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滋補一本通》

《家常滋補一本通》

《家常滋補一本通》是由張國璽,李永泉所著的一本書籍。該書於200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作者: 張國璽李永泉 著
《家常滋補一本通》家常滋補一本通

出 版 社: 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 2008-8-1
字數: 130000
版次: 1
頁數: 253
印刷時間: 2008/08/01
開本: 16開
印次: 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01062304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保健/心理健康 >> 飲食營養 食療

編輯推薦

央視《健康之路》特邀嘉賓,《百姓家常菜》一書作者張國璽教授最新推出。
有常識才能少生病,懂方法全家都健康。

內容簡介

曾經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德意志銀行堡壘如今還剩下多少斷壁殘垣?德意志銀行還是一家德國銀行嗎?這家金融機構是怎樣陷入危機之中的,又將有著怎樣的前景呢?
本書深入德意志銀行的幕後,客觀而帶有批評性地為讀者展示了德意志銀行的歷史演變與現狀、其運作方式及其所追尋的目標和對經濟與社會產生的影響。本書有如這樣一家銀行的畫像:這家德國最大的銀行,曾被認為是德國最有權勢的公司,它似乎對自己的行為所帶來的社會後果毫不關心,並因其在經營管理上所犯的驚人錯誤而深陷泥淖。本書將為讀者撥開重重迷霧,還原一個真實的德意志銀行。
德意志銀行已非昔日之德意志銀行,然而它依然是整個德國的象徵,一如從前。

作者簡介

張國璽,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養生學與康復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基礎學組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編委。
張國璽研究員從事老年醫學及養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編著有《新編抗衰老中藥學》、《中國實用傳統養生術》、《老年醫學在中國》、《抗衰老藥物學》等10餘部學術著作,發表有關延緩衰老及養生保健方面的論文及文章數十篇,並獲多項成果獎。
目前,張國璽研究員主要從事養生保健知識方面的研究和講座活動,同時參加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欄目,以及各地方台養生類節目的直播。健康普及讀物《做自己的健康管家》、《百姓家常菜》等廣受歡迎。

目錄

寫在前面的話
飲食養生
 第一章 食物有個性,食養有方法
食物的性味與歸經
食補有三法:平補清補溫補
食療與藥膳都能治病 
日常飲食五原則
膳食搭配的六個合理
調節飲食“十要”“十不貪”
了解食物相剋與飲食禁忌
飲食禁忌的七個方面
附錄:常見食物性質的分類
 第二章 體質有差異,補養有方向
補養要看自身狀態
補氣
補血
補陽
補陰
養心
養肝
養脾胃
養肺
養腎
附錄一:飲食防癌法
附錄二:飲食抗衰老
附錄三:高考期間的飲食安排
附錄四:老年人飲食養生的六大特點
 第三章 四季有變化,滋補要順時
春季飲食養生
飲食防“春困”
飲食防暑法 :
秋季飲食養生法
冬季飲食養生法
春季飲食保肝法
夏季飲食養生法
“吃苦”也要看情況
秋季進補有方
 第四章 常見食品的滋補用法
山藥補脾養胃
蜂蜜延年益壽
銀耳滋陰補虛
茯苓健脾滲濕
山楂消食調脂
蓮藕養心安神
荔枝補脾益肝
大棗健脾和胃益氣
龍眼肉補心益脾
薏米健脾助消化
芡實補脾益腎
蓮子健脾固澀
荸薺清熱健脾
桔子開胃理氣
附錄一:食用味素的五個注意事項
附錄二:是“菇”還是“菌”?
 第五章 飲茶與藥膳養生保健法
飲茶養生的方法、功效和原理
保健藥膳的八大類
十一種家常保健茶
五種家常保健菜
八種家常保健酒
附錄一:板藍根不能當茶飲
附錄二:藥酒是“藥”還是“酒”?
中藥滋補
 第一章 用對藥,不用貴藥
藥物養生保健法
藥物養生因人而
認識補益中藥
中藥不同於中草藥
道地藥材療效好
寒、涼、平、溫、熱五種性質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成軟
中藥的歸經
中藥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
服用中藥的妊娠禁忌與飲食禁忌
煎煮與服用方法
第二章 常見補氣藥的對症用法
人參大補元氣
西洋參益氣滋陰
黨參益氣養血
靈芝固本扶正
黃芪益氣固表
王漿延緩衰老
第三章 常見補血藥的對症用法
當歸補血活血
熟地滋補肝腎
何首烏補血益精
阿膠補血滋陰
 第四章 常見補陽藥的對症用法
鹿茸強壯補陽
冬蟲夏草補肺益腎
淫羊藿壯陽補腎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第五章 常見補陰藥的對症用法
百合止咳潤肺
枸杞子益精明目
女貞子滋補肝腎
五味子補虛固澀
一方見效

