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戰》[電影]

《地道戰》[電影]
《地道戰》[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道戰》是中國早期創作電影的經典之作。《地道戰》是19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這部電影曾被作為“人民戰爭”教學片,從1966年至1970年,全國只放三部電影:《地道戰》、《南征北戰》、《地雷戰》。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地道戰》《地道戰》

《地道戰》,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戰爭電影的經典之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這部電影曾被作為“人民戰爭”教學片,從1966年至1970年,全國只放三部電影:《地道戰》、《南征北戰》、《地雷戰》。

該片以冀中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地道戰,顯示人民戰爭的無窮威力。它將豐富多彩的戰爭史實、形象鮮明的英雄人物軍事教育的內容巧妙地融合為一體。

生動地描述了由隱蔽地遭到戰鬥地道再到聯防地道這一特殊戰場中的發展過程,展現了抗日軍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人民游擊戰爭恢宏瑰麗的場景。充滿機趣的細節構思和昂揚。樂觀的音樂基調,為影片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電影《地道戰》的拷貝累計複製發行了2800多部,觀看人數總計超過18億人次,目前正在申報單部影片發行量、觀看人數金氏世界紀錄。

劇情介紹

電影《地道戰》劇照電影《地道戰》劇照

抗日戰爭中,我敵後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1942年,日寇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我根據地人民為了抵禦和打擊日寇,想出了不少巧妙的辦法,地道戰就是其中之一。

冀中地區高家莊人民,在黨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帶領下,把幾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幾處出口,用以和日寇周鏇。但是在一天夜裡,黑風口據點的日寇偷襲高家莊,高老忠敲鐘警告壯烈犧牲,地道遭到了敵人的破壞。高家莊人民總結教訓,將僅能容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身又能出擊的多功能地道。

1943年夏天,高傳寶利用地道的翻口擊斃了混進高家莊的特務。日軍分隊長山田糾集了幾個據點的兵力進行報復,但卻被在地道內神出鬼沒的高家莊民兵們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高家莊人乘勝前進,把地道從村內沿伸到野外,成為縱橫交錯的地道網路,變防禦為進攻。區長趙平原制訂了“圍點打援”的戰術,想吸引黑風口的日偽軍出洞,但是狡猾的山本,卻以偷襲高家莊的辦法來解西平之圍。高家莊民兵和八路軍主力及游擊隊一道並肩作戰,一舉拔掉了黑風口據點,消滅了進犯高家莊的敵人,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

影視誕生記

電影《地道戰》劇照電影《地道戰》劇照

總參謀部指定八一廠拍攝民兵傳統教學片《地道戰》還是1963年的事情。由於當時國內外的政治、軍事形勢,使這部教學片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它的文學劇本創作組包括八一廠編導任旭東工程兵動員處處長潘雲山,參謀王俊益徐國騰等人。各方面的人才都齊備了,劇本創作卻幾度陷入困境,多次推翻重寫,連八一廠的專業編劇所寫的劇本都沒能通過廠長審查,《地道戰》的前期創作進入了山重水複的地步。

一晃兩年過去了。《地道戰》領導小組組長彭紹輝副總參謀長指示:“1965年必須完成製作,不能再拖下去。”緊要關頭,半路出家的任旭東從廠長手裡接過了沉重的擔子。

其實早在1945年9月,任旭東就親自指揮過一場地道戰。當時他還是個年輕連長。為了端掉一個拒不向我軍繳械的偽軍據點,我軍付出了傷亡代價。一個來自河北的戰士提及了冀中平原民兵開展地道戰的故事,於是任旭東果斷下令將地道挖到敵軍炮樓下,並埋設炸藥。沖天的火光、塵煙之中,炮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土坑,敵軍的工事隨之瓦解,親自指揮作戰的任旭東也是第一次見識到了地道戰的威力。

本身就是河北人,多年征戰於當地,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戰鬥背景幾近了如指掌,再加上1963年以來深入到冀中平原的高平村、焦莊戶等地進行了紮實的採訪,任旭東是絕對有理由對自己的能力具備信心的,自然當仁不讓。

選好外景拍攝場地之後,怎樣將地道的規模、地道的戰鬥設施形象地體現在銀幕上,這成為創作中遇到的最困擾的一個問題。採訪中只在焦莊戶發現有一條幾十米長的地道還保留著原始模樣,另外一條在高平村,僅僅有幾十米長,看上去不像地道,倒像一條地下排水溝。

