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報復》

《遲來的報復》(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又譯作:破鏡謀殺案,破鏡,是阿加莎的作品之一。小說講述大西洋案件.馬普爾小姐已經老態龍鍾了,她還能大顯身手嗎。

基本信息

故事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說

著名的電影明星瑪麗娜·格雷格購置了聖瑪麗米德最好的別墅,並舉行盛大的夏日酒會宴請賓客、鄉鄰。這訊息如同一顆石子打破了聖瑪麗米德如水般的沉靜,大家紛紛趕去一睹大明星的風采。豪華的莊園,熱情迷人的明星們,豐盛的宴席,正在人們盡情歡樂的時候,站在瑪麗娜身邊的一位女士突然間口吐白沫,一命嗚呼了!
警察即刻趕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去世的女士生前是瑪麗娜的忠實影迷,熱心於公益事宜,除了愛多管閒事外一時間查不出有什麼可能恨她於死地的仇人。調查過程中,警察發現一位頗有風韻的女鄰居對死者的丈夫倍加關心。難道是情殺?再繼續調查下去發現死者生前最後的一杯雞尾酒竟然是調給瑪麗娜的。難道是錯殺,而瑪麗娜才是兇手真正的目標?  

瑪麗娜先是目睹謀殺,現在又得知自己生命有危險,而且自己的丈夫成了警察新的懷疑對象。她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神經崩潰了。

莊園里的一名女傭不知去向。有人不時打匿名電話;又有人送來敲詐勒索的字條。這天夜裡,莊園裡突然槍響,又一樁謀殺……  

村子裡一時間流言蜚語,警察也感到束手無策了,只有馬普爾小姐自言最清楚一切的來龍去脈。但是這時的馬普爾小姐已是老態龍鍾得連出家門的能力都沒有,她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就算她真的猜到了大家都看不出的線索,以她這樣的狀況又怎么能阻止下一樁甚至下幾樁的謀殺?.

這不是馬普爾小姐的最後一案,但馬普爾小姐給人的感覺真是老得動都動不了。全書對於老年人力不從心的感受描寫得很細緻。  

開頭幾章以馬普爾小姐的眼觀耳聞來描寫時代的變化,以及人們對於這種種變化的感受,一般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枯燥無味。怎么說呢,什麼樣的小說都不可能完全脫離現實。即使是科幻小說一類也不過是以別樣的空間和地點裡發生的故事來反映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

這本書寫於20世紀60年代,戰爭的陰影已淡,人們忙於城市發展和建設,一些多年來沒有改變的事物到這時再也難逃時代的衝擊了。而作為典型英國鄉村縮影的聖瑪麗米德也是日新月異。村子裡的年輕人出外到城市裡找尋工作,留下一批上了年紀的象馬普爾小姐的上一代人守在窗前感嘆時代是如何得不像他們年輕時的那樣。  

舊日的雜貨店慢慢被超級市場取代,街上滿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城市少婦。新興的廉價住宅區此起彼伏,城裡的中產階級搬入鄉下。舊式的貴族莊園則為電影明星入住。  

在《藏書室女屍之謎》里,電影是叫人不以為然的行業。一個人可以因為是搞電影而叫大家認為理所當然地會行為不端,理所當然地有可能成為兇手。而到了這時,演員是名人,是人人夢想見上一面的偶像。整個村子因為有象瑪麗娜這樣的鄰居而雀躍不已—— 即使某種程度而言她已過了她最紅的時代,應該是“過氣”才對。以前嫌年輕人的聚會吵鬧,這時大家都忙不迭地要擠進這樣的聚會,並以此為榮。  

這樣對於時空轉移的描寫在馬普爾小姐的案件中很普通的。種種的感慨從她這樣一位老太太的口裡道出是最為貼切自然不過的了。她有那樣的時間和心情去醞釀,她有那樣的眼光,她有那樣的年齡和經歷。畢竟,阿加莎·克里斯蒂這時也是像馬普爾一樣遲暮的老人,眼看著身邊的人來人往、斗轉星移。儘管有些憂愁——哪個時代、哪個社會又不是這樣……

作者介紹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推理小說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銷售量逾10億冊,而且還被譯成百餘種文字,銷售量亦逾10億冊。她一生創作了80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19部劇本,以及6部以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的筆名出版的小說。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莎士比亞。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戰時她擔任志願救護隊員。在這部小說中她塑造了一個可愛的小個子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洛,成為繼福爾摩斯之後偵探小說中最受讀者歡迎的偵探形象。  