書摘插圖

飲食養生
 第一章 食物有個性,食養有方法
食物的性味與歸經
傳統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滋養五臟和預防疾病。
所謂食物的“性”,指食物可以分為寒涼、溫熱、平性三大類。我們日常飲食中的大多數食物都屬於平性,不寒不熱,性質平和,主要為人體提供營養物質或具有益氣、補血、滋陰、補陽等作用,作用和緩,適合長期食用。
 寒涼性質的食物,常具有清熱消暑利尿通便等功效,有清補作用。清熱功效較明顯的稱為寒性食物,如苦瓜、西瓜、冬瓜、黃瓜等;清熱功效較弱的稱為涼性食物,如小米、蘋果、梨等。處於氣候炎熱地區或息熱性疾病的人,就應多進食寒涼的食品,有助於維持身體的正常狀態或恢復健康。如夏季炎熱容易中暑,多吃些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通利小便的西瓜是很有益的。西瓜還可用於高熱煩渴,口乾舌燥的患者,取其汁當飲料服用有清熱止渴的功效,《本經逢原》書中稱其為“天生白虎湯”(註:白虎湯為中醫治高熱口渴的著名方劑)。
  溫熱性質的食物,常具有溫中、補虛,助陽、散寒等功效,並能增強人體的禦寒能力。溫熱散寒功效較明顯的稱熱性食物,如花椒、辣椒、肉桂等;溫中作用較弱的稱溫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肝、韭菜、小茴香、大棗、荔枝等。處於氣候寒冷地區或陽虛畏寒肢冷的人就宜經常食用溫熱性的食物,以利於人體的禦寒和補虛。如我國的北方在寒冷的冬季常常吃紅燜羊肉或麻辣火鍋以禦寒。腎陽虛的患者腰膝酸軟,畏寒肢冷,可多吃些羊肉、狗肉、鹿肉及動物腎臟。
 所謂食物的“味”,指食物可以分為“辛甘酸苦鹹”等五味。甘味食物最多,鹹味與酸味次之,辛味更次之,苦味最少。
  甘味食物包括米麵雜糧、蔬菜、乾鮮水果、雞鴨魚肉類等。酸味食物包括西紅柿、山楂、葡萄、杏、檸檬、橙子等。辛味食物包括生薑大蔥、洋蔥、辣椒、韭菜等。鹹味食物包括海產品、豬肉、狗肉、豬內臟等。苦昧食物包括苦瓜、苦菜等。
正常飲食以甘味食品為主,兼用其他四味調和口感。氣候寒冷或外感風寒時,可適當增加辛熱食物的食用量,以祛寒解表。氣候炎熱或患有熱性病時,可適當增加一些苦味或寒性食物的食用量,以清熱降火。飲食中略佐以酸苦味,可開胃消食。飲食中酌加鹹味食品,有補腎益精的功效。
所謂“歸經”,指不同的食物分別對機體五臟六腑產生不同的滋養和治療作用。以經常食用的水果——梨為例,傳統飲食養生學認為梨性味歸經為“甘、微酸,涼。入肺、胃經,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適合於老年人秋季溫燥所引起的口燥咽乾,燥咳無痰的飲食治療。以秋梨為主要原料而製成的“秋梨膏”,有滋陰潤肺,生津化痰的功效,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有顯著療效。
中醫養生學還認為小麥、綠豆、赤小豆、西瓜、蓮子、龍眼肉等歸於心經,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小米、大米、黃豆、薏米、山楂、蘋果、大棗等歸於脾經,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西紅柿、櫻桃、油菜、香椿等歸肝經,有舒肝理氣的功效。白蘿蔔、、胡蘿蔔、、芹菜、柿子、生薑、大蔥等歸肺經,有益肺解表的功效。禽蛋肉類,桑椹、黑芝麻、枸杞子等歸腎經,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適當選用食品。
食補有三法:平補、清補、溫補
1.平補法
指用藥性平和或有陰陽雙補作用的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如選米、禽蛋肉乳及山藥、枸杞子等有補虛健身作用的飲食來保健,山藥粥對老年人消化不良性腹瀉有較好的療效。
2.清補法
指用偏涼或瀉實作用的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如小米、蘿蔔、冬瓜、西瓜、梨等有推陳致新、瀉中求補的作用,適用於偏於實症體質的老年人。
  3.溫補法
  指用溫熱性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如羊肉、狗肉、大棗、龍眼肉等有溫補陽虛的作用,適用於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的老年人。
傳統飲食養生學提出老年人應“食宜早”、“食宜少”、“食宜緩”、“食宜淡”、“食宜暖”、“食宜軟”的飲食養生方法。現代飲食營養學側重於分析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對健康的影響,將營養成分分為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針對某種營養成分的缺乏而進行補充,以改善營養狀態。例如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應多飲用牛乳製品或服用鈣製劑。
