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地理信息系統的學科體系包含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和地理信息系統套用三個層次,《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教程》的主要內容是圍繞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而展開的,並從地理信息系統組成、數據基礎、套用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等角度進行描述。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教程》力圖避免複雜枯燥的講述方法,試圖運用科學易懂的語言,配合圖形和實例進行講解,目的是幫助讀者對地理信息系統這門學科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和掌握。《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教程》在傳統的地理信息系統原理書籍的基礎上,添加了套用分析模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等與實踐相關的內容。
前言
地理信息系統是20世紀60年代在地理學、地圖製圖學、空間信息學等學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交叉學科,它所涉及的學科和內容體系十分豐富。雖然地理信息系統要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軟體的方式來發揮作用,但它的原理才是它的靈魂和本質,只有將地理信息系統的原理表現在軟體中,才能發揮出地理信息系統不同於一般的信息系統的優勢。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圍繞著地理信息系統學科的原理進行展開的。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複雜的原理進行講解,有助於學生提高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從而為將來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開發和套用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本書的結構組織如下。
第1章主要講述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概念以及它的組成、功能、類型、發展歷程和前景等。
第2章主要講述地理信息系統的數學基礎。這一部分內容與地理學、地圖學關係密切,同時也是地理信息系統區別於其他信息系統的重要內容。
第3章主要講述地理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空間數據的採集與處理。空間數據是地理信息系統能夠發揮自身特有功能的基礎,本章主要講解空間數據的類型、特點、採集以及處理的理論與方法。
第4章主要講述三種重要的地理信息系統空間數據結構,即柵格數據結構、矢量數據結構以及三維數據結構。
第5章主要講述如何利用資料庫的方式對空間數據進行管理。通過對數據模型以及空間資料庫的講解,使讀者能夠掌握如何利用資料庫的方式對空間數據進行管理,從而為科學地組織和利用空間數據打下了基礎。
第6章主要講述地理信息系統的重要套用方法——空間分析。空間分析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統區別於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標誌。通過空間分析,地理信息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許多基於空間信息的服務。本章通過講解諸如緩衝區分析、疊加分析、網路分析、包含分析、數字地面模型分析、空間查詢與量算、空間插值等眾多典型空間分析方法,使讀者充分掌握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方法的原理與套用。
第7章主要講述地理信息系統將要用到的數學模型,例如主成分分析、層次分析、聚類分析等,通過對這些數學模型的學習,能夠開發出功能更為強大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
第8章主要講述空間數據顯示與製圖輸出的相關知識。空間數據的顯示與製圖輸出是地理信息系統提供最終成果的重要方式,它涉及地圖學、地圖製圖學等相關學科。
第9章主要講述地理信息系統目前的兩個發展和研究熱點,即三維地理信息系統與網路地理信息系統。隨著用戶對地理信息系統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以及相關軟硬體條件的進步,使得地理信息系統由傳統的二維與單機的形式向三維與網路形式轉變。
第10章主要講解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相關知識。本章以軟體工程理論為基礎,結合地理信息系統的特點,分析和論述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的步驟、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第11章主要介紹目前比較成熟、市場份額比較高的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內容基本涵蓋了目前的主流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可以幫助讀者利用軟體來加深對地理信息系統原理知識的掌握。
本書由何必、李海濤、孫更新編寫,吳靜、夏小裕、尹濤、余正昊、劉含海、張良智、范玉紅、楊延珍等同志也參與了本書的編寫。
在本書的編寫和出版過程中,Top-Soon軟體工作室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全方位的開發技術支持,清華大學出版社的老師為本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勞動。在本書完成之際,一併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感謝。
儘管我們在寫作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由於水平有限,錯誤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我們會在適當時間對本書進行修訂和補充,以回報讀者的厚愛。
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技術圖書
計算機與網路圖書:力圖從傳播知識與套用層次談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從人文角度介紹相關知識與技術,以客觀的態度,獨特的視角,生動的方式,將重要實用的知識、信息、技能、經驗及時奉獻給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