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羅傑疑案》(又譯作《羅傑·艾克羅伊德謀殺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劇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後連續上演,時間之長久,創下了世界戲劇史上空前的紀錄。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獲得英國女王冊封的女爵士封號。1975年,英格麗·褒曼憑藉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改編的影片獲得了第三座奧斯卡獎盃。阿加莎·克里斯蒂數以億計的仰慕者中不乏顯赫的人物,其中包括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和法國總統戴高樂。1976年,她以85歲高齡永別了熱愛她的人們。

本書章節

第一章 怪宅與明星

第二章 募捐會
第三章 目光望著身後  

第四章 平常的六倍

第五章 破鏡之歌

第六章 危險不得外露

第七章 X沒有概念  

第八章 “今天是你的末日”  

第九章 情人、情敵、情況

第十章 收養人  

第十一章 還會有謀殺

第十二章 夜半槍聲  

第十三章 查與不查之間  

第十四章 人性到處都一樣

第十五章 婦人之舉

第十六章 德國麻疹

小說人物

簡·馬普爾小姐(Miss Jane Marple)  

海克多醫生(Dr. Haydock)

多莉·班特里太太(Dolly Bantry)
德莫特·克拉多克(Dermot Craddock)  .

奈特小姐(Ms. Knight)

徹里·貝克(Cherry Backer)  

吉姆·貝克(Jim Backer)  

瑪麗娜·格雷格(Marina Gregg)  

賈森·拉德(Jason Rudd)

埃拉·傑林斯基(Ella Zeilinsky)

吉爾克里斯特醫生(Dr. Gilchrist)  

朱塞佩(Giuseppe)  

希瑟·巴德科克(Heather Badcock)

阿瑟·巴德科克(Arthur Badcock)

阿德威克·芬恩(Ardwyck Fenn)

瑪戈特·本斯(Margot Bence)  

洛拉·布雷斯韋斯特(Lola Brewster)

格拉迪斯·迪克遜(Gladys Dixon)

萊科克(Laycock)  

利·普雷斯頓(Hailey Preston)

桑普森先生(Mr. Sampson)  

瑪麗·貝恩太太(Mrs. Mary Bain)  

威廉·湯姆·蒂德勒(William Tom tiddler)  

弗蘭克·科尼什(Frank Cornish)  

約翰尼·傑思羅(Johnny Jethroe).

書摘

《破鏡謀殺案》
簡·馬普爾小姐臨窗而坐。窗子正對著她的花園,這個花園曾經是她的驕傲。但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如今,她向窗外望的時候,心裡難以平靜。她被禁止乾繁重的園藝活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不能彎腰,不能挖土,不能種植——最多只能做一點輕鬆的修剪活兒。毫無疑問,一星期來乾三次活兒的老菜科克是盡了全力的。但他的盡力(實際上也不算多)只是根據他的標準,而不是根據他的僱主的標準。馬普爾小姐對自己想要什麼,以及什麼時候想要都計畫得很精確,然後及時地指點他去做。而老菜科克則施展出他的特殊天賦,答應得很熱情爽快但就是不去做。
“那是對的,夫人。我們將把這些罌粟花安排在那兒,這些風鈴草沿著牆種,照您說的,我們下星期該先做這事兒。”

讀者評論

然而看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遲來的報復》,我震撼了——第一次感到兇手和死者都那么值得同情,他們都是受害者,我只能說是命運在捉弄著那些可憐人。為什麼是“遲來”的報復?因為動機來得遲。在這個致命的動機被揭露之前,兇手一直蒙在鼓裡,他無法對自己的不幸遭遇進行解釋,只能在他人安慰與同情的目光中度日,忍受了多年精神上的煎熬。這樣一個痛苦的人,在得知自己不幸的根源並非上天安排,也不是命運不公,而是人為造成,他的怨恨必然達到驚人的程度,以至於瞬間爆發出殺意,並迅速付諸於行動。由產生動機到萌生殺意再到實施謀殺,整個過程不過短短几分鐘時間。死者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為何原因、被誰所殺。她既不是到處樹敵的人,叫人除之而後快;也不是富翁,擁有使人覬覦的財產;更不是處在感情糾紛之中,讓人懷疑可能死於情殺。她平凡得不會使人多看一眼,有點傻裡傻氣但絕無壞心眼,不討人喜歡卻絕不招人怨恨。她的一切特徵看似不能成為殺人的理由,結果卻恰恰成為了殺人動機。她的無心過失給另一個人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她本人卻不自知。如果加害者認識到自己行為的意義,並且稍稍感到內疚,使受害者能得到一些心理上的補償,謀殺便不會發生了。最讓人無奈的,偏偏加害者並不知曉,受害者卻痛苦多時。特別是時過境遷,受害者再也不能以此事來責難加害者的時候,這個受害者的怨恨會比一般的受害者更多更深。我常常憑空想像:自己會選擇謀殺嗎?我想我不會,但如果非得假設有那么一種情況存在,讓我有殺人的衝動的話,我想就是像《遲來的報復》中這樣——一個在法律上無罪、在道德上值得原諒的加害者,給我造成極大的傷害,他本身卻毫不知情,更無悔過之意。小說看到這裡,你我或任何一個讀者都會想:如果是我,我也只能這樣做吧!

