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客家與梅州書系”分《客家新探》、《客家方言》、《客家圍屋》、《客家藝韻》、《客家民俗》、《客家詩文》、《客家之子》、《客都梅州》八本書,每本書20至25萬字之間,從歷史、民俗、建築、語言、文學、藝術、人物、學術等多個領域,大規模、多視角地對客家文化進行整理、推介。“客家與梅州書系”有如下鮮明的特色:一是其首部“新探”,先聲奪人;二是書系所顯示出的整體性與科學性;三是雅俗共賞,有廣泛的客群。正是上述幾大特色,使這套書系既有高品位、高格調,又通俗易懂。本書為叢書之一。目錄
第一章客家圍是客家物質與精神文明的史詩一、中原文化的傳承
(一)中原建築文化的繼承
(二)聚族而居的軀殼
(三)中原古代禮制的活化石
(四)儒家思想的體現
(五)佛、道文化的反映
(六)小農經濟的基地
(七)滾動發展的營壘
(八)“風水寶地”——人與自然和諧的傑作
二、鮮明特色的建築
(一)精心選址
(二)就地取材
(三)規模宏大
(四)布局嚴謹
(五)通廊住房
(六)功能齊全
(七)防禦堅固
(八)祠住合一
.(九)內涵豐富
(十)自然和諧
三、方圓變奏的韻律
第二章閩、贛、粵客家圍的風采
一、閩西、贛南客家圍掠影
(一)閩西客家土樓
(二)贛南客家土圍子
二、南粵客家圍風貌
(一)方樓
(二)圓樓
(三)半月樓
(四)橢圓圍
(五)八角樓
(六)圍龍屋
(七)四角樓及其他角樓
(八)堂橫屋
(九)槓式樓
(十)城堡式圍樓
(十一)圍村
(十二)碉樓
(十三)中西合璧式圍樓
(十四)自由式圍屋
第三章南粵客家圍的地區衍變
一、分布在饒平、大埔和蕉嶺的方、圓土樓
二、分布在饒平、大埔的半月樓
三、分布在梅縣區、興寧等地的圍龍屋
四、分布在興寧、五華等地的四角樓
五、分布在惠陽區、深圳等地的城堡式圍樓
六、分布在深圳的圍村
七、分布在英德、翁源等地的高圍牆四角樓及“鍋耳”山牆
八、分布在始興等地的“棋盤圍”和碉樓
第四章南粵客家圍與畲族、福佬、廣府及外來文化的關係
一、饒平、大埔客家圍與畲族的關係
(一)饒平縣饒洋鎮藍屋畲族村的今昔
(二)大埔湖寮藍氏自稱是祖先畲族的漢族客家人
二、饒平、大埔客家圍與福佬文化的關係
三、深圳客家圍與廣府文化的關係
四、梅州、深圳客家圍與外來文化的關係
第五章梅州、深圳客家圍楹聯文化內涵考釋
一、門聯
二、祠聯
三、堂號
(一)郡望堂號
(二)道德文章堂號
(三)吉祥物象堂號
四、堂聯
五、吉慶聯
第六章深圳客家圍對梅州建築文化特色的傳承
一、深圳客家圍的文化特色
(一)承襲性
(二)兼容性
(三)創新性
二、客家圍的保護與利用
後記
書系編後記
華南理工出版社出版書籍(一)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是教育部主管的全國重點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二十多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高校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服務的辦社宗旨,秉承“服務教育,傳承文明,致力原創,追求卓越”的出版理念,以品牌建設為龍頭,以學科建設為依託,發揮學校學科和廣東地域優勢,堅持以學術精品為立社之本,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辦社實力不斷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