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原動力:東亞海域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套用》內容簡介:海岸帶是人類活動最集中、經濟最繁榮、社會最發達的地區。全世界有將近40%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50千米的區域內,且由於國內移民、高生產率和旅遊等綜合作用,其絕對值在上升。航運、廢物處置、軍事、安全利用、休閒活動和水產養殖等對海岸帶的空間需求在上升。但是,海岸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在聯合國千年生態評估報告中提出:“人類對海岸帶資源的壓力導致許多對沿海經濟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下降,其中包括可持續的食物供應、引人人勝的海洋旅遊和休閒資源。對海岸帶區域的最大威脅來自於開發相關的海岸帶生境改變,例如在港口開發、城鎮發展、旅遊開發、水產養殖開發和工業化等過程破壞了沿海森林(包括紅樹林)、濕地和珊瑚礁等生境。疏浚、圍填海和破壞性漁業作業也在蔓延,給海岸帶帶來不可恢復的普遍的破壞。沿海防護性建築和工程(海灘保護、交通海堤、橋樑等)通過改變海岸帶動力過程使其影響超過工程建設區。”全世界都在關注海岸帶的可持續發展。
海岸帶綜合管理是促進海岸帶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一個對海岸帶和海洋資源以及空間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作出合理決策的動態的過程,克服了行業管理(如漁業、油氣開發)、不同層次政府和陸地一水域界面管轄權分離固有的片面性,需要對海岸帶資源的分配和衝突調解有興趣的公眾和許多有興趣的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和持續的參與。海岸帶綜合管理過程為地方、區域和國家層次就關心問題的討論和未來方向的協商提供了手段。海岸帶綜合管理過程的鮮明特徵是平衡開發與保護,確保多部門的規劃;並參與和調解衝突。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核心目的之一是為可持續的努力創造條件,其基本目標是改革控制海岸帶資源分配、海岸帶資源利用速度和用戶團之間衝突的解決目標、結構和管治過程。
作者簡介
蔡程瑛,1940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河畔的一個小漁村中。1964年畢業於南洋大學和進入新加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蔡博士到日本東京大學擔任博士後工作。終生從事海岸帶和東亞海的開發和管理。蔡博士早期職業是在各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和出任講師。1967年在新加坡大學任講師,1992年在馬來西亞科技大學任副教授。1980年加入聯合國糧農組織,出任亞太水產養殖中心網路(NACA)培訓協調員,直至1985年,同期,蔡博士被菲律賓大學(米沙鄢)聘任為客座教授。後來,他出任廈門大學兼職教授,並在馬來西亞、斯里蘭卡和美國多所大學擔任研究生課程和學位論文外聘評審員。
1986年,蔡博士加入國際水產資源管理中心(ICI_ARM,現更名為世界魚類中心),負責協調美國國際開發署援助的,東亞6國實施的區域海岸帶資源管理項目。1992年,蔡博士受命負責國際水產資源管理中心的海岸帶管理項目,1993年出任國家研究項目主任。1994年,為了領導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資助的東亞海海洋污染預防和管理區域項目,蔡博士加入了聯合國海事組織,而且繼續通過稱為東亞海域環境管理夥伴項目的後續項目為海岸帶和海洋管理而努力,負責主管該區域項目直到現在。
編輯推薦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原動力:東亞海域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套用》:
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中國南部沿海生物多樣性管理項目(SCCBD)資金資助
目錄
第1部分引言
第1章東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的發展
海岸帶區域的重要作用
東亞海域概況
海岸帶管治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啟動
東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啟動
第2部分海岸帶綜合管理的需求
第2章海岸帶開發的環境影響
農業和林業
漁業和水產養殖業
礦產和石油開採
濱海旅遊和娛樂業
港口
航運業
海岸帶城市化
飲用水和衛生設施
