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IT操作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全書共分為8章:IT操作風險管理概述、信息系統開發風險管理、服務外包風險指標體系及風險控制方法、信息系統運維風險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系統升級變更風險管理控制、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模擬測試質量與成本管理、災難備份系統建設。
隨著以計算機運用和網際網路通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現代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以及商業組織對信息系統的依賴程度日益加重,信息技術對企業的日常運營重要性也日益提高。企業對於信息系統、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逐步提高,系統承載著信息、服務的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等特性,如果遭到破壞,會對整個系統和企業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因此,進行系統的風險識別與防範,從而建立起可靠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對於各種企業和組織機構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幾年,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導綱要》,銀監會發布了《關於加大防範操作風險工作力度的通知》、《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等檔案,也說明企業監管機構對風險管理系統化、規範化的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套用與企業的發展都呼喚著提升和加強IT風險管理。研究IT風險的範疇與管理方法,提出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方法與管理策略,也是目前IT管理領域高度關注的問題之一。
編輯推薦
《IT操作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主要介紹IT操作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全書共分為8章:IT操作風險管理概述、信息系統開發風險管理、服務外包風險指標體系及風險控制方法、信息系統運維風險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系統升級變更風險管理控制、信息系統安全管理指標體系及監測方法、模擬測試質量與成本管理、災難備份系統建設。
《IT操作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對IT操作風險的大量相關資料進行了收集、整理,在此基礎上對系統開發、服務外包、系統運維、升級變更、信息安全、模擬測試、災難備份等專題進行了較深入的討論,並適當穿插案例分析,系統地梳理了IT操作風險理念與實踐。
《IT操作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內容翔實,可為IT操作風險管理實務提供引導,也可供該研究領域的學者或其他感興趣的讀者參考。
作者簡介
覃正湖南石門人,上海財經大學信息管理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SydneyUniversity.UniversityofFIorida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現代管理模式、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等。主持多項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發表學術論文180餘篇,出版著作9部。
目錄
第1章 IT操作風險管理概述1.1 IT操作風險概念
1.1.1 操作風險定義
1.1.2 IT操作風險
1.1.3 IT操作風險分類
1.2 IT操作風險管理標準和規範
1.2.1 IT操作風險管理相關標準
1.2.2 IT操作風險管理相關法規
1.3 IT操作風險管理流程
1.3.1 軟體開發風險管理流程
1.3.2 系統運行維護風險管理流程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2章 信息系統開發風險管理
2.1 立項階段的風險管理
計算機與網際網路技術圖書
計算機與網路圖書:力圖從傳播知識與套用層次談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從人文角度介紹相關知識與技術,以客觀的態度,獨特的視角,生動的方式,將重要實用的知識、信息、技能、經驗及時奉獻給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