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看完退位詔書後,自作主張加了一段話,結果成全了一大盛事

革命黨對付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綽綽有餘,但面對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卻無能為力,為了推翻清朝的統治,他們只能選擇與袁世凱妥協:只要袁世凱讓宣統退位,他們便擁護袁世凱當民國總統。

一開始,袁世凱也有幾分糾結。

話說當袁世凱出山以後,一度力挫革命黨的攻勢,但當革命黨漸漸出於劣勢,袁世凱卻又沒有乘勝出擊,始終給革命黨留條活路。這是為什麼呢?倘若袁世凱不是革命黨,留著革命黨對他有什麼好處,他為何不乘勝滅了革命黨向清廷邀功呢?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袁世凱深諳權謀之術,他這是在養寇自重。滅了革命黨,他便沒有了利用價值,還可能遭到清廷的打壓。留著革命黨,清廷不敢動他,他便可以在革命黨和清廷之間左右逢源。

可見,袁世凱最初的目的,只是希望借革命黨之手,實現他在清廷的利益最大化,卻沒有想過取代清廷。這便是他糾結的來源。革命黨既然提出了這么誘人的條件,他又不捨得拒絕,但他畢竟又是清廷的大臣,忠君思想一直束縛著他。最後,袁世凱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答應革命黨的要求,但同時,儘可能地向清廷爭取利益,這樣也算是對得起朝廷的知遇之恩,不至於落個背棄故主的罵名。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革命黨既無法與北洋軍對抗,也只能任由袁世凱宰割,答應優待清皇室。這樣,袁世凱才敢向清廷提出退位的請求。當時,隨著革命黨的起義,眾省份相繼宣布獨立,清廷可控制的地盤有限,加之隆裕太后擔心不退位遭到革命黨報復,只好答應了袁世凱的請求。

退位事宜由袁世凱一手操辦。退位最重要的事項之一,莫過於退位詔書,此詔書是由狀元張謇所寫。詔書內容雖不多,只有三百多字,但簡短精悍,文采恣睢。張謇寫完後,鏇即交給袁世凱閱覽。袁世凱看完,肯定了張謇的文章,但他總覺得還有一點不對勁,似乎缺少了點什麼。

當袁世凱再看到“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這段時,恍然大悟,於是自作主張加了一段話。

網路配圖網路配圖

這段話可謂有畫龍點睛之效,之所以讓清朝退位,不正是為了如此嗎?這段話是: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當初革命黨起義之初,提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讓清廷無比恐慌,也讓滿族惴惴不安,革命黨難道想報仇?

這也是清廷起初不願共和的原因。但袁世凱加了這段話,等於告訴清廷和滿族子弟,建立民國後,不會採取任何報復政策,人心自然因此安定。這段話非但促進了民國建立,也重新定義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是個多民族大家庭,至今仍有重要的意義。它促成了民國五族共和的一大盛事。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