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正文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歌簡介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詩歌譯文
參考譯文1國家已經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經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裡由於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亂持續了很長時間了,家裡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么寶貴。由於憂傷煩惱,頭上的白髮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戴不了了。
參考譯文2
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髮越搔越短,
頭髮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詩歌注釋
①這首詩作於唐肅宗至德二年(757),當時安史叛軍攻占長安,詩人被困城內。②國:國都。國破:指長安被攻占。
③感時:感慨時事。花濺淚:看到花令人掉淚。
④恨別:為離別而傷感。詩人當時與家人分別。鳥驚心:飛鳥掠過也令人心驚。
⑤烽火:古代邊塞發生戰爭時以烽火報警,這裡指戰爭。
⑥家書:家信。抵:值。
⑦搔:用手指輕抓。
⑧渾欲:簡直要。不勝:承受不住。簪:綰頭髮的簪子。古代男子留長髮,也要用簪子。
寫作背景
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現在陝西富縣)前往靈武(現在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後困居長安。該詩作於次年三月。全篇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這正是本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大詩人,號稱“詩聖”,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時代,其作品大都描寫祖國當時的境況,因此其詩號稱"詩史"。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他生活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變時期。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第二年,詩人杜甫知道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後,不顧安危投奔唐肅宗而來,想要再有一番作為,結果被安祿山叛軍拘留在長安。春天又來了,詩人登高遠望,山河依舊然而國家卻四分五裂,人民流離失所,長安城一片殘破景象。詩人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感時恨別、憂國憂民的五言律詩《春望》。
作品賞析
憂亂傷時,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的詩歌創作的一個重大主題.此詩即景傷春,以沉痛的筆調抒發胸中無限悲憤之情.將國讎與家恨融為一體來進行表現,寫得字字血,聲聲淚.讀之令人低徊欲絕.在杜甫同一時期、同一主題的眾多詩作中,這一首是情最濃、意最深、格最高的現實主義絕唱之一.好詩都是詩人高貴感情的結晶.讀著這個名篇,我們最鮮明的感受是:詩人悲天憫人的博大胸懷,是如此緊密地與祖國的命運、時局的變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連.他絕不低低切切地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間蟲鳴似的嘆息,而是應合著時代悲憤的主鏇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鬱悲壯的哀時之歌.前人稱杜詩為"詩史",是因為他"善陳時事",頗多"敷陳時事如史"的敘事之作.如果我們把"詩史"的含義理解得寬泛一些,把考察問題的重點放在是否表現了時代矛盾與時代情緒上,那么《春望》這樣的抒情之作也是最傑出的"詩史"之篇。詩作於肅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陷入長安城賊營之時.它的中心,可用頷聯的"感時"與"恨別"二語來概括.詩本以含蓄蘊藉為貴.可是此時杜甫投奔肅宗以赴國難之願未償,反而身陷賊中,內心悲憤至極,滿腔心事透過春日意象噴薄而出.不過,由於感情內涵很豐富而句子又高度凝鍊,加上並非一空依傍地歌哭而是融眼前之景入情,因而縱然開頭就說"國破",後文又出現直指時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余言外、耐人回味的詩意美。
全詩的抒寫層次,可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四句,寫春望之景,睹物傷懷.首聯二句,看似直陳,實則含有山河依舊而國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煙稀少的強烈暗示.頷聯二句是古今傳唱的傷時警句.這兩句均省去一個動詞,"花濺淚"與"鳥驚心",意當為"看花濺淚"與"聞鳥驚心"方為完整.春日花開鳥鳴,如在承平安樂之時,是該使人愉悅的,但眼下由於國破而家散,春花徒然增人傷感,春鳥更牽動離人之懷.這裡高度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詩人胸中憂國與思家兩股感情的迴蕩與交織."感時"承上"國破","恨別"啟下"家書",更有章法意脈上的照應貫串之妙.關於這四句的豐富內涵,《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引《迂叟詩話》雲:"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詩人,惟杜子美最得詩人之體,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娛之物,見之而泣,聞之而恐,則時可知矣".分析得頗有道理,可供參考.詩的後四句,寫春望之情,重點在遭亂思家和因傷時而焦急難耐兩點上.頸聯二句,雖重在思家,然絕不忘時事,再次把國事與家事緊緊聯在一起來詠嘆."烽火"應上"國破"與"感時",傷亂憂國之心一以貫之."連三月",是說戰火延續,平亂無日,眼看整個春天就在憂傷中過去了."家書抵萬金"一句,尤為家喻戶曉的名句,它以誇張的比譬,控訴戰亂給人民帶來的家庭離散、親人音訊隔絕的悲劇.由於準確生動地傳達出戰亂環境裡的人之常情,所以獲得千載讀者的共鳴.末聯自我描繪發白而短的愁苦之狀,形象地突出了詩人濃重的憂患意識.老杜之所以為老杜,就在於他處於國運危急之秋而無時不表露出哲人的憂患意識。
