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曾憲

楊曾憲

楊曾憲,1948年出生於青島,山東即墨人。1967年文革中高三畢業。1969年開始在碼頭、工廠、學校、街道乾過各種臨時工,1972年因“頂替”正式就業。1979年調入青島社科所(後改名青島社科院),職稱逐級攀上,至研究員。獲山東省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津貼,獲山東省社科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主要著作有:《審美鑑賞系統模型》、《審美價值系統》、《面臨危機的選擇——中國藝術民族化現代化系統論稿》。另外,發表美學論文諸多篇。

基本信息

人物年表

楊曾憲楊曾憲《審美鑑賞系統模型》
1948年出生於青島,山東即墨人。

1965年開始自修人文學科,文革中亦未間斷。

1967年文革中高三畢業。

1969年開始在碼頭工廠學校街道乾過各種臨時工

1972年因“頂替”正式就業。

1978年起發表論文及評論文章。

1979年調入青島社科所(後改名青島社科院),職稱逐級攀上,至研究員。獲山東省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津貼,獲山東省社科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

1983年起在電大兼課。

1996年享受國務院津貼。

1997獲山東省拔尖人才稱號。

學術人生

楊曾憲《新華文摘》
一、治學經歷

楊曾憲屬於所謂的“老三屆”高中生。但從未寫過任何回顧自己苦難而輝煌歷程或總結自己耀人成就或業績的文章。從人生經歷而言,沒下過鄉,16歲立志成為哲學家。當然,這志向當時只能埋在自己心裡,並落實到行動上。這行動,就是確定學習內容以及制定相應的自學計畫、進度。應當說,它是有成效的,1966年學校便讓楊曾憲以高二學歷破格考大學。楊曾憲的志願學校是北京的名牌大學。

後來,文革來了。鬧了一陣革命後,楊曾憲又回到了自己的計畫。文革結束後,楊曾憲面臨又一次選擇。這次,是楊曾憲狹隘的戀鄉情結起了“消極”作用,楊曾憲不想離開青島;青島的美其難以割捨。不離開青島,便只能選擇不依賴資料的學問。於是,楊曾憲又一次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這次是哲學的分支——美學。在同齡人上大學的同時,楊曾憲也開始了在電大和駐青大學執教的歷史。教是為了學,為了“惡補”。所以,楊曾憲一口氣教了十多門人文課程。每門課程,都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在學生眼中,楊曾憲是不同學科的老師。這段教學經歷非常重要,楊曾憲系統把握了文藝學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學科的理論體系和方法,使其知識結構作了一次全面的更新和調整,它對其日後建構系統美學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1983年11月,楊曾憲採用新方法研究美學的論文被《新華文摘》轉載。應當說這是中國國內第一篇系統論美學文章。其後,楊曾憲便開始實現自己的“野心”——埋頭建構屬於自己的美學和哲學體系。

在楊曾憲50歲上,他的系統美學著作才得以出版。生不逢時的著作,在美學低潮中已難以引起學界的興趣了。楊曾憲徹底回到哲學,建立自己的系統價值學體系。

二、對青年美學者的三條建議

楊曾憲美學家李澤厚
其一,青年學者,要慎搞美學,尤其是要慎搞美學理論。

慎搞美學,是因為美學難以出真正的成績。象關於美的本質問題,哲學家們已前赴後繼地研究數百上千年了。但當代人卻發現,不僅沒有多少進步,反而許多研究成果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胡扯,類似皇帝的新衣一樣,一旦說破,什麼也不是。結果,至今對美學依然是“一問三不知”:不知美學研究什麼?不知美在哪裡?不知美的本質和規律是什麼?辛辛苦苦幾十年,不知終點是起點。當然,問題從反面看,假如一個人才氣學力不足,而又想當教授,美學可能又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可弄一些誰也不懂誰也不想懂的東西發表。假如你是一個天才,那你就研究美學吧,美學是埋葬天才地獄;假如你是一個庸才,那你就研究美學吧,美學是滋養庸才的天堂。這些建議是真誠的。當初,自己野心勃勃建立自己體系時,決想不到會一搞將近20年!李澤厚先生對他弟子是真正愛護的。結果他的弟子們大都成了著名的美學學者和翻譯家,而很少有搞空頭理論的。將美學理論搞成美學學問,這也不失為一條可行性治學之路——假如你已經選擇了美學的話。

