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寒冬,冷冽的北風把人吹得瑟瑟發抖,也把人胃裡潛伏的對火鍋的熱愛給颳了出來。試想在寒風凜凜的冬季,約上三五個好友,來一個熱騰騰的火鍋,那是何等的舒爽!不過當我們熱火朝天涮火鍋的時候,是否會想火鍋是從什麼時候流行起來的呢?
商周時期列鼎而食
火鍋的發展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跟火鍋有些相似的食物。商周時期,青銅文明發達,人們製作出了一種“鼎”,這種“鼎”上下分兩層,上層盛放食物,下層托盤燒炭火。史書《韓詩外傳》中就記載,古代祭祀或慶典,要“擊鐘列鼎”而食,眾人圍坐在鼎四周,將牛羊肉放入“鼎”中煮熟後分食。
戰國時期可調五味
在商周的“鼎”之後,戰國時期又出現了“鼎鼎”,“鼎鼎”相較於“鼎”升級了一大步,可以調五味了。調五味是將幾種食物混合,讓食物融合其他食物的味道,這樣菜餚會更加鮮美。對此《戰國策》就記載道:“晝游於江河,夕調乎鼎鼎。”
三國時期鴛鴦鍋的鼻祖
三國時期,火鍋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時期。當時魏文帝曹丕喜歡用一個叫“五熟釜”的炊具來煮東西,這種炊具分為五格,能同時煮多種食物。五熟釜和現今流行的鴛鴦鍋有異曲同工之妙,是鴛鴦鍋的鼻祖。《三國志》有載道: “魏國初建,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南北朝時期,火鍋使用“銅鼎”,“銅鼎”也是現代普遍流行的火鍋。
唐代時期“暖鍋”出現
唐朝時期,火鍋器皿是用陶燒成,叫“暖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寫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生動描寫了吃火鍋的場景。詩中的“紅泥”即陶瓷。唐朝時期還流行著一種“菊花火鍋”,這種火鍋是在火鍋中放上幾朵菊花,為火鍋增色添香加味,相傳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開創的,在唐代頗受文人雅士追捧。
宋朝時期“撥霞供”
在宋代之前,關於火鍋的記載大都是關於器皿的,真正有記載火鍋的是在宋朝《山家清供》記載的吃火鍋之事,即“撥霞供”。當時,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訪隱士止止師,途中抓到一隻野兔,林洪想烤來吃,止止師告訴他說:“我在山中吃兔子是這樣的,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爐上架個湯鍋,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桂做成調味汁,等湯開了夾著著片在湯中涮熟,沾著調味料吃。”林洪按照止止師的方法涮熟後吃果然好吃,感覺非常愉快,立即給這種吃法取了“撥霞供”的美名。之後火鍋就變成了各種食物皆可一起涮食。
清朝時期推向高潮
清代時期,火鍋不僅在民間流行,而且還成了宮廷里的一道御用佳肴。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極其喜歡吃火鍋,他外出遊歷,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吃火鍋。他不僅在外愛吃火鍋,在皇宮內也離不開火鍋。據史載,乾隆四十八年的正月初十,他就在宮裡辦了530桌的火鍋宴。在乾隆退位的時候,也就是嘉慶元年,他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共辦火鍋1550桌,赴宴品嘗者多達5000人,成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