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觀點鮮明,論據翔實,措施可行,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它對廣大學者開展縣域經濟相關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對於從事縣域經濟發展實踐工作的相關部門,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可作為開展縣域規劃、鎮域規劃、中心鎮規劃、中心村規劃的理論指導和編制依據。
內容簡介
壯大和發展縣域經濟,是中國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社會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對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是建設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的基礎。本書將縣域經濟作為一個大系統,綜述了縣域經濟發展及其結構最佳化的相關理論,論述了縣域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科技進步、產業資本、勞動力資源、民營經濟、城鎮化、綜合競爭力培育、制度創新等關鍵要素對縣域經濟發展及其結構最佳化的影響和作用機制。同時,系統闡述了實現這些要素的良性發展和協調發展、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及其結構最佳化的對策和措施。目錄
1 縣域經濟基本理論1.1 我國縣域的歷史沿革
1.2 縣域經濟的概念
1.3 縣域經濟的基本特徵
1.4 縣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1.5 縣域經濟發展的一般內容和基本原則
1.6 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基本歷程
1.7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處理好的幾大關係
1.8 我國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1.9 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
1.10 已開發國家縣的發展及其啟示
1.11 縣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2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最佳化的基本理論
2.1 產業結構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2.2 西方經濟結構理論簡述
2.3 區域經濟研究的新態勢
2.4 區域產業結構的演變
2.5 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2.6 產業結構效應
2.7 產業結構最佳化
2.8 主導產業的選擇
2.9 產業結構的合理化
2.10 區域經濟布局
2.11 可持續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
2.12 產業政策
3 工業化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3.1 鄉鎮企業與縣域工業化
3.2 縣域工業化的地位、特徵和現狀
3.3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縣域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3.4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縣域經濟的對策措施
3.5 工業可持續發展與縣域經濟結構調整
3.6 縣域產業集群的發展與縣域經濟結構調整
3.7 縣域工業化的思路
4 農業產業化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4.1 農業產業化的內涵
4.2 農業產業化的類型
4.3 國外農村區域發展經驗
4.4 國內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經驗與模式
4.5 縣域農業產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4.6 農業產業化的措施、對策
4.7 縣域農業結構調整需處理的幾個關係
4.8 縣域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的思路
4.9 可持續農業的概念和目標
4.10 廣東省縣域農業發展思路
5 科技進步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5.1 用高新技術和適用技術改造縣域經濟結構的傳統產業
5.2 技術進步對產業結構的影響
5.3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中的科技進步
5.4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與農村科技的研究開發體系
5.5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與縣域農村科技的推廣創新體系建設
5.6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與農村科技創新的管理體系建設
5.7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與農村科技創新的支撐體系建設
5.8 區域創新與縣域產業發展
6 資本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6.1 產業資本形成的機制
6.2 財政與縣域經濟結構調整
6.3 縣域金融與縣域經濟結構調整
6.4 外商投資與縣域經濟結構調整
7 競爭力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7.1 區域競爭力與縣域競爭力
7.2 縣域產業國際競爭力發展戰略
7.3 縣域綜合競爭力發展策略
8 民營經濟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8.1 民營經濟的內涵及特徵
8.2 民營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8.3 民營經濟在縣域經濟調整中的地位和意義
8.4 廣東發展民營經濟的成功經驗
8.5 縣域民營經濟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
8.6 促進縣域民營經濟發展的對策
8.7 推進民營經濟的產業集群建設
9 城鎮化發展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9.1 城鎮化與經濟結構最佳化理論
9.2 小城鎮發展背景與縣域經濟的互動關係
9.3 小城鎮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9.4 小城鎮建設的運作模式
9.5 縣域小城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9.6 國內小城鎮建設的成功經驗
9.7 小城鎮發展與縣域產業結構
9.8 縣域中心鎮建設
9.9 中心鎮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9.10 中心鎮產業發展戰略的指導原則
9.11 中心鎮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分析
9.12 促進縣域經濟結構最佳化的小城鎮發展戰略
9.13 廣東城鎮化的目標及戰略
9.14 縣域城鎮建設的幾種投融資方式
10 勞動力轉移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10.1 中國勞動力的三次產業配置結構與國際比較
10.2 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市化進程與國際比較
1O.3 勞動力成長對產業結構演進的作用
10.4 中國勞動力素質提高的途徑
10.5 縣域勞動力素質現狀分析
10.6 提高縣域勞動力素質的措施
10.7 縣域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11 制度與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11.1 制度創新及其意義
11.2 現行市縣管理體制的創新
11.3 縣域發展制度變遷的理論分析
11.4 制度與縣域經濟結構調整
11.5 廣東最佳化縣域經濟結構的制度創新
11.6 促進縣域城鄉統籌發展的制度創新
11.7 加快縣域城市化的制度創新
11.8 縣域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創新
12 增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12.1 增城市(縣)域經濟發展歷程及現階段評價
12.2 增城市(縣)域產業發展現狀及特徵
12.3 增城市(縣)域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
12.4 增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及結構最佳化
12.5 增城市(縣)域經濟發展和結構最佳化對策措施
參考文獻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十)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