楊曾憲楊曾憲

其二,青年美學學者,即使決心要搞美學理論時,也一定要方法先行。

美的現象搖曳多姿、引人入勝,美的本質卻撲朔迷離、令人難解,“草色遙看近卻無”,使人無從下手。既然如此,美的本質等理論問題就不是憑經驗歸納可以解決的,也不是靠學問和資料積累就可突破的。道理很簡單,前人的智慧決不比我們低,學力決不比我們差,但他們卻把美的本質等美學問題捨棄了。這說明,美學問題決不是一個簡單的經驗和學問問題,前人的局限是在方法上。因此,我們必須在方法上更新,突破。其實,同自然科學一樣,任何真正的社會科學理論都是共時性的。就象幾何學不是從幾何學史中歸納出來的一樣,從美學史中也歸納不出新的美學理論來。我們從前人哪裡所能繼承的只是他們的智慧和教訓,而不是他們的概念系統和理論框架。道理很簡單,你一旦接受了他們的理論框架,你自己便永遠失去獨立的理論品格,而他們的理論困境卻必然導致了你的理論悲劇

其三,青年美學理論家,在建立自己的美學體系時,必須搞清自己理論方向和學科性質。

美學學科分為人文哲學美學社會科學美學,楊曾憲多年來一直在倡導社會科學美學。而學界主流是人文哲學美學,當代西方美學的主潮同樣是人文哲學美學,包括科學主義的分析美學,也不是真正的社會科學美學。楊曾憲非常欽服人文哲學美學及其大師,但卻難以追隨。因為它要求背後有一套獨特的人文哲學體系,而楊曾憲有自知之明,受馬克思影響太深,無力也不可能建構這樣的哲學體系的。因此,只能走社會科學哲學和美學的道路。遺憾的是,許多學者由於難以排解的“大菜情結”,在沒有明確的人文哲學背景的情況下,總是將西方不同流派的美學概念統統拿來,在自己的文章中隨意摻和一鍋燴。結果,所泡製的“磚著”既沒有明確的哲學體系,又難以指導實踐,更缺少理論建樹。這既釀成美學的學科悲劇,也導致個人的學術悲劇——儘管它不妨礙學者們當教授。

學術貢獻

楊曾憲曾憲為易中天闢謠
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出現的“美學熱”,進入90年代以來,美學好像變“冷”,但它實則是在向新的邊界推進。楊曾憲的《審美鑑賞系統模型》和《審美價值系統》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從其著作中可以看出,作者並不迴避美的本質問題,但也沒有對美的本質作抽象的規定,而是將其“一分為三”,即美的本體論本質、美的價位論本質、美的鑑賞論本質。通俗地說,就是把“美是什麼”的問題,解析為“美在哪裡?”“美是怎樣的?”和“怎樣為美?”三個問題。很明顯,這一體系沒有完全脫離哲學。作者從物理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四個層次分別搭建起兩個相對獨立的模型:“審美價值系統”和“審美鑑賞系統”。這兩個由“對應因素”、“距離”、“環境”等要素構成的理論模型,相互間“異質同構”,形式簡單,但所包含的相關因素及構成關係卻非常繁複和龐雜。顯然,這使它所面臨的風險遠遠超出傳統哲學美學。李澤厚先生早在80年代便提醒青年,不要空耗精力去創造龐大的美學體系。何況進入90年代後“創造思想體系的時代”已“宣告結束”,後現代新銳學者正個個手持解構利斧在尋求“獵物”呢!但正由於楊曾憲是在充分考慮到這種風險的基礎上建構他的系統的,所以他儘量使自己的系統具有“硬核不可證偽性”,而對於系統本身而言,它的主要生命在於對審美現象的充分闡釋。在他所建構的那個頗複雜的模型中,你根本找不到類似“典型的蒼蠅美不美”,“非人化的月亮何以美”之類的致命闡釋盲點,不存在傳統美學常見的理論闡釋盲區。也就是說,即使是像“典型的蒼蠅”及“無人的月亮”為什麼不美或為什麼美的問題,它都可以作出恰當的解釋。

楊曾憲楊曾憲《審美價值系統》
他還能從這些尋常的審美現象中提升出前人所從未發現的一些審美規律。例如前文化審美“經濟性規律”:大眾之所以喜歡欣賞輕鬆的娛樂作品,原因在於省勁。如“審美閾限”規律:高層次文化人無法欣賞低層次作品,是因為接受“閾限”限制。舉例說,現在有很多人抱怨沒有好電影看,原因在於觀眾的“閾限”水準提高了。如“審美價值距離”對“難能為美”或“至善為美”的文化與社會學解釋:人們感到自由體操美,但自由體操最不“自由”,自由體操的美主要在於運動員對超高難度動作的“自由表現”。也就是說,因為這樣的動作常人難以企及,所以才顯得美,這便是“難能為美”。再如倫理道德的美。抽象地講,所有合乎倫理規範的善行皆為美,但在常德非常普及的時候,尋常之善人人皆行則無所謂美,而只有具有犧牲意義的聖德至善,使常人“高山仰止”,才為“美”,這便是“至善為美”。當然,上述一切還要受複雜的“審美環境變數因素”的制約。很明顯,正是這些並不深奧的理論,才使楊曾憲提出的社會科學美學體系具有傳統美學所沒有的理論競爭力,它不僅使你知其美,而且使你知其所以美,從而既為技術美學和生活美學提供了理論支持,又為建設中國當代美學學科闖出一條新路。

