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由淺入深、系統地介紹了如何在excel2007中實現各種統計分析功能,幫助讀者在鞏固統計學知識的基礎上,將excel作為進行統計分析的一門有效工具熟練地運用於日常的工作、學習及科研中。本書共14章,涵蓋基礎統計學的絕大部分內容,主要包括excel 2007的基礎知識、統計指數、描述性統計、離散機率分布及分布圖、常態分配、抽樣與抽樣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使用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以及vba自定義函式基礎等知識。.書中每一章節都儘量選取有針對性的例子,並給出詳細的操作步驟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力求通過實例讓讀者快速理解並按照具體操作步驟動手練習,從而達到掌握以至熟練運用的程度。..
本書可作為統計初學者或有一定統計學基礎的用戶學習excel的輔導書,同時也可作為高校經濟和金融相關專業師生和各類培訓班進行統計學及excel學習的教材和參考用書。...
目錄
1.1excel2007界面介紹11.1.1標題欄1
1.1.2office按鈕1
1.1.3功能區3
1.2excel基礎操作3
1.2.1打開excel檔案4
1.2.2新建工作簿4
1.2.3保存檔案5
1.3excel2007函式基礎6
1.3.1插入函式7
1.3.2直接輸入函式7
1.3.3複製函式8
1.3.4運算符及優先權10
1.4excel2007圖表基礎知識11
1.4.1圖表類型11
1.4.2創建圖表13
1.4.3改變圖表類型14
1.4.4設定圖表布局及樣式15
1.4.5格式化背景牆16
.1.5小結19
第2章統計指數20
2.1綜合指數20
2.1.1計算同等加權指數20
2.1.2計算基期加權指數22
2.1.3計算帕氏指數25
2.1.4計算埃奇沃斯指數27
2.1.5計算費雪指數30
2.2平均指數32
2.2.1計算算術平均指數33
2.2.2計算幾何平均指數36
2.2.3計算調和平均指數39
2.3小結44
第3章描述性統計45
3.1描述數值的中心趨勢45
3.2非組數據的算術平均值45
3.2.1使用sum函式計算非組數據的平均值46
3.2.2使用average函式計算非組數據的平均值47
3.3組數據的算術平均值48
3.3.1使用sum函式計算組數據的平均值48
3.3.2使用sumproduct函式計算組數據的平均值50
3.4幾何平均值51
3.4.1使用定義計算幾何平均值51
3.4.2使用GEOMEAN函式計算幾何平均值53
3.5眾數55
3.5.1非組數據的眾數55
3.5.2組數據的眾數56
3.5.3計算組數據的眾數56
3.6中位數58
3.6.1非組數據的中位數58
3.6.2組數據的中位數59
3.7調和平均數60
3.8方差61
3.8.1使用定義求解數據的方差62
3.8.2使用函式求解數據的方差63
3.9標準差64
3.10偏斜度65
3.11矩偏度係數66
3.12四分位數偏度68
3.13spearman偏度係數70
3.14峰度71
3.14.1峰值72
3.14.2矩峰度係數73
3.15小結74
第4章離散機率分布及分布圖75
4.1離散型機率分布簡介75
4.2二項分布75
4.2.1計算二項分布的機率76
4.2.2使用二項分布函式77
4.2.3二項分布的機率分布圖78
4.2.4二項分布的累積機率分布圖82
4.3泊松分布87
4.3.1泊松分布函式的套用88
4.3.2泊松分布的機率分布圖88
4.4小結92
第5章常態分配93
5.1常態分配的定義93
5.1.1使用常態分配函式93
5.1.2使用反常態分配函式94
5.1.3繪製均值相同、方差不同的常態分配密度圖95
5.1.4繪製均值不同、方差相同的常態分配密度圖99
5.1.5繪製均值相同、方差不同的常態分配圖102
5.1.6繪製均值不同、方差相同的常態分配圖104
5.2標準常態分配107
5.2.1計算標準常態分配的函式值107
5.2.2繪製標準常態分配機率密度圖108
5.2.3繪製標準常態分配圖110
5.3小結111
第6章抽樣與抽樣分布112
6.1簡單隨機抽樣112
6.1.1使用rand函式進行抽樣112
6.1.2使用RANDBETWEEN函式進行抽樣116
6.1.3使用隨機數發生器進行抽樣118
6.1.4採用抽樣宏進行抽樣121
6.2等距抽樣124
6.3周期抽樣126
6.4確定抽樣樣本的大小128
6.4.1總體標準差已知下的樣本大小128
6.4.2總體標準差未知下的樣本大小130
6.5抽樣分布132
6.5.1t分布函式132
6.5.2χ2分布函式133
6.5.3χ2分布函式機率密度圖135
6.5.4f分布函式139
6.6小結141
第7章參數估計142
7.1總體均值的估計142
7.1.1總體方差已知下估計142
7.1.2總體方差未知且為小樣本下估計145
7.1.3總體方差未知且為大樣本下估計146
7.2總體均值之差估計148
7.3總體方差估計150
7.4總體方差比的估計152
7.5小結153
第8章假設檢驗..154
8.1假設檢驗的基礎知識154
8.2總體方差已知下均值的假設檢驗155
8.2.1方差已知下總體均值的雙側檢驗156
8.2.2方差已知下總體均值的單側檢驗159
8.3方差未知且為小樣本下總體均值檢驗163
8.4方差未知且為小樣本下總體均值的單側檢驗165
8.5總體方差未知且為大樣本下的檢驗168