電影《地道戰》劇照電影《地道戰》劇照

幸虧總參的楊成武副總長派人給我送來了一本《冀中平原地道戰爭總結》的書,內容很豐富,有文字、有畫圖。最初構想是選一塊土地,開挖成地道斷面,但估算了一下,覺得它工程太浩大,成本太高,只好放棄。所以,實際上銀幕上所有地道內的鏡頭畫面都是在廠內搭景拍攝的。大家一起出主意想辦法,巧妙運用攝影鏡頭和剪輯,使得它看起來像是一個真正的地道戰鬥網。

真正要操作劇情的時候,任旭東才發現手中掌握的那點資料遠不足以支撐一部被寄予厚望的影片。劇本在創作到第二稿時,副總參謀長楊成武為八一廠提供了一份《冀中平原地道戰總結》,這份雪中送炭的材料對地道戰產生的前前後後以及戰鬥設施、戰鬥過程都有詳盡描述,後來成為了影片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廠領導乃至整個創作組都為任旭東提供了豐富的意見和建議。於是有了影片中讓人記憶猶新的“驢槽”、“鍋灶”、“碾子地堡”,由此延伸出了後來影片中若干膾炙人口的經典鏡頭。

1965年正式拍攝時,《地道戰》的電影文學劇本還沒有成型,任旭東以手中的素材為依託,作出了一個今人看來未免驚世駭俗的選擇——直接寫出了分鏡頭劇本。在冀中農村尋找外景地、在廠中搭棚置景造“地道”,任旭東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得心應手,600多個鏡頭的影片在7個月的時間內迅速完成。

終於在1965年年底,《地道戰》在八一廠接受了徐向前陳毅李富春、譚震林、王樹聲、楊成武、張宗遜、彭紹輝、王新亭、梁必業、陳士榘、蕭望東、蘭僑等部隊首長的審查。任旭東的老領導、少年時的偶像徐向前元帥面對他的兵獻上的這份厚重的作品,不禁慨嘆:“是個好片子……真實可信,教育意義很大,思想性很強,主席的思想體現得很明確,形象地說明了主席思想的勝利!”

同年,《地道戰》和其中的插曲《毛主席話兒記心上》感動了神州大地,影片中精彩奇絕的戰術技術令人嘆服、稱奇,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更是塑造得深入人心。其中弘揚的全民皆兵、以弱勝強、團結起來消滅侵略者的英雄主義精神更是從戰術之外的精神層面上教育、感染了億萬觀眾,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灌注到一代代國人的心中。從此後,久映不衰的《地道戰》成就了中國電影史上一個輝煌的神話。任旭東陣前臨危受命,創造了傳奇經典

歌曲歌詞

《地道戰》《地道戰》

歌曲《地道戰》: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嘿埋伏下神兵千百萬,千里大平原展開了游擊戰,村與村戶與戶地道連成片。

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人仰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

莊稼漢嘿莊稼漢,武裝起來千千萬,嘿武裝起來千千萬,一手拿鋤頭,一手拿槍桿,英勇頑強神出鬼沒展開了地道戰,侵略者,他敢來,地上地下一齊打侵略者他敢來,四面八方齊開戰,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全民皆兵,全民參戰,把侵略者徹底消滅完。

《地道戰》《地道戰》

歌曲《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
(電影《地道戰》插曲)
太陽出來照四方,
毛主席的思想閃金光,
太陽照得人心暖哎,
毛主席光輝思想照得咱心裡亮,
照得咱心裡亮.
主席的思想傳四方,
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張,
男女老少齊參戰哎,
人民戰爭就是那無敵的力量,《毛主席的話兒記在心上》樂譜
無敵的力量.
主席的話兒記心上,
哪怕敵人逞凶狂,
咱們撒下了天羅地網哎,
要把那些強盜豺狼全都埋葬,
全都埋葬。
太陽出來照四方,
毛主席的思想閃金光,
太陽照得人心暖哎,
毛主席光輝思想照得咱心裡亮,
照得咱心裡亮.
主席的思想傳四方,
革命的人民有了主張,
男女老少齊參戰哎,
人民戰爭就是那無敵的力量,
無敵的力量.
咱們撒下了天羅地網哎,
要把那些強盜豺狼全都埋葬,
全都埋葬,
全都埋葬!