在《審美價值系統》一書中,作者對人類價值構成因素做了詳盡描述。在這本書中,舉凡涉及人類存在的所有價值領域、價值因素,從前文化物理、生理、心理價值,到文化、社會價值因素,作者逐一作了探討。尤其是對人類類本質構成的三類共同價值因素:人文價值因素像智慧學識人品價值因素像勤勞、好學;人格價值因素像正直、善良等等,做了令讀者耳目一新的闡述。其中,對於善與美、尤其是與人類共同美相關的諸多人文學術難點,如“自由”、“人性”、“正義”、“歷史道德尺度”等問題,該書皆作了正面應答,並作出相對科學但又見解獨到的闡述。比如將人性分為“本體論人性”與“價值論人性”(前者回答人性是什麼,後者回答人性應怎樣),便避免混淆兩種人性概念而得出“希特勒不是人”之類的荒謬結論。書中關於道德分類(歷史道德與公共道德)、分層(常德、美德、聖德)的論述,關於人類進步中的價值兩難、道德與歷史尺度分離的論述,更是在學界獨樹一幟,切中時弊。

學術成果

楊曾憲中國藝術民族化現代化系統論稿
一、專著

《面臨危機的選擇——中國藝術民族化現代化系統論稿》,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1月 定價:13元

《審美鑑賞系統模型》,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6月 定價:18.5元
《審美價值系統》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3月 定價:18.5元

二、文學與文化批評

《要人物多樣化不要唯英雄化》 ,《河北文學》1979年9期
《論藝術典型是審美認識的中介》,《福建論壇》1983年4期《新華文摘》1983年1111期
《從〈沉思〉看王統照早期小說特色》,《齊魯學刊》1983年5期
《藝術民族化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試探》,《當代文藝思潮》(甘肅)1985年1期
《藝術民族化問題系統考察》,《文學評論(叢刊)》27輯
《論藝術民族化工程》,《福建論壇》1985年2期
《典型問題系統觀》,《當代文藝探索》(福建)1985年5期
《藝術民族化現代化合論》,《文學評論家》1986年1期
《論藝術的民族化與現代化》,《江海學刊》(江蘇)1987年6期
《論電影民族化及其創作任務》,《電影藝術》1988年2期
《王統照早期小說美學意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8年3期
《中國現代藝術興衰的歷史啟示》,《齊魯學刊》1988年5期
《符號危機與理論生機》,《文學評論》1988年11期
《從惡的評價兩難論及歷史尺度與道德尺度》《文學評論》1993年1期
《誰續寫〈命運〉》 ,《文學自由談》1998年6期
《有關古文論“失語”、“復語”問題的冷思考》,《人文雜誌》1999年5期
《文明局限的無奈》 ,《讀書》 2000年 4期
《“宏論”倡導還是“空論”倡導》 ,《文藝報》2000年11月14日
《質疑劉禾的話語霸權》, 《文藝報》2000年12月12日
《沉浮在傳統的阿Q主義泥沼》 ,《粵海風》(廣東)2000年11-12期

三、美學論文

《城市美系統論》 《東嶽論叢》1986年3期
《論審美是系統存在》 《浙江學刊》1986年3期
《美學如何走出困境》 《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2期
《論物理因素之審美意義》 《齊魯學刊》1993年 6期
《審美價值距離與難能為美》 《齊魯學刊》1997年4期
《關於美學方法、學科定位及審美價值的幾點淺識》 《學術月刊》1998年5期
《請教季羨林先生》 《文學自由談》1998年3期
《中國美學如何走出百年困境》 人民政協報1998年7月1日
《文化美、前文化美與複合美》 《東嶽論叢》1999年1期
《無法烹飪的美學大菜》 《中華讀書報》 1999年7月7日
《跋涉在悲劇命運的邊緣》 《美與時代》2000年第1期
《我對美學方法、學科定位及審美價值的幾點淺識》
《擺脫“大菜”情結,建設社科美學》
《就美學問題請教季羨林先生》

所獲榮譽

1997獲山東省拔尖人才稱號。

獲山東省社科一等獎1次,二等獎3次。

自我評價

習慣於座冷板凳,不習慣說假話,趕潮頭。論著數量有限,但自認為皆屬獨立學術成果,不夾帶半點水貨。在美學、哲學之外,偶爾也進行文藝理論、文化批評、倫理學、城市學和雜文隨筆的寫作。但多數屬魚鯁在喉,不吐不快性質。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社科研究,說真話有時竟然需要勇氣,我深深地感到悲哀(如最近,諸多著名經濟學家竟然在圍攻說了真話的吳先生!)。只能保持自己的學術良知,埋頭走自己的路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