第3章受到威脅的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健康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4章海岸帶的自然災害和“非自然”災難
什麼是災害
災害是災難致因
海岸帶自然災害
“非自然”災害
脆弱性是本質問題
“狂暴雙胞胎”和“兇殘姐妹花”
減災和環境管理之間的聯繫
協調降低災害風險、氣候變化和海岸帶綜合管理等三者的總體目標
再安全的海岸也存在風險
第3部分海岸帶可持續發展
第5章海岸帶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海岸帶管治(Governance)落後於環境退化
貧困加劇不可持續性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導致的越界環境問題
海岸帶管理複雜性導致的困難
不平等的競爭環境:人力和財政能力的差距
理解不足與態度不端
公眾缺乏自然生態系統常識
國際規約和義務執行率不均
政策、制度和財政安排不當
改革的阻力
第6章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基本原則
基本原則的本質
概念等級
原則與步驟
海岸帶綜合管理和原則的套用
適應性管理
綜合和相互關係原則
基於生態系統的管理途徑
第4部分框架、過程和手段
第7章綜合性政策制定框架、管理框架和海岸帶綜合管理過程
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海岸帶管治
綜合性政策制定和管理概念框架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過程:制定和實施周期
海岸帶政策制定和管理概念框架要素套用
第8章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工具
海岸帶概況報告
海岸帶環境快速評估(RACE)
海岸帶戰略、海岸帶戰略實施計畫(CSIP)/戰略環境管理計畫(sEMP)
環境風險評估/風險管理
綜合信息管理系統(IIMS)
公眾教育
交流計畫
海域使用區劃
環境影響評價(EIA)和綜合環境影響評價(IEIA)
環境綜合監測計畫(IEMP)
環境承載力
經濟價值評估
環境投資的公私夥伴關係(PPPs)
制度機制建設
國際公約的綜合實施
第5部分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原動力
第9章海岸帶綜合管理原動力的基礎要素及其套用
為有效的海岸帶管治而管理人類行為
從美好理論轉變為實踐活動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主要原動力或驅動力
海岸帶綜合管理動力及要素的套用
第10章廈門故事——環境切入點與良性循環的啟示
消極的環境引爆點
積極的環境引爆點
其他的積極引爆點:條件建設(螺旋式積極行動)良性循環
第一個良性循環:遏制海洋污染
第二個良陛循環:生態系統保全與保育
第三個良性循環:從海島城市向海灣城市的轉變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橫向發展
第11章八打雁灣地區:海岸帶綜合管理合作夥伴模型
啟動八打雁灣示範區項目
八打雁灣海岸帶綜合管理動力框架時間進程
海岸帶綜合管理動力因素在八打雁灣地區的套用
前途路標
第12章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套用
為實施確定共同的基礎
認同需要採取全面的、協調的和綜合管理途徑
增強海岸帶綜合管理和其他計畫的協同作用
海岸帶綜合管理——難以割斷的聯繫
第6部分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未來
第13章拓展海岸帶綜合管理
轉折點:為拓展海岸帶綜合管理已搭建了舞台
拓展作為國際、區域和國家政策議程
海岸帶綜合管理示範項目在實現拓展(scalingup)方面的價值
拓展之戰略
第14章海岸帶綜合管理指標
挑戰和問題
採用什麼框架
海岸帶綜合管理動力指標框架
效能指標
指標引導的資料管理
第15章朝向海岸帶綜合管理(ICM)認可/認證
建立ICM認可/認證
比較:ICM和ISO
定義ICM認證框架和程式
為實現ICM認證而建立的程式
第7部分繼續前進
第16章有益的教訓:經驗集錦
海岸帶綜合管理的通用概念、途徑和作用
海岸帶綜合管理項目的發展及過程
海岸帶綜合管理項目的實施
前進
附錄1馬拉布市海岸帶計畫——實施計畫
附錄2面源計畫戰略與實施計畫,1998—2013(PROSIP)
附錄3廈門海岸帶示範區績效評估(來源:PEMSEA,2006d)
附錄4本書專欄目錄、圖目錄、表目錄
定義/術語
參考文獻
縮略語
盤點海洋出版社出版書籍(一)
海洋出版社的任務是出好海洋專業書、刊,介紹和推廣國內外海洋科學技術新成就,普及海洋知識,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和推動海洋事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