革命紀念館

電影《地道戰》紀念館電影《地道戰》紀念館

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建於1959年,當時隸屬於冉莊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實際任務的需要,紀念館幾度變更,2004年3月成立了由清苑縣縣委書記任主任的清苑縣地道戰遺址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暨清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冉莊地道戰紀念館館長擔任,為縣委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1943年春,侵華日軍對焦莊戶一代進行殘酷的掃蕩,為抗擊日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當地軍民不怕犧牲,不畏艱難,根據當地的特點,創造性地開展了地道戰鬥爭。一開始地道只是供一人或幾人隱藏的地洞,到後來,逐步發展成為戶戶相聯、村村相通、有瞭望孔、射擊孔、指揮所,安裝有防水、防毒、防毒氣翻板的地下戰鬥堡壘。地道利用地面、屋內的土炕、灶膛,房外的碾盤、牲口槽和水井壁等地方作為出入口和射擊孔,使敵人難以察覺。

至1946年時共挖地道23華里,與龍灣屯、唐洞村、大北鄔村聯成一體。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掩護八路軍的傷病員、保存抗戰物資並多次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成為抗日戰爭中的光輝典範。1947年11月順義縣人民政府授予焦莊戶“人民第一堡壘”錦旗。解放後,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對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1964年建立了“焦莊戶民兵鬥爭史陳列室”1979年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北京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987年起,市、區政府先後撥專款,修復地道800米,修建改造公路數十公里,回購和修復抗戰民居40戶。2004年9月開始新建地道戰遺址紀念館,總投資1200萬元,占地726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修復了抗敵炮樓,2005年8月正式對外開放。
在紀念館內,展陳著日偽在焦莊戶地區的暴行史料、當地軍民開展抗日鬥爭的光榮歷史業績、地道形成的過程和特點。此外,遊人還可以觀看《地道戰》電影,到保存良好的地道遺址和抗戰民居中參觀、吃抗戰飯。

《地道戰》紀念館《地道戰》紀念館

緊鄰紀念館的焦莊戶民俗旅遊村,是順義區首家紅色民俗旅遊村、市級民俗旅遊村。有55家民俗旅遊戶,能同時接待1000人住宿,2500人就餐。

紀念館供遊客參觀的主要內容有:冀中冉莊地道戰展廳、地道遺址及地下作戰設施和地上遺址保護區。

來外景地參觀主要有三項內容一是看電影《地道戰》;二是看展覽和地道戰遺址;三是聽當年老民兵講述戰鬥經歷。可見,隨著歲月的流逝,《地道戰》愈發顯出經典電影的藝術魅力。

冀中冉莊地道戰展廳於1991年建成,1997年重新布展,楊成武將軍為展廳題寫門匾,展廳內珍藏著大批革命文物,利用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再現了當年情景。

冉莊地道戰遺址保護區30萬平方米,現仍保留著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環境風貌,完整保留著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鍋台、石頭堡、面櫃等各種作戰工事,並對冉莊抗日村公所、抗日武裝委員會等進行了復原陳列,使人如置身於戰爭歲月。地下完整保留著當年作戰用的地道3000米,以及卡口、翻眼、囚籠、陷井、地下兵工廠等地下作戰設施。

冉莊地道戰遺址,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8月,被列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1月,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教育示範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3年9月,被河北省政府、省軍區命名為第一批省級國防教育基地。

冉莊地道戰紀念館由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寫館名,楊成武、呂正操張愛萍魏巍等老一輩革命家、著名作家等親臨遺址參觀並題字留念。

紀念館自建館以來,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遊客來這裡參觀旅遊,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近幾年,每年接待遊客約50萬人次,為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人物

60年前,《地道戰》的導演任旭東渾身是傷伏臥在不知叫什麼地方的戰壕里,隨時準備撲向前方的槍林彈雨。他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把戰爭搬上銀幕,他甚至還沒有見過銀幕,沒有看過電影;他更沒有想到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的今天,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人……60年前,《地道戰》的導演任旭東渾身是傷伏臥在不知叫什麼地方的戰壕里,隨時準備撲向前方的槍林彈雨。他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把戰爭搬上銀幕,他甚至還沒有見過銀幕,沒有看過電影;他更沒有想到在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的今天,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人……

繼《地道戰》的輝煌之後,八一廠乃至整箇中國影壇仍然有不可勝數的經典影片已經或正在被製造著。

今天,也有人說任旭東“一部作品吃一輩子”,可是他能歷數20世紀30年代從軍以來戰場上種種出生入死的驚險場面,說出50年代從影以來拍攝的幾十部優秀影片。近40年過去了,任旭東從不迴避談及《地道戰》的種種成就與遺憾,也從不拒絕承認這是他影壇生涯的頂峰之作。從戎馬歲月中一路帶來的、軍人特有的榮譽感早已是他靈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如果有人觸及了他心頭的這片聖潔之地,今年81歲的任旭東依然會怒髮衝冠。

