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難經導讀作 者:沈澍農
出版時間: 2008年3月1日
ISBN: 9787509115916
開本: 16開
定價: 24.00元
內容簡介
《難經導讀》從難經的寫作背景、內容安排、注家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使讀者在閱讀原文前能夠對之有全面地了解。《難經導讀》適合於各級中醫醫生及中醫藥院校的研究生、大學生等閱讀。《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的經典著作之一。在學術上與《內經》並重,故有“內難”之稱。
圖書目錄
第1章 成書概況
一、作者和成書年代
二、歷史背景
三、“難經”的涵義
第2章 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一、主要內容
二、主要影響
三、《難經》的學術評價
第3章 主要注家和注本
一、主要注家和注本提要
二、當代主要相關著作
三、《難經》版本學述要
第4章 脈學
第一難 切脈獨取寸口的原理
第二難 寸、關、尺部的長度及其陰陽屬性
第三難 論脈之太過、不及
第四難 脈象之陰陽
第五難 切脈指法的輕重
第六難 脈象之陰陽虛實
第七難 六經旺脈及旺時
第八難 寸口脈平而死的原理
第九難 由脈之遲數辨臟腑病性
第十難 一髒脈象有十變的機制
第十一難歇止脈與髒氣的關係
第十二難 五臟脈絕的誤治
第十三難 色、脈、尺膚之診當合參
第十四難 損至脈的病證及治法
第十五難 四季的常脈與變脈
第十六難 五臟脈及其內外證候
第十七難 脈證結合以判斷疾病預後
第十八難 脈之三部九候與積聚、痼疾脈象
第十九難 男女的常脈與病脈
第二十難 陰陽伏匿的脈象
第二十一難 形病與脈病
第二十二難 是動、所生病與氣血先後
第5章 經絡
第二十三難 經脈的起止、長度與循行次序
第二十四難 經氣絕的證候與預後
第二十五難 經脈與臟腑數目不合的原因
第二十六難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的原因
第二十七難 論奇經八脈的概念與功能
第二十八難 奇經八脈的起止與循行
第二十九難 奇經八脈的病理證候
第6章 臟腑
第三十難 營衛的生成與運行
第三十一難 三焦的部位和功能特點
第三十二難 心肺獨在膈上的道理
第三十三難 肝沉肺浮的道理
第三十四難五臟所主聲、色、臭、味、液及所藏七神
第三十五難 臟腑相合
第三十六難左腎右命門
第三十七難 五臟與七竅
第三十八難 髒五腑六
第三十九難 腑五臟六
第四十難 臭、聞與內臟的關係
第四十一難 肝獨有兩葉
第四十二難 臟腑的解剖形態與功能
第四十三難 人不進飲食七日而死的道理
第四十四難七沖門的名稱和部位
第四十五難 八會的部位和主治
第四十六難 老少寤寐不同的道理
第四十七難 面部獨能耐寒的原因
第7章 疾病
第四十八難 脈、病、診之虛實
第四十九難 正經自病與五邪所傷
第五十難 五邪之傳變
第五十一難 喜惡辨臟腑病變
第五十二難 臟腑發病之不同
第五十三難 七傳與間髒
第五十四難 髒病難治、腑病易治的原因
第五十五難 積、聚之別
第五十六難 五臟之積
第五十七難 五泄的名稱及其症狀
第五十八難 傷寒病的各種類型及其脈象
第五十九難 狂病與癲病
第六十難 頭、心痛之厥痛與真痛
第六十一難 望聞問切的含義和地位
第8章 腧穴
第六十二難 髒經有五腧、腑經有六腧的原因
第六十三難 以井為始的道理
第六十四難 五腧穴的陰陽五行配屬
第六十五難 井出、合入的意義
第六十六難 十二經原穴和三焦的關係
第六十七難 五臟募陰俞陽的原理
第六十八難 五腧穴的意義及其主治病證
第9章 針法
第六十九難 補母瀉子的治療方法
第七十難 四時刺法不同的原理
第七十一難 針刺營衛的手法
第七十二難 迎隨調氣之法
第七十三難 刺井瀉滎法
第七十四難 四時五臟的針刺方法
第七十五難 肝實肺虛治以瀉火補水的原理
第七十六難 針刺營衛的補瀉方法
第七十七難論治未病的思想
第七十八難 針刺壓手和補瀉方法
第七十九難迎隨補瀉法
第八十難 候氣以進針、出針
第八十一難 虛實誤治
附錄
《難經集注》楊玄操序
《難經集注》花朝天瀑跋
《難經句解》李子塋自序
《難經本義》滑壽自序
滑壽《難經匯考》
《難經經釋》徐大椿自序
《古本難經闡注》丁錦自序
《難經古義》滕萬卿自序
《難經解題》
《難經正義》葉霖自序
白雲閣原本《難經》黃竹齋序
《難經匯注箋正》張山雷自序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扁鵲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