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個小時》

《第十一個小時》

《第十一個小時》這部紀錄片由好萊塢著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擔任旁白,他同時也是本片的製作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第十一個小時第十一個小時

這部紀錄片由好萊塢著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擔任旁白,他同時也是本片的製作人。他呼籲世人:在最後一刻做出改變!這部電影探索人類為何走到毀滅的一步?──我們是如何生活?是如何破壞生態系統?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人類的命運?片中訪問了世界各地的專家,包括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前中情局局長詹姆斯·伍爾西、永續設計專家威廉麥唐諾與布魯斯莫,以及超過50位的頂尖科學家、思想家和領導者,他們都道出真相,並提出我們星球面對的生死攸關議題。

影片視點

人類已經瀕臨絕境!扭轉危機、陰止全球陷入生態災難大爆發的最後時刻已經到來。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作為出鏡旁白和製片人,為全球觀眾呈現這部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影片,以刻不容緩且引人深思的畫面內容展示了人類過往行為造成的惡果及其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影片告知我們該如何改變這一切。
本片邀請大批思想家參與訪談,包括政治家戈巴契夫、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持續性發展設計專家威廉•麥克多諾等數十人,這些智者的言論向我們提示了今時今日地球上所有生命所面臨的嚴酷現狀。洪水火災、颶風、冰山傾覆、不斷增長的巨大垃圾山……所有的畫面都令我們震驚,催促我們行動起來。我們會否採用令人振奮的新科技並改變自己的行為,以此拯救我們的地球?瀕臨絕境之際,為了我們下一代的將來,拯救這個獨特藍色星球的方法就在你眼前! 

經典對白

《第十一個小時》《第十一個小時》
我們生活的這個外在世界是什麼樣的,其實正反映了我們的內心世界。
一個孩子從小長到大,他會認識一千種以上的各種產品的品牌,卻認不出十種以上當地的動植物。
 
更多的工作換來更多的物質,我們對物質的依賴會越來越多,為什麼不停下來,靜靜地欣賞那些美 。
節儉不是貧窮,而是物盡其用(記不住了,總之是提倡節儉的話)。
人類的兩大特點,一是投機性,一是貪婪 。
政治家只會對他們的財富和利益負責。
埃里克霍弗說,不是真正想要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夠(我對這句話很感興趣,專門去查了埃里克霍弗),我們得到的只是替代品 。
地球只夠養活十億人口,現在我們什麼都靠石油,實際上說我們是在靠資助生活 。
地球上的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兩個方法拯救地球,一個是接納自然界裡一切事物的更寬廣的胸懷,另一個是真正地去認識自己和對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更多的了解和熱愛。
人類終將滅亡,地球卻會照樣轉。

其他相關

《第十一個小時》《第十一個小時》

環保紀錄片,和戈爾的《難以忽視的真相》類似,相比之下,《第十一個小時》更為理性、專業、高度,《難以忽視的真相》稍微淺顯、圖表清楚易讀,信息集中而準確,更具有煽動性,《第十一個小時》更多的運用專家學者官員的訪談,稍顯枯燥乏味,但是不僅僅把環境問題上升到了政策的層面,而且上升到了人類追求的層面,如何看待我們自身,我們應該如何生活,應該如何和自然和諧相處,這是本片深刻的地方。環境保護不僅僅是全球變暖的問題,不僅僅是政策的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和技術問題,而是我們思考方式的問題。即使人類滅絕了,地球還將繼續存在。人類只是過客,我們應該更加善待這顆孕育了我們的藍色星球 。
《第十一個小時》的含義
從字面上來看,這是一條與時間有關的短語。你知道這條短語是怎么來的嗎?這第十一個小時又是什麼意思呢? 在古時候,猶太人將白晝分為12個小時。據聖經中的一段故事說:天國的桃園內勞力十分不足,需要每天從外面僱工人幹活,一天之內要雇三四批。最後一批是11點進去的。不過所有僱工的工資卻都在一天勞動結束時一起發放。有個心眼很多的人就鑽了這個空子。他每天都和最後一批僱工一起到裡面去幹活。但是在領工資時,他卻和其他人一樣也領到全天的工資。 由於上面的故事,這條短語的含義便成為“在最後關鍵時刻,剛好,及時”。 例如: War, which had seemed almost certain, was averted at the eleventh hour. 眼看著就要爆發的戰爭在最後一刻得以避免了。 The fire engine came to the fire spot at the eleventh hour before it began to spread. 在火勢還未蔓延之前救火車及時趕到了火場。

影片評論

《第十一個小時》《第十一個小時》

必看佳片!令人心憂、觸目驚心

——曼諾哈·達吉斯,《紐約時報》。

歡欣鼓舞……令人百看不厭。

——《洛杉磯時報》。

尋找改變世界的方法

——《ELLE》。
評論
《第十一個小時》則沒有過多地糾纏於這個是非題,全片邏輯嚴謹,畫面極具震撼力而且賞心悅目,被訪問的科學家、政治家、文化學者不僅僅有著出色的學術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所發出的聲音都有理有據。每一個鏡頭的訪談都不超過30秒,配以大量的畫面和圖例加以說明,而在畫面背後的極具時尚感的音符也使得該片不失活潑生動的情趣和感人肺腑的力量。