近年來,任旭東也為《地道戰》打過些筆墨官司。當偶然在雜誌上看到介紹影片的主要外景地之一冉莊的文章,把冉莊說成是“高家莊”的原型時,任旭東立刻便發表文章澄清:冉莊只是開展地道戰的冀中平原的村落之一,代表不了影片中濃縮了整個冀中平原地道戰陣地的“高家莊”。

聽到一些談及《地道戰》,卻牽強附會、對史實不甚了了的講話時,他也會忍不住馬上加以糾正。晚年的任旭東硬氣、固執仍舊不減當年。從1939年參加革命到現在,任旭東在戰場上度過的歲月只算得上是短短的一小段,然而作為職業軍人,任旭東的心靈早已歷經生死的考驗、槍林彈雨的蕩滌。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路見不平時,任旭東依然會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一部《地道戰》讓任旭東作為電影人而被銘記,可是他自己心中給自己的定位,應該還是:一個硬朗頑強的老戰士,一個隨時準備戰鬥的赳赳武夫。

2005年末,采寫關於任旭東和《地道戰》的故事時,偶然在八一廠看到一份由任老親手用電腦打出的材料,驚愕之餘,在材料中發現一個錯字,發現他是用五筆輸入法打字。已過八旬高齡的任旭東,竟然背下了五筆輸入法的字根表,用九根手指在鍵盤上敲打,那是一幅何等令人激動的畫面!任旭東依然身輕體健,思維敏捷,他已經完成了20集電視連續劇《地道戰》劇本的寫作,還在積極尋覓一位能夠再次駕馭這部傳奇題材的導演。

發展現狀

電視版《地道戰》拍攝劇照電視版《地道戰》拍攝劇照

由八一電影製片廠製作,李小亭導演,著名演員李琦、候天來、王千源等參與拍攝的大型紅色經典電視劇《地道戰》正在河北緊張拍攝。

電視劇版《地道戰》是繼電影版深入人心後,在觀眾的期盼中誕生的一部紅色經典作品,該劇講述了高家莊民兵隊長高傳寶帶領民眾,在黨的領導下深入日寇白區,機智勇敢地開展對敵鬥爭的精彩故事。

據悉,劇組於2009年10月進入河北冉莊開始拍攝,高傳寶一角由曾在《關中男人》、《空鏡子》等片中有精彩表現的王千源出演,而在電影版中讓觀眾恨之入骨的湯司令則由著名喜劇演員李琦擔當。除此之外,王奎榮、候天來、楊雨婷的加盟讓演員陣容更加龐大。

國家廣電總局有關部門和專家對電視版《地道戰》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劇是“紅色經典”同類作品中的成功經典之作。該劇預計2010年6月與廣大觀眾見面,將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之際播出,對弘揚抗戰精神,激發愛國報國情懷,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為抗戰勝利65周年獻禮。

影視評價

電影《地道戰》劇照電影《地道戰》劇照

從1966年拍攝完成至1970年間,《地道戰》的拷貝累計複製發行了2800多部,觀看人數總計超過18億人次,創下了單部影片發行量、觀看人數最多的紀錄,令世界上任何一部影片都難以望其項背。它曾經被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數十個友好國家,把中國人的智慧與力量的結晶撒播到世界各地。

自誕生之日起,《地道戰》就在中國的城市鄉鎮農村反覆廣泛播放,幾十年來,它不知影響教育了多少人。至今,它的經典台詞歌曲以及由它所建構的特殊語境還在國人當中廣為流傳。即使現在最年輕、最前衛的一代人已經不見得還熟悉《地道戰》中的情節和人物,但不會有人沒聽說過那句在地道中傳遞的命令:“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打開電視,時常還會聽到湯丙會的那句:“高!實在是高”;全新數位技術攝製的影視劇中,日本侵略者依舊會帶著幾十年前的山田那張被賦予了符號意義的面孔,奸聲說出:“狡猾狡猾的……”《地道戰》中的字字句句,早已從單純的電影台詞,演變為中國的流行用語,進而融匯到當代漢語口語的經典語彙中去了。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地道戰》不是一部影像教材,而是一部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經典故事片。作為一部民兵傳統教育片,《地道戰》的好看,是經過了中國百姓數十年的見證的,中國人走過了冀中平原民兵開展地道戰的時代,走過了電影《地道戰》拍攝的時代,而《地道戰》的影響依然揮之不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