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曾說過一句話,結果因此保住了中國邊疆六省

在許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竊國大盜”袁世凱可謂是近代史上十足的反面人物,對其大加撻伐者不可勝數。然而就客觀事實來說,袁世凱對後世也不無貢獻,今天子淵就和大家聊聊他做的一件大好事。

▲紫禁城太和殿▲紫禁城太和殿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革命力量迅速席捲了神州大地,15個省份先後獨立,清廷已經搖搖欲墜。翌年,南京國民政府順利成立,清政府已名存實亡,同年2月,隆裕太后以末代皇帝溥儀名義頒布退位詔書,清政府在法理上正式宣告終結。

▲張謇石質雕像▲張謇石質雕像

此時的溥儀不過是個6歲的小孩子,隆裕太后又是一個婦道人家,因此他們找到清朝最後一位狀元——張謇(jiǎn)擬寫退位詔書。張謇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按照以往皇帝退位的先例,提筆在絹帛上寫下了“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海宇乂安,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欽此。”等內容。

▲清帝退位詔書▲清帝退位詔書

退位詔書草案寫好後,被呈送給時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誰知他卻緊緊皺起了眉頭。雖說退位詔書乍一看沒有任何問題,但現在的國情畢竟和古代不同了,為了避免留下不必要的隱患,袁世凱口述了“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句話,並讓張謇續寫在“海宇乂安”之後。

▲袁世凱與各國公使合影▲袁世凱與各國公使合影

事實證明,袁世凱的確比張謇看得更遠。在當時,由於清朝國力衰微,英、俄殖民者早就對西藏、新疆、內外蒙古等地虎視眈眈。而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早期所提出的“驅除韃虜”的綱領,也恰好給了帝國主義列強劃分中國的把柄,他們可以藉此把滿清故地——東北三省劃離中國版圖。

▲清朝疆域圖▲清朝疆域圖

此外,“驅除韃虜”也是對清朝民族政策的否定,明朝時,藏、蒙、疆還不屬於中央政府管轄,由於清朝統治時期奉行較為寬容的民族政策,這才有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若是有人拿此大做文章,那么曾奉行“驅除韃虜”政策的民國政府掌權後,其對邊疆的管理就幾乎沒有任何法理依據,添上這句話後就有效避免了這些情況的發生。

▲民國時期袁世凱舊照▲民國時期袁世凱舊照

一方面,退位詔書表達了出民族平等的思想,有力穩定了邊疆六省的民心;另一方面,也從法理上再次聲明東北地區、內蒙(包含外蒙)、新疆、西藏為中國領土。雖然袁世凱最後竊取革命果實,實在令人不齒,但他為維護民族平等、國家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是值得後世肯定與銘記的。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