“學術泡沫雖然難以找到懲戒的依據,但它對學術事業繁榮發展的危害卻應該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學術‘剽竊’與學術腐敗雖然危害大,但並不可怕,因為我們有相應的學術批評與學術規範予以校正。而真正危及學術事業且難以根除的痼疾,卻是學術泡沫。
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學術泡沫是用生產學術‘垃圾’的方式製造學術虛假繁榮,是舉著學術旗號扼殺學術活力,打著學術規範的幌子踐踏學術準則。它不僅嚴重耗費稀缺的學術資源,使學術成果魚龍混雜,而且容易導致‘劣幣驅良幣’,產生惡性循環。最終敗壞學術風氣,摧殘學術尊嚴,破壞學術聲譽。”
楊玉聖
“學術泡沫及其所溢生出的學術垃圾,既無益於學術事業的繁榮發展,也同樣無益於社會的文明進步,它從本質上是反學術的,對它的危害我們確實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具體而言,它的危害主要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其一是造成低水平重複建設,使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學術資源無端浪費;其二是在學術界形成惡性競爭,破壞學術生態環境,敗壞學術的社會形象;其三是對於年輕一代學子的成長有消極影響;其四是不利於樹立中國的國際學術形象與學術地位。”
鄭廣永
博士後認為:“學術泡沫從根本上違背黨和政府繁榮學術事業的指導思想,不僅對學術研究自身,而且對整個社會都是有害的。”“首先,學術泡沫所形成的浮躁學術氛圍容易誤導青年知識分子的學術研究之路。學術研究應該具有長期的學術積澱,否則難以長期為繼。如果青年知識分子剛剛踏上學術研究之路就心浮氣躁,是很難取得真正的學術成果的。其次,學術泡沫危害社會和國家。在中國傳統中,人們往往把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知識分子當成道德教化的化身。
如果學術泡沫瀰漫社會,不僅僅會影響知識分子的形象,還會影響社會風氣。學術泡沫肯定培養不出有競爭力的人才,國家實力的提升也不可能依賴一批徒有數量沒有質量、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來實現。如果不重視治理學術泡沫,那就是對現代化事業的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