結構鑑賞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詩人以寫長安城裡草木叢生,人煙稀少來襯托國家殘破。起首一“國破山河在”,觸目驚心,有一種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兩句以物擬人,將花鳥人格化,有感於國家的分裂、國事的艱難,長安的花鳥都為之落淚驚心。詩人由登高遠望到焦點式的透視,由遠及近,感情由弱到強,就在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轉換中含蓄地傳達出詩人地感嘆憂憤。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髮,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簡意多,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詩人目睹淪陷後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詩的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今人徐應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家書抵萬金”亦為流傳千古之名言。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訊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因他官卑職微,未被囚禁。《春望》寫於次年三月。
詩的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訊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意境賞析
1756年六月,安史叛軍攻下長安。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杜甫聽到訊息後去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俘獲,帶到長安。《春望》寫於次年三月。它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觸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悽然。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營造了氣氛。同時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詩意跌宕。“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通常解釋為,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都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在景與情的變化中,仿佛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思念親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詩人妻子兒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萬金”寫出了家書的珍貴,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表達了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這是人人心中會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產生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禁於百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髮”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而他蒼老得這么快,又因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後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全詩深沉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因而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詩詞特點
借眼前的景物抒發內心愁苦的感情。《春望》開篇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而河山依舊。雖江山未改,但景象大異。詩中的“國破”、“草木深”、“花濺淚”、“鳥驚心”,這些都是寫景,情寓景中,抒發詩人痛苦悲傷的感情。後4句直抒感情,“家書”是針對上句的“恨別”,有了離別才有思鄉的家書;“烽火”照應前句中的“感時”。感傷的是令人家破人亡的戰火。最後兩句以詩人望後的情態作結,把詩人憂國思家的感情推向極點。詩人愁得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說明頭髮都快掉光了,詩人的愁苦都緣於“國破”和“恨別”。全詩借眼前的景物抒發內心愁苦的感情。用詞自然;表現力極強。詩人激越與奔放的感情,突出表現在遣詞用語上。作者把重要的詞語都寫在每句的前面:“國破”、“城春”、“感時”、“恨別”、“烽火”、“家書”、“白頭”,而這一切思緒皆從“國破”而來。《春望》通過眺望淪陷長安的破敗景象,抒發了感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前四句主要寫春望之景,詩的前四句,寫春望所見,作者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寫盡春城敗象。後四句主要抒發春望之情,寫心念親人的境況。“家書抵萬金”一句寫出了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這首詩,首聯主要從大處落筆,總寫望中所見。第二聯由大到小,由總覽轉為具體抒寫自己在這特殊的春天裡的感受。五六句分別寫國憂、家愁。這兩句深層寫春日所感。尾聯以正面描繪詩人的自我形象收束全篇,表現詩人內心深處的憂思。“望”是貫穿全篇的線索。從望景色始,又以望者的情態作結。通過眺望淪陷長安的破敗景象,抒發了作者感時恨別、憂國思家的感情。
藝術表現
1、《春望》有融情於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於事等。關鍵是化情思為景物,移情入景、情景交融,也就是近代西方所說的“移情論”。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就是移情入景的範例。2、詩的藝術手法。從不同層面來看:詩高度概括,形象生動的反映社會生活,常用比興手法,即要用渲染、比擬、聯想、對比等手法,將所要表達的感情事理具象化,形成鮮明生動的畫面。詩歌形象除鮮明生動外,還往往具有象徵意蘊和誇張圖景,因而常用象徵手法和誇張手法,寓意高遠,發人深思。詩歌抒情言志,具有強烈的情感,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或間接抒情(即景抒情,托物寄情)表達詩人的典型感受。詩歌是富有想像力和啟示力的藝術,而詩歌的想像通常表現為聯想、類比、幻想等方式。可以說沒有想像就沒有詩。特別要注意一些具有現代派的象徵詩,常常用象徵的手法或以特徵性的事物代表與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雨巷》。
3、詩的結構。詩的結構遵循的是情感和想像的邏輯,具有跳躍性。因而詩人特意建構“空白”——藝術的跳躍與省略。中國古代文論稱之為“間空”。田間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長白山一帶的地方,/中國的高粱,/正在血里成長。/大風沙里,/一個義勇軍。/騎馬走過他的家鄉。/他回來:/敵人的頭,/掛在鐵槍上”。詩人省略了奮勇抗戰的場景,但那浴血奮戰的場面和同仇敵愾的民族義憤,都洋溢在字裡行間。因為開頭時代氣氛的烘托及最後一句詩眼,使讀者得以有根有據地用想像補充戰鬥場面。詩跳躍與省略,虛實相間的藝術處理,造成“空間”以少勝多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