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怒砍500緬甸士兵 平亂中緬邊境,最後卻死在日本的炮彈下

導語: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歷時七年的萬曆韓戰結束。此戰以大明軍隊的徹底勝利,以及日本軍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此戰中大明陣亡的最高將領是副總兵——七十歲的沙場老將鄧子龍。

此人曾怒砍500緬甸士兵 平亂中緬邊境,最後卻死在日本的炮彈

鄧子龍(1528-1598)一說(1531-1598),江西豐城(今江西豐城新莊鎮鄧家村)人,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明朝傑出的抗倭將領、軍事家、民族英雄。

鄧子龍先於福建、廣東沿海抗倭,由小校升至把總。後又參與鎮壓江西、廣東等地的農民起義軍。萬曆年間,又平定了金道侶起義和五開衛兵變。

萬曆十一年(1585年)於攀枝花痛擊緬甸軍隊,升任副總兵,後因偏袒軍卒導致軍卒叛變而被奪職。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鄧子龍參加萬曆韓戰,於露梁海戰中殉國。

此人曾怒砍500緬甸士兵 平亂中緬邊境,最後卻死在日本的炮彈

萬曆十一年(1583年),緬甸國王莽應里摔跤軍在中緬邊境四處劫掠,侵占大明疆域。於是,鄧子龍率領軍隊痛擊緬甸侵略軍,在攀枝花擊敗緬甸軍隊,殺死首領景宗真、罕虔,活捉景宗材。

隨後又乘勝追擊,直搗敵巢,活捉招罕、招色、罕老等首領及頭目一百多人,斬首五百多級。此戰後,鄧子龍因功升任副總兵。

孰料不久軍隊兵變,鄧子龍又被削職入獄。其後緬甸又多次入侵,鄧子龍每次皆是擊敗緬軍後就被彈劾罷官,基本是白乾。

此人曾怒砍500緬甸士兵 平亂中緬邊境,最後卻死在日本的炮彈

但鄧子龍的雲南邊境屢次擊敗緬甸侵略軍,使得緬甸侵略軍聞風喪膽,不敢越邊境一步,並令之前依附緬甸的蠻人歸降了明朝。

鄧子龍保衛疆土、鞏固邊防之功實不可沒。

萬曆二十二年(1593年),鄧子龍建元戎第,每日以詩書自娛,估計他是心累了,厭倦了宦海沉浮。

此人曾怒砍500緬甸士兵 平亂中緬邊境,最後卻死在日本的炮彈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丙辰,兵部上書讓鄧子龍任副總兵、統帥水軍出征朝鮮,經明神宗同意後,鄧子龍跟隨陳璘東征。

時李舜臣、李如松等人已將日軍擊潰,日軍準備渡海逃回日本,鄧子龍跟隨朝鮮名將李舜臣率水軍千餘人在釜山海面上迎擊日軍,這就是著名的露梁海戰。

戰鬥中,鄧子龍精忠耿耿,雖已年過七十,扔領二百人向日軍衝鋒,想奪得首功,殺敵無數。然而別的船將火器誤投到了鄧子龍的船中,因船起火,日軍趁機反撲,鄧子龍力戰而亡,前來救援的李舜臣也共同殉難。

此人曾怒砍500緬甸士兵 平亂中緬邊境,最後卻死在日本的炮彈

紅柯小插曲:鄧子龍平叛遺址

它位於雲南省施甸縣境內。明萬曆十年(1582),雲南滇西隴川宣撫司記室岳鳳弒主叛國,投靠緬甸洞吾王朝瑞體,賊敵裡應外合,犯我邊境。

明神宗皇帝任命鄧子龍為永昌參將,攜兵三千,日夜兼程趕到永昌(今保山)。

鄧子龍以施甸為主戰場,在姚關、灣甸、三尖山等地抗敵,三戰大捷,殺得賊敵橫屍遍野,平息了叛亂,穩固了邊防。清平洞及五關遺蹟至今猶存。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