8.6總體方差已知下總體均值之差的檢驗171
8.6.1方差已知下總體均值之差的檢驗171
8.6.2使用z-檢驗:雙樣本平均差檢驗174
8.7總體方差未知且為大樣本下檢驗176
8.8正態總體方差的假設檢驗179
8.9兩總體方差的檢驗181
8.10小結184
第9章方差分析185
9.1單因素方差分析185
9.1.1單因素方差分析185
9.1.2方差分析表189
9.1.3單因素方差分析工具的運用193
9.2雙因素方差分析196
9.2.1無重複的雙因素方差分析196
9.2.2使用雙因素方差分析工具201
9.3小結204
第10章相關分析205
10.1簡單線性相關205
10.1.1散點圖法205
10.1.2相關函式法209
10.1.3相關分析工具212
10.2相關係數的檢驗214
10.2.1小樣本相關係數為0的檢驗214
10.2.2大樣本相關係數為0的檢驗216
10.2.3相關係數為常數的檢驗218
10.3小結220
第11章回歸分析221
11.1使用趨勢線進行回歸分析221
11.1.1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基礎知識221
11.1.2案例介紹222
11.1.3繪製散點圖223
11.1.4添加趨勢線227
11.1.5分析趨勢線的參數230
11.2使用回歸函式進行回歸分析231
11.2.1回歸分析函式介紹231
11.2.2案例介紹232
11.2.3計算回歸分析係數232
11.2.4使用回歸分析函式的數組形式235
11.2.5計算回歸參數236
11.3使用回歸分析工具進行回歸分析238
11.3.1載入回歸分析工具239
11.3.2回歸分析結果簡介240
11.3.3案例介紹241
11.3.4進行回歸分析241
11.3.5分析回歸分析的結果243
11.4多元線性回歸分析245
11.4.1多元線性回歸係數的求解245
11.4.2多元線性回歸的統計檢驗246
11.4.3使用回歸函式進行多元回歸分析246
11.4.4線性回歸方程的統計檢驗248
11.4.5使用回歸分析工具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250
11.5一元非線性回歸分析252
11.5.1指數回歸分析的基礎概念253
11.5.2案例介紹253
11.5.3使用趨勢線進行非線性回歸分析253
11.5.4使用回歸分析工具進行非線性回歸分析260
11.5.5其他非線性回歸分析262
11.6小結263
第12章時間序列分析264
12.1移動平均法測定長期趨勢264
12.1.1中心移動平均法265
12.1.2歷史移動平均法271
12.1.3運用移動平均分析工具274
12.2趨勢回歸法測定長期趨勢276
12.2.1線性趨勢方程276
12.2.2二次多項式趨勢方程279
12.2.3指數趨勢方程283
12.3指數平滑法測定長期趨勢287
12.4小結293
第13章使用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294
13.1數據透視表簡介294
13.2使用數據透視表294
13.2.1基礎數據294
13.2.2創建數據透視表295
13.2.3清除數據透視表297
13.3編輯數據透視表299
13.3.1編輯數據透視表299
13.3.2設定數據顯示格式300
13.4進行數據分析302
13.4.1查看各個地區的最大銷量302
13.4.2查看各地區上旬的銷量情況303
13.4.3查看地區銷售的對比情況303
13.4.4查看產品類別銷售的對比情況304
13.4.5查看各地區產品銷量的比例情況305
13.4.6在數據透視表中使用條件格式306
13.5使用數據透視圖309
13.5.1創建數據透視圖309
13.5.2清除數據透視圖311
13.5.3編輯數據透視圖312
13.6通過數據透視圖分析數據314
13.6.1選擇數據的時間段314
13.6.2對區域欄位進行排序317
13.6.3修改數據透視圖的匯總方式317
13.7小結318
第14章vba自定義函式基礎319
14.1創建自定義函式319
14.1.1聲明函式319
14.1.2創建函式320
14.1.3編寫第一個自定義函式321
14.1.4保存自定義函式323
14.2調用自定義函式324
14.2.1修改自定義函式324
14.2.2在相同的工作簿中調用自定義函式325
14.2.3在sub過程中調用自定義函式325
14.2.4在其他工作簿中調用自定義函式328
14.3自定義函式的參數329
14.3.1無參數函式329
14.3.2接收一個參數的函式331
14.3.3接收兩個參數的函式335
14.3.4接收數組的函式337
14.4調試自定義函式339
14.4.1監視特定變數339
14.4.2處理錯誤341
14.4.3使用“立即視窗”顯示數據信息345
14.5添加函式信息347
14.5.1使用“插入函式”對話框347
14.5.2指定自定義函式的類別349
14.5.3添加自定義函式的說明351
14.6小結...353
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技術圖書
計算機與網路圖書:力圖從傳播知識與套用層次談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從人文角度介紹相關知識與技術,以客觀的態度,獨特的視角,生動的方式,將重要實用的知識、信息、技能、經驗及時奉獻給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