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歌聲第二季第1期中,19歲少女葉炫清一首《從前慢》唱哭了劉歡老師,其中一句歌詞“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能夠愛一個人”更是喚起我們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在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變得十分便捷,想認識千里之外的識陌生人只需在微信上搖一搖,書信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過在古代,書信是我們與遠方親朋好友聯繫的主要方式。那么,古人的書信怎么傳遞?速度真的就像歌詞里所唱的那樣慢到一生只能夠愛一個人嗎?
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書信傳遞。西周時期,為方便周王同各諸侯之間的聯繫,在大道上每隔30里設一個驛站,用來傳遞官府文書。到秦漢時期,文書傳遞進一步細化,不同等級的文書配備不同的人和馬,對文書的時間地點都要進行嚴格登記,可見那時驛站傳書功能已十分完善。
到了唐朝,官郵路線以長安城為中心,四通八達,基本覆蓋了所有邊境地區。據史料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傳書方式也不再限於車馬傳遞,而是水陸並進,將交通網路發揮到極致。
不過驛站是官府組織,只能傳遞官府文書,老百姓要想傳信只能千方百計托人捎帶,直到明朝才出現專為民間傳遞信件的通信機構——民信局。民信局是由私人經營的盈利機構,業務包括寄遞信件、物品、經辦匯兌。到了清同治、鹹豐、光緒年間,全國大小民信局達數千家,機構遍布國內及華僑聚居的亞洲、澳洲和太平洋地區,形成內地信局、輪船信局和僑批局。
那么古代傳信真的很慢嗎?這還真不一定。按唐政府官方規定,快馬要求一天行180里左右,再快些則要求日行300里,最快的要求則為日馳500里。天寶14年11月9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3000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速度就達到每天500里。唐代的一尺合現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3000里相當於今天的1362公里,北京到上海的距離也不過1200公里。在物流高度發達的今天,從上海往北京寄件也需要2~3天時間,這么說來,古代的書信一點兒也不慢,只是速度取決於緊急程度罷了。
驛站 民信局