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了犧牲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中國軍人,引起了許多讀者的熱議,今天就再為大家介紹一位特殊的老人。
他就是中國最後一位健在的遠征軍,李光鈿,這位95歲的老人已在緬甸滯留了整整75年。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在雲南宣威市落水鎮灰洞村,一個新生命誕生,家人為他起名為賈崇康。在那個飢餓的年代,賈崇康的身體雖然不錯,但由於家中還有3個哥哥,孩子們總是飢一頓飽一頓。
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父親咬牙將賈崇康送入學校讀書,成績不錯的他成了村里唯一的讀書人。10歲時為讓他過得更好,父母將他過繼給幾十里外的李姓人家,從此改名李光鈿。來到新家庭後,他的溫飽得以解決,讀書也更加用功。
在宣威讀國中的時候,李光鈿學到了許多東西,其中就包括樸素的愛國主義——國家不能任人欺負。1937年7月,日軍全面侵略中國,訊息傳到雲南後激起了無數人的憤慨。1939年,國中剛畢業的李光鈿和幾個雲南同學一起參軍入伍。
由於前線需要,參軍後不久的他被抽調到了71軍,成了82炮排的一名戰士,負責鎮守怒江並與日軍對峙。龍陵之戰中他身受重傷,休養出院後由於不願參與內戰手足相殘,便毅然脫離軍隊重回騰衝、緬甸一帶。
由於不通緬語且是外國人,李光鈿只能做苦力謀生,所幸他遇到了一個也在緬甸躲避戰亂的雲南女子,兩人有了一子三女。雖身在緬甸,他的心卻始終屬於祖國,他將孩子全部送入華人學校,說中文,寫漢字,教他們“仁義禮智信,天地君親師”。就連家裡面養的狗,也是托人從昆明買來的。
幾十年的漫長歲月中,他一直沒入緬甸籍,儘管這給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帶來了數不盡的麻煩——高昂的居住稅、鄰里的排擠、當地政府的歧視。但他堅持認為自己只是在緬甸“做客”,他終究是要“回家”的。1990年時他第一次悄悄回國,在母親的墳前長淚不止,卻因老伴患急性胃穿孔病逝而不得不在3天后返回緬甸。
19年後,騰衝召開了一場有關抗日的會議,李光鈿這才獲得了第二次回國的機會,他便向人們表達了自己渴望回家的想法。然而由於他的身份,光是入境這一項就受到了不少阻礙,多虧了愛心人士多方奔走,才得以前往騰衝。這一次,他和兒子在回宣威老家待了8天,還補辦了戶口本。
2015年3月28日,李光鈿在兒媳和孫子的陪伴下從密支那入境,並於三日後乘車抵達昆明。回國後,這位老兵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他操著一口地道的宣威口音向人們表示感謝。在孫子的攙扶下,93歲的李光鈿跪在母親墳前磕頭,不停念叨著“我回來了”。
縱觀李光鈿的一生,既是不幸的又是充滿幸運的,在北望故國75年後他最終踏上歸途。希望憑著他的影響,那些千千萬萬流散異國、長眠他鄉的英雄們都能葉落歸根。中國遠征軍千古,魂兮歸來!、
緬甸 巴布亞紐幾內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