我得到的結論:人,在天災面前或許還能坦然,因為上天不會為任何不幸負責;但就是無法在人禍面前釋懷,因為人們本能地想要那個製造不幸的人負責。如果人們能夠把一切人禍當作天災去處置,世上便不會有那么多仇恨。然而人們不能,因此才有了報復與謀殺。

版本收藏

破鏡謀殺案》(單行本8) 華文出版社 1990.10 鄭麗淑 譯
《破鏡謀殺案》(合訂本8) 華文出版社 1995.01 鄭麗淑 譯
《破鏡》 外文出版社 1998.01 英文版
《遲來的報復》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8.10 吳宇宏 譯
《破鏡謀殺案》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08 吳宇宏 譯

引經據典

書名出處:英國詩人丁尼生 Alfred Lord Tennyson(1802~1892)的詩作《The Lady Of shallot
Out flew the web and floated wide;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
"The curse is come upon me," cried
The Lady of Shallot.
He said" She has a lovely face;
God in His mercy lend her grace,
The lady of Shallot."

影視改編

The Mirror Crack'd,1980

電影,英國EMI電影公司(EMI Films Ltd)和GW電影公司(G.W. Films)聯合出品,片長105分鐘。
導演:Guy Hamilton
編劇:Jonathan Hales, Barry Sandler
領銜主演:安吉拉·蘭斯拜瑞Angela Lansbury(馬普爾小姐Miss Marple)(曾在1978年版《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扮演奧特伯恩太太)
主演: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瑪麗娜·格雷格Marina Rudd), 洛克·哈德森Rock Hudson(賈森·拉德Jason Rudd), 金·諾瓦克Kim Novak(洛拉·布雷斯韋斯特Lola Brewster), 傑拉爾丁·卓別林Geraldine Chaplin(埃拉·傑林斯基Ella Zielinsky), 托尼·柯蒂斯Tony Curtis(Marty N.Fenn), 愛德華·福克斯Edward Fox(克拉多克警官Inspector Craddock), Marella Oppenheim(瑪戈特·本斯Margot Bence), Wendy Morgan(徹里·貝克Cherry), Maureen Bennett(希瑟·巴德科克Heather Babcock), 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An actor)

The Mirror Crack'd,1992

電視電影,美國A&E電視網路公司(A&E Television Networks)與英國廣播公司(BBC)聯合出品,片長100分鐘
導演:Norman Stone
編劇:T.R.Bowen
領銜主演:喬安·希克森Joan Hickson(馬普爾小姐Miss Marple)
主演:Claire Bloom(瑪麗娜·格雷格Marina Rudd), Barry Newman(賈森·拉德Jason Rudd), Elizabeth Garvie(埃拉·傑林斯基Ella Zielinsky), Constantine Gregory(阿德威克·芬恩Ardwyck Fenn), John Castle(克拉多克警官Inspector Craddock), David Horovitch(斯萊克警官superintendent Slack), Glynis Barber(洛拉·布雷斯韋斯特Lola Brewster), Amanda Elwes(瑪戈特·本斯Margot Bence), Gwen Watford(多莉·班特里太太Dolly Bantry)

Shubho Mahurat,2003

電影,印度Jagannath Productions公司出品,片長150分鐘,該片獲得2003年度印度國家電影銀蓮獎孟加拉語區最佳電影獎
片中角色Ranga Pishima以馬普爾小姐為原型,扮演此角色的Rakhee Gulzar因此獲得2003年度印度國家電影銀蓮獎最佳女配角獎
導演:Rituparno Ghosh
編劇:Rituparno Ghosh
主演:Rakhee Gulzar(Ranga Pishima), Nandita Das, Kalyani Mandal, Sharmila Tagore, Sumanta Mukherjee

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說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