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簡介
1972年,南美的一支橄欖球隊坐飛機前往智利參加比賽。途中,他們所坐的飛機在安第斯山脈上空遇難,墜毀在半山腰上,其中有部分球員生還了下來。他們在山中做一切能做的事,也嘗試著做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以求能活著走出安第斯山。他們滿心希望的等待著救援的隊伍能早日找到他們,帶他們離開這天寒地凍的地方,但救援隊伍卻遲遲沒有出現。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天氣又冷,又沒有什麼可以賴以維生的食物。漸漸的,有人堅持不住了,他們所帶的食物也都消耗掉了。無奈之下,他們只能依靠分食死屍來維生。而救援的隊伍在搜尋倖存者的過程中遇到了好幾次雪崩,營救工作一度中斷過。好在,他們一天也沒有失去對外界救援的希望。憑著對家人的牽掛和對上帝的無限忠誠,在飛機墜毀五十多天以後,天氣漸漸轉暖,營救工作開始變得順利起來,救援隊終於找到了他們,還有十六個人終於活著走出了安第斯山脈,再一次與家人團聚在了一起。
演員介紹
2001年,伊桑·霍克因主演《訓練日》而獲得了好萊塢演員工會獎最佳男配角提名,以及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男配角提名。這一年,霍克還第3次與導演理察·林克萊特合作,在他的《磁帶》(“Tape”)中與羅伯特·肖恩·倫納德(Robert Sean Leonard)和妻子烏瑪·瑟曼共同擔綱主演。緊接著,霍克又與理察·林克萊特四度合作,在其編劇執導的新概念卡通片《半夢半醒的人生》(“Waking Life”)中,重現了《愛在黎明破曉時》中的傑西這個角色。這部影片的製作方式十分特別,前期場景用數碼攝影機拍攝,然後由動畫製作軟體對真人影像進行繪彩加工,使真人和動畫取得和諧統一的效果,在視覺效果上具有突破性的創造。這是一部在好萊塢電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卡通片。此片獲得了本年度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電影獎和第17屆美國獨立精神電影獎最佳影片提名。
幕後製作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這是一部極其感人、優美的電影。這部電影以一種較為紀實的手法和我們一起探討了人性中那種決不服輸的精神,也和我們討論了信念的重要性。儘管這個故事曾經被改編過一次,當時的片名為《倖存者》 (Survive),但這部重新改變的版本絲毫不遜色於第一版,甚至還有所超越。整部電影在高山上實景完成,高山的那種不可戰勝的威嚴感更讓我們感到了當時環境的惡劣,也讓我們更佩服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們。這部電影不但題材好,導演的拍攝手法也相當有水準,電影情節沒有拖沓之處,整部電影相當流暢。電影還啟用了一班新人,但他們都沒有讓我們失望。他們把年輕人的朝氣和勇氣表現得淋漓盡致 。
盤點戶外題材電影
戶外題材影片,向我們展現了這個星球上的曠世風景。從南極到北極,從喜馬拉雅山脈到浩瀚大洋,從廣袤沙漠到馥郁的亞馬遜叢林這些影片,有我們熟知的大製作的視覺大片,也有陌生的小成本製作但同樣精彩的影片。有的詮釋了偉大的戶外探索精神,而有的則展現了無與倫比的自然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