食療與藥膳都能治病
 在我國傳統的養生學中,飲食養生是其主要的內容之一,對增強體,預防疾病有著較重要的作用。同時,飲食也是治療疾病和輔助治療病的重要方法。俗話說“有病三分治,七分養”,飲食就是養病的重內容。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人體的許多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病等,都與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有關。
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名醫扁鵲就指出:“為醫者當須先
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意思是說,作為醫生應當首先分辨出患者的疾病根源是什麼,知道會引起什麼樣的疾病,然後採取飲食治療的方法。如果食療的方法不能奏效,再採用藥物治療的方法。
唐朝時,被人們尊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在他所著的《千金要方.食治篇》中也提到:“食能祛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氣血。”並指出:“若能用食平疴,適性遣疾者,可謂良工。”意思是說,飲食療法運用得當,就有祛病健身的作用,如果能夠運用飲食療法來治癒疾病,才能稱為一個好醫生。
食療,又稱食治,即飲食治療的簡稱,泛指利用飲食來治療或輔助治療疾病的方法。採用科學合理的飲食療法對輕症疾病有治癒的作用,對重症疾病有輔助冶療作用。例如,偶感風寒發熱頭痛,用生薑切細末,加紅糖,開水沖服,通身發汗後便可治癒。再如利用控制飲食的方法來治療初期的糖尿病,利用芹菜來治療輕症高血壓,利用燕麥防治高脂血症等都有較好的效果。
藥膳,即藥物膳食的簡稱,泛指在飲食中加入適量中藥材來治病健身的方法。我國的傳統醫學歷來就有“藥食同源”的說法,中中也有不少藥食兩用之品,如山楂、大棗、龍眼肉、薏米、綠豆等。膳就是以食物為主,在飲食製作的過程中加入適量的具有補益或治療作用的中藥,以達到養生保健或治療疾病的目的。
食療與藥膳的相同點是兩者均以食物為主要成分,都以治病健身為目的。兩者的不同點是:食療是利用食物的特點來治療或輔助治療某些疾病,除有時套用藥食兩用的原料外,一般情況下不加入中藥材,如用冰西瓜汁治療中暑等。藥膳是在食物中加入適量的中藥材來加強飲食的冶病健身作用。兩者相比,食療比藥膳更為安全、簡便、實用。
日常飲食五原則
 1.營養成分齊全,合理搭配
 根據人體的營養需求和生理功能特點,膳食中主要用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用優質蛋白補充機體的組織細胞消耗,用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適量攝取脂肪以保證機體的需求,多食粗食、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膳食纖維,並要低鹽多醋和飲用足量的水(每日至少飲水1000毫升)。
2.飲食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
飲食要有規律,要努力做到定時定量,不飢不飽,細嚼慢咽,少食多餐,有條件者一天可為四餐或五餐。避免暴飲暴食,過飢過飽,狼吞虎咽。還要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過硬及難於消化的食物。
3.飲食宜清淡.避免過成或油膩
所謂飲食清淡,是指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和低刺激等“五低”飲食而言。低鹽是指每日攝入的食鹽不要超過6克,低脂是指每天攝取油脂總量不要超過25克,低糖是指不食過甜的食品,低膽固醇是指少食用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魚籽、蛋黃等),低刺激是指少食辛辣食品(如辣椒、胡椒等)。清淡飲食對健康十分有利。
 4.飲食多樣化,不可偏食偏嗜
不同的食物所含有的營養成分有著明顯的不同,如糧食類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肉蛋類以蛋白質為主,油脂類以脂肪為主,蔬菜水果類以維生素為主,所以平時的飲食要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成分的均衡攝入,保證人體的健康長壽。長期的偏食偏嗜,會破壞營養的平衡,造成某種營養成分的缺乏而引發疾病。
5.宜在安靜愉快的環境中進食
就餐環境與情緒的好壞對人體的消化和吸收有著重要的影響。

插圖

《家常滋補一本通》插圖

相關詞條

書籍 小說 雜誌 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