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民主四講》](/img/5/ebf/nBnauM3X3cTMzgTO2YTO2IjN1ITM1UTM0UjMwADMwAzMxAzL2k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作為一種政治體制,“民主”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而在頭2300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個“壞東西”,直到最近一百年來,它才時來運轉,被當作“好東西”。為什麼“壞東西”會變成“好東西”?到底是什麼發生了變化?
《民主四講》作者以成熟的西方民主為例,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述了現實世界裡民主體制的諸實證性問題。他從民主的起源和演化講起,逐一討論民主發展的歷史過程、西式民主出現以及鞏固的條件、西式民主的機制與運作及其實效與反思。誠如作者所齋“《民主四講》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介紹,也不僅僅是為了讚賞;在很大程度上,它的目的是要對西式民主進行批判和反思。”
作者簡介
![王紹光](/img/5/1e8/nBnauM3XwcDM2ITOxUTO2IjN1ITM1UTM0UjMwADMwAzMxAzL1k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王紹光,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主任、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英文國際學術刊物China Review的主編。已出版中英文專著與合著約二十本,包括《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民眾》(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遼寧人民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挑戰市場神話》(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Uneven Development:The Case of China (New york:M. E. Sharpe,1999),《多元與統一:第三部門國際比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The Chinese Economy in Crisis:State Capacity and Tax Reform(New york:M.E. Sharpe,2001),《第二次轉型:國家制度建設》《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安邦之道——國家轉型的目標與途徑》(三聯書店,2007)等。英交專著Failure of Charisma: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在美國被授予圖書獎“Choice Award for an Outstanding Academic Book of 1996”。
主要內容
第一講
![《民主四講》](/img/b/1fe/nBnauM3XyUDNwYzM5UTO2IjN1ITM1UTM0UjMwADMwAzMxAzL1k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民主的起源與演化
一 民主從何而來?;二 古典政治理論家的民主觀;三 民主的異化:“自由”和“憲制”限制了民主權威的適用範圍;“代議”限制了民眾直接參與決策的機會;“自由競爭性選舉”限制了大多數人參政的機會;普選的實現也無法改變選舉的“貴族”、“寡頭”色彩。
第二講
現代民主興起的條件
一 經濟發展與民主;二 階級結構與民主;三 文化與民主:公民文化與民主;政治容忍與民主;生活滿意度與民主;解放價值與民主。四 公民社會與民主;五 社會資本與民主;六 國家有效性與民主。
第三講
現代民主的機制與運作
一 選舉制度:選舉權;選區劃分;投票規則。二 政黨制度;三 行政與立法的關係。
第四講
實效與反思
一 民主的實效:以工具性目標來衡量;民主與經濟成長;民主與社會公正;民主與幸福。二 民主的實效:以民主原則來衡量;不平等的參與:選舉、金錢與選舉;不平等的參與:群體政治。三 對民主制度的反思。
作品評價
王紹光的《民主四講》一書中存在的大量真知灼見,為中國讀書階層提供了一部了解西方民主的高質量入門教材,它走出了八十年代來盛行的“民主是個好東西”式的思維方式,表明了中國知識分子正在走出急功近利的啟蒙而趨於成熟,這對今後中國政治的良性發展是一件好事情。《民主四講》在中國出版具有里程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