《第十一個小時》《第十一個小時》

《第十一個小時》基本是三段式架構:問題是什麼?問題的起源?問題怎樣解決?
“問題是什麼”部分先講述人類區別於其他生物的特殊性,以及在石油出現之前所套用的基本能源以及由此產生的相關平衡原理,緊接著就說明石油能源出現對人類的影響,人類向自然界索取,自然界從人類所得到並不及被索取的三分之一等等,之後全球氣溫上升,自然災害泛濫諸如此類。
“問題的起源”部分比較有意思,說到了經濟因素、消費意欲及商品符號影響、以及於我們平時日常生活行為等等。
最後一部分談及如何開始我們行動,開始我們在第十一個小時59分59秒,在最後的警鐘敲響之前,我們該如何行動。永續設計作家談到在建築、交通工具以及各種工業套用時拋棄污染能源套用清潔能源,而普通人更要從小處做起,最重要的是:這是我們的家,我們需要愛護她。
作為製片人和旁白人,迪卡普里奧出現的鏡頭並不是很多,基本上在各個大段落之前有一段“引言式的旁白”,這與戈爾的個人演講形成鮮明對比,戈爾的片子就好比是一場政治投票前的錄像證據,為了鼓動議員們投下關鍵性一票而反覆推翻對手的論斷。
《第十一個小時》高明之處是邀請了多達五十位全球頂尖專家來從各個角度來闡述人類未來生存問題並且最後得出同一個結論,雖然也提到了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但相對《難以忽視的真相》極其大量的圖表和數據,《第十一個小時》依靠的是科學家們的人格魅力,諸如霍金。

盤點戶外題材電影

戶外題材影片,向我們展現了這個星球上的曠世風景。從南極到北極,從喜馬拉雅山脈到浩瀚大洋,從廣袤沙漠到馥郁的亞馬遜叢林這些影片,有我們熟知的大製作的視覺大片,也有陌生的小成本製作但同樣精彩的影片。有的詮釋了偉大的戶外探索精神,而有的則展現了無與倫比的自然風光。

《絕嶺雄風》
《帝企鵝日記》
《美麗中國》
《遺願清單》
《在世界盡頭相遇》
《荒野生存》
《金銀島》
《尋寶假期》
《地球公民》
《蝴蝶》[法國電影]
《大河之戀》
《極限特工》
《浩劫重生》
《蘇格蘭飛人》
《第十一個小時》
《大唐西遊記》
《垂直極限》[電影]
《超越巔峰》
《我們要活著回去》
《黑神駒》
《史前巨鱷》
《碧海藍天》
《哭泣的駱駝》
《地心歷險記》
《魔窟》[電影]

《來自雪河的人》
《遠征南極》
《雪山飛魂》
《穿越大吉嶺》
《戰慄汪洋》
《荒野求生》
《神秘的尼羅河》
《127小時》
《偉哉聖母峰》
《狂野之河》
《天劫餘生》
《雪地極限》
《腳踏車環島日誌》
《奪寶縱橫》
《告別昨日》
《逍遙騎士》
《驚異大奇航》
《狗鎮和滑板少年》
《美麗城三重唱》
《絕妙降落》
《突破》
《衝浪學校》
《徒步旅行隊》
《唯一的煩惱就是長大》
《極速騎手》
《赤焰頂峰》
《險峰》
《嗜血狂獅》
《圖書館員》
《碧海追蹤》
《2秒鐘》
《簡和失落的城市》
《極限高峰》
《法拉利傳》
《雪行者》
《冰峰168小時》
《垃圾勇士》
《航向深海》
《冰原快跑人》
《車舞狂沙》
《銀色快手》
《決戰冰河》
《奪寶奇謀》
《挑戰巔峰》
《八千米死亡線》
《天地玄黃》
《白鬃野馬》
《攀岩女孩兒》
《極限飛躍冒險的內涵》
《露營》
《莫森的南極探險之旅》
《荒野有情天》
《激流四勇士》
《雪嶺飛鷹》
《遷徒的島》
《北壁》
《沖向極限》
《絕對零度》
《冰峰搶險隊》
《重返喜馬拉雅》
《穿越別有洞天摩洛哥》
《北方的納努克》
《珠穆朗瑪峰》
《下半生賽跑者》
《航向晨曦》
《勇闖雷霆峰》
《漫長夏日》
《南極堅韌號》
《泰坦尼克探秘》
《茄子-安達盧西亞之夏》
《絕對雄風》
《魯賓遜漂流記》[電影]
《觸及顛峰》
《加斯怕莫雷羅神秘探險記》
《阿爾卑斯:自然的巨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