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

《給女孩的第一本理財書》為你提供最新的理財投資理念,告訴你最常見的理財投資方法,深入淺出地闡明理財投資中的各種實用技巧,構架整個家庭以及普通人的實用理財的脈絡,並結合生動真實的案例對理財方法一一作了詳細說明,為你量身訂做了適合你理財需求的妙方,為了早日實現財務自由,都來做聰明快樂的小財女吧。
作者簡介
梅子,80後專欄作家,是如今活躍在文壇上的80後一族中看過《紅樓夢》,但卻沒看過《花季·雨季》的少數分子。她對女性文化的深度探索與研究有著強烈的欲望和愛好。其代表作品:
《給女孩的第一本社交處世書》
《給女孩的第一本禮儀書》
《奔奔族理財經》
《聰明女人要懂得的心理操縱術》
《聰明女人的說話技巧與處世智慧》
《女人一生要懂得的100個哲理》
《女人的人脈投資課》等暢銷書
目錄
第一章觀念先行,理財開啟成功之門
第二章從容職場,解讀女人“薪事”
第三章理性消費,做個摳女郎
第四章嚴守金庫,做個會存錢的人
第五章未雨綢繆。給人生繫上安全帶
第六章智慧投資,打造高“鈔”財女
第七章婚戀理財,女人一生最大的投資
第八章購置房產,新時代房奴翻身把歌唱
第九章籌備幸福,規劃女人一生的“財富”
編輯推薦
俗話說,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但是最新的觀念是:錢是掙出來的,更是理出來的。尤其是現代社會,你是一個美女、才女還遠遠不夠,想做一個獨立自主的現代女人,你還得是一個懂得理財的女人。
為什麼月薪10000,還是“月光光”?為什麼工作3年。還是沒有任何積蓄?為什麼一到月底,總有還不完的信用卡……第一本理財書,將精心打造你光明的“錢途”。
第一本決定女性光明“錢途”的理財寶典;第一本提高“財女”品質生活的財富聖經。
節選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對於生活在都市的年輕女子來說,理財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儘管錢不是萬能的,但它卻是我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想要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必須要有金錢做保障。當然,對於大部分有工作能力的女孩來說,靠工作來養活自己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可是我們的追求難道只限於吃飽穿暖嗎?我們也想開豪車,也想住別墅,也想進出高級飯店,我們需要高品質的生活,而且我們也要為以後的生活做準備,為父母、為家庭、為孩子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如果我們依然做個“月光公主”,即使你自己再有賺錢的能力,恐怕你也負擔不起生活中的全部開銷。
我們之所以有時候會出現“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面,原因並不在於我們缺乏賺錢的能力,而是因為我們不具備理財的意識,沒有對自己的財富做一個統一的規劃。最容易出現的狀況是,平時看起來過得還不錯,但是到了關鍵時刻卻缺乏應急的能力,更別說積累財富、讓錢生錢了。
所以,為了我們更加幸福安穩地生活,姐妹們是時候將理財大計提上自己的日程了。若要真正掌握理財這個工具,就要先對理財有一個正確地認識。除了上面對於“理財”定義及內容的解釋之外,我們還要掌握理財的內涵,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理財不是理“一時”之財,而是理“一世”之財。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而不是你一時興起的三分鐘熱度。我們要把財富的視野放得長遠一些,只有有計畫地進行理財,你才能讓你的財富不斷增長。
第二,理財是每一個人都必須做的事。每個人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每天都在花錢。為了不致入不敷出,為了保證收支平衡,我們必須做好理財規劃。
第三,任何理財方式都要承擔風險。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安全的,尤其是在理財方面,風險與收益永遠都是並存的。當然,風險並不只是投資時才會出現問題,它還包括人身的、財產的等。例如,你可能失業減薪、可能生病受傷,也可能遭遇重大的變故……這些都是風險所在,是想避也避不開的。因此,理財不僅是對財富的管理,從另一方面說也是對風險的管理。
從今天開始,姐妹們就應該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每天都與錢打交道的你,沒有理由不管好自己的錢。通過理財,你積累的不僅是財富,還有閱歷、智慧和勇氣的提升。相信每一個姐妹都不會拒絕財富來“敲門”吧?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國王遠行前交給3個僕人各一錠銀子,並讓他們在自己遠行期間去做生意。國王回來後把3個僕人召集到一起,發現第一個僕人已經賺了10錠銀子,第二個僕人賺了5錠銀子,只有第三個僕人因為怕虧本什麼生意也不敢做,最終還是攥著那一錠銀子。
於是,國王獎勵了第一個僕人10座城堡,獎勵了第二個僕人5座城堡。第三個僕人認為國王會獎給他一座城堡,可國王不但沒有獎勵他,反而下令將他的那錠銀子沒收並賞給第一個僕人。國王說,少的就讓他更少,多的就讓他更多。後來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仔細留意一下,我們的理財中也存在“馬太效應”。
可可和曉露大學畢業後一同分到了某電腦公司做程式開發員。兩人學歷一樣,收入相同,但兩個人的理財觀念卻大相逕庭。可可的理財思路比較靈活。前兩年股市紅火,可可利用懂電腦的優勢,購買了股票分析軟體,天天K線D線的研究,並把平時積攢的3萬元錢全部投入到了股市中。一年多的時間,她的股票市值就漲到了6萬元。後來,她見股指漲幅太大,各種技術數據也顯示風險的降臨,便果斷地進行了平倉。這時,單位附近正好開發了一條商業街,由於當時股市紅火,所以購房者寥寥無幾,最後房地產商不得不將現房降價銷售,於是,她便用這6萬元買了一套沿街商業房。3年過後,她的沿街房升值到了30萬元。後來,可可見當地房產價格已經見頂,於是又立即將房產出手,30萬元全部買了某開放式基金,結果一年多時間又實現了20%的贏利,30萬元成了36萬元。前段時間她買了一套帶閣樓的房子和一輛轎車,小日子過得讓人羨慕不已。
而曉露則十分保守。剛畢業那兩年她的積蓄和可可不相上下,可為了穩妥起見,她一直把積蓄存在銀行,滿足於每年坐收利息。可她沒有考慮到貨幣的貶值因素,當時銀行定期1年期儲蓄的年利率為2.25%,扣除20%利息稅,實際存款利率只有1.8%,如果以年均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指數)為4%計算,1年期存款的實際利率為1.8%-4%=-2.2%,也就是說曉露的積蓄在不斷負增長。所以直到現在,曉露仍然屬於單位里的窮人,別說買私車洋房,就是打個車還得考慮半天呢。
負利率這隻看不見的手如同故事裡的國王一樣,它讓不善理財者飽嘗苦果,辛辛苦苦積攢的家財不但沒有增值反而貶了值;而另一方面,它則讓善於理財者盡享複利率帶來的實惠,從而使他們的財富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如果姐妹們仍不改很多女人在學生時代最討厭的科目恐怕就是數學了。國中時候成績還馬馬虎虎,感覺數學有點意思,可是一到高中之後,什麼函式、微積分……現在想想,都會讓人感覺一個頭兩個大。
女人本身就對機械的數字沒有什麼感情,現在卻還要把它當作理財的工具,看著那些枯燥乏味的數字怎會不讓她們感到害怕?面對理財這種難題,相信很多女人都會冒出這樣一個念頭:這么繁瑣複雜的事情,還是交給男人來做吧。
P3-5
……
盤點最新經濟管理類圖書(二)
管理就是制定,執行,檢查和改進。即管理者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和協調,以有效的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因此,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