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2歲便被圈禁起來的苦命皇子 57歲獲釋後不久便病死

明成祖朱棣以造反起家,僅用了4年時間便篡奪侄兒的皇位,堪稱反王群體中的奇蹟。朱棣登基後,一邊派人搜尋建文帝及其長子的下落,一邊將他年僅2歲的次子圈禁起來,禁止跟外界交往,沒想到,這一關便是半個多世紀。這個被囚禁55年的苦命皇子,便是建庶人朱文圭。

朱文圭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次子,恭愍太子朱文奎的胞弟。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率領“靖難軍”抵達應天,負責守衛金川門的谷王朱橞、曹國公李景隆不做絲毫抵抗,便大開城門投降。京師淪陷後,建文帝焚燒皇宮,此後便蹤跡全無,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年僅2歲便被圈禁起來的苦命皇子 57歲獲釋後不久便病死

朱棣篡奪侄兒皇位,自稱皇帝

在這場皇宮大火後,人們發現除惠帝外,太子朱文奎的下落也成迷,單單留下一個年僅兩歲的朱文圭。對於如何處置這個幼兒,著實令朱棣傷透腦筋,在他的內心深處,估計很想效仿當年的唐太宗,用最簡單、直接、殘暴的方式,將朱文圭殺死了賬,就此斷絕一切的後患。

然而朱棣最終沒有這樣做,而是將侄孫送往鳳陽圈禁,後者除了沒有人身自由外,衣食起居都有專人照顧。皇權之下無親情,按照朱棣慣常殘忍好殺的本性,他理應處死朱文圭才對,然而他最終卻選擇圈禁這條路,想來還是追求皇位合法性所帶來的輿論壓力,在他身上起到了作用。

年僅2歲便被圈禁起來的苦命皇子 57歲獲釋後不久便病死

朱允炆與長子下落不明,只有次子留下

朱棣既然以朱元璋的合法繼承人自居,以仁慈寬厚之主的形象示人,為了不落下“自相殘殺”的罵名,那么就需要他抑制住對皇室成員中失敗者的殺戮之心,而採用圈禁的方式,唯此才能樹立自己的光輝形象。當然朱棣這樣做有他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有足夠的自信,確保被圈禁的這批皇子王爺們不會“逃出生天”,到外面繼續造他的反。

正是基於這些原因,朱文圭沒有被處死,而是被送往鳳陽廣安宮圈禁。可朱棣雖然饒過朱文圭一命,但心中還是惴惴不安,非常擔心他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劫持,更擔心他長大成人後,會利用各種機會反抗他。所以朱棣為安全考慮,不僅在朱文圭的禁所布置重兵把守,而且還嚴格限制看管者跟他講話。

年僅2歲便被圈禁起來的苦命皇子 57歲獲釋後不久便病死

朱文圭被圈禁55年,獲釋時已經57歲

就這樣,朱文圭在四面全都是牆壁、與世隔絕的環境下度過了55個春秋,絕少人跟他話,更不用說談心,教授他知識。這種狀態下成長起來的幼兒,心智發展情況可想而知。據說朱文圭獲釋時,這個年近花甲的老翁,甚至連六畜都分辨不清,活脫一個痴呆兒。

以朱文圭特殊的身份,他本應被圈禁至死放休,然而在他臨死前,卻又意外地品嘗到自由的味道,而這一切全是拜明英宗朱祁鎮所賜。公元1457年,明英宗通過“奪門之變”復辟成功、結束長達7年的圈禁生活後,對同樣被幽禁的朱文圭動了惻隱之心,經徵詢大學士李賢的建議後,下達了恢復朱文圭自由的命令。

對於皇帝這項善舉,反對者大有人在,某些人以朱文圭獲釋後恐將不利於朝廷為由,勸說英宗收回成命,但後者卻自信滿滿的說“有天命者,任自為之”,絲毫不為之所動。李賢聽完皇帝的回覆後大為感動,連連稱讚他有堯舜之心。

明英宗將朱文圭釋放,委實有膽量

惠帝少子文圭。年二歲,成祖入,幽之中都廣安宮,號為建庶人。英宗復辟,憐庶人無罪久系,欲釋之,左右或以為不可。帝曰:“有天命者,任自為之。”大學士李賢贊曰:“此堯、舜之心也。”遂請於太后,命內臣牛玉往出之。見《明史·卷一百十五·列傳第六·諸王三》。

朱文圭獲釋後被允許定居於鳳陽,並在當地自由出入、婚娶,跟正常人已經沒有兩樣。不僅如此,英宗還賜給朱文圭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來照料他的飲食起居。朱文圭被圈禁半個多世紀,如今一旦重獲自由,不免會悲喜交加、難以自持。由於情況變化太快、情緒過於激動,朱文圭在獲釋後不久便撒手人寰,終年57歲。

明朝中都鳳陽城遺址

朱文圭生前沒有封號,在官方文書上被稱呼為建庶人,直到南明年間,他才被追謚為潤懷王或原懷王,當然這也是後話了(“聽居鳳陽,婚娶出入使自便。與閽者二十人,婢妾十餘人,給使令。文圭孩提被幽,至是年五十七矣。未幾卒